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22课《四季之美》教学设计.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22课《四季之美》教学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22课《四季之美》教学设计.docx(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2.四季之美【课前解析】关注课文:课文按一年四季的顺序描写了春天的黎明、夏天的夜晚、秋天的黄昏和冬天 的早晨等不同时间的景致。作者用细致的笔触描写出不同时间、不同景物的动态变化,营造 了美的气氛。本文作者感受细腻、选材视角独特,字里行间蕴含着独特的韵味。关注 清少纳言,清是姓,“少纳言”系某一个人的官位职称,日本平安时期著名 的女作家,中古三十六歌仙之一,与紫式部、和泉式部并称平安时期的三大才女,曾任一条 天皇皇后藤原定子的女官。她的随笔作品枕草子是她的代表作,这部作品执笔于在宫中 供职的时候,成书于离开宫廷之后。作品记叙她在宫廷里的所见所闻。在枕草子之前, 日本已经出现了物语文学和日记文学
2、,清少纳言的枕草子开拓了一个新的领域,她的随 笔为日本散文奠定了基础。关注动态描写:本文作者善于捕捉景致瞬间微妙的动态变化。春天黎明时分的天空颜色 的变化,夏夜萤火虫飞舞的情景,秋天黄昏时分的画面,冬天的早晨,作者手捧火盆穿过长 廊的场景,不仅写出了冬季早的情趣,还写出了作者闲适的心情。教师要引导学生通过品读、 想象,感受画面感,体感作者的情感。【教学目标】1 .认识“旷、怡”等5个生字,会写“黎、晕”等9个字,会写“黎明、红晕”等13个 i可语2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3 .借助关键语句,联系上下文,初步体会景物的动态描写。【教学重点】借助关键语句,联系上下文,初步体会景物的动态描写
3、。【教学难点】借助关键语句,联系上下文,初步体会景物的动态描写。【课前准备】教学课件【课时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 .认识“旷、怡”等5个生字,会写“黎、晕”等9个字,会写“黎明、红晕”等13个词语o2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3 .学习并背诵第1自然段,体会春天的黎明天空颜色的变化。【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了解作者1 .(出示课件3)教师导入:一年四季各有不同的特点,每个季节都有自己独特的美。 你最喜欢哪一个季节?为什么?预设1:我最喜欢春天,鸟语花香,万物复苏,到处都透着生机。预设2:我最喜欢冬天,白雪覆盖下的世界实在是太美好了。预设3:我最喜欢秋天,丰收的
4、季节,瓜果飘香。预设4:我最喜欢夏天,绿树成荫,荷塘清波。师:这节课我们一起走近日本女作家清少纳言,看看她眼中的四季有着怎样独特的韵味。教师板书课题(22四季之美),学生齐读课题。2.了解作者。(出示课件4)清少纳言(约966-约1025),日本平安时期著名的女作家,中古三十六歌仙之一。清是姓, 少纳言是她的官职。她与紫式部、和泉式部并称平安时期的三大才女。随笔作品枕草子。二、初读课文,检查预习1 .学习认字。(出示课件5)教师引导:自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出示课件6)教师检查学生认字情况。心旷神怡凛冽闲逸学生自读,交流识字方法。指名读词语。教师重点指导一下生字:(1) “旷”是心境阔
5、大的意思。“怡”是和悦、愉快的意思。(出示课件7)(2) “凛冽”指刺骨的寒冷。两点水旁的字大多与寒冷相关,“凛、冽”两个字都是两 点水旁。(出示课件8)“逸”的意思是安乐,安闲。(出示课件9)2 .学习写字。(出示课件10)教师组织学生交流写字方法。教师重点指导以下生字:(1)幕:“大”的横画要长,撇捺不相交,且要写舒展。(出示课件11)(2)黎:右上局部不要写成“勿”;“人”下不要写成“水”。(出示课件12)(3)漆:“人”下不要写成“水”。(出示课件13)(4)逸:不要少写“点”。(出示课件14)学生自主练习书写生字,教师巡视指导。(设计意图:把集中识字与随文识字相结合,突出重点,注意结
6、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因 人施教;注意形象性和直观性,力求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三、听课文范读,把握主要内容(出示课件15)教师引导学生认真听范读,仔细思考: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是按什 么顺序来写的?作者认为四季最美的是什么?(课件播放课文朗读音频)预设:本文按四季变化的顺序描写了一年四季中自己心目中最美好的景致。(出示课件 16)教师追问:作者认为每个季节什么时候最美?预设:作者认为春天的黎明,夏天的夜晚,秋天的黄昏和冬天的早晨分别是不同时段的 最美景致。点拨:“黎明”指天快要亮的时候。“夜晚”指夜间,晚上。“黄昏”指日落以后天黑 以前的时候。“早晨”指从天刚亮到八九点钟的一段时间。教师小结
7、:在作者眼中四季都有不同时段最独特的景致,就是“黎明”与“早晨”,“黄 昏”与“夜晚”之间的也是有细微区别的,可见作者观察的细致入微,感受的细腻。四、学习第1自然段1.提问交流,体会动态美。(出示课件17)教师引导学生自由读第1自然段,思考:本段主要写了什么景象?你能 想象到什么画面?预设:第1自然段描写了春天黎明时天空颜色的变化,使我们仿佛看到大自然这个魔法 师,先给天空染上微微的红晕,再给天空披上红紫红紫的彩云。教师板书(春天黎明)(出示课件18)教师展示相关图片,帮助学生理解黎明时的天空和彩云的样子。(出示课件19)教师:第1自然段的第一句话为中心句。“鱼肚色” “红紫红紫” “泛” “
8、飘”“一点儿一点儿”“微微”,这种写法叫动态描写。这样的描写可以让我们联想到更 加具体生动的画面。(出示课件20)教师指导学生了解动态描写的含义及作用,利用例句使学生进一步感受 什么是动态描写。动态描写指对描写对象(景物或人物)作运动状态的描摹状写。动态描写赋予客观事物运动感、生命力和变化感,克服图像的单调性,丰富图像的多样 性,实现事物的更好表现,能更强烈地感染读者。例句:翠鸟蹬开苇杆,像箭一样飞过去,叼起小鱼,贴着水面往远处飞走了。2 .指导朗读。(出示课件21)教师点拨:朗读第1自然段时,总体节奏要舒缓,才能读出黎明时的安 静。其中“一点儿一点儿”要读得缓慢些,仿佛让人看到天空的颜色在一
9、点儿一点儿地发生 变化;“鱼肚色的天空”“微微的红晕”可以读得柔和些,“微微的红紫红紫”可适当重 读,读出天空彩云的变化。学生自由朗读第1自然段,教师巡视指导。(出示课件22)教师小结:第1自然段按照时间顺序,侧重描写了天空颜色的变化,这 种写法叫动态描写。这样描写可以让我们联想到更加具体生动的画面。3 .指导学生借助图片,练习背诵。(出示课件23)教师引导:请同学们根据课件上的图片想象画面,进行背诵。学生根据出示的图片背诵第1自然段。1 .教师小结:这节课我们学习了生字,了解了课文内容,重点学习了第1自然段,下节 课我们继续学习后面的内容。2 .(出示课件2426)课堂演练。3 .(出示课件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四季之美 部编版五 年级 语文 上册 22 四季 教学 设计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