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25课《古人谈读书》教学设计.docx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25课《古人谈读书》教学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25课《古人谈读书》教学设计.docx(1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八单元导学【单元导教】本单元围绕“读书明智”这一主题,编排了 3篇课文,从不同角度分别介绍了从古至今 人们读书的态度、方法、经历和感悟。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是“根据要求梳理信息,把握内容 要点”,引导学生在阅读实践中,借助圈画关键词句、列提纲、画表格或结构图等形式,根据 需要对提取的信息进行归纳、整理,把握主要内容。掌握了这一方法,对学生的学习和读书 实践活动有很强的的指导意义。由于三篇文章主题相同,合适在教学中将三篇文章采用群文 阅读的方式学习。本单元的习作要求是“根据表达的需要,分段表述,突出重点”,让学生根据习作要求, 对材料有所选择,并有条理的表述,把重点的内容写具体。本册教材第四单元己
2、经进行了“分 段表述”“重点局部写具体”的训练,这次习作是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培养学生有条理、有重 点表达的能力。口语交际和习作衔接紧密,从口头表到达书面表达,从分条到分段,有梯度 的引导学生条理清楚、重点突出地表达。读书明智板块教学关注点语文要素分解教学策略设计课外拓展链接古人谈读书精读了解古人读书 求学的态度和方 法,并从中收到启 n* 借助注释,理解课 文大意,并能联系自己 的读书体会,说出课文 内容带来的启发。课外拓展阅读:送东阳马生序宋派冬夜读书示子聿 陆游忆读书精读用较快的速度 默读课文,引导学 生采用不同方式梳 理出作者读书的经 历。本课内容多,信息量 大,在教学中首先结合 课后第
3、一题,让学生选 择适合自己的方式梳 理信息、体会不同梳理 方法的好处。然后再结 合课后第二题与第三 题,引导学生根据课文 内容和自己的读书经课外拓展阅读:谈读书 弗朗西斯培根读书知味窃读记预设2:心思不在读书上,那么眼睛看得就不仔细,心思和眼睛就不能专一。就算口里 再大声地读书,也绝不能记住,记住了也不能长久。点拨:“那么”表示“那么。借助注释,我们知道了 “漫浪”的意思是随意。“亦”的意思 是“也二(出示课件44)教师提问:谁来说说第三句的大意?预设:这“三到”里面,“心到”最重要。教师相机板书(最重要)点拨:这句比拟简单。“急”的意思就是“要紧、重要”,和现代汉语中的意思不太一样, 现在一
4、般表示“着急”,大家要注意。(出示课件45)教师点拨:“亦”的意思是“也、也是,“矣”是“了”的意思,“乎” 是“吗”的意思。那么,谁来说一说最后一句的意思?预设:心思已经到了,那么眼睛和口还有不到的道理吗?(出示课件46)点拨:“岂”是“难道”的意思。(出示课件47)教师比拟译句,哪一句更适合原文?为什么?原文:心既到矣,眼口岂不到乎?译文:(1)思想已经集中了,难道眼会看不仔细,嘴会读不正确?(2)专心了,就能看仔细,读正确。预设:我认为第一旬翻译更适合原文。因为第一句表达的意思比拟贴近原文。教师过渡:其实朱熹的提问:这那么文言文还是比拟好理解的,那谁来尝试着把这那么文言 文的意思连起来说
5、一下呢?预设:朱熹说,读书有三到,就是心到、眼到、口到。心不在书本上,那么眼睛就不会 看仔细,思想不集中,只能随随便便地诵读,那一定不能记住,即使记住了也不能长久。三 到之中,心到最重要。思想集中了,眼会看不仔细,嘴会读不正确吗?(设计意图:在理解字词的基础上,通读课文,理解文章的意思,可以帮助学生对课文 的理解更准确)三、细读课文,深入理解1 .(出示课件48)教师引导:默读课文,想一想朱熹的读书方法是什么,重点是什么。预设1:读书要心到,眼到,口到。预设2:心到最重要。教师追问:说一说原因是什么?预设:心不在此,那么眼不看仔细;心眼既不专一,却只漫浪诵读,决不能记,记亦不能久。 (出示课件
6、49)教师引导:通过学习“读书有三到”你明白了什么道理?预设:读书有三到,也就是心到、眼到、口到。其中心到是最重要的,说明我们在读书学习的时候不仅耍仔细看、认真读,更重要的是要用心去学习,把学习态度放到第一位。(出示课件50)教师追问:那么你平时学习的时候做到这“三到” 了吗?如果做到了, 它给你的读书学习带来了哪些好处?如果没有做到,你今后应该怎么做呢?预设1::我觉得朱熹讲的“三到”读书法很对。我平时按照这种方法来读书,效果很好, 读过的内容,过了很久还记得。预设2:我平时读书没有做到朱森讲的“三到”。我今后要运用这种方法读书学习。(出示课件51)教师提问:你还知道其他名人谈到的读书方法吗
7、?预设:鲁迅先生能写出那么多不朽的作品,主要受益于他的博读。他读书做到了“五到”: 即心到、口到、眼到、手到、脑到。“心到”是讲读书时要精力集中,专心致志;“ 口到”就 是读出声来,有些文章还要有感情地大声朗读;“眼到”指目光专注,善于观察、善于发现;“手到”指边读边做笔记;“脑到”指善于动脑筋,勤思考,多分析。2 .背诵指导。(出示课件52)教师引导:试着填一填,相信你一定能很快背诵下来。余尝谓读书有三到,谓、。,那么眼不看仔细,心眼, 却只漫浪诵读,,记亦不能久也。三到之中,心到。心既到矣,?预设:心到眼到口到心不在此既不专一决不能记最急眼口岂不到乎余尝谓,谓心到、眼到、口到。心不在此,那
8、么,心眼既不专一, 却只,决不能记,o ,心到最急。,眼口岂不到乎?预设:读书有三到眼不看仔细漫浪诵读记亦不能久矣三到之中心既到矣学生根据填空练习背诵。教师小结:这节课上,我们学习了朱熹谈读书,读书要心到、眼到、口到,而最重要的 是心到。只要我们认真领悟、运用,一定会在今后的学习中收获很多。3 .拓展延伸。(出示课件54)教师出示有关读书的名言,组织学生读一读,理解意思,积累知识。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一杜甫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欧阳修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陆游四、课堂小结,巩固练习,布置作业1 .(出示课件56)主题概括。2 .(出示课件57)课堂小结。3 .(出示课件
9、58、59)课堂演练。4 .(出示课件60)布置课后作业。(1)积累与读书有关的名人名言。(2)完成七彩课堂素养提升手册本课练习。【板书设计】心到一 最重要读书有三到眼到口到【教学反思】这篇文章是由两篇古文组成的。在教学过程中,我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通过引 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方式,把握课文内容,理解课文的含义,效果较好。在教学中, 我还通过抓重点词句,理解重点词句的方式,引导学生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同时,在拓展 环节,让学生进行关于读书名言的积累。占文的学习一直是语文教学中的重难点,在占文教 学方面,指导学生学习古文的方法,在本课中表达不够,在以后的学习中要加强对学习方法 的指导
10、。验,对作者的读书感悟 和读书方法发表看法。我的“长生果”略读梳理作者读过 哪些类型的书,体 会作者从读书、作 文中悟出的道理。根据学习提示,引 导学生选择合适的梳 理方法,梳理作者的读 书类型以及从阅读和 作文中悟出的道理。推荐阅读:读书使人优美毕淑敏背书李晴口语交际1 .能分条讲述,把介绍人物形象的理由说清楚。2 .听人说话能抓住重点。习作1 .介绍一本书,能分段表述推荐理由。2 .能把重要的理由写具体。语文园地1 .能梳理、总结找书读的方法。2 .能借助比喻表达自己对书的看法。3 .能把句子排成一段意思连贯的话,并抄写下来。4 .初步了解欧阳询楷书的用笔、结构等特点,砍赏欧阳询的楷书艺
11、术风格和表现形态,感受汉字和书法的魅力。5 .朗读、背诵观书有感。【单元教学目标】字词句:1 .认识32个生字,读准5个多音字的字音,会写18个字,会写16个词语。2 .能把句子排成一段意思连贯的话,并抄写下来。3 .初步了解欧阳询楷书的用笔、结构等特点,欣赏欧体楷书艺术风格和表现形态,感受汉字 和书法的魅力。阅读:1 .背诵古人谈读书观书有感。2 .能借助注释,理解课文大意。3 . 了解读书求学的态度和方法,能联系自己的读书体会,说出课文中读书方法带来的启发。4 .能梳理出作者的读书经历,说出作者对“好书”的看法,体会作者从读书、作文中悟出的 道理。5 .能梳理、总结如何找书读的方法和心得。
12、6 .能借助比喻句表达自己对书的看法。口头表达:1 .能分条讲述,把喜欢的人物介绍清楚。2 .听人说话能抓住重点。书面表达:1 .介绍一本书,能分段表述推荐理由。2 .能把重要的理由写具体。25.古人谈读书课前解析关注选文出处:论语,是孔子弟子及再传弟子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而编成的语录文集, 成书于战国前期。全书共20篇492章,以语录体为主,叙事体为辅,较为集中地表达了孔子 及儒家学派的政治主张、伦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那么等。关注 孔子(公元前551年9月28日一公元前479年4月11日),子姓,孔氏,名丘, 字仲尼,祖籍宋国栗邑(今河南省商丘市夏邑县),生于春秋时期鲁国瞰邑(今山东省曲
13、阜市)。 中国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与弟子周游列国十四年,晚年修订六经,即诗书礼乐易春秋。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为“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朱恩(农历1130.9. 151200.4.23),字元晦,又字仲晦,号晦庵,晚称晦翁,谥文,世称朱 文公。祖籍江南东路徽州府婺源县(今江西省婺源),出生于南剑州尤溪(今属福建省尤溪县)O 宋朝著名的理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诗人,闽学派的代表人物,儒学集大成者, 世尊称为朱子。朱熹是唯一非孔子亲传弟子而享祀孔庙,位列大成殿十二哲者中。关注文言文的诵读方法:在文言文教学中,指导学生诵读并形成习惯,可收到事半功倍之效。 第一,通过诵读,扫清字词读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古人谈读书 部编版五 年级 语文 上册 25 古人 读书 教学 设计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