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船借箭》案例(3页).doc
《《草船借箭》案例(3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草船借箭》案例(3页).doc(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神机妙算”的诸葛亮五下第五单元草船借箭教学案例一、设计理念 本次执教的是语文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第五单元草船借箭的第二课时。这堂课的设计本着学生自主探究的原则,让学生在读中质疑,在质疑中了把握人物特征,从而激发学生阅读名著、热爱名著的兴趣。 这节课是第二课时,本篇课文重要人物一共有4位(周瑜、鲁肃、曹操、诸葛亮),在第一课时的学习中,根据导学单的反馈,大部分同学都把握了前三位人物的主要特征,所以本课的主要人物为体会诸葛亮的主要特征“神机妙算”。 本堂课的导入引用的是明代词人杨慎的临江仙,配上音乐及教师个人的朗诵,让学生尽快的进入历史情境。用词最后的一句“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作为过渡,仿佛
2、让人看到了狼烟滚滚、群雄割据的三国年代,继而进入学习。 紧接着对于上节课已学习的三个人物特征的回顾、提问,从而根据周瑜对诸葛亮的评价引出本课要探究的内容。此时学生的疑问在逐渐产生,为下文研读诸葛亮的“神机妙算”作了铺垫。文中对于诸葛亮“神机妙算”的体现一共是“知天文、懂地理、识人心”三块,我让学生默读课文并去找一找哪里能够体现“神机妙算”的句子,找到之后通过读出人物心情、观看长江流向示意图等方法帮助学生归纳出小标题并得出结论。这里可以很好的让学生发挥自主意识。 本次课堂设计的最后环节是关于三国演义的成语拓展小游戏,通过与同学们进行的一个“看图猜典故”游戏激发学生课外阅读名著的兴趣。二、目标定位
3、 1、通过抓住重点句子,人物言行、心理的揣摩感受诸葛亮的“神机妙算” 2、通过延伸拓展激发学生阅读名著的兴趣。三、案例描述情景1 在课堂上,当回顾完第一单元后,我引出文章结尾周瑜说的话:“诸葛亮神机妙算,我真比不上他!”师:故事的结尾,心高气傲的周瑜竟然唉声叹气,对诸葛亮可谓是心服口服,并称他神机妙算。你们觉得这个词形容诸葛亮怎么样?(给学生抛下疑惑的种子,加速学生的探究心理) 生A:我觉得非常贴切,因为诸葛亮利用天气成功的借到了十万只箭。师:你认为他靠的只是天气吗?还有没有其他同学知道?生:诸葛亮知道曹操多疑、诸葛亮知道鲁肃不会泄密(学生议论纷纷)师:看来同学们对于三国中的人物真是了如指掌,
4、连他们怎么想的都知道呢!那么在文中,你能找出具体描写的句子来细细品味一番吗?找到的同学可以同桌之间互相交流。生自悟、交流。师:哪位同学可以来谈一谈你的看法?生B:老师,我找的是“诸葛亮下令把船头朝西,船尾朝东,一字摆开,又叫船上的军士一边擂鼓,一边大声呐喊。”“诸葛亮又下令把船掉过来,船头朝东,船尾朝西,仍旧擂鼓呐喊,逼近曹军水寨去受箭。”这两句话我知道了诸葛亮的神机妙算,他很巧妙的运用船头、船尾的方向,成功的借满了箭。师:这位同学找的十分仔细,刚才他提到了船头、船尾的方向,分别是?生:东、西。师:那么为什么要这样一会儿朝东、一会儿朝西呢?生C:他是为了方便走的时候顺风顺水,曹操就追不上他了。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草船借箭 案例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