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训俭示康》教案(6页).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训俭示康》教案(6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训俭示康》教案(6页).doc(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训俭示康教学指导书 科目:语文 课型:复习备课人:王劲玲 审核人:高二语文组班级: 姓名: 使用时间: 年 月 日教学目标:1、 掌握文中主要实词、虚词用法,整理特殊句式、词类活用等文言现象。2、 运用古今、正反对比论证,多角度的议论方法。3、 领悟古人将节俭和事业联系起来的远见卓识。重点和难点:1、 重点:掌握文中主要实词、虚词用法,整理特殊句式、此类活用等文言现象。2、 难点:各个事例与文章主旨之间的关系。教学过程:一、 创设情境,引发联想: 随着物质生活的丰富,原本以为再谈“节俭”已无必要,但是“金融危机”的来临,使人们的生活发生着悄悄改变。大公司的“招兵买马”变成了“裁减人员,“月光
2、族”变成了“新节俭主义”,“不求最好,但求最贵”变成了“只买对的,不买贵的”。其实早在几千年前,古人就有很多关于“节俭”的至理名言,你能说出一些吗?二、 自学互帮(朗读课文后):(一)司马光(10191086)字 ,陕州夏县(山西夏县)涑水乡人,人称 ,晚年自号迂叟。北宋 家、 家,官至宰相,谥文正,追封温国公,世称司马温公。政治上是保守派,对抗王安石变法。学术上有不朽贡献,用十九年时间主编了我国最大的一部编年体通史 。 训俭示康题目的含义是 。(二)注音赧( ) 忝( ) 簪( ) 垢 ( )嗤 ( ) 行( ) 酤( ) 脯 ( ) 醢 ( ) 觞 ( ) 饘( ) 簋 ( ) 纮 ( )
3、 棁( )(二) 解释加点词的含义:1、辄羞赧弃去之 2、二十忝科名 3、服垢弊以矫俗干名 4、人皆嗤吾固陋5、与其不逊也宁固 6、以约失之者鲜矣7、农夫蹑丝履 8、会数而礼勤9、常数月营聚 10、以为鄙吝11、故不随俗靡者鲜矣 12、风俗颓弊如是13、治居第于封丘门内 14、听事前仅容旋马15、卿为清望官 16、故就酒家觞之17、上以无隐,益重之 18、公宜少从众19、虽举家锦衣玉食 20、不能顿俭,必致失所21、君子寡欲则不役于物 22、枉道速祸23、昔正考父饘粥以糊口 24、季文子相三君25、管仲镂簋朱紘,山节藻梲 26、 汝非徒身当服行(三)指出下列实词用法并解释:1、亦不敢服垢弊以矫
4、俗干名 2、妾不衣帛3、自为乳儿 4、外人颇有公孙布被之讥5、虽举家锦衣玉食 6、何曾日食万钱7、昔正考父饘粥以糊口 8、远罪丰家9、亦不敢服垢弊以矫俗干名 10人莫之非11、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 (四)通假字酒酤于市(五)一词多义:1、靡:(1)吾性不喜华靡( )(2)故不随俗靡者盖鲜矣( )2、数:(1)会数而礼勤( ) (2)常数月营聚( )(3)不可遍数( )3、弊:(1)亦不敢服垢弊以矫俗干名( )(2)风俗颓弊如是( )4、病:(1)吾不以为病( ) (2)今人乃以俭相诟病( )5、乃:(1)乃簪一花( ) (2)人乃以俭相诟病( )6、以:(1)世以清白相承( ) (2)众人皆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训俭示康 教案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