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霖铃》教案(6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雨霖铃》教案(6页).doc(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案例名称:雨霖铃教案 所属课程:高中语文 (必修四)所属专业:高中语文授课课时:1课时设 计 人:郭庆工作单位:张家口蔚县西合营中学雨霖铃 -蔚县西合营中学郭庆一、教材分析1、教材的地位及作用 (1)本课是本单元的第二篇,在整个宋词教学中占有重要地位。 (2)学习这首词,可以培养学生鉴赏宋词的能力,陶冶学生情操,提升学生的文学品味。 2、教学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理解虚实结合、白描的艺术效果。 (2)教学难点:分析词的意象,感受词中凄凉孤寂的意境 ,体会词人的思想情感。二、教学目标与学生情况分析【教学目标】1 知识和力能 了解柳永其人,掌握诗词的诵读技巧。2 过程和方法 分析词的意象,
2、感受词中凄凉孤寂的意境 ,体会词人的思想情感。 理解虚实结合、白描的艺术效果。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词人伤离别的愁绪,培养学生健康、敏锐的审美情趣。【教学重点】理解虚实结合、白描的艺术效果。【教学难点】分析词的意象,感受词中凄凉孤寂的意境 ,体会词人的思想情感。【学生情况分析】。对于诗词的分析鉴赏一直是学习的难点,我所教的学生属于中等水平且在考试中对具体题目的分析能力较低,针对考试中所涉及到的表现手法、意象、意境、情感分析题目极为常见。我设计了教学重点及教学难点。三、教学方法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是倡导探索性学习,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我们
3、常常说:“探究式教学是一种理念,应该贯穿在教学过程的始终。”其含义是,并不是一提探究,就一定要生自己动脑思考。虽然既动脑又合作的探究是最有效的探究,但是在我国国情下,教师创设情境的纯思维探究,应该在课堂教学中运用得更加普遍。根据教学目标,教材特点和学生的认知特点,及现实情况,确定本节教学模式:教师与学生共同合作,针对考试的考题有针对性的进行学习。四、学法通过观察、讨论、分析去发现知识,逐渐培养自主学习的习惯和能力,通过探究活动和课上的交流,体验知识获得的过程,感悟科学探究的方法,体会同学间合作的魅力,尝到探究性学习的乐趣。同时也提高了分析问题的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并进一步掌握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
4、。 五、教学过程:(一)导入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宋词可以分为几个流派?(明确:两派。豪放派和婉约派。)豪放派的代表人物是?(明确:苏轼、辛弃疾)婉约派的代表人物是?(明确:柳永、李清照),上节课我们学习到的柳词的独特表现手法是什么?(明确:点染手法)提到柳永不能不提到他的代表作雨霖铃。多年来,它常诵不衰。今天,我们就来一起学习这首脍炙人口的佳作。(二)词人简介柳永,北宋婉约派词人,字耆卿,原名三变,排行第七,故称柳七,福建崇安人。代表作雨霖铃。曾任屯田员外郎,故世称柳屯田。北宋第一位专业词人。宋初词人多做小令,柳永是长调的倡导者。作品以白描见长,吸收口语入词,通俗易懂。当时传说“凡有井水
5、饮处,皆能歌柳词”,足见其作品在社会上的普及与流行。(三)写作背景本词是作者晚年赴屯田员外郎任时作。所以柳永只做了一个小小的屯田员外郎,为此词人在赴任时的那种羁旅行役之情,沦落飘泊之感是可以想见的,何况又要与自己心爱的人相别。宦途失意的压抑,与恋人别离的痛苦交织在一起,内心充满哀怨,于是作此雨霖铃以寄别恨(四)听读,诵读点拨我们讲过诗词诵读要把握的几个要点首先,要读准字音;其次,要读出节奏,宋词不比唐诗那样整齐划一,每句是不同的。再次,注意韵脚的读法,要短促而清晰;最后,带领学生试读一遍,划分节奏。最重要的要读出感情,刚才大家已经感受到了,现在就试读一遍,自己体会体会。(五)鉴赏诗词 1、分析
6、上阕 1)学生自读,找出上阕中的意象。 明确:寒蝉、长亭、骤雨、烟波、暮霭 2)分析意象 寒蝉:蝉即知了,夏季活跃,叫声鼎沸,秋天就活不了多久了。一番秋风秋雨之后,万物沉静,蝉也只剩几声若断若续的哀鸣,临死前的残喘,也没有了夏日的活力。七月孟秋,它哀鸣悲秋也在悲惜自己的生命,寒蝉就引为悲凉之意,此外,蝉亦有“蝉联”之说,意为连续不断,有“缠绵”之义。寒蝉之鸣,就构成了一种绵延不断的悲凉。本词开篇即用“寒蝉凄切,正如红楼梦王熙凤出场,不见其人先闻其声”,听“寒蝉凄切”,便闻离别的哀音。 长亭:古时的道路隔十里设长亭,供行旅歇息,称“十里长亭”,对近城者而言,此为送别亲友之处,称“短亭”。“长亭”
7、是一个特殊意象,是行旅者暂时落脚之地,最易让人思乡怀人,倍感孤寂落魄;对送别的人而言,在此也感到一份浓郁的离愁别绪。所以“长亭”多传达离情别意,思乡怀远,孤寂落魄和愁苦之情。其实词人离去并非对长亭,而是对送行的情人,因此依依惜别之情油然而生。 骤雨:秋天万物凋零,骤雨过后,黄叶入泥,只剩枯枝,冰凉一层寒气。试想“骤雨初歇”的冷寂中与情人相别是怎样的悲凉之至。“骤雨初歇”并非仅“以景托人”,还隐寓词人的爱情,如狂风骤雨般袭过,已经搁浅,其酸楚难受跃然纸上。 烟波:弥漫在水面的雾气,古代多以此传达哀怨,惆怅,凄苦,苍凉的情思,词人此时望眼“千里烟波”,顿觉此去路迢迢,山长水远,相见无期,也无法设想
8、此去没有情人的路途,是否崎岖难行,更觉惆怅,凄苦无边无际。暮霭:霭,云气或轻气,可是“暮霭沉沉”。着浓墨,又绘“楚天阔”,空间何其广,在如此广褒辽远的空间里,充满了如此深沉浓郁的烟霭,其离愁之沉,令人如亲身所负,空间的渺茫,正衬托词人的迷惘。3)离别时描绘了怎样的意境? 明确:凄切悲凉4)离别时描绘了怎样的的场面? 明确:难分难舍5) 此去行程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情感? 明确:惆怅伤感6) 上阕中的表现手法 明确:虚实结合、融情入景、白描手法。(板书)7)上阕,离别时难分难舍的心情(板书)2、分析下阕1)学生自读,找出上阕中的意象。 明确:酒、杨柳、晓风、残月2)分析意象 酒:古人传达豪情、悲愁、
9、苦闷、郁郁不得志。自曹操一句,“何以解忧,唯有杜康”后,酒似乎成了解除忧愁的特效良药。尽管李白说:“举杯浇愁愁更愁”,但文人墨客失意仍然借酒说愁。词人柳永与情人依依惜别“帐饮无绪”,但还是一醉而别,是自欺欺人?逃避现实?甚至是“破罐子破摔”?今宵何处酒醒都不想管了,醉死也无妨,其痛不欲生可想而知。 杨柳:“留也”,折柳古时民间为留客、惜别之意,因此杨柳就成了最让人动情的树。词人想象,酒醒之时,舟停上岸,只有凉凉的晓风吹拂萧萧杨柳,飘飞的柳絮,逗起人满怀愁绪,柔和的枝条,在风中轻摇,像情人欲送还留的招手。此番情景,词人孑然于柳树下,几缕晓风吹得人心凉,空对残月挂在柳树枝头,满怀空虚、寂寞和痛苦,
10、空有良辰美景,也只能任它白白流去,对词人而言,也是虚设。如此情景,怎能不催人泪下,令人倍生怜悯同情之心。 晓风:寓意悲凉。不知今宵酒醒于何处,只知醒来便已破晓时分了,恍惚中昨天的杨柳岸边历历在目,又是一阵忧思盈怀,拂晓的凉风冷冷的吹着,空中那一钩残月也仿佛是冷冷地看着人世间的离合悲欢,在朦脓的月色间还依稀可见杨柳黑黝黝的树影,柳条儿在晓风中飘来荡去,是多么的寂寞无依啊 残月:象征离愁。虞美人 枕上“堆来枕上愁何状, 江海翻波浪。 夜长天色总难明, 寂寞披衣起坐数寒星。 晓来百念都灰尽, 剩有离人影。 一钩残月向西流, 对此不抛眼泪也无由。”3) 过度句为哪一句?作用是什么? 明确:念去去,千里
11、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作用:半虚半实的写法,由此过渡到下片的虚写。过渡自然,承上启下。4) 今宵句表现出怎样的情感? 明确:酒醒伤情5) 经年句表现出怎样的情感? 明确:惨不成欢5) 下阕中的表现手法? 明确:情景交融。(板书)6)下阕,想象别后孤寂凄清的情景(板书)(六)小结1、把握信息。(作者、写作背景。)2、学会诵读方法。(掌握断句、抑扬顿挫)3、写了什么景?抒了什么情?(意象、意境、情感)4、运用了什么手法?(虚实结合、融情入景、白描手法)(七)作业:1、背诵这首词。2、如果将雨霖铃的上阕和下阕拍摄成“别时”和“别后”两个镜头,请你试着为它们各配上一个画外音。(各自不少于50字)(八)教学反思:通过本次课教学我认识到对于诗词的简单意思生基本可以理解,也能够找到具体的意象,但是意境的感受仍然不到位。设想以后教学需要设法将学生带到意境中,使其可以更好的体会。 附:板书设计表现手法:虚实结合、融情入景、白描意象:寒蝉、长亭、杨柳、晓风、残月意境:凄凉孤寂上阕:离别时难分难舍的心情 离别难下阕:想象别后孤寂凄清的情景 思念苦-第 6 页-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