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高一物理必修二实验总结和练习题(11页).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精品】高一物理必修二实验总结和练习题(11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品】高一物理必修二实验总结和练习题(11页).doc(11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必修二实验复习与相应练习题实验一:研究平抛运动实验器材:斜槽、小球、木板、白纸(可先画上坐标格)、图钉、铅垂线、直尺、三角板、铅笔等。1实验步骤安装调整斜槽:用图钉把白纸钉在竖直板上,在木板的左上角固定斜槽,并使其末端保持水平;调整木板:用悬挂在槽口的铅垂线把木板调整到竖直方向,并使木板平面与小球下落的竖直面平行且靠近,固定好木板;确定坐标轴:把小球放在槽口处,用铅笔记下小球在槽口时球心在木板上的水平投影点O,O即为坐标原点,再利用铅垂线在纸上画出通过O点的竖直线,即y轴确定小球释放点:选择一个小球在斜槽上合适的位置由静止释放,使小球运动轨迹大致经过白纸的右下角;描绘运动轨迹:把笔尖放在小
2、球可能经过的位置上,如果小球运动中碰到笔尖,用铅笔在该位置画上一点,用同样的方法,从同一位置释放小球,在小球运动路线上描下若干点.2注意事项1、应保持斜槽末端的切线水平.钉有坐标纸的木板竖直.并使小球的运动靠近坐标纸但不接触;2、小球每次必须从斜槽上同一位置无初速度滚下.在斜槽上释放小球的高度应适当.使小球以合适的水平初速度抛出.其轨迹在坐标纸的左上角到右下角间分布.从而减小测量误差;3、坐标原点(小球做平抛运动的起点)不是槽口的端点.应是小球在槽口时球心在木板上的水平投影点。问题一:已知远点求速度问题二不知原点求初速度 实验二:探究功与物体速度变化的关系一实验器材:木板、小车、橡皮筋(若干)
3、、打点计时器、电源、纸带、钉子2枚二实验步骤:1、按图装好实验器材.把木板稍微倾斜.平衡阻力先用一条橡皮筋做实验.把橡皮筋拉长到一定的位置.理好纸带.接通电源.释放小车。3换用纸带.改用2条、3条。同样的橡皮筋进行实验.保持每次实验中橡皮筋拉长的长度相同。4由纸带算出小车获得的速度.把小车第一次获得的功记为w.第二次.第三次。记为2w.3w5对测量数据进行估算.大致判断两个量的可能关系.然后以w为纵坐标.v或v2 (或其它)为横坐标作图三注意问题:测量由于橡皮筋做功而使小车获得的速度v 1问题:如何测量小车的速度? 利用打点计时器打出的纸带 2 问题:纸带上打出的点并不都是均匀的. 应该采用那
4、些点来计算小车的速度? 取点迹清晰且间距均匀的部分实验3:验证机械能 守恒定律一实验器材:打点计时器、纸带、复写纸、重物、刻度尺、铁架台(带铁夹)、学生电源等。夹子打点计时器纸带重物?铁架台二实验步骤:1、将打点计时器固定在铁架台上.把纸带的一端用夹子固定在重物上.另一端穿过打点计时器的限位孔。2、用手提着纸带使重物停靠在打点计时器附近。然后先接通电源.再松开纸带.让重物自由下落。3、更换纸带.重复几次。4、选择合适的纸带.处理数据。三实验原理:在自由落体运动中.若物体下落高度h 时的速度为v ,则mgh=1/2mv2四注意问题:1、安装打点计时器时.必须使两纸带限位孔在同一竖直线上.以减小摩
5、擦阻力。2、应选用质量和密度较大的重物.增大重力可可使阻力的影响相对减小.增大密度可以减小体积.可使空气阻力减小。3、选用纸带时应尽量挑选第一、二点间距接近2mm的点迹清晰且各点呈一条直线的纸带。4如何测量物体的瞬时速度?做匀变速运动的纸带上某点的瞬时速度.等于相邻两点间的平均速度。练习题(一)研究平抛物体的运动1.在“研究平抛物体的运动”的实验中.记录了下图所示的一段轨迹ABC.已知物体是由原点O水平抛出的.C点的坐标为(60.45).则平抛物体的初速度为v0=_m/s.物体经过B点时的速度vB的大小为vB=_m/s.(取g=10 m/s2)2.一个学生在做平抛运动的实验时只描出了如图所示的
6、一部分曲线.于是他在曲线上任取水平距离x相等的三点a、b、c,量得x=0.10 m.又量得它们之间的竖直距离分别为h1=0.10 m,h2=0.20 m.取g=10 m/s2,利用这些数据可以求出:(1)物体被抛出时的初速度为_m/s;(2)物体经过点b时的竖直速度为_m/s.3.某同学做平抛运动实验时.在白纸片上只画出了表示竖直向下方向的y轴和平抛物体运动轨迹的后一部分.而且漏标了抛出点的位置.如图所示.这位同学希望据此图能测出物体的初速度.请你给他出出主意:(1)简要说明据此图测定该物体初速度的方法_.(2)需要增加的测量工具有_.(3)用测量出的物理量表示测量的结果:v0=_.4.如图所
7、示.在“研究平抛物体运动”的实验中.有一张印有小方格的纸记录轨迹.小方格的边长L=1.25 cm.若小球在平抛运动过程中的几个位置如图中的a、b、c、d所示.则小球平抛的初速度的计算式为v0=_(用L、g表示).其值为_(取g=9.8 m/s2).小球在b点的速度为_.5.在“研究平抛物体的运动”的实验中:(1)为使小球水平抛出.必须调整斜槽.使其末端的切线成水平方向.检查方法是_(2)小球抛出点的位置必须及时记录在白纸上.然后从这一点画水平线和竖直线作为x轴和y轴.竖直线是用_来确定的.(3)验证实验得到的轨迹是否准确的一般方法是:在水平方向从起点处取两段连续相等的位移与曲线交于两点.作水平
8、线交于y轴.两段y辆位移之比为_.(4)某同学建立的直角坐标系如图所示.设他在安装实验装置和其余操作时准确无误.只有一处失误.即是_ _(5)该同学在轨迹上任取一点M.测得坐标为(x,y).则初速度的测量值为_.真实值为_.验证机械能守恒定理1如图5-8-6所示.是本实验中选定的一条较理想的纸带.纸带上打出的点记录了物体在不同时刻的 .图中A为打下的第一点.各相邻点间时间间隔均为T.有关距离标示在图中.当打点计时器打C点时.物体动能的表达式为 ;若以打A点时重物位置为零势能位置.则打C点时.物体的机械能表达式为 .O A B C9.5115.712.42图5-8-4 A B C D E F S
9、1S2S3S4图5-8-62在用落体法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时.某同学按照正确的操作选得纸带如图5-8-4.其中O是起始点.A、B、C是打点计时器连续打下的3个点.该同学用毫米刻度尺测量O到A、B、C各点的距离,并记录在图中(单位cm). 这三个数据中不符合有效数字读数要求的是_ ,应记作_cm. 该同学用重锤在OB段的运动来验证机械能守恒.已知当地的重力加速度g=9.80m/s2.他用AC段的平均速度作为跟B点对应的物体的即时速度.则该段重锤重力势能的减少量为_.而动能的增加量为_.(均保留3位有效数字.重锤质量用m表示).这样验证的系统误差总是使重力势能的减少量_动能的增加量.原因是_. 另一
10、位同学根据同一条纸带.同一组数据.也用重锤在OB段的运动来验证机械能守恒.不过他数了一下:从打点计时器打下的第一个点O数起.图中的B是打点计时器打下的第9个点.因此他用vB=gt计算跟B点对应的物体的即时速度.得到动能的增加量为_.这样验证时的系统误差总是使重力势能的减少量_动能的增加量,原因是_.3在用自由落体运动做“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实验中.用天平称得重物的质量为.所用电源的频率为50Hz.某同学通过正确的实验操作得到了一条理想的纸带。纸带上打出的点如图所示(纸带上的O点是第一个打印点.A、B、C、D、E分别是每打两个点的时间作为计时单位取的记数点.图中数据单位为毫米).已知当地的重力加
11、速度。选择B点为初始点.D点为终点.则从打下B点到打下D点的过程中.重物的重力势能的减少量为J;重物动能的增加量为J。(保留3位有效数字)4.在“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中,打点计时器所用电源频率为50HZ,当地重力加速度的值为9.8m/s2,测得所用重物的质量为1.0kg.甲、乙、丙三个同学分别用同一装置打出三条纸带,量出各纸带上的第1、2两点距离分别为0.18cm、0.19cm、0.25cm,可看出其中肯定有一个同学在操作上有错误,错误同学是 ,错误操作是 .若按实验要求正确操作选出纸带进行测量,量得连续三点A、B、C到第一个点的距离分别为15.55cm、19.20cm、23.23cm,
12、当打点计时器打B点时,重物的重力势能减少量为 J,重物的动能增加量为 J(保留三位有效数字).(参考答案)研究平抛物体的运动1、答案:2 2解析:由平抛运动公式可得:v0= m/s=2 m/sB点的竖直坐标:yB=gt2=10() m=0.2 mvB= m/s=2 m/s.2、答案:1.0 1.5解析:(1)abc,水平距离相等.则对应相等的时间.设ab,bc.平抛运动时间均为T.则由x=v0T h=h2-h1=gT2得:T=0.1 s.v0=1.0 m/s.(2)据匀变速直线运动=v中时得:vby= m/s=1.5 m/s.3、答案:(1)画出三条两两之间等距离(x)的与y轴平行的竖线.分别
13、与轨迹曲线交于A、B、C三点.过这三点各作一条垂直于y轴的线.测量A、B之间的竖直距离y1和A、C之间的竖直距离y2.根据以上数据可算出初速.(如图示)(2)刻度尺(3)x4、答案:2 0.70 m/s 0.875 m/s解析:从图中所点位置特征可知.记录小球位置的时间间隔是相同的.设为T.在竖直方向上.s=gT2=L.在水平方向上.v0=2.又小球经过b点的竖直分速度vb=,小球通过b点的速度为v=5、答案:(1)看小球在末端是否滚动(2)重垂线(3)13(4)坐标原点应建立在水平槽口正上方球心处.而该同学却错误地将坐标原点取在槽口处(5)x x(r为小球半径)解析:(1)(2)略(3)竖直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精品 物理 必修 实验 总结 练习题 11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