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选择适合教育的学生,而要创造适合学生的教育(5页).doc
《不要选择适合教育的学生,而要创造适合学生的教育(5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不要选择适合教育的学生,而要创造适合学生的教育(5页).doc(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不要选择适合教育的学生,而要创造适合学生的教育义马市第一初级中学 学生与教育的关系问题,例来是教育界争论不休的问题。到底是教育应适合学生的发展,还是教育来选择学生,取决于人们对教育观的认识。 以捷克的夸美纽斯和法国的卢梭为代表的教育家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观。夸美纽斯从培养和谐发展的人这一要求出发,尖锐批评了旧学校的种种弊病,认为它只以无用的死的文字材料填塞学生的头脑,而不重视认识实际事物;它只靠死记硬背让学生记住许多没有价值的结论,而不是通过观察与思考学习有益的知识。这就造成了学习时间与学生精力的极大浪费。加之方法不当,纪律严酷,“以致学校变成了学生恐怖的场所,变成了他们的才智的屠宰场。”
2、夸美纽斯认为这样的学校是违背自然的;改革这种学校教育,必须在各方面遵循自然,这就是贯串在夸美纽斯教育思想中的教育必须适应自然,以儿童为中心的原则。卢梭也认为教育的核心是强调对学生进行教育,教育必须遵循自然的要求,顺应人的自然本性,反对成人不顾学生的特点,按照传统与偏见强制学生接受违反自然的所谓的教育,干涉或限制学生的自由发展。卢梭否认先天观念和先天道德,认为人们生而所缺乏、又是成年之后所需要的一切,都是教育的结果,这种教育的来源有三个方面即来自自然,来自周围的人们和来自外界的事物。他说:“我们的才能和器官的内在的发展,是自然的教育:别人教委良好的经验,是事物的教育。”他认为,只有当这三种教育的
3、方向一致、又能圆满地配合时,学生才能受到良好的教育。“在这三种不同的教育中,自然的教育完全是不能由我们决定的,事物的教育只是在有些方面才能够由我们决定。只有人的教育才是我们能够真正的加以控制的”。因此,他要求后两种教育必须与人们无法控制的“自然的教育”配合起来,也就是与学生天性的自然发展一致起来,按照学生自然发展的要求和顺序去进行。除上述两位代表人物外,美国的杜威也主张学生为中心的教育观点。 而英国的洛克依据培根关于人的知识来源于人对客观事实的经验、感觉,是认识的源泉等唯物观点,在人类理解论中响亮地提出他的著名的“白板”论,指出:“人心中没有天赋的原则”,人心如同一块白板,理发与知识都从经验而
4、来。他说:“我们所有的知识都是建立在经验之上,知识到底来源于经验。”他坚持了从物到观念的这条认识路线,与早他半个世纪的笛卡儿所提的“天赋观念”相对立,并从而否定了天赋道德原则。洛克指出 ,在现实的社会生活中所提出的任何道德原则不是天赋的,它们并非由上帝之手印入人心,而是本来形成的,他主张“绅士教育”。我国古代的科举制,主张以教育为中心去选择学生。千篇一律的“八股文”,泯灭了学生的个性。以卢梭和我国的古代科学制为代表的都是以教育为中心的教育观点。 学生为中心的教育观和教育为中心的教育观,都有自己的优点,同时也各自都有自己致命的弱点,那么到底应当怎样去认识教育与儿童的关系呢? 我觉得,学生与教育的
5、关系应当是内因与外因的关系。教育的对象及最终目标都是学生,而教育能否成功起决定作用的是学生,从这一点上说,学生是内因,起决定作用。但教育也不是无能为力的,当教育适合学生发展的时候,教育也不是无能为力的,当教育适合学生发展的时候,教育对学生的发展起积极的促进作用,有时起决定性作用。反之,则起消极的阻碍作用。从这一点说,教育是外因,不对学生进行教育是万万不能的。素质教育是最根本的目标就是形成作为公民的最基本的素质。这些素质在每一个学生或学生群体身上的最优化组合,就形成他们有自己特色的而又合乎社会发展需要的积极进取的精神风貌。我们不能放弃任何一个机会对学生进行教育。 因此,教师应根据学生的特点,发挥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不要 选择 适合 教育 学生 创造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