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离家出走心理分析(23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学生离家出走心理分析(23页).doc(2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中学生离家出走心理分析做老师的会发现,现如今中学生离家出走的案例越来越多,已经不再是个别现象,而是成为一种令人担忧的社会问题。这些祖国的花花朵朵们,经不起批评受不了指责,简直成了橱窗里的瓷瓶,碰不得摸不得。面对这一社会问题,有人分析出各种外在原因。然而,如果能换个角度,从学生自身心理层面作以分析,想必对于问题的研究不无裨益。笔者作为一名一线教师,接触过一些有过离家出走经历的学生。在大量地交流走访、跟踪调查的基础上,深入学生内心,真正了解到学生的离家出走的心理,现作几点分析,希望对于这一问题的解决有所帮助。一、厌学心理现在的学生存在着十分普遍的厌学心理。其根源,既不在于某个别教师,也不在于某个
2、别家长,而是我们所大力推行的以选拔人才为目标的精英教育和并不彻底的义务教育以及夸美纽斯创立的班级授课制的教学形式之间的不可调和的矛盾所致。班级授课制的根本弊端在于大面积规模化教育之下却无法顾及学生的个性差异,从学生学习的第一天开始,学生的好中差便不可避免地产生了。参差不齐的学业素质经日积月累后呈现出越来越明显的两极分化状况。而义务教育却是忽视差异而片面要求同一级学生同时升学,加剧了分化。九年级后中学阶段尚未结束而义务教育不再继续,接下来的中考高考却是明显具有选拔功能。于是,从小学一年级开始,学校、家长、社会所共同关注的焦点不是学生是否接受了义务教育,而是这个学校这个老师是否培养出了拔尖人才。在
3、家校合力下,我们没有对于这些坐在同一班级而两极分化了的学生进行分层次教育,相反,大量超出学生能力的任务压在了全体学生的身上,这就是全国学生都喊累的根本原因。就基础好的学生而言,强忍压力得到的是越来越拔尖。基础不好的学生却是早已不堪重负。我们以牺牲了百分之八十的学生为代价选拔出那百分之二十的人才。这样的教育造成了学生普遍的厌学心理,相当一部分学生从内心早已放弃了学习,过激者则以离家出走来逃避学习。二、厌家心理作为出生成长的寓所,家庭原本应该是学生心中最温馨的港湾。可是作父母的,你们可曾想到,你的孩子竟会厌倦于家的庇护?让学生产生厌家心理的家庭主要有两类,一类是单亲型、重组型家庭,另一类是以望子成
4、龙为表现的重压型家庭。两类家庭的共同点是家庭缺少关爱和温情。前者由于学生父母离异,父、母、子女这种三角稳定性被打破,父母在各为生活时忽视了对孩子的关爱,或是只作生活上的供给而不给以思想上的精神上的指导,或是干脆将小孩交给爷爷奶奶,导致孩子性格变异。后者在父母过分追求学生分数成绩时忽视了学生的心理、人格等情感教育,缺乏与子女的情感沟通和交流。开口分数闭口成绩,别无话题。父母与子女之间情感疏远,家庭失去亲和力和向心力。这两类家庭中的孩子均会产生厌家心理,从心里渴望逃避家庭监管,以外出离家的方式来寻求解脱。三、逆反心理家长和老师差不多有个共同的感觉,那就是现在的孩子怎么这么逆反?逆反期提早而且强烈,
5、常常刚入初中竟变得父母感觉孩子仿佛变了个人,变得几乎不认识了。这的确是一个大问题,既是家庭问题也是社会问题。青春期孩子的逆反心理在各个时代都有,只是现在愈发明显起来。究其原因,一方面是独生子女性格的自然缺陷,另一方面与家庭教育不当有关。现在独生子女越来越多,这些孩子在家庭生活中多处于中心地位,要风得风要雨得雨,一个个俨然小皇帝小公主。由于没有史弟姐妹,如果家长再没有意识引领孩子接触外面的世界,就很容易使得他们在性格成长和人格形成上产生变异,变得乖张叛逆,难以相处,进而形成逆反心理。家庭教育是孩子形成逆反心理的极为重要的诱因。表现为两个极端,一是过分苛刻和啰嗦,特别是作母亲的,成天絮絮不止,另人
6、反感;二是过分疼爱,舍不得批评一句。溺爱娇惯的结果是孩子无论是在家还是在学校,都受不得批评,炮仗一般一点就着,极易发怒而失去理智。最为常见的是从小娇惯,没有育其品行和习惯,等到孩子大了发现了问题时则束手无策,不管吧难成人,管吧是一讲就崩,极度逆反,这时的家长便是欲哭无泪。具有逆反心理的孩子都是离家出走的高发人群。四、效仿心理当周围有熟悉的学生发生过离家出走的事情后,如果家长处理不当,舆论导向错误,则会如多米诺般产生连锁反应。这种效仿现象主要表现在学生从学校出走之后。学生离家离校的出走行为原本是许多复杂诱因所致,然而现在的人也不知道怎么了,只要孩子在学校一发生什么事,小到鸡毛蒜皮大到死人事件,毫
7、无悬念地一律不分青红皂白将责任推向学校,仿佛学校及学校的老师兼有保安保姆保镖中央情报局联邦调查局国家安全局等一系列职务一般。学生若是从家出走,他二话不说,若是从学校出走的,那么,学校,相关的老师,你死定了,必是在学校大闹一场大骂一场大干一场,再打个电话给警察局打个电话给电视台。更具世界性奇观的是警察局电视台也会毫无悬念地一边倒,将学校及相关老师搞倒搞臭,仿佛这做老师的前五百年后五百载就已经对不起家长对不起学生对不起社会了。其结果如何?结果便是令所有学生和家长都明白,只要学生离校出走了,那么就是有理者了,是胜利者了,之前那学生所有错误也都成了正确,死定了的一定是老师。于是,那些因着这个教育制度而
8、必然产生的后进生们在违反了纪律后终于找到了一条最为便捷而又最为实用的逃避惩罚转败为胜的秘笈从学校出走。当老师家长为学生的出走而心急之时,那躲在暗处的某生窃笑不已老小子,我还治不了你?我一出走我爸我妈非要了你的命不可!以上分析了中学生离家出走的几点心理原因,虽不全面,但大体如此。另有一些心理原因,如迷恋上网、拜金思想等等,由于和以上心理原因错杂交融,所以不再另作分析。希望做家长的做老师的以及其他教育研究者们能够认真对待中学生离家出走这一社会性问题,共同努力,从源头治起,改变我们的教育观念,改革我们的教育制度,让我们的教育回归理性,让现象不再成为现象。对中学生离家出走的心理分析及预防对策 中学生离
9、家出走虽受多种客观因素的影响,但其心理因素却起着主导作用。本文从几个事例入手,分析了中学生离家出走的心理原因,并从提高学生心理素质、满足学生独立需要、培养学生健康个性和及时发现学生情绪行为的异常等四个方面,提出中学生离家出走的预防对策。中学阶段是人生旅程中一个特殊和困难的阶段。由于发育期的迅速成长而带来的生理、心理及社会的负担,使初出茅庐的中学生承受着极大的压力,而他们对待挫折的适应能力和心理防御机制还不成熟,于是各种心理问题也就呈现出来。近年来,中学生离家出走的事件发生率呈上升趋势,离家出走不仅给学生家庭带来极大的痛苦,而且使学生的身心、学业都受到损害,有的甚至造成令人痛心的后果。鉴于这一问
10、题的重要性,本文对中学生离家出走的心理原因进行了探讨,并对如何预防提出了一些建议。中学生离家出走一般都由客观外在的近因所引起,这些诱发因素主要来自以下几个方面:一、家庭因素。家庭是中学生最重要的生活场所。家庭的经济状况,父母的教育思想,教养、教育方式,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等均会影响中学生心理发展的方向及水平。有的父母将孩子视为唯一的希望,“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给孩子极大的心理压力;有的父母对孩子控制过严,持“棒下出孝子”的错误教育观念,教育方法简单粗暴,使孩子不堪忍受;有的父母离异后,对孩子不闻不问,孩子便转向团伙寻求认同和温暖。二、学校因素。有些学校领导和教师在注意学生智育的过程中,往往
11、只片面强调学生知识的学习,而忽视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心理健康。一些学校在片面追求升学率的思想指导下,采取按学业成绩分班、考试排名次、加班加点、搞题海战,用难题、偏题、怪题等训练学生,其结果是挫伤了不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他们缺乏信心、自暴自弃;有的老师教育措施失当,不恰当的惩罚,伤害了学生的自尊心;有的班主任处事不公,对待后进生缺乏爱心,甚至讽刺挖苦、变相体罚等,学校生活中的这些因素都可能成为引发中学生离家出走的导火线。三、社会因素。随着社会的开放,社会传媒的现代化,社会因素对中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正日益增强,社会不良思潮和文化的影响,政治、经济生活中的不健康因素都可能给中学生的心理带来强大压力。歌
12、舞厅、游戏机室、网吧随处可见,使学生沉迷其中而不能自拔;一些社会闲散人员的不良影响和引诱、教唆,也促使个别学生弃家而去。广州朝阳青少年心理辅导学校对离家出走的孩子施以援手,有专业的心理辅导方法。使其知道自己的行为对父母及家庭还有社会造成的影响,最主要的离家出走的风险对自己本身的伤害。中学生离家出走的心理分析中学生离家出走的原因是复杂的,从社会心理因素分析,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人际关系紧张。从调查材料来看,出走的中学生大多因父母望子成龙心切、师生关系紧张及与同学相处不融洽,造成心理上的压抑,导致弃学离家出走。其次是人格异常与逆反心理。人格异常的学生会对周围的人抱有敌意和戒备心理,与学校或家
13、庭的成员闹矛盾而突然出走。第三,学生感到学习负担过重,厌学情绪就会产生,某种逆反心理也会形成,有些学生便以逃学或出走的形式表现出来。 第四,角色观念变异与拜金心理。学生通过各种信息渠道接受了大量信息后,一部分人会对读书不感兴趣,而热衷于读书以外的东西,比如早恋或迷恋于网吧。此外,拜金倾向严重的学生,在学习中经常表现出漫不经心,逃学去挣钱,或学某些歌星、影星,离家外出闯天下。 最后就是盲目从众心理。当媒体披露因片面追求升学率造成一些学生压力太大而离家出走的消息后,有的学生就加以仿效,以为是解脱的好方法。从众心理本是一种正常的现象,但若盲目从众,将有百害而无一利。5名女孩就是出于对尼姑的片面了解而
14、做出轻率的举动。 所以,家庭和社会应积极配合学校工作,尤其对于那些离异家庭的孩子。同时学校应加强自身的教育能力,重视心理教育课程的开设,提高学生自信心,培养学生高雅的生活情趣,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让中学生以良好的心态度过学生生活。 中学生离家出走原因分析及应对策略一中学生离家出走的原因十三到十六岁的中学生由于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极不成熟,所以往往会以感情用事,这是中学生离家出走的最根本的原因。离家出走实际是中学生对现实生活的一种逃避和反抗。以下原因往往导致中学生离家出走。1人际关系紧张许多中学生由于种种原因导致人际关系十分紧张,这样的中学生往往处于一种疲惫应付和敏感防御的紧张心理状态。外界的
15、些许风吹草动都会在他们的心中掀起狂涛巨澜,当他们感觉不被别人接受或认可时,他们选择的方法往往是逃避上学或离家出走。2心理压力过重每个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出人头地,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有出息,他们为孩子甘愿付出一切,这往往使孩子觉着必须为父母争口气,所以当他们考试失败或其他事情弄糟时,他们常感觉空对父母的一片苦心,如果这时再加上父母的不理解甚至打骂,他们很容易产生强烈的负疚感或强烈反抗的感情,对他们来讲逃避现实和反抗现实最好的办法就是离家出走。应该指出的是离变异家庭的孩子与家庭幸福的孩子相比,他们的心理压力与经受挫折的能力相对要差一些。3外界的引诱和不符实际的幻想随着社会物质水平的不断提高,中学生越
16、来越多的受到外面世界的诱惑。青少年正处于“第二断奶期”,这使得他们总想摆脱父母对他们的管教和老师对他们的约束,幻想到外面去闯荡世界。他们甚至还幻想在外面的世界会遇到许多好心人,象影视里面许多离家出走的中学生一样会有出人意料的奇遇。4心理不健康离家出走的中学生往往有这样那样的心理缺陷,要么性格内向,要么精神紧张,要么行为乖戾,等等,类似的心理问题都会在不定的时间突然爆发出来。二中学生离家出走的预防及矫治1积极引导中学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使中学生对自己的所思所想、所作所为有一个正确的衡量标准。2积极引导中学生参加各种健康有益的活动,使他们在健康有益的活动中建立健康和谐的人际关系。3缓
17、解中学生的心理压力。学校和家长应该以各种方式排遣中学生心中的郁闷和紧张,对于孩子的学习成绩应该有一个正确的评判态度,不应该是孩子成绩好了就喜笑颜开,百依百顺,孩子成绩一滑坡就满脸不高兴,甚至打骂孩子等等,这些都会导致孩子的不良情绪甚至离家出走。家长不要过多地将社会的阴暗面展示给孩子,使是他们过早地看到世态炎凉而产生消极心理。离变异家庭的父母不要过多给孩子灌输父或母的过失,不要表现出自己的一切希望都在孩子身上,从而缓解孩子的心理压力。4中学生应自觉增强抵制外界不良影响的能力和经受挫折的能力。5三思而后行。离家出走往往会给自己的父母、老师造成很大的心理伤害,也会给自己的学习等造成巨大的损失。如果不
18、小心受坏人诱骗更将抱恨终生。应该知道逃避是一种懦弱和无能的表现,积极的态度应该是知难而进勇敢地面对挫折、面对人生、面对未来。 学生离家出走的原因分析和应对学生离家出走,无论对于家庭还是学校,都是大事情。据我们的经验,学生离家出走很少属于偶然事件,孩子都知道家是他的避风港和根据地,矛盾不积累到相当程度,不达到无法忍受的程度,孩子是不会离家出走的。所以,解决离家出走问题,关键在预防。其实只要掌握孩子的心理状况,离家出走并不难防止。有的老师认为学生离家出走属于家庭教育问题,和学校没什么关系,这种看法有些偏颇。事实上,单纯因为家庭原因出走的学生是比较少的,一般说来,孩子离家出走,都是家庭、学校的共同失
19、误而且互相配合(这是一种负面的配合)造成的。再说,孩子一出走就要旷课甚至辍学,而且家长肯定来找学校求援,学校逃不脱干系,躲不开麻烦。要知道,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的基础,基础出了问题,上层建筑就摇摇欲坠,所以,即使从学校自身利益出发,教师对学生离家出走问题也必须重视。现在的孩子,离家出走有愈演愈烈之势,学校没有研究,没有对策,就跟不上形势了。孩子为什么会离家出走呢?一个人主动离开一个地方去到另一个地方,无非两个原因:或者他要避开什么,或者他要去追求什么。孩子离家出走为什么?无非是逃避学习,逃避家庭,追求自由,追求。陕乐。如果我们把家庭搞得不是让他那么厌恶,把学习搞得他还能忍受,他在家庭和学校还能得
20、到一定程度的快乐和自由,他肯定不会出走。下面我们对学生离家出走的原因和对策做具体的分析和阐述。我们先看离家出走的学生在躲避什么。他们在躲避学习,他们讨厌学习,讨厌学校。不回家却继续上学的学生极少,离家出走的学生逃避学校的愿望往往更加强烈,离家必然离校。以下原因可以导致学生离家离校。1学习长时间受挫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学习成绩上不去,教师经常向家长告状,家长于是经常给孩子加压,责骂惩罚,唠叨不已,却没有给孩子具体指导。孩子觉得回天无力,彻底失去信心,为了避免眼前的痛苦,就可能出走。这就可见,当学生成绩长时间上不去的时候,如果教师、家长少点批评指责,多点切实、具体的指点,使孩子有点进步,有点盼头,不致
21、彻底绝望,他是不容易离家出走的。2学习成绩突然下降有的学生本来成绩还不错,因为某种原因突然下降,于是教师、家长给了巨大压力,孩子无法承受,又想不出摆脱困境的办法,也可能出走逃避。如果教师、家长对孩子成绩的突然下降不那么大惊小怪,采取宽容等待加帮助的态度,这种学生也不会轻易出走的。这种出走的学生,往往是教师、家长急躁情绪和直线思维方式的牺牲品。3面临留级或升学无望家长和教师要注意,如果某个学生知道自己要留级了,或者知道自己升学无望了,可是家长对他期望值又很高,态度又一贯很严厉,孩子知道自己一旦出现留级或考不上学等情况,绝对没有好果子吃,出于恐惧,也可能离家逃走。所以教师不应该随便用留级呀、考不上
22、学呀等话吓唬学生,要知道这种语言对胆大的学生没有用处,对胆小的学生则只有害处,有可能逼得他们离家出走。万一遇到有些学生确实可能留级,或者完全没有升学的希望,那应该首先悄悄找家长做好工作,让他们面对现实,让他们保持冷静,让他们帮孩子找一条切实可行的出路。然后在适当时候,再把消息告诉学生,跟他一起商量下一步怎么办。4成绩虽好而极度厌倦有些学生成绩很好,表现也不错,却突然离家出走了,有一种可能是,家长和教师对孩子要求过高了,孩子胆小,或者历来听话,努着劲满足家长和教师的愿望,其实心里很不愿意,活得像演戏一样。终于有一天疲倦、厌烦到了极点,戏演不下去了,于是卸妆跑出去了。这种离家出走的学生回来之后会痛
23、哭流涕表示悔过,但是不久又可能逃跑。遇到这种情况,教师、家长千万不要轻易认为孩子是欺骗大人。他们实在太需要休息和娱乐了,这是本性的流露,正常需要的显现,不一定是道德品质问题,他们心里其实很矛盾、很痛苦。遇到这种情况,家长和教师不要搞道德说教,不要扣道德帽子,不要继续拧紧螺丝,而要有所放松,甚至宁可让成绩下降,也要保住孩子的健康心理。确实必要的时候,可以考虑让孩子请假一段时间或者休学。如果孩子的老师属于那种极其主观死心眼的人,家长注意不要和这种老师盲目保持一致;如果家长是那种极好面子不顾一切逼子成龙的人,教师一定要开导他:孩子第一,成绩第二,保住人是第一位的事情。5人际关系不好学生也可能因为人际
24、关系过分紧张无法解决而离家出走。关于亲子关系紧张,下面再说,这里说学校的人际关系。学校的人际关系主要指师生关系和同学关系。师生关系很不好,老师对学生有成见,总是挑学生的毛病,甚至冤枉学生,这种事情也是有的。如果这时家长不分青红皂白地和教师保持一致(他以为这是配合老师工作),学生无计可施,每日生活在痛苦的煎熬之中,冲动起来,也可能离家出走。学生在学校屡受同学欺负,教师和家长不能有效地保护孩子,急了他也可能出走。有的学生早恋,教师莽撞地通知了家长,家长又属于简单粗暴的人,孩子出于恐惧,也可能出走。为了避免上述情况,教师和家长一定要注意孩子的情绪,发现孩子总是郁郁寡欢,就应该耐心询问缘由。如果属于人
25、际关系问题,就应该认真帮他梳理解决。只要教师、家长细心,这类出走并不难预防。以上主要是从学校角度谈学生离家出走的原因,下面我们从家庭角度讲。厌学可以导致离家出走,厌家同样可以导致离家出走。什么样的家庭有可能导致孩子出走呢?6应试家庭这种家庭,所有的成员,整个生活都围着孩子的考试分数转,家庭失去了主体性,成了学校的附庸,大家都成了分数的奴隶,生活极其枯燥,几乎没有其他乐趣。在这样的家庭中生活,确实是一场灾难,孩子小时候无力反抗,长大了忍无可忍,就可能出走。他会发现出走之后,父母果然对他做了让步,他的“罢工”胜利了。尝到了甜头,他以后就可能不断出走。所以,教师如果发现某学生的家庭属于应试家庭,千万
26、不要高兴,不要以为这种家长是积极配合老师,要知道,他们正在给学校埋地雷。对这种家长,要赶快告诉他给孩子减负,双休日带孩子去玩一玩,趁地雷还未爆炸,赶快起掉它。不然家长、教师将来都麻烦。7矛盾家庭夫妻不和,经常吵架闹离婚,或者婆媳关系非常紧张,或者家长教育观念不一致,经常争执不休,孩子生活在矛盾的夹缝中,也是很痛苦的。弄到忍无可忍的时候,也可能离家出走。教师不方便介入家庭矛盾,因为这是私事,但是如果家庭矛盾确实影响到了孩子的心理健康,教师也有必要从孩子的前途出发,对家长提出忠告。一般说来,事关孩子的前途,家长会重视的。8暴力家庭家长动不动就打骂孩子,这是暴力家庭。孩子忍到不能忍受的程度,离家出走
27、是可以理解的。如果这种家长还算正常,只不过脾气不好或者教育观念有问题,教师应该尽量劝解,要特别注意少向这种家长告孩子的状;如果发现家长有心理疾病,应该建议他去治疗;情节十分严重而又拒绝改正的家长,应该争取社区或公安机关协助解决。一定要保护孩子。前面说过,孩子离家出走,从他主观方面来说,不过是为了逃避一些什么,追求一些什么。逃避是被动的,追求是主动的,如果这两种愿望指向同一个方向,那么孩子就会迅速离家出走,迅速辍学。上面我们已经说过了孩子逃避的是什么,下面我们看看孩子离家出走、辍学,追求的又是什么。有些孩子离家出走,重点追求的是物质;有些孩子离家出走,重点追求的是精神自由。追求物质的孩子来自什么
28、样的家庭?9物质家庭这种家庭充满了追求吃喝玩乐的物欲氛围,有的属于富裕家庭,有的并不富裕,打肿脸充胖子也要摆阔。孩子在这样的氛围中长大,满脑子都是虚荣心,满心都是和别人攀比享受,对学习自然不感兴趣,一旦学习失去信心,又受到外部诱惑(比如有人告诉他能挣大钱)就完全可能弃学离家去“闯世界”。这是很危险的,男孩子容易走上犯罪道路,女孩子容易吃亏。这种事情根子在家庭,家长本人的价值观有问题。而经验告诉我们,教师要转变家长的价值观念,几乎是不可能的,所以遇到这类情况,教师所能做的事情是提前发现苗头,提醒家长,提醒孩子,你们正走在一条危险的路上。告诉孩子,将来要过好日子,必须有真本事,切不可做投机取巧之想
29、。至于孩子能不能听,那就看他自己的悟性了,倘若孩子执迷不悟,教师也只能尽自己的可能保护他,如此而已。或许他出走吃了亏之后,能够醒悟过来。10溺爱家庭这种家庭的家长本身价值观念并没有大问题,他们不是过分追求物质享受的人,但是这并不妨碍他们把孩子培养成只会吃喝玩乐的花花公子,这里起作用的就是溺爱。家长还有一种想法,想用尽可能满足孩子一切物质要求来换取孩子的学习积极性,结果学习积极性没换来,孩子吃喝玩乐倒成了内行。孩子的物欲和消费欲膨胀起来是非常迅速的、没有止境的,家长给多少钱也不够用。为了满足需要,他们就可能离家出走,去找歪门邪道。教育这种孩子,相比教育上一种(物质家庭)的孩子要稍微容易一点,因为
30、家长本人价值观没有大问题,他们只是溺爱,而溺爱的毛病相对要好改一些。只要跟家长说清溺爱的害处,具体地教他们一些克服溺爱、逐渐控制孩子消费欲的办法,经过一段时间,孩子的疯狂物欲就可能减退,于是离家出走的可能性就会减少。有些孩子离家出走追求的主要不是物质享受,而是自由和独立,追求家庭、学校所没能给他的成就感、精神快乐、相对平等的人际关系。有些迷恋网吧不回家的孩子就是这样,前面说过了。这种孩子一般出自专制家庭。11专制家庭在这种家庭中,家长控制和占满了孩子的几乎全部业余时间和空间,孩子完全没有自主权,个性得不到发展,爱好没人理睬,不能干他自己想干的任何事情,切都得听从家长安排。这种孩子一旦长大,就可
31、能反抗,离家出走,摆脱家长的“殖民统治”。其家长未必没有文化,有的还是干部、教师、军官、知识分子,他们缺少的是民主作风和对孩子的理解。这类孩子本身也不一定是差生,他们有的功课还不错,品质也没有什么大问题,他们实在是对家长的专制太不满了。教师若能及时发现这种学生的问题,及时和家长沟通,让他们对孩子放松一些,这类离家出走现象是完全可以避免的。关键在于教师的眼睛不要光盯着孩子的分数和一般表现,而要注意他们的情绪。以上谈的是离家出走的各种原因(家庭原因、学校原因)和对策。上述分析告诉我们,离家出走重在预防,预防又要对症下药,学校对家庭教育的指导必不可少,而且这种指导还得是跟踪的、持续的指导。可是,学生
32、已经离家出走了,怎么办呢?学生出走之后,最重要的事情当然是要把他找回来,要根据有关线索,上网吧去找,到同学家去找,到亲戚朋友家去找,到大街上去找,甚至报警。孩子回来之后,家长很可能犯两个极端的错误:一个极端是暴打一顿,关起来;另一个极端是无原则让步,从此小心翼翼地讨好孩子。这两种办法均不可取,后果不好。比较正确的办法是暂时不提此事,让孩子按部就班上学,等孩子平静下来之后,问问他心里怎么想的,有什么苦闷,有什么希冀,逃避的是什么,追求的又是什么,然后酌情讲一点(不要多)道理,做一点(不要多)让步,把他稳住。如果家长和孩子关系很是紧张,已经失去了对话的可能,那家长最好什么也别说,找机会请孩子比较信
33、服的人和他谈。若学生出走有教师的责任,教师也要调整自己的做法,必要时,应向学生道歉。辍学问题和离家出走问题有相似之处,学生离家出走的原因,有许多就是辍学的原因,只不过有些辍学的孩子躲在家里不出走就是了。中小学生离家出走原因分析及预防对策一、中小学生离家出走原因分析1.自我因素中小学生正处于“心理断乳”期,身心发展呈现不均衡现象,身体发育很快,但心理发育还不够成熟。他们独立意识也开始增强,“逆反心理”突出。此外,单纯幼稚,实际知识水平不高,缺乏社会经验,人际关系紧张等个性障碍是他们离家出走的内在因素。2.家庭环境因素长时间生活在充满冲突的家庭气氛中的儿童(尤其是父母之间相互争吵)和有父母但不能与
34、父母在一起生活的“留守儿童”,由于缺少爱的阳光,心理阴暗,这极易形成许多不良个性,这是他们不辞而别的主要原因。3.学校环境因素 学校不仅仅是“授业、解惑”的基地,更是“传道”的重要场所,学生良好心理品质的形成和发展离不开学校良好的教育。而现在部分学校却片面强调升学率,违背教育规律,教书重于育人,甚至只教书不育人。此外,一些学校的老师教育方法陈旧,态度粗暴,语言偏激, 甚至讽刺挖苦、体罚、变相体罚学生,不尊重他们的人格,缺少鼓励、引导和关怀,学校生活中的这些因素都可能成为引发中小学生离家出走的导火线。4.社会环境因素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中却存在问题,对学生的负面影响很大。如社会上的精神污染、资产阶
35、级自由化思想及色情、暴力网络游戏、网络聊天等内容对现在的青少年学生造成伤害。青少年学生缺乏辨别是非的能力,一味模仿,寻求刺激,甚至步入灯红酒绿的歌舞厅,以此来逃避父母老师的重压和惩罚,逃避学习的困苦,寻求自认为无拘无束的理想生活。二、中小学生离家出走的预防对策(一)家庭方面1. 父母率先垂范,做好孩子启蒙老师父母要转变教育观念,提高自身的素质,认清自身角色,在“言传”的同时,更要以身作则,以自己的实际行动为子女树立榜样。不要重“言传”,轻“身教”,造成“言传”与“身教”不一。2.选择科学、民主的教育方式父母要多用肯定性、赞赏性、鼓励性的语言,对子女做出积极的评价,杜绝子女的不良行为,奖励与惩罚
36、不能太过度,尤其对于惩罚,必须采用慎重态度。当孩子情绪出现反常,并扬言离家出走时,父母一定要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坦诚的与子女进行交流,倾听他们的声音,帮助子女分析不良行为产生的原因,使其内心情感得到宣泄。3. 尊重孩子人格,做孩子的朋友父母一定要尊重子女的主体地位,以民主的方式引导教育孩子,以平等的身份与子女交流,把子女当作自己的朋友,充分尊重他们的各种权利,不用极端的方式让子女屈服、让步,发现问题,一定要及时疏导,以平等的方式与之讨论,启发他们自觉地接受正确的观点,摒弃错误的想法。4.构建和谐家庭,用爱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父母要深知自己教育和培养子女的责任, 不草率行事,争取建立和维护家庭结构
37、的和谐与完善,营造一个宽松、和谐和健康的家庭环境和学习氛围,给他们一个身心健康发展的软环境,使其学有所得,学有所长和学有所乐。(二)学校方面1.转变教育观念,树立新的学生发展观学校应该转变传统的教育思想,努力减轻学生过重的不合理的学习负担,尽快完成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轨,适当增加课外活动的时间和形式,使学生全面发展,不以分数论“英雄”,不以分数来评价学生。此外,学校还应该树立“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为了一切学生”的学生发展观,把学生置于首位,基于学生的实际需求与未来发展来优化学校环境,正确选择教育方法,合理设置学校课程,给予学生人文关怀,培养他们身心、学业、人格和谐发展。2.加强学
38、生德育、法制教育,切实关注问题学生学校应该大力加强学生的德育教育和法制教育,及早培养他们的爱国主义思想及集体观念,端正他们对人生的认识和态度,培养他们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提高法律觉悟,学会自我保护。学校还应切实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和心理负担,重点做好性格孤僻和单亲、无亲学生的工作,抓好心理健康教育,做好心理咨询,防止逃学、夜不归宿(泡网吧、游戏厅)或离家出走等现象的发生。3.加强教师自我素养,更新教学方法教师要不断提高自己的知识水平和教学育人技能,改变僵硬、刻板、单一的教育方法,以多样性的教学方式和灵活多样的学习指导来促成学生的发展。此外,教师应该转变传统观念,不盲目追求分数,分数不是一切,一
39、定要把着眼点放在对他们优良心理品质和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上。4.做学生的良师益友,用爱心滋润童心教师改变传统的“师道尊严”的观念,放下“教师高高在上”的架子,“跪”下来做孩子的好伙伴,知心朋友,用爱的钥匙去打开学生的心扉,及时有效排遣孩子内心的矛盾和焦虑,愈合他们心理的创伤。尤其对于双差生、“网迷”、留守儿童等问题中小学生给予更多的关照,时刻关注他们的思想动态,全面了解和掌握他们的学习、生活情况,走进他们的内心世界,聆听他们的“苦言”,以博爱的胸怀接纳他们,并时常鼓励他们,以及提供应有的支持和帮助,通过充满人文主义的教育方式的影响,在情感上打动他们,激起他们心中情感的涟绮。即使惩罚,也要以“关爱
40、之心”作为出发点,决不做打击报复或者出于泄气,要尊重学生的人格,不侮辱,不损害学生的身心健康。惩罚的最终目的是通过批评、处罚等手段,让学生对自己所犯错误进行深刻反省,从而进行悔改。(三)社会方面1. 相关政府部门要加大力度整顿和规范文化娱乐场所。特别是学校周边地区更要加大力度,加强有关法律,搞好综合治理,还学生一片安宁、健康和洁净的空间。对一些不健康的网络、影视、读物,要采取措施治理整顿,限制孩子到不健康的场所活动,看不健康的文艺作品。2.大力开展法制教育,请民警、律师到学校、社区为中小学生做有关法律的宣传,深入浅出普及法律知识,使他们了解那些行为能够构成违法犯罪,并教会他们在受到不法侵害的时
41、候如何用法律来保护自己。3.建立设置心理咨询等援助机构,当孩子遇到困惑和问题时,为他们排忧解难、指点迷津。4.增开青少年教育活动的场所,提供一个良好的活动环境。总之,对未成年人的教育是学校、家庭、社会的共同责任,大家应该携起手来,形成教育合力,预防未成年人离家出走事件的发生,促进未成年人健康成长。为了预防和治疗中小学生的心理障碍,家庭和社会应积极配合学校工作,同时学校应加强自身的教育能力,重视心理教育课程的开设,提高学生自信心,培养学生高雅的生活情趣,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让中学生有一个良好的心态。特别是要协同有关部门,对加强网吧、娱乐场所等的综合治理,要特别关注出入这些地方,游荡的未成年学生的
42、生活状况,及时同他们的学校、家庭联系。对这类学生的教育是学校、家庭、社会的共同责任,大家应该携起手来,积极配合,形成教育合力,及时有效地对他们进行教育,持之以恒,才能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从而促进这类学生的健康成长。关于学生离家出走的防范措施指引近年来不少学校均出现学生离家出走事件。为更好的防范学生离家出走给家庭带来许多麻烦与不安。各学校必须制定好防范措施:完善学生在校考勤制度,做好学生进校、学生离校实时情况登记。做好每堂课学生考勤。对于上课期间未到校学生需即时与父母沟通联系,掌握学生情况。完善学生请假审批要求。必须做到凭书面申请或相关医生证明批假。批假人做好请假、销销登记工作.各校需建立各年级
43、各班存在的需重点关注的学生档案。实时关注该生动向,定期每周与需关注学生家长联系沟通,一起关注学生在校在家动态。并做好跟踪记录。明确禁止非正常上课时间学生到校活动。定期对在校生进行的心理水平检测。一旦发现潜在心理问题群体。马上分析情况,开展有效的心理辅导,需做好跟踪记录工作。建立应急机制。(1)学校一旦发生学生离家出走、去向不明的情况,接报人应及时向处置突发事件领导小组组长报告出走学生年级、班级、家庭概况、出走时间的基本情况,组长根据判断,组织相关人员到达指定地点或及时联系公安部门及家长组织寻找。上报上级安全责任部门备案。并实时情况进展汇报。(2)校长办公室应积极配合组长做好出走学生寻找过程中所涉及的相关人员、部门的通讯联系工作,并将收集的各类信息及时报告组长,保证组长正确实施寻找方案。 (3)处置突发事件相关人员应积极配合有关部门和学校安全责任人共同做好出走学生的寻找和出走学生家庭的抚慰工作。 (4)由校长办公室把出走学生的出走原因、寻找结果,以及整个事件造成的后果及需要引以为戒的方面以书面报告形式报告组长及上级相关部门。7、 防范措施等必需形成相关文字资料。做到有据可跟、有理可依。-第 23 页-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