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第15届初中物理竞赛初赛试卷(6页).doc
《上海市第15届初中物理竞赛初赛试卷(6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上海市第15届初中物理竞赛初赛试卷(6页).doc(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上海市十五届初中物理竞赛初赛试卷2001第1至40题每小题3分,第41至46题每小题5分,共150分,时间90分钟。1甲、乙两人分别在并列的两个升降机中,各自以自己为参照物,甲看见乙在上升,楼房也在上升,乙看见楼房在上升,如果以地面为参照物,则他们运动的状态是()(A)甲在上升,乙在下降,(B)甲、乙都在下降,但乙比甲快(C)甲、乙都在下降,但甲比乙快,(D)以上三种情况都不对。2甲、乙两地相距100千米,一辆汽车以40千米 / 时的速度从甲地出发开往乙地,此时,正好有一辆汽车从乙地开出向甲地进发,且以后每隔15分钟乙地均有一辆车发出,车速都是20千米 / 时,则从甲地发出的那辆车一路可遇到
2、从乙地发出的汽车共()(A)15辆,(B)10辆,(C)8辆,(D)无法确定。3重约3牛的物体可能是()(A)一枚1元硬币,(B)一本练习本,(C)一只鸡蛋,(D)一听可乐。4在下列各种摩擦中,有害的摩擦是()(A)人走路时脚与地面间的摩擦,(B)电动机运转时各转动部分间的摩擦,(C)皮带转运中皮带与皮带轮间的摩擦,(D)自行车后轮与地面间的摩擦。5两个完全相同的容器分别装有两种不同的液体,如图所示,已知甲图中的液重大于乙图中的液重,因此可以肯定()(A)甲图中的液体密度小于乙图中的液体密度,(B)甲图中的液体密度大于乙图中的液体密度,(C)甲图中的液体密度等于乙图中的液体密度,(D)上述三种
3、答案都可能出现。6把一块金属放入盛满酒精(r酒精0.8103千克 / 米3)的杯中时,从杯中溢出8103千克酒精,若将该金属块放入盛满水的的杯中时,从杯中溢出水的质量()(A)大于8103千克,(B)等于8103千克,(C)小于8103千克,(D)大于10103千克。7有三个质量相等、球外半径也相等的空心铜球、铁球和铝球,已知r铜r铁r铝,如果在三个球的空心部分灌满水,则灌满水后,三个球所受重力G铜、G铁和G铝的关系应是()(A)G铜G铁G铝,(B)G铜G铁G铝,(C)G铜G铁G铝,(D)G铁G铜G铝。8如图所示,圆台形玻璃杯开口直径为10厘米,底面直径为6厘米,总高度为15厘米,内装290克
4、水,水面高7.5厘米,现向杯内投入一质量为29克的木块,木块浮在水面上,水面上升了0.5厘米,这时杯底内表面受到的压力增加了()(A)0.28牛,(B)2.62牛,(C)0.14牛,(D)2.26103牛,9如图所示,把装满水的量筒浸入水中,口朝下,把量筒向上提起,在筒口离开水面前,筒内露出水面的部分()(A)是空的,(B)充满水,(C)有水但不满,(D)无法确定。10把一只空杯的杯口向下按入水中,开始状态如图所示,现将杯子往下按,则()(A)杯中气体的体积不变,(B)杯中气体的体积变大,(C)杯中气体的压强变大,(D)杯中气体的压强变小,11用水桶从井中提水,在水桶逐渐提离水面的过程中,关于
5、人所用力在大小,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用力变大,因为水桶所受重力变大,(B)用力变小,因为水桶排开水的体积变小,(C)用力变大,因为水桶受的浮力变小,(D)用力不变,因为水桶所受的重力不变。12密度为0.6103千克 / 米3的木块漂浮在水面上时,露出的体积是V1,漂浮在密度为0.8103千克 / 米3的煤油中,露出的体积为V2,那么V1和V2的关系是()(A)V1V2,(B)V1V2,(C)V1V2,(D)3 V14 V2。13一块冰漂浮在一杯浓盐水中,已知r冰0.9103千克 / 米3,r浓盐水1.1103千克 / 米3,如果冰块完全熔化后,液面将()(A)下降,(B)上升,(C)不
6、变,(D)无法确定。14如图所示的装置中,已知重物G1500牛,重物G21200牛,在不考虑摩擦和动滑轮重力的情况下,使重物G1保持平衡的拉力F应等于()(A)500牛,(B)600牛,(C)1200牛,(D)250牛。15如图所示,O为杠杆的支点,为了提升重物A,用一个跟杠杆始终保持垂直的力F,使杠杆由竖直位置黑心到水平位置,在这个过程中()(A)杠杆始终是省力的,(B)杠杆始终是费力的,(C)杠杆先是省力的后是费力的,(D)杠杆先是费力的后是省力的。16如图所示,一根均匀木尺放在水平桌面上,它的一端伸出桌面的外面,伸到桌面外面的部分长度是木尺长的1 / 4,在木尺末端的B点加一个作用力F,
7、当力F3牛时,木尺的另一端A开始向上翘起,那么木尺受到的重力为()(A)3牛,(B)9牛,(C)1牛,(D)2牛。17现有甲、乙、丙、丁四个通草球,已知甲、丁相互吸引,乙、丙相互排斥,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如果甲、丙相互吸引,则乙、丁一定相互排斥,(B) 如果甲、丙相互排斥,则乙、丁一定相互吸引,(C) 如果甲、乙相互吸引,则丙、丁一定相互吸引,(D) 如果甲、乙相互排斥,则丙、丁一定相互排斥,18在图示电路中,电源电压保持不变,闭合电键K,电路正常工作,一段时间后,发现其中一个电压表示数变小,则()(A)灯L可能变暗,(B)灯L亮度可能不变,(C)电阻R可能断路,(D)电阻R可能短
8、路。19某房间墙上挂着0.5米高的平面镜(镜面足够宽),对面墙上挂着1.5米高的中国地图,两墙面之间的距离为3米,欲从镜子里看到全部地图,人需要站在距离挂地图的墙至少()(A)1米,(B)1.5米,(C)2米,(D)2.5米。20关于平面镜成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物体离开平面镜越远时像就越小,(B) 只有在平面镜正前方的物体都能在平面镜中成像,(C) 比平面镜大的物体不能在平面镜内形成完整的像,(D) 某人通过平面镜能观察到自己的像,当他靠近平面镜时,反而有可能看不到自己的像。21某人决定自己给自己照一张手拿相机拍照的像,他想出了一个好主意,对着穿衣镜照相,当他距镜面2米时正准备按
9、下快门,突然为调焦犯起愁来,你应该告诉他把相机的距离标志调到()(A)2米,(B)略大于2米,(C)4米,(D)略小于4米。22如图所示,把一反射面向上的凹镜置于容器内,有一束平行光线以凹镜反射后会聚在A点,如果向容器内加一些水,将凹镜恰好浸没在水中,则该光束的会聚点A的位置将()(A)向下移动一些,(B)保持不变,(C)向上移动一些,(D)与水的浓度有关,无法判断。23从放大镜里能看清课本中的字样,如果保持课本与眼睛的距离不变,要使看到的字样范围大一些,则应该将()(A)放大镜略向眼睛处靠近一些,(B)放大镜略向课本处靠近一些,(C)无论如何移动,看到的范围不变,(D)无法确定。24现有两个
10、用电器,上面分别标有“6V,0.2A”和“12V,0.5A”的字样,如果把这两个用电器串联起来,为了使其中的一个用电器正常工作,那么加在串联电路两端的电压应该是()(A)9.4 V,(B)10.8 V,(C)18 V,(D)27 V。25如图所示,A、B为质量均为m的两条形磁铁,置于台秤的托盘上,忽略台秤与磁铁间的磁力作用,当平衡时B对A的弹力为F1,台秤的示数为F2,它们的大小关系是()(A)F1mg,F22 mg,(B)F1mg,F22 mg,(C)F1mg,F2mg,(D)F1mg,F22 mg。26 当物体和屏幕的位置固定后,在它们之间放一凸透镜,但无论怎样移动凸透镜,屏幕上都找不到物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上海市 15 初中 物理 竞赛 初赛 试卷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