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位数和众数教案(5页).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中位数和众数教案(5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位数和众数教案(5页).doc(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中位数和众数邹巍巍一、教材分析教材的地位和作用:中位数和众数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八年级下册第二十章第一节第三课时的内容。本节课在学生学习了平均数以后,通过情境创设,使学生发现平均数已经不能解决一些实际问题,从而引入了中位数和众数的概念,使学生扩展统计量,对本章最后一节统计量的选择与应用学习打下基础。 二、教学目标根据上述教材分析,考虑到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和心理特征,制定如下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掌握中位数和众数的概念,并会求一组数据的中位数和众数。数学思考:了解利用数据可以进行统计推断,发展建立数据分析观念。问题解决:培养学生观察分析的能力,培养学生耐心、细致的学习态度和 学习习
2、惯。情感与态度:通过让学生自己积极参与数学活动,体验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唤起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在这个过程中,培养学生敢于发表自己的想法,勇于创新,养成认真勤奋、合作交流的学习习惯,形成严谨的科学态度。三、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掌握中位数、众数的概念,运用这两个统计量对数据进行简单的分析处理;教学难点:区分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三者的差别,并能在具体情境中选择恰当的数据代表,对数据做出分析、评判。四、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一上课我便和学生交流当代大学生就业难的话题,从而引出我的同学侯彬彬毕业后到处找工作,有一天,他在报纸上看到了一条招聘启示:(课件出示)招 聘 启 事
3、本公司高薪诚聘技术员一人, 平均月薪2000元,有意者请来公司面试。 科技公司人事部 2016年4月28日 刘波认为月平均工资2000元,待遇不错,于是来到这家公司面试,很快被公司聘用了。他很努力的工作了一个月后,发现他的月工资只有1300元。于是他找到了经理,提出质疑:“你欺骗了我,招聘启事中的说好的平均月工资2000元呢?” 经理拿出了该公司工作人员的月工资表,并再三强调月平均工资2000元没有错,探究一员工经理副经理职员A职员B职员C职员D职员E职员F职员G月薪(元)600048000170013001200110011001100500(1)该公司员工的月平均工资是多少?经理是否欺骗了
4、小王?(2)平均月工资能否客观地反映员工的实际收入? (3)你们认为用哪个数据反映大多数公司员工的实际收入比较合适?【设计意图】(1)(2)问,通过我的朋友小王求职的生活情境,引发学生认知上的冲突,让学生亲身感受到平均数已经不能很好地代表有极端数据出现的一组数据的集中趋势。使学生感受到用另一种统计量来代表这组数据的集中趋势的必要性。(3) 引导学生观察、比较、讨论,认识中位数和众数,理解它们的实际意义.初步建立中位数和众数的概念。(二) 合作交流,探究新知将一组数据按照_的顺序排列,如果数据的个数是奇数,则_的数就是这组数据的中位数;如果数据的个数是偶数,则_-的平均数就是这组数据的中位数一组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中位数 众数 教案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