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基础》练习题答案(三)(4页).doc
《《心理学基础》练习题答案(三)(4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心理学基础》练习题答案(三)(4页).doc(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心理学第三章练习题注意部分 一、名词解释1注意、有意后注意注意:是指我们从无限的信息(外界、信息加工过程)中对部分信息进行主动加工的过程,包括指向与集中、激活和抑制。有以后注意:是指有预定目标。但不需要付出意志努力的注意,是注意的一种特殊形式。2注意的广度、注意的稳定性、注意的分配、注意的转移注意的广度:也称注意的范围,是指一个人在同一时间内能够清楚地把握注意对象的数量。注意的稳定性:也称注意的持久性,是指注意在同一对象或活动上所保持时间的长短。注意的转移:是根据活动任务的要求,把注意从一个对象转移到另一个对象。注意的分配:是指在同一时间内把注意指向不同的对象和活动。3注意的起伏现象是指注意
2、的周期性变化的现象。二、填空1注意是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 指向 和 集中 。2 指向性 和 集中性 是注意的两个基本特点。3注意具有 选择 、 维持 和 调节和监督 的功能。4注意可分为 无意注意 、 有意注意 和 随意后注意 。5注意的品质包括 注意的广度 、 注意的稳定性 、 注意的转移 和 注意的分配 。三、选择题1我们通常所说“一目十行”指得是注意的 ( C )A、分配 B、转移 C、范围 D、稳定性2注意的过滤器模型是由(A )提出来的。A、布鲁德本特 B、特瑞斯曼 C、汉密尔顿 D、赫布解析:该模型的研究最初是由彻里(ECCherry)1953年的双耳分听实验引发的。英国心理学家布
3、鲁德本特(DEBroadbent)受彻里研究的启发,经过大量的实验,于1958年提出了注意的过滤器模型理论。该理论认为,注意的选择性是信息加工系统在同一时间内对信息加工的资源有限造成的。他认为注意就像一个过滤器,在信息加工过程中对外界输入的信息进行筛选,受到注意的信息能通过过滤器,而未受到注意的信息则被排除在信息加工系统之外。布鲁德本特还通过实验进一步揭示,过滤器对信息的通过或拒绝是由刺激的简单物理特性决定的,而不需要高级分析参与活动。因此,过滤器模型是基于感觉特征选择信息的,而且是按“全或无”的原则工作的。这个理论有时也叫瓶颈理论或单通道理论。3注意的种类有( A ) A、不随意注意、随意注
4、意、随意后注意 B、无意注意、有意注意、不随意注意 C、随意注意、不随意注意、有意注意 D、无意注意、有意后注意、随意后注意(多)4注意分散和注意转换( B C )A是同一心理现象的两个不同名称B是两种不同的注意品质C之间的区别在于是否有目的地将注意力离开了当前的目标D之间的区别在于是否专注于同一对象(多)5关于注意的说法正确的有(BC)。A、注意是一种重要的心理过程 B、注意可以使某对象位于意识的中心C、注意可以使人专心于某对象 D、注意的特征是指向性和持续性解析:A.注意是一种心理状态而不是心理过程。 D.注意的特征是指向性和集中性。(多)6关于注意,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BC D)A、注意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心理学基础 心理学 基础 练习题 答案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