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峡工程对生态环境的影响(11页).doc
《三峡工程对生态环境的影响(11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峡工程对生态环境的影响(11页).doc(11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三峡工程对生态环境造成的不良影响相关资料一、背景资料三峡水电站,又称三峡工程、三峡大坝,位于中国重庆市市区到湖北省宜昌市之间的长江干流上。大坝位于宜昌市上游不远处的三斗坪,俯瞰三峡水电站并和下游的葛洲坝水电站构成梯级电站。它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水电站,也是中国有史以来建设最大型的工程项目。而由它所引发的移民搬迁、环境等诸多问题,使它从开始筹建的那一刻起,便始终与巨大的争议相伴。三峡水电站的功能有十多种,航运、发电、种植等等。1992年4月3日,全国人大举行七届五次会议,审议三峡工程立项。作为全国人大代表的雷亨顺仍清楚地记得,相关部门出具的几个专题研究报告中,防洪发电等方面得出的结论均为“利大于
2、弊”,唯独环境报告是“弊大于利”。最后,全国人大代表以1767票赞成、177票反对、664票弃权、25人未按表决器,通过了关于兴建长江三峡工程的决议。弃权者之众,为全国人大历次会议之首。三峡水电站1992年获得中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批准建设,1994年正式动工兴建,2003年开始蓄水发电,于2009年全部完工。 三峡工程主要有三大效益,即防洪、发电和航运,其中防洪被认为是三峡工程最核心的效益。2003年蓄水前,国务院三峡工程验收组在大坝表面发现了80多条裂缝,此事经媒体披露后,引起社会上对三峡工程质量的纷纷议论。2005年1月,中国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公布了三十个未办理环保手续就违规开工的工程项目名
3、单,其中包括三峡电源电站和三峡地下电站。三峡总公司一开始对此极力争辩,并不顾环保总局的停工命令,继续施工,双方形成顶牛之势。后来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的调解下,三峡总公司被迫认错停工,缴纳罚款。直到2005年4月,在补办完所有手续后,方又重新开工。三峡工程自开工以来,就一直有媒体报道其中存在部分贪污腐败现象。到2004年末,查处的贪污资金已有4000多万,大部分都是挪用或者侵占移民款。 从三峡工程筹建的那一刻起,它就与各种争议相伴。早期的不同意见多偏重于经济和技术因素,普遍认为经济上无法支撑,技术上也无法也难以实现预定目标,并且移民的难度极大。到了1980年代后,随着改革开放的持续,中国国内关
4、于三峡工程的争论更加广泛,涵盖了政治、经济、移民、环境、文物、旅游等各个方面。三峡工程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风险。例如,究竟要投入多少资金,资金从何筹集,如何调拨,如何使用,使用过程中是否存在贪腐?再如,建设质量如何保证,出现过多少裂缝和其他事故、隐患?迄今公众没有看到过相关报告,他们只是从官员们在“胜利取得什么什么进展”的宣布中偶然透露的片言只语里隐约知道曾经有过裂缝或其它。在大坝建成前,某相关官员说,即便三峡工程完全建成也不能完全解决长江的超额洪量问题。如遇1954年型大洪水时,即使三峡工程完全竣工、发挥最终防洪效益,长江中下游仍有三百多亿立方米的超额洪水需靠分洪解决。这种说法再一次重创公众的期
5、待。原来三峡工程并不能彻底解除长江中下游的水患。我们可以表示理解并且接受这样的事实,即无论一个水库多么巨大和先进,也未必能彻底解决广袤地区的水患。但是,是什么理由妨碍了官方将事实早一点告知公众呢?是什么理由使得官方不愿意把三峡工程的利弊大大方方讲出来呢?是什么理由要让公众在工程完工以后才能知道工程的利弊呢?是什么理由不能让公众参与讨论关乎国计民生的重大工程建设呢?最后,关于三峡工程,还有多少资讯公众仍不知晓?在环保方面,在清淤方面,在移民方面,在设计方面,在监理方面,在安全方面公众迄今只知道主建派的说辞,方方面面到底存在什么问题?问题严重性如何?解决方案是否可行?有何缺漏?如何弥补?公众有权提
6、出疑虑,同时有权知道如何解除这些疑虑。如果不知道,疑虑就无法消除,这就产生巨大的风险。 建设三峡工程是全民大事,它的代价是由全民来承担,那么,当全民对工程所知寥寥或者只能得到片面信息之时,他们对工程的信心也就非常脆弱,对工程的风险也就缺乏足够的承受力。如果公众蒙在鼓里,只能靠零零星星的资讯来拼凑真相,他们就永远不会相信掌握了真相,事实与盲目的信心期待之落差就会越来越大,从而酝酿出越来越大的风险。一旦信心被颠覆,就将是巨大的危险。 由于长江属于季节性变化较大的河流,尽管三峡电站的装机容量大于伊泰普水电站,但其发电量却少于后者。在三峡建设的早期,曾经有人认为三峡建成后,其强大的发电能力将会造成电力
7、供大于求。但现在看来,即使三峡水电站全部建成,其装机容量也仅及到那时中国总装机容量的3%,并不会对整个国家的电力供需形势产生多大影响。而且自2003年起,中国出现了严重的电力供应紧张局面,煤炭价格飙升,三峡机组适逢其时开始发电,在它运行的头两年里,发电量均超过了预定计划,供不应求。三峡库区是一个生态脆弱区,人口密度大,地质地貌复杂,其自然资源与土地条件差,人均耕地少。随着三峡大坝的建成,三峡库区的经济发展、大坝安全和环境保护已经成为全国乃至全世界关注的焦点问题。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是库区生态建设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而经济发展又依赖区域内的产业发展。经济发展必须把解决库区现实问题和长远目标结合起
8、来,转变生产模式和消费模式,重视社会、经济和环境的协调发展。二、三峡工程的不良影响(1)自然灾害 三峡水库库容极大,因此必然会增加库区地震的频率,由于三峡两岸山体下部未来长期处于浸泡之中,因此发生山体滑坡、塌方和泥石流的频率会有所增加,这将是三峡工程所能造成的主要地质灾害。而工程支持者只考虑了地质的静态状况,没有考虑蓄水后可能带来的地质条件质变。 2007年,三峡库区平均气温较常年明显偏高,年降水量较常年偏多。气象灾害频发,其中暴雨洪涝及其引发的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比较突出,地震活动仍维持在低强度水平。暴雨洪涝:2007年49月,库区及其邻近地区降水表现出前多后少的特征,过程频繁,强度大,总
9、量多,造成了严重的暴雨洪涝灾害。4月1日和21日、6月29日、8月12日,9月2728日,库区出现4次局地暴雨,5月2324日、5月306月1日、6月1623日、7月812日,7月1620日,7月2830日,出现6次区域性暴雨天气过程,引发了严重的暴雨洪涝灾害。据不完全统计,5月2324日库区出现的大范围强降水,造成重庆市彭水、奉节、涪陵、丰都等20个县(区)和湖北省团风、宜都、利川和神农架林区等4县(市、区)289.1万人受灾,死亡11人,农作物受灾面积11.3万公顷,直接经济损失6.73亿元。7月17日重庆市铜梁、璧山、沙坪坝日降水量分别达到179.5毫米、258.0毫米和262.8毫米,
10、均为有气象记录以来的最大值,其中沙坪坝日降水量为1892年以来的最大值。特大暴雨导致山城重庆著名的红色旅游烈士墓景区“渣滓洞”围墙倒塌,牢房冲毁,景区遭遇到建国以来的最大暴雨灾害。地质灾害:专家称,三峡水库建成后,逐步淹没了大量地势低洼的山体,包括城市、集镇和村庄,长期浸泡使被淹的山体等发生松软并冲入了低洼的采矿采空区,这都会导致库岸坍塌、山体滑坡等。此外,三峡水库每逢冬季蓄水、每逢夏季(汛期)放水,水库水位的周期性涨落,也对沿库地区造成压力,会诱发多种地质灾害。2007年47月,强降雨过程致使库区及其邻近地区多次、持续发生山体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因灾死亡10余人,直接经济损失上亿元。4月
11、滑坡、泥石流主要发生在重庆市彭水县、奉节县;5月发生在湖北恩施州巴东县清太坪镇和水布垭镇、宜昌市兴山县高阳镇、高桥乡和水月寺镇,恩施州建始县景阳段,重庆市彭水县汉葭镇,巴东县官渡口镇水布垭;6月发生在湖北五峰土家族自治县、巴东县清太坪镇、重庆市潼南县、彭水县、万州区等;7月发生在重庆市梁平县、潼南县。6月22日仅几小时内五峰土家族自治县就发生较大规模滑坡118处。雷击事件:2007年48月,库区及其邻近地区特别是重庆地区多次发生雷击事件,共造成21人死亡,灾害损失较往年偏重。其中,4月1日重庆市垫江、綦江雷击事件造成5人死亡;5月23日重庆市开县义和镇兴业村小学雷击事件造成7名小学生死亡,重伤
12、19人,轻伤25人。大风、冰雹:2007年,库区及其邻近地区大风、冰雹等强对流天气频发,点多面广,时间跨度大,从春到夏接连发生,造成的灾害损失重于上年。据统计,共50多个县次先后遭受了大风、冰雹等局地强对流天气袭击,造成3人死亡,230多万人受灾,房屋损毁8.3万多间,因灾经济损失超过3.8亿元。大雾:2006/2007年冬季及深秋,库区西部大部地区频繁出现大雾天气,使高速公路、铁路、民航、河运等交通运输受到不同程度影响,给人们春节出行造成了不便,同时引发了重大交通事故,导致了空气质量下降,影响人体健康。2月7日,湖北恩施州鹤峰县路段因阴雨和大雾发生一起16人死亡、16人受伤的特大交通事故。1
13、1月9日,大雾封锁重庆机场,仅1小时就造成30个进出港航班延误,4个航班被迫取消,4000名旅客滞留机场;成渝高速、渝宜高速等8条高速路先后实施交通管制;水运朝天门三渡轮航线禁航4小时。干旱:2007年,库区干旱总体较轻。2006/2007年冬季,受上年夏季川渝特大高温干旱的后续影响,重庆市水库蓄水和稻田蓄水明显偏少、江河水位普遍在水位低值区徘徊、地下水急剧下降,重庆全市水利工程蓄水量不到历史同期应蓄水量的50%,全市有150万人、98万头大牲畜出现临时饮水困难,农作物受旱11.6万公顷,库区部分地区工农业生产和生活用水出现困难。最近长江中下游地区遭遇50年来罕见干旱,让人们的聚焦点再次投注在
14、三峡工程上。5月18日,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通过2009年就已开始启动编制的三峡后续工作规划。(2)移民问题移民是三峡工程最大的难点,在工程总投资中,用于移民安置的经费便占到了45%。当三峡蓄水完成后,将会淹没129座城镇,其中包括万州、涪陵等两座中等城市和十多座小城市,会产生113万移民,在世界工程史上绝无仅有,并且如果库尾水位超出预计,还会再增加新的移民数量。移民的安置主要通过就地后靠或者就近搬迁来解决,但后来发现,水库淹没了大量耕地,从而导致整个库区人多地少,生态环境趋于恶化,于是对农村人口又增加了一种移民方式,就是由政府安排,举家外迁至其他省份居住,目前已经有大约14万名库区移民迁到了上
15、海、江苏、浙江、安徽、福建、江西、山东、湖北(库区外)、湖南、广东、重庆(库区外)、四川等省市生活。 三峡工程实行“开发性移民”模式,即在移民的同时,也伴随进行大规模的基础设施建造和产业建设,根本目的是要改善民众的生活水平。其经费除了由三峡建设基金拨付外,三峡总公司在电站投产后的若干年内每年也要支付给地方政府一笔资金用于移民安置。此外,国家还要求全国的二十一个省市,每个省对口支援的一个县。但目前的现状是,虽然移民城镇的基础建设较快,但是工业发展较差,大批搬迁的企业破产倒闭,库区整体呈现出一种产业空心化的状态,经济增长缓慢,失业率较高,并引发一系列社会问题,如导致数万人包围政府机关的“万州事件”
16、。 (3)泥沙淤积和水位由于有三门峡水电站的前车之鉴,因此泥沙问题始终是三峡工程技术讨论的重中之重。据测算,长江上游江水每立方米含沙1.2千克左右,每年通过坝址的沙量在5亿吨以上。在三峡工程未建前,这些泥沙大量淤积在曲折的荆江河段,抬高了河床水位,并危胁到整个江汉平原和洞庭湖平原的安危 。当三峡水库形成后,受水势变缓和库尾地区回水影响,泥沙必然会在水库内尤其是大坝和库尾(回水的影响)淤积。工程的反对者如黄万里等认为,长江上游河流所携裹的除了泥沙,还有颗粒较大的鹅卵石,在三峡大坝筑起后将极难排出,会造成堵塞,并向上游延伸,进而影响重庆。此后在2002年10月,国务院批准由三峡总公司承建长江上游干
17、流金沙江上的乌东德、白鹤滩、溪洛渡和向家坝等四座巨型水电站,其建设目的之一就是为了分担三峡库区的泥沙淤积,减缓三峡库区的泥沙淤积速度,这也再度引起某些人们对三峡泥沙问题的担忧。 与泥沙淤积问题同样极具争议的,还有水位问题。在三峡蓄水至135米后,有人发现从大坝到库尾之间的水位落差多达34.7米,远远超过了工程论证报告认为的0.4米,因此担忧重庆可能会在三峡完全蓄水后被淹没。(4)名胜和文物影响长江三峡是中国著名的风景名胜区,它起自重庆奉节县白帝城,蜿蜒约200千米至湖北宜昌南津关,由瞿塘峡、巫峡和西陵峡组成,沿途地形险峻,山川秀丽,古迹众多。在水库满蓄水后,三峡的峡谷感将会受到一定程度削弱,由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三峡工程 生态环境 影响 11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