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医学复习资料.doc





《运动医学复习资料.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运动医学复习资料.doc(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仅供学习与交流运动医学 复习资料【精品文档】第 9 页 运动医学 复习资料第一章名词解释1、 标准直立姿势:从背面观,头颈、脊柱、两足跟在一条垂直线上,两肩峰、两髂嵴上缘高度一致;从侧面观,头顶、耳屏前、肩峰、股骨大转子、腓骨小头、外踝尖上各点在同一直线上;脊柱呈正常生理弯曲。2、 扁平胸:胸廓呈扁平状,前后径较小,横径与前后径之比增大,约为2:1。见于瘦弱体型及慢性消耗性疾病患者。3、 桶状胸:肋骨上提,肋间隙加宽,胸廓上方宽度与下方宽度相近,呈圆桶状。横径与前后径之比为1。见于正常婴幼儿或肺气肿患者。4、 鸡胸:胸廓前后径大,前后径与横径之比小于1,胸骨明显向前方
2、突出似鸡胸脯。常见于佝偻病患者。5、 漏斗胸:胸骨下端内陷,胸骨剑突联合处下陷最深,使胸廓外形似漏斗。常见于佝偻病患者。6、 “O”形腿:在标准直立姿势下,两足跟并拢时两膝不能靠拢(即两膝均为内翻膝),且相距超过1.5cm以上。7、 “X”形腿:在标准直立姿势下,两膝并拢时两足跟不能靠拢(急两膝均谓外翻膝),且相距超过1.5cm以上。8、 瘦体重:机体中非脂肪成分的重量,包括内脏器官、骨骼、肌肉、体液等的重量。9、 联合机能实验:有两种以上的负荷按照一定的顺序和时间组成的负荷试验。10台阶试验:以一定的频率,上下一定高度的台阶并持续一定的时间,根据登台阶结束后恢复期脉搏的变化评定心脏功能,称为
3、台阶试验。11 C170试验:指运动中心率达到170次/分的稳定状态下,单位时间内身体所做的功。根据功率大小来评定身体机能能力。填空1、 正常情况下,颈弯和腰弯深度在35cm范围内,其中颈弯34cm,腰弯22.5cm。2、 根据脊柱的生理弯曲,可将背的形状分为正常背、驼背、平背和鞍背;根据脊柱侧弯的检查,当偏移超过1cm,单纯性向左向右偏移,叫C形弯曲,脊柱向左向右都偏移的,叫S形弯曲。3、 胸廓的形状分为正常胸、扁平胸、桶状胸、鸡胸和漏斗胸以及不对称胸。4、 联合机能试验中的五种反应类型是正常反应、紧张性增高反应、紧张性不全反应、梯形反应和无力反应。问答1、 请描述联合机能试验的五种反应类型
4、的特点 (1)、正常反应:负荷后收缩压和脉搏适度上升,舒张压适度下降510mmHg或保持不变,35分钟内脉搏血压可恢复至安静水平。说明机能好。 (2)、紧张性增高反应:负荷后第一分钟收缩压极度升高,可达到180200mmHg,舒张压很升高1020mmHg脉搏明显增加,恢复时间延长。评价:多见于训练水平不高或初次参加训练的人,也见于青春发育期的少年运动员。 (3)、紧张性增不全反应:负荷后第一分钟舒张压极度下降,至0mmHg仍能听见音响,出出现所谓的“无休止音”现象。评价:若此现象持续两分钟以上,且负荷后收缩压上升不明显,脉搏明显增加,恢复期延长,说明身体机能不良或者是过度训练早期。若持续不超过
5、一分钟,负荷后收缩压也较高,说明心肌收缩力较强,只因心率快,致使舒张期缩短,训练良好的运动员在激烈竞赛后可出现这种反应。 (4)、梯形反应:收缩压不是在负荷后的第一分钟,而是在第二、第三分钟升高的最多,呈现梯形阶梯上升,之后才逐渐下降。同时脉搏明显升高,舒张压上升或不变,恢复期延长。说明心血管机能不良,是运动员身体有病未恢复或过度训练的表现。 (5)、无力反应:负荷后第一分钟收缩压上升不多(不超过1015mmHg),甚至下降。脉搏急剧增加,恢复期延长。评价:心肌收缩无力,每博输出量减少,可见于运动员患病或过度训练。第二章名词解释1、 人工月经周期:对于不习惯经期参加比赛的运动员,可用内分泌制剂
6、提前或错后月经,人为的形成卵巢子宫内膜的周期性变化,是运动员不受月经期身体不适的影响而参加比赛,即为“人工月经周期”。填空1、 根据调查,女运动员月经期可有以下四种表现:正常型、抑制型、兴奋型、病理型。2、 美国运动医学学会提出,饮食失调、闭经和骨质疏松是女运动员经常出现的健康问题。称之为“女运动员三联征”。3、 人工月经周期可分为提前行经日期法(即缩短月经周期)和推迟行经日期法(即延长月经周期)。问答1、 试阐述女子月经期的一般体育卫生要求 (1)、经期应避免过冷、过热的刺激,特别是下腹部不宜受凉,以免引起痛经或月经不调。 (2)、经期第一、二天应减小运动量及强度,运动时间也不宜太长,特别是
7、月经初潮不久,周期尚不稳定者,否则易造成月经失调。 (3)、经期不宜从事剧烈运动,尤其是震动强烈、增增加腹压的动作,以免造成经血量过多或影响子宫的正常位置。 (4)、经期一般不宜下水游泳,以免造成感染。 (5)、有痛经、月经过多或月经失调者,经期应减少运动量、强度及运动时间,甚至停止体育活动。第三章名词解释1、 过度训练:是运动负荷与机体机能间不相适应,以致疲劳连续积累而引起的一系列功能紊乱,或疲劳伴有健康损害。2、 过度紧张:运动员在训练或比赛时,体力负荷超过了机体的潜力而发生的生理功能紊乱或病理现象。3、 晕厥:由于脑血流暂时降低或血中化学物质变化所致的意识短暂紊乱和意识丧失,也是过度紧张
8、的一种表现形式。4、 运动性贫血:血液中红细胞数和血红蛋白量低于正常值,成为贫血;运动员由于运动训练因素而导致的贫血,称为运动性贫血。5、 运动型血尿:肉眼见到尿液中有血或者显微镜下见到尿中有血细胞,称为血尿。单纯由于剧烈运动引起的运动后一过性血尿称为运动性血尿。6、 肌肉痉挛:俗称抽筋,是肌肉发生不自主的强直收缩而显示出的一种现象。7、 中暑:是由高温环境引起的,以体温调节中枢功能障碍、焊线功能衰竭和水、电解质丢失过多为特点的疾病。填空1、 热射病又叫中暑高热,高汗、无汗和昏迷是本病的特征。头部直接受太阳辐射引起的热射病称日射病。2、 运动性血红蛋白尿的尿色异常(褐色尿)多在运动后第一、二次
9、排尿时出现。3、 运动中腹痛根据病因分为以下三种:运动性腹痛、腹腔内疾病和腹腔外疾病。4、 肝脾淤血、呼吸肌痉挛和胃肠道痉挛或功能紊乱,是运动性腹痛发病的常见机制。5、 中暑是有感温环境引起的,以体温调节中枢功能障碍、汗腺功能衰竭、水和电解质丢失过多为特征的急性病。根据发病机制和临床表现不同,可分为热射病、热痉挛和热衰竭三种类型。6、 运动性血尿的发生原因和机理是肾静脉高压、肾脏缺氧、肾损伤和膀胱损伤。问答1、 试阐述过度训练的发病原因、机理、处理原则和预防。 原因:(1)、训练安排不合理:未遵循循序渐进、系统训练的原则,运动量过大和持续的大运动量训练,缺乏必要的节奏,超过了机体的负担能力。
10、(2)、训练方法单调、枯燥,运动局部负担量过大。 (3)、生活规律破坏:比赛过多而间歇过短;运动员训练后得不到充分的休息,社会活动过多,特别是睡眠不足使运动员体力消耗过大。 (4)、运动员在身体机能不佳或伤病后身体未完全恢复时立即参加紧张的训练和比赛。 (5)、饮食营养不合理,消耗的物质得不到及时补充。 (6)、各种心理因素的影响也是过度训练的诱因,如失恋、人际关系不协调等。 机理:(1)、神经内分泌系统兴奋和抑制之间的不平衡是造成过度训练的主要机制。 (2)、恢复期的分解和合成代谢之间的不平衡也起重要作用。 处理原则:(1)、消除病因 (2)、调整训练内容和/或改变训练方法 (3)、加强各种
11、恢复措施 (4)、对症治疗 预防:(1)、定期进行体格检查和身体机能检查。 (2)、合理安排训练,遵循科学训练原则。 (3)、注意生活制度,保证足够的睡眠和休息。 (4)、合理安排营养。 (5)、生病时不应参加训练和比赛,病后恢复训练时要逐步增加运动量。 (6)、加强医务监督,注意训练后的身体反应。2、简述过度紧张的发病原因及对不同类型的过度紧张如何急救处理。 原因:(1)、训练水平差和生理状态不良,比赛经验较少。 (2)、因患病长期中断训练后,突然参加剧烈运动和比赛。 (3)、患心血管疾病者(如高血压),参加剧烈运动时。 急救处理:(1)、单纯虚脱型:卧床休息、保暖、饮热水或咖啡,必要时吸氧
12、、静脉注射葡糖等。 (2)、晕厥型:平卧位/头稍低位;保持呼吸道通畅;检查生命指征(呼吸、脉搏、体温、血压等);必要时吸氧、静脉注射高渗葡萄糖等。 (3)、脑血管痉挛型:平卧位/头稍低位;保持呼吸道通畅;脑部一系列检查。 (4)、急性胃肠综合征:暂停专项训练;休息观察;必要时服用止血药物;吃流食、半流食和易消化食物。若为反复出血,应作安静时和运动后胃镜检查。 (5)、急性心功能不全和心肌损伤:安静、半卧位、保暖、吸氧、点掐急救穴位、呼吸心跳停止者立即进行心肺复苏术。3、简述晕厥的原因和发病机理 (1)、精神和心理状态不佳。由于神经反射使血管紧张性降低,导致脑部缺血缺氧引起晕厥。 (2)、重力性
13、休克。疾跑后突然停止而引起的晕厥称为重力性休克。 (3)、胸内和腹内压增加。由于胸腔和腹内压突然剧增,造成回心血量减少,造成短暂的脑供血不足。 (4)、直立性血压过低由于体位的突然改变,植物性神经失调,体内血液重新分布的反应能力下降,引起脑部供血不足而引起晕厥。 (5)、血液中化学成分的改变。 (6)、心源性晕厥。 (7)、运动员中暑晕厥。4、简述晕厥的一般急救原则 (1)、安静、保暖 (2)、平卧位,若有呕吐,将头偏向一侧。 (3)、松解衣领束带,畅通呼吸道。 (4)、昏迷者点掐急救穴位,如人中,合谷等。 (5)、呼吸心跳停止者立即进行心肺复苏术。 (6)、其他:清醒者可服用热糖水、VitC
14、、VitB1等,注意休息。5、简述运动性贫血发生的原因机理及处理原则 原因和机理:(1)、血浆容量增加引起的相对性贫血。 (2)、血红蛋白合成减少。 (3)、运动引起的溶血和红细胞破坏增加。 处理原则:(1)、病因治疗:如有慢性失血史要积极治疗。 (2)、饮食治疗:通过合理膳食补充蛋白质、铁等造血原料,以纠正贫血。 (3)、合理安排运动训练 轻度贫血可边治疗边训练,但训练中应减少运动强度,避免长距离跑。 中度贫血应停止中等和大强度训练,以治疗为主。待Hb上升后,在逐渐恢复运动强度。 重度贫血应以休息和治疗为主。 (4)、药物治疗:口服补贴药物为主。6、简述运动性腹痛的处理。 (1)、运动中出现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运动医学 复习资料 运动 医学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