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理学》作业1、2、3、4参考答案(9页).doc
《《病理学》作业1、2、3、4参考答案(9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病理学》作业1、2、3、4参考答案(9页).doc(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病理学作业1、2、3、4参考答案第1-3章1、举例说明病因和条件在疾病发生发展中的作用。答:病因在疾病发生中的作用是:(1)引起疾病:没有致病因素就会发生疾病。例如,没有白喉杆菌就不会引起白喉;(2)决定疾病的特异性:例如,白喉杆菌决定所患疾病是白喉,而不是结核病或乙型脑炎。条件是在病因存在的前提下,促进疾病发生发展的因素。例如,结核病的病因是结核杆菌,但多在营养不良的情况下发生,所以营养不良是结核病的条件。2、简述脑死亡的判断标准及认识脑死亡的意义。答:脑死亡的判断标准是:(1)不可逆的深昏迷,对外界刺激毫无反应;(2)自主呼吸停止;(3)颅神经反射消失;(4)瞳孔散大固定;(5)脑电波消
2、失;(6)脑血流停止。认识脑死亡的意义:(1)充分利用死体材料,作为器官移植的供体;(2)节省人力物力;(3)伦理的许可,对死者的尊重。3、试分析肺动脉栓塞的途径及后果。答:肺动脉栓塞的后果取决于栓子的数量及栓子的大小:(1)栓子大多来自下肢深静脉,栓子较大,栓塞于肺动脉主干,引起猝死;猝死机制:引起急性呼吸循环衰竭;(2)栓子较小、数量少,栓塞少数肺动脉小分支,不会引起严重后果;因为肺组织有肺动脉和支气管动脉双重血供;(3)栓子小,但数量多,栓塞与多数肺动脉分支,引起急性呼吸循环衰竭,严重者猝死;因为栓塞与多数分支引起肺循环阻力增大,引起支气管动脉痉挛,迷走神经兴奋,引起支气管痉挛,增加呼吸
3、阻力。4、试分析血栓形成的条件及对机体的影响。答:血栓形成的条件:(1)心血管内膜的损伤,从多方面启动凝血系统:内膜损伤内皮下胶原暴露,激活因子,启动内源性凝血系统;内膜损伤释放组织因子,启动外源性凝血系统;内膜损伤内皮下胶原暴露,血小板易于粘附集聚,释放血小板因子;(2)血流缓慢及涡流形成:正常血流分层流,血小板在轴流中,不易附壁;当血流缓慢及产生涡流时,血小板易于附壁,促进血栓形成;(3)血液凝固性增高:血液中含有较多凝血因子,如分娩或大手术后。血栓形成对机体的影响:(1)有利方面:阻止出血,如溃疡及结核病出血。(2)不利方面:阻塞血管,阻塞动脉引起缺血,阻塞静脉引起淤血;血栓脱落引起栓塞
4、,心瓣膜血栓形成引起瓣膜变形;微循环内广泛血栓形成引起广泛出血。5、试分析休克早期微循环的变化及其微循环变化对机体的影响。答:休克早期微循环变化是“少灌少流,灌少于流”,机制是交感-肾上腺髓质系统兴奋、儿茶酚胺增加全身微动脉痉挛、微静脉收缩不明显,故此引起 “少灌少流,灌少于流”。对机体的影响主要表现为具有代偿意义。有利于维持动脉血压:机体通过交感-肾上腺髓质系统兴奋、儿茶酚胺增加全身微动脉痉挛外周阻力增加、心输出量增加,全身微动脉痉挛、微静脉收缩不明显,使储备在静脉内的血液回流,相当于“自身输血”作用,组织内液体回流,相当于“自身输液”作用;保证心脑血供应:休克早期,腹腔内脏、皮肤、骨骼肌和
5、肾等器官血管收缩,血流量显著减少,而心脑血管不收缩,血流量基本正常,加之此时动脉血压变化不明显,所以在全身循环血量减少的情况下,有利于有限保证重要器官如心脑的血液供应。不利影响主要是引起组织缺血缺氧。6、试分析严重腹泻患者可能出现哪些类型的水、电解质代谢紊乱,病分析产生的原因。患者应做哪些必要的检查?答:严重腹泻患者可能发生:等渗性脱水,因为肠液中Na+是主要的阳离子,小肠液、胰液、胆汁又是等渗体液,严重腹泻引起等渗体液大量丢失,发生等渗性脱水。但由于腹泻后只补充水份而没补充钠盐,可从等渗性脱水转变为低渗性脱水;低钾血症,因为钾在消化道吸收,消化液钾含量均高于或和血浆钾相近,腹泻造成钾从肠道丢
6、失过多,严重腹泻使细胞外液大量丢失,血容量下降,引起醛固酮分泌增加,使肾排钾增多,即从肾丢失钾。该患者应做血清钠和血清钾的化验检查,以取得判断水和电解质代谢紊乱的客观依据。作业2第4-6章1、试分析剧烈呕吐易引起的酸碱平衡紊乱类型及发生机制。答:剧烈呕吐常引起代谢性碱中毒。这是因为:失H+:呕吐使胃液中大量H+丢失,肠腔中HCO3-得不到足够的H+中和而被回吸收入血;低K+:胃液中K+的丢失使血钾降低,此时细胞内K+外移,细胞外H+内移,使细胞外液H+降低,同时肾小管上皮细胞泌K+减少 ,泌H+增加,重吸收HCO3-增多;低CL-:胃液中CL-的丢失使血CL-降低,造成肾远曲小管上皮细胞泌H+
7、增加,重吸收HCO3-增加,引起低氯性碱中毒;细胞外液容量减少:剧烈呕吐可造成脱水,细胞外液容量减少,引起继发性醛固酮分泌增高。醛固酮促进远曲小管上皮细胞泌H+、泌K+,加强HCO3-重吸收。以上机制共同导致代谢性碱中毒的发.2、内源性致热源是如何产生的?简述其引起体温升高的机制。答:内源性致热源是由产内生致热源细胞在发热激活物的激活下产生和释放的。发热激活物与产致热源细胞膜的特异受体结合后,产致热源细胞即被激活,通过一定的信号途径,激活核转录因子(),启动、和等细胞因子的基因表达,合成后释放入血。引起体温升高的机制如下表:发热激活物 产EP细胞EP 信息传递 体温调定点 中枢发热介质 下丘脑
8、 中枢调节皮肤血管收缩 散热 体温升高 外周效应寒战 产热3、在病理学上,常常把炎症概括分为变质性炎、渗出性炎、增生性炎三类,试简要描述各类炎症的主要特征,并举例。答:变质性炎的特征主要是以变性坏死为主。常见于肝、心、肾、脑等实质器官,如:急性重型肝炎,白喉性心肌炎、乙型脑炎等。渗出性炎以渗出变化为主。根据渗出物不同可分为以下类型(1)浆液性炎 以浆液渗出为主 如浆液性心包炎;(2)纤维素性炎 以纤维素渗出为主,如大叶性肺炎;(3)化脓性炎 以中性粒细胞渗出为主,并伴有不同程度的组织坏死,多由化脓性细菌引起。根据原因和病变特点又可分为脓肿,为局限性化脓性炎,多由金黄色葡萄球菌引起。如肝脓肿、肛
9、门周围脓肿;蜂窝织炎,为疏松组织发生的弥漫性化脓性炎,多由溶血性链球菌引起。如蜂窝织性阑尾炎;表面化脓及积脓,如化脓性支气管炎;出血性炎 血管损害严重,以红细胞漏出为主。增生性炎主要以细胞增生为主。又可分为一般增生性炎,以巨噬细胞、淋巴细胞和浆细胞浸润为主,成纤维细胞、毛细血管增生明显。(2)肉芽肿性炎是以 炎症局部巨噬细胞增生而形成的结节状病灶。又分为感染性肉芽肿,由病原微生物感染引起,如结核肉芽肿异物肉芽肿,由异物(如缝线、滑石粉等)引起,以异物巨细胞增生为特点。炎性息肉,是指在致炎因子的长期刺激下,局部粘膜上皮、腺体及纤维组织增生,形成突出表面的肿块,如鼻息肉、宫颈息肉。炎性假瘤,指炎性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病理学 作业 参考答案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