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生物下册 第3单元 第4章 第1节 尿液的形成和排出(第1课时)教案1 (新版)济南版(10页).doc
《七年级生物下册 第3单元 第4章 第1节 尿液的形成和排出(第1课时)教案1 (新版)济南版(10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七年级生物下册 第3单元 第4章 第1节 尿液的形成和排出(第1课时)教案1 (新版)济南版(10页).doc(1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尿液的形成和排出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 1知道排泄的概念,描述排泄的三条途径。2描述肾脏的组成和肾单位的结构特点。能力目标: 1通过实验,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观察分析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培养学生观察、分析以及实验动手能力。2认真观察肾单位的结构示意图,培养观察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探究精神。2.通过肾单位结构和功能的学习,了解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相统一的辩证关系。重点:肾脏和肾单位的结构。难点:肾单位的结构特点课前准备: 教师:1、制作课件。2、猪肾、解剖刀、解剖盘等学生:1、课前对本节内容进行预习;2、搜集有关肾的知识。 3、自制肾单位结构模型教学过程:一、创
2、设情境,导入新课:观看视频 423日芦山县收治震后第一例尿毒症患者 帐篷里做透析导入语:肾衰竭的终末期即为人们常说的尿毒症。肾功能丧失,导致体内代谢产生的废物不能排出体外。目前肾移植是尿毒症病人最合理、最有效的治疗方法。但是由于肾源短缺、价格昂贵,所以绝大多数尿毒症患者只能长期依靠血液透析进行治疗。肾到底在人体内发挥怎样的作用呢?它的构造又是怎样的呢?带着这个疑问,我们来学习这节课的内容。板书:尿的形成和排出设计意图:通过视频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认识到尿毒症的形成与肾脏有密切关系,从而自然导入新课。二、引导探究,层层深入:(一)、排泄与排遗提出问题,学生自主学习。1、人体的生命活动过程中
3、会产生哪些废物呢?2、什么叫排泄?3、排便也属于排泄吗?4、排泄的途径有哪些?小组汇报,教师引导纠正。小结:课件展示小试牛刀下列活动中不属于排泄()A呼出二氧化碳 B排汗C食物残渣排出 D排尿 F.吐痰答案:C、F设计意图:让学生认识到人体产生的废物的排出并不都是排泄,只有细胞代谢的产物的排出才是排泄。纠正了通常认识上的错误,从而为排尿是主要的排泄途径的学习做准备。过渡:其中排尿是排泄的主要途径。而肾脏是形成尿的主要器官。那么肾的结构是怎样的呢?(二)、实验:观察肾的结构课件展示实验目的和要求观察肾的外部形态。1、提出问题:肾脏在我们身体什么位置,外形像什么,什么颜色的?学生回答:肾脏位于腹腔
4、背面、腰部脊柱的两旁,左右各一个。外形似蚕豆。红褐色。2、对照课本观察与肾脏相连的三根管道,并说出他们的名称。肾动脉 肾静脉及分支提问:用手摸一下这两种血管,怎样区分肾动脉和肾静脉?生:动脉管壁厚,静脉较薄进一步质疑:血液进入肾脏的血管是动脉,从肾脏出来的是静脉,那么在肾脏里边可能是什么血管呢?生:毛细血管拓展:根据体循环中血液成分的变化,思考肾动脉、肾静脉里分别流动着什么血液?生答:肾动脉流动脉血,肾静脉流静脉血。师:同学们回答得很好,前面的知识掌握得很牢固。提问:另外一根管道是什么呢?生:输尿管提问:由此我们可以猜测一下输尿管里流动的是什么液体?生:尿液师:尿液在哪里形成的?生:肾脏强调:
5、肾动脉携带着很多废物进入肾脏,这些废物要形成尿液随输尿管排出。设计意图:通过认识肾动脉和肾静脉及输尿管,复习巩固了血管的特点及血液成分的变化,同时认识到尿液的形成与血液循环有重要关系,为后面的学习做了很好的铺垫。解剖猪肾,观察内部结构1、 指导学生观察肾脏的剖面颜色,对照课本P66页插图讨论肾的结构分为哪几部分?生:最外面的是肾皮质 ,颜色较深 皮质内部的是肾髓质 ,颜色较浅 2、提问:为什么肾的皮质比髓质颜色深?用放大镜仔细观察发现在皮质部分有很多的小红点,那是什么呢?生答:可能是血液。师:是毛细血管球,就是我们后面要提到的肾小球。正是因为有大量毛细血管球的分布所以皮质比髓质颜色要深。肾盂肾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七年级生物下册 第3单元 第4章 第1节 尿液的形成和排出第1课时教案1 新版济南版10页 年级 生物 下册 单元 尿液 形成 排出 课时 教案 新版 济南 10
链接地址:https://www.taowenge.com/p-35325646.html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