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应用成果(最新)(8页).doc
《信息技术应用成果(最新)(8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信息技术应用成果(最新)(8页).doc(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信息技术应用成果要求作业题目:这是一个收获的季节,经过一段时间的研修和教学实践,相信您在信息技术应用方面,一定有所提升、有所收获。请在教学实践中,应用您自己的打磨后的教学设计和教学课件上一节课,并将这一节课录制成课堂实录视频(若没有拍摄设备,可用文字记录),课后根据实践情况,再次修订教学设计和教学课件,并完成教学实践反思;将修订后的教学设计及反思(终稿)、教学课件(终稿)和课堂实录作为信息技术应用成果资源包提交至平台。温馨提示:根据教育部对本项目的要求,切实推行网络研修与现场实践相结合,促进教师边学习、边实践、边提升。课堂实录能真实的反映“教学实践”,请尽量提交视频格式的课堂实录或课堂片段,
2、坊主在批改作业时将优先考虑视频格式的作业为优秀作业。作业要求:1.信息技术应用成果资源包,至少包括三个作品:教学设计(含实践反思)、教学课件(PPT)和课堂实录。2.作品内容要体现信息技术的应用;教学设计请参照模板要求填写;教学课件需保证能正常播放查看;课堂实录以视频格式为主,若没有拍摄设备也可以提交文字记录。3.所有作品必须原创,做真实的自己,如出现雷同,视为无效。4.以附件形式统一提交成果资源包。(注:由于资源包上传需要一定时间,请确保其上传成功后,再点击“提交”按钮)附件:教学设计模板教学设计模板教学设计课题名称:三角形全等的条件姓名:潘家文工作单位:湖北省来凤县大河中学学科年级:八年级
3、教材版本:数学一、教学内容分析(简要说明课题来源、学习内容、这节课的价值以及学习内容的重要性)三角形全等的条件选自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十三章13.3节二、教学目标(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对该课题预计要达到的教学目标做出一个整体描述)知识技能1掌握三角形全等的“ASA和AAS”条件。 2.能初步应用ASA和AAS”条件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 过程与方法 1.使学生经历探索三角形全等条件的过程,体会利用操作、归纳获得数学结论的过程. 2.在探索三角形全等条件及其运用过程中,能够进行有条理的思考并进行简单的推理. 情感态度 1.通过探索和实际
4、的过程体会数学思维的乐趣,激发应用数学的意识. 2.通过合作交流,培养合作意识,体验成功的喜悦.三、学习者特征分析(说明学习者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等三个方面的学习准备(学习起点),以及学生的学习风格。最好说明教师是以何种方式进行学习者特征分析,比如说是通过平时的观察、了解;或是通过预测题目的编制使用等)八年级学生活泼好动、好奇心和求知欲都非常强,并且在初一基础上初二学生有一定的分析力,归纳力 和进行简单说理能力。生产生活中的全等形,激发了学生探究三角形全等的热情。教师联系生活实际、结合本节课特点、挖掘适合学生的学习材料,注重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让他们真正理解这节课是在学习了三角形全
5、等概念基础上,如何用较少的条件来判断三角形全等,并且把推理过程正确书写出来。通过“角边角”“角角边条件探究和运用,培养学生动手、动口、和思考能力;通过对探究过程的反思,进一步强化对分类和化归思想的认识。四、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说明本课题设计的基本理念、主要采用的教学与活动策略) 1、为了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数学课上得有趣、生动、高效,教学中引导学生从实践入手, 采取提问、猜测、探索、归纳等教学手段总结三角形全等的“角边角”“角角边”判定,采用启发式教学与分层训练法,用讨论法、讲授法为辅助。 2、在教学中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穿插小组讨论,增强教学的直观性、趣味性,加大课堂密度,提高教 学
6、效率。 3、进一步让学生感受到数学产生于生活,与生活密切相关,学生观察生产生活中三角形稳定性的应用,了解三角形的稳定性,并加深对“边边边”条件的理解。 4、在探究三角形全等的条件过程中,采用小组讨论归纳的方法,培养学生互助、协作的精神。 5、让学生自己尝试证明变式题,培养学生会思考,会推理,会书写三角形全等的证明。 五、教学重点及难点(说明本课题的重难点)教学重点 已知两角一边的三角形全等探究教学难点 灵活运用三角形全等条件证明六、教学过程(这一部分是该教学设计方案的关键所在,在这一部分,要说明教学的环节及所需的资源支持、具体的活动及其设计意图以及那些需要特别说明的教师引导语)教师活动预设学生
7、活动设计意图教师通过(Flash课件)展示视频内容,提出情境问题 学生独立思考,发表自己的见解使学生快速集中精力,调整听课状态.知识的呈现过程与学生已有的生活密切联系起来,学 有用的数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产生认知上的冲突,从而引入本课课题,明确本节课的探究方向,激发学习欲望。问题1、如图,ABC是任意一个三角形,画A1B1C1 ,使A1B1=AB,A1=A,B1=B把画得A1B1C1剪下来放在ABC进行比较,它们是否重合? 问题2、如图,ABC是任意一个三角形,画A1B1C1, 使 A1C1=AC, A1=A,B1=B,请你猜测 A1B1C1与ABC是否全等?若它们全等,你能用 AS
8、A来证明你猜测结论成立吗? 教师通过动画演示作图 过程。得出结论:有两角和它们的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 角形全等(可以简写成“角边角”或“ASA”学生思考问题,动手实 践、小组讨论、交流,让学生 在合作学习中共同解决问题,使学生主动探究三角形全等 的条件,培养学生分析、探究问题的能力. 培养学生的合 作意识和竞争意识。体会合作 交流的重要性。对于问题1,因为学生已经在学习“SSS”条件有了一定 的作图和探究图形的 基础。所以这里就直 接提出问题让学生动手操作,教师适时引导。对于问题2,学生在问题1的基础上通过类比思想可以得出结论。(即:可以通过角边角(ASA)来证明。例1、 如图,已知点D在AB
9、上,点E在AC上,BE和CD相交于点O,AB=AC,B=C,求证:BE=CD 例2、 例2、如图,海岸上有A、B两个观测点,点B在点A的正东方,海岛C在观测点A的正北方,海岛D在观测点B的正北方, 从观测点A看C,D的视角CAD与从观测点B看海岛C,D的视角CBD相等,那么点A到海岛C的距离与点B到海岛D的距离相等,为什么?先让学生独立思考,在互相讨论、交流.然后引导学生分析题设中的已知条件,以及两个三角形全等还需要的条件,判断两个三角形全等的过程.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独立思考能力,会用“ASA或AAS“判断三角形全等,规范地书写证明过程. 培养学生合情合理的逻辑推理能力,语言表达能力,规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信息技术 应用 成果 最新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