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研究综述.doc





《苏轼研究综述.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苏轼研究综述.doc(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苏轼研究综述苏轼研究综述苏轼,又名苏东坡,是我国宋代的著名古文学家、书画家,与其父苏洵、弟弟苏澈并称“三苏”。苏轼一声的政治道路起伏坎坷,经过一贬再贬,最后远放到儋州。幸亏北宋在太祖赵匡胤年间即定下不杀大臣的国策,苏轼才算躲过一劫,得到赦免。这样的人生经历造就了不一样的他。苏轼的诗、词和散文是北宋文学最高成就的代表,其中最出名的是苏轼的词。苏轼的词题材非常广泛,并且开创了豪放词派的先河,与辛弃疾并称“苏辛”。其诗作大多抒发自己坎坷感慨、感叹民不聊生、揭露社会黑暗现象,与黄庭坚并称为“苏黄”。苏轼的散文多是一些随笔性的记叙文,却不常发表议论,只是以精妙的意境与优美的情趣洋溢其中,与欧阳修的散文并
2、称“欧苏”。苏轼的文学著作对后世产生深远的影响,很多学者对苏轼的人生、词、诗、散文等进行研究,苏轼的研究文献数量庞大,本综述针对2015年开始至今的苏轼研究文献进行较为系统的分析和阐述,希望对今后的研究工作有所贡献。因此我对关于苏轼研究文献进行了阅读,就研究现状而言,概括起来分为以下几个方面:一、 关于苏轼的人生、思想研究苏轼的一生坎坷不堪,但是却有着豁达的人生态度,这离不开儒、释、道三种思想对他的影响。在高安琪的从道家思想看苏轼的人生历程和处世之道中,阐述了苏轼人生的三个历程,从初入仕途的积极到被贬黄州的旷达,最后惠儋晚年的真朴超然的人生历程阐述道家思想在其不同阶段的不同表现。最初苏轼是通过
3、人生的思考和心态变化在创作中反映出道家重视心灵的逍遥之游;而“乌台诗案”后,苏轼深自省察,物我两忘,用超脱的眼光看待万物,展现旷达的精神面貌;晚年的苏轼安贫乐贱,恬然自足,崇尚淳朴的大自然。道家思想贯穿着苏轼的一生,宦海浮沉的他始终保持着乐观旷达的情怀。其中,关于苏轼被贬黄州的时期的研究有两首,高婉青的从看苏轼未曾踏出的归隐之路、王基伦的苏轼惠州时期的思想变迁与会通。高婉青的从看苏轼未曾踏出的归隐之路论述了苏轼在被贬黄州期间创作的定风波,以此表达出苏轼的以出世为心,入世为迹,未曾踏出归隐之路,却参透人生妙理。从定风波词作的分析反映了苏轼豁达开朗的性格和超然物外的精神境界。王基伦的苏轼惠州时期的
4、思想变迁与会通论述了苏轼在惠州期间信奉儒家思想,渐渐地兼糅道、佛思想观念,建立自己乐天知命、随缘委命的生活方式。面对如此坎坷的人生,苏轼并没有自怨自艾,而是豁达超然。放在21世纪,可以用“坚强”一词来形容苏轼。面对如此坎坷的仕途,苏轼又是如何做到平衡他的得失之心呢?在王娟的探析苏轼的自省与自嘲对其人生态度的影响中,苏轼在坎坷的曲折经历中通过自省与自嘲超越自我,走向旷达。其表现为自责言之过、自知而后省、自省而后达。他将人生的悲凉与不幸看做生命中珍贵的财富,扬弃个人的悲哀与绝望,执着于充满希望的人生,那精神安然自在的人生态度,展现出苏轼独特的人格魅力。安丽霞的苏轼晚年诗歌中的道教环境分析提出了苏轼
5、晚年的诗歌常出现道教环境典故的,以道家思想中的神仙思想来慰藉他疲惫的心灵。张馨心、庆振轩的苏轼超然思想的精神内涵及其演进论述了苏东坡超越痛苦的真实心境,在强大的人格精神力量的支持下,东坡超越世俗、自我反省,超然物外,超越困苦,超越生死,笑对人生,以浩然之气正对天地。徐雪凡在论北宋词风革新中苏轼词的思想解放特色中论述了以享乐主义为思想解放特征的宋朝,苏轼的诗词也不乏听歌、赏舞、宴饮之词,说明苏轼也是一位享乐主义者。北宋时期儒学复兴运动,道家、佛教三大思想的融合,苏轼的主体意识提高,以“自我之情”抒发内心的波澜。何艳珍的一阵清风般的人生-研读苏轼诗词有感则从苏轼豁达的人生看出了他的孤独与悲天悯人的
6、人格。毋庸置疑的是,苏轼的人生确实坎坷,但是却从其词折射出苏轼的潇洒与旷达,不得不让人佩服。韩丽霞在试析东坡的快乐-林语堂解读文献中展现一个享受生活的苏轼,即便是在贬谪期间,苏轼仍然用审美的诗意眼光审视人生,他的诗词可以读出东坡的快乐肆意。将这些文献总结为在儒释道思想的影响下,苏轼修养身心,善于自嘲自省,即便生活多么不容人,他也能从中感受到快乐之事。二、 关于苏轼的词作研究(一)苏轼的词作风格。苏轼的词作成就非常高,对后世影响深远。其词作一共有344首,苏轼词的艺术风格具有多样性,也是研究较多的一个方向。在陈淑香的苏轼词的艺术探究中,作者将苏轼词的艺术风格分为豪放、婉约与旷达三种,她认为苏轼创
7、作作品是有感而发,随物赋形。其词语言特色清新沉着,还有“诗化”的创新。陈淑香将苏轼的词作了归纳总结,但是论述不够全面。而蔡相宗的苏轼词风格研究则更为系统地将苏轼词风格归纳总结为豪放词、婉约词、谑浪词、农事词;并且提出苏轼词风格形成实在儒释道三教合一思想以及物质世界多样性的统一下形成的,对后世产生深远的影响。这个研究较为全面系统。苏轼的豪放词得到大多学者的推崇,张铮在苏轼豪放词风格特征探析总结了苏轼豪放词恢弘壮丽、超脱旷达、怨愤的隐现三大特征,其恢弘壮丽、超脱旷达是其豪放词的普遍具有的特征,但在豪放中植入怨愤的情绪这一观点是一个值得我们深思。豆争在略述苏轼黄州时期的词作特色论述苏轼被贬黄州时期写
8、下大量的豪放词,还有记述自己恬淡生活的作品,其作品大多展现淡然旷达的创作风格。(二)苏轼不同词作分析。苏轼的酒词也是非常著名的。何雯霞的苏轼酒词浅探中总结苏轼的344首词中共计用“酒”78次,以此得出苏轼也是位爱酒之人。何雯霞浅探的苏轼酒词,展现了酒词是苏轼精神解放的一种表现,是他内心净化的结晶,更是人格升华的精辟。苏轼创作的酒词,是鞭策他洁身自好的动力,更是超越自我的动力。杨丽花的略论苏轼的咏梅诗词从苏轼生命不同阶段的梅花诗词分析解读中总结出苏轼常以拟人的手法描写梅花,赋予自己的人生体验和主观感受,为美化构建出画图般的意境。李懿的苏轼咏茶诗的生命情境与文化意蕴论述苏轼喜爱以茶会友,托茶言志,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研究 综述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