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疫学基础与病原生物学重点(10页).doc
《免疫学基础与病原生物学重点(10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免疫学基础与病原生物学重点(10页).doc(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1、什么是免疫?答、免疫是机体识别和排除抗原以维持机体内环境生理平衡的保护性生理反应过程,但在一定条件下可导致免疫性病理损伤,引起超敏反应和自身免疫病。2、免疫功能有哪些?它的执行者是谁?答、免疫防御、免疫稳定、免疫监视 免疫细胞3、人体的免疫系统由什么组成?各有何功能?答、免疫系统包括: 免疫器官(包括脾脏、骨髓、胸腺、淋巴结、扁桃体等 )、免疫细胞(包括淋巴细胞,吞噬细胞 )免疫活性物质(包括淋巴因子、抗体、溶菌酶)4、T细胞和B细胞有哪些重要的表面分子?它们各有何作用?T细胞 1】TCR-CD3复合体:是T细胞识别抗原和传导信号的主要单位 2】CD4,CD8:为TCR与MHC-抗原肽复
2、合物相互识别的辅助受体 3】CD28,CD2,LFA-1: (1)CD28 为T细胞活化提供协同刺激信号(2)CD2增强T细胞与靶细胞或APC间的结合强度(3)LFA-1 促进细胞相互粘附,争抢免疫效应。(4)CD40L(CD154) :CD4O的配体 ,信号传导,活化B细胞;诱导B细胞的形成;参与B细胞的阴阳性选择 (5)撕裂原结合蛋白 :刺激淋巴细胞的分裂 B细胞 1】BCR-CD79a/b 识别结合抗原,传导BCR识别信号 2】CD80/86 CD80与CD28结合;促T细胞活化;CD86与CTCA-4结合抑制T细胞的活化 3】CD40 与CD40L 结合,促进B细胞活化 4】CD19
3、B细胞特异性标志,能传导活化信号 CD21即CD2增强BCR结合Ag,同时转导信号给CD19 CD81 稳定CD19与CD21 5】Fc受体与补体受体CD32,CD23参与B细胞的功能调节后CD35 C3b 受体,促B细胞活化 6】撕裂原结合蛋白 参与B细胞的抗原呈递什么样的物质能成为抗原?能刺激特异性免疫细胞,使之活化、增生、分化最终产生免疫效应物质的物质称为抗原抗原的特异性由什么决定的?抗原决定簇什么是共同抗原?共同抗原是来自不同种的个体的抗原性物质。医学上有哪些重要的抗原?异种抗原、同种异型抗原、自身抗原、异嗜性抗原 胸腺依赖性抗原、胸腺非依赖性抗原 内外源性抗原 超抗原、丝裂原 佐剂6
4、、什么是抗体和免疫球蛋白?两者有什么区别?答是B 淋巴细胞识别抗原后增殖分化为浆细胞所产生的一种糖蛋白能与相应抗原发生特异性结合,显示免疫功能。7、你能说出Ig的基本结构吗?Ig有哪些种类?各类Ig有哪些主要特性?答、结构:两条重链及两条相同的轻链间以及重链和轻链间分别借二硫键和非共价键连接的对称结构。IgG :血清中含量最多,以单体形式存在 、半衰期最长 、能激活补体,调理吞噬,中和毒素和病毒、唯一能通过胎盘的抗体;IgM:分子量最大的免疫球蛋白、半衰期短、个体发育过程最早出现的抗体、IgA :以单体形式存在;IgD:B细胞成熟的标志; IgE:血清中含量最少,是亲细胞抗体,易和组织中肥大细
5、胞及血中嗜碱性粒细胞结合8、Ab的生物学活性有哪些?抗体产生的一般规律。答、与抗原特异性结合、激活补体、结合细胞表面的Fc受体(调理作用、抗体依赖的细胞介导的细胞毒素、中和作用、介导I型超敏反应、通过胎盘)、参与免疫应答 规律:抗原进入外环境,被吞噬细胞吞噬,露出特异性抗原。T细胞分泌淋巴因子,刺激B细胞,B细胞增殖分化,产生浆细胞,分泌抗体。有部分抗原直接刺激B细胞,B细胞增殖分化,产生浆细胞,分泌抗体,在二次免疫时,抗原直接刺激浆细胞,产生抗体9、免疫应答分为固有免疫与适应性免疫免疫应答的过程感应阶段、增生分化阶段、效应阶段生物学效应有调理吞噬、中和毒素、中和病毒、激活补体、参与ADCC介
6、导超敏反应等。10、机体抗感染免疫机制包括哪两大类 先天性免疫是机体在种系发育进化过程中逐渐建立起来的一系列天然防御功能,是经遗传获得,能传给下一代,其作用并非针对某种病原体故称非特异性免疫,由屏障结构,吞噬细胞及正常体液和组织免疫成分构成。获得性免疫:是出生后经主动或被动免疫方式而获得的,是在生活过程中接触某种病原体及其产物而产生的特异性免疫,故称获得性免疫。 11、非特异性免疫由什么组成?答、生理屏障(皮肤和粘膜屏障、血脑屏障、胎盘屏障)、吞噬细胞、NK细胞等12、补体系统生物学作用?(1)参与宿主早期抗感染免疫:溶解细胞、细菌和病毒;调理作用;引起炎症反应。(2)维持机体内环境稳定:清除
7、免疫复合物;清除凋亡细胞。(3)参与获得性免疫:补体参与免疫应答的诱导、增殖分化、效应阶段;参与免疫记忆。(4)补体与其他酶系统相互作用:是介导炎症、超敏反应、休克、DIC等病理过程发生发展的重要机制之一。、I型超敏反应特点:1.发作快,消退亦快2.引起生理功能紊乱,但无严重组织损伤3.明显个体差异和遗传倾向反应发生机制1.致敏阶段(1)变应原(2)产生IgE抗体(3)IgE与肥大细胞结合2.发敏阶段(1)变应原与致敏靶细胞表面IgE结合 (2)致敏靶细胞和脱颗粒(3)释放活性介质产生生物学效应三、临床常见疾病1.过敏性休克(1)药物过敏性休克:青霉素(2)血清过敏性休克:破伤风抗毒素白喉抗毒
8、素2.呼吸道过敏反应过敏性哮喘:花粉真菌尘螨动物皮毛3.胃肠道过敏食物过敏症:异种蛋白4.荨麻疹血管性水肿一、型超敏反应特点1.亦称细胞溶解型或细胞毒型超敏反应2.发作快3.常引起严重组织损伤反应发生机制1.抗原诱导机体产生抗体(1)抗原同种异型抗原:ABO血型抗原 HLA抗原异嗜性抗原自身抗原外来抗原或半抗原(2)抗体:IgGIgM2.抗体介导靶细胞破坏的机制(1)激活补体溶解靶细胞(2)促进吞噬细胞吞噬(3)ADCC作用三、临床常见疾病输血反应.新生儿溶血症(1)母胎Rh血型不符(2)母胎ABO血型不符3.免疫性血细胞减少症(1)半抗原型(2)自身抗原改变型一、型超敏反应特点1.亦免疫复合
9、物型或血管炎型超敏反应2.中性粒细胞浸润为主的炎性损伤二、反应发生机制1.抗原诱导特异性抗体产生 (1)抗原内源性抗原:变性DNA核抗原肿瘤抗原外源性抗原:病原微生物异中血清药物与组织蛋白结合的全抗原(2)抗体:IgGIgMIgA(3)免疫复合物:抗原抗体结合形成复合物2.免疫复合物沉积的条件(1)抗原抗体比例和IC分子量(2)抗原物质持续存在(3)抗原抗体的理化特性(4)组织学结构血流动力学因素(5)补体与补体受体缺陷(6)吞噬细胞功能异常3.免疫复合物引起炎症损伤机制1)激活补体(2)吸引白细胞浸润和集聚(3)活化血小板三、临床常见疾病(1)血清病(2)急性免疫复合物型肾小球肾炎(3)类风
10、湿关节炎和风湿热(4)结节性动脉炎(5)系统性红斑狼疮(6)免疫复合物型血细胞减少症一、型超敏反应特点1.亦称迟发型超敏反应2.发作迟缓(18-24h出现,48-72h达高峰)3.单个核细胞浸润为主的炎性损伤发生机制1.抗原致敏(1)抗原:病毒胞内寄生菌寄生虫真菌细胞抗原(2)致敏淋巴细胞:抗原刺激T细胞产生致敏T细胞2.致敏淋巴细胞介导DTH(1)CTL介导的细胞毒作用(2)TDTH细胞介导的炎症损伤15人工自动免疫和人工被动免疫有何特点?自动免疫被动免疫输入机体物质抗原 抗体免疫产生时间较慢立即免疫维持时间较长较短用途预防、治疗、防御17、微生物特点体积小、结构简单、种类繁多、分化程度差别
11、大18、微生物有哪些种类非细胞型、原核细胞型、真核细胞型微生物分布在自然界中 土壤、水、空气、以及某些物品表面或物品中人类、动植物体表,人类动物的呼吸道、消化道、泌尿生殖道等19正常菌群在正常人体表及外界相通的腔道中寄居着不同种类和数量的微生物,通常对人体无害。生理作用生物拮抗作用、营养作用、免疫作用、抗衰老作用。正常菌群在什么情况会转化为条件致病菌随着年龄的增长20、细菌大小的测量单位是什么?一般细菌有多大?微米 直径在1微米左右21、细菌有哪些基本形态和结构形态:球形、杆形、螺旋形 基本结构: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核质等,22、细菌有哪些特殊结构?它们的功能和意义如何?特殊结构:荚膜、鞭
12、毛、菌毛、芽孢 荚膜细菌细胞壁外包绕的一层较厚的粘性物质。功能抗吞噬粘附抗有害物质的损伤抗干燥意义具荚膜抗原不同分血清型鉴别细菌制备疫苗 鞭毛细菌菌体上附着的细长+波状弯曲的丝状物。是细菌的运动器官。分为单/双/丛/周四类鞭毛。功能鉴定价值致病作用:抗原性 菌毛多数G-菌和少数G+菌菌体表面附着的比鞭毛更细更短而直的丝状物。分为普通菌毛+性菌毛。芽孢某些细菌在一定环境条件下,胞质脱水浓缩,在菌体内部形成的圆形或椭圆形小体。意义:抵抗力强的芽胞可在自然界存活多年,成为某些疾病的潜在传染源;特别注意能形成芽胞的细菌污染了病房、手术室等因芽胞对理化因素的抵抗力强,故可以芽胞是否被杀死而作为判断灭菌效
13、果的指标;细菌芽胞的形状、大小、位置等随菌种而异,具有重要鉴别价值。功能芽胞的抵抗力很强;芽胞在适宜条件可以发育成相应的细菌;鉴定细菌的依据之一。23、细菌生长繁殖需要条件营养物质、酸碱度、温度、气体细菌以二分裂方式进行无性繁殖24、培养基是由适合细菌生长繁殖的各种营养物质按一定比例配制而成的营养物质细菌在培养基中生长现象液体培养基:液体呈均匀混浊状态(厌氧菌)、形成菌膜(需氧菌)固体培养基:菌落 半固体培养基:呈云雾状25、细菌有哪些合成代谢产物?它们在医药学上有何意义热原质:是细菌合成的一种注入人体或动物体内能引起发热反应的物质。毒素和侵袭性酶 :内毒素为革兰阴性菌的脂多糖,当菌体死亡崩解
14、后游离出来。 外毒素是多数革兰阳性菌和少数革兰阴性菌在生长繁殖过程中释放到菌体外的蛋白质,毒性强且有高度的选择性。 侵袭性酶,某些细菌可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产生具有侵袭性的酶,能损伤机体组织,促使细菌的侵袭和扩散,是细菌重要的致病物质。如产气荚膜梭菌的磷脂酰胆碱酶,链球菌的透明质酸酶等色素:某些细菌能产生不同颜色的色素,有助于鉴别细菌。细菌的色素有两类,一类为水溶性,如铜绿假单胞菌;另一类为脂溶性,不溶于水,只存在于菌体,使菌落显色而培养基颜色不变,如金黄色葡萄球菌的色素。抗生素:某些微生物代谢过程中产生的一类能抑制或杀死某些其他微生物或肿瘤细胞的物质,称为抗生素。抗生素大多由放线菌和真菌产生,
15、细菌产生的少,只有多粘菌素、杆菌肽等。细菌素:些菌株产生的一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类具有抗菌作用的蛋白质称为细菌素。细菌素与抗生素不同的是作用范围狭窄,仅对与产生菌有亲缘关系的细菌有杀伤作用,可用于细菌分型和流行病学调查。维生素 细菌能合成某些维生素,如人体肠道内大肠埃希菌合成的B族维生素和维生素K可被人体吸收利用。26、消毒指杀死物体上病原微生物的方法。灭菌指杀死物体上所有微生物的方法。无菌指不存在活菌。无菌操作是指防止微生物进入人体或污染其他物品的操作技术。防腐是指抑制微生物生长繁殖的方法,以防止物品的腐败变质。27物理消毒灭菌法(热力灭菌法、辐射杀菌法、滤过除菌法、超声波杀菌法、干燥与低温)
16、化学消毒灭菌法28感染是病原微生物与宿主机体相互作用的一种主要形式。细菌感染的来源、传播方式和感染的类型。来源:内外源性感染、医院获得性感染 方式:水平和垂直传播 类型:隐性感染、潜伏感染、显性感染、带菌状态29、决定细菌致病性的因素侵袭力、毒素、细菌侵入的数量和部位30、细菌内、外毒素区别外毒素内毒素来源G+与部分G-G-编码基因质粒+前噬菌体+染色体基因染色体基因存在部位活菌分泌菌体裂解后释出化学成分蛋白质脂多糖热稳定性6080,30min被破坏160,24h被破坏毒性作用强,对组织器官有选择性毒害效应,引起特殊临床表现弱,发热/白细胞反应/微循环障碍/休克/DIC免疫原性强,能刺激机体产
17、生抗毒素,经甲醛脱毒形成类毒素弱,不能被甲醛脱毒形成类毒素32病原菌肠道杆菌、弧菌属、弯曲菌属、螺杆菌属、厌氧性细菌、分别枝杆菌属等病毒是一类非细胞型微生物。基本性状个体极小,结构简单、无完整细胞结构,严格的寄生性病毒感染方式、途径和类型方式途径:水平感染和垂直感染类型:隐性感染、显性感染病毒如何致病病毒侵入人体后,首先进入易感细胞并在宿主细胞内增殖,直接引起宿主细胞的损伤,或者通过激发机体免疫应答造成免疫病理损伤。机体的抗病毒免疫有什么特点固有免疫(干忧素、NK细胞单核-巨噬细胞)、适应性免疫(体液免疫、细胞免疫)1)你都学过哪些病毒?水平传播指病毒在人群中不同个体间的传播。常见的传播途径主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免疫学 基础 病原 生物学 重点 10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