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经济学产业布局案例考试题(3页).doc
《产业经济学产业布局案例考试题(3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产业经济学产业布局案例考试题(3页).doc(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一、产业现状和面临形势(一)产业现状近年来,我省汽车工业实现了快速发展,产业规模不断壮大。2008年,我省生产各类汽车整车、改装车14.3万辆,摩托车173万辆,三轮汽车、低速货车25万辆,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877亿元,比2005年增加2.45倍,年均增长51.1%,呈现出快速发展态势。公路客车、高档皮卡和专用半挂车的国内市场占有率均居同行业首位,转向器总成、减振器总成、传动轴总成等10多种零部件产品产量位居全国前列。以郑州宇通、郑州日产等整车企业和新航集团、中轴集团、中原内配等零部件企业为代表的企业群体迅速壮大,产品研发能力不断提高,郑州日产、海马、宇通等汽车产能提升工程正在加快
2、建设。但是我省汽车产业发展的瓶颈制约因素仍然比较明显,特别是产业规模小、自主创新能力弱、产品档次较低、产业布局分散、区域配套水平不高等问题尤为突出。(二)发展趋势1.国际汽车产业发展趋势。在金融危机冲击下,国际汽车产业进入新的结构调整期,发展重点从过去的以规模扩张为主,转变为着力提高市场竞争的生存能力、应变能力和创新能力。总体呈现以下趋势,一是世界汽车产业格局面临重大调整。受制造成本居高不下的影响,发达国家汽车及零部件制造和组装环节将加速向要素成本较低、产业配套能力较强、市场潜力较大、政治和社会环境相对稳定的地区转移。继南美之后,中国、印度、俄罗斯和中东欧地区将成为重点转移地区,产业格局将由日
3、韩、欧洲、美国三足鼎立向日韩平稳增长、欧系快速扩张、美系逐步萎缩、中印迅速崛起方向发展,汽车制造中心、运营中心和研发中心也将随着产业的调整重新布局。二是发达国家仍将占据汽车产业价值链高端环节。依托低成本研发人才优势,中国、印度等新兴汽车制造中心的业务附加值逐步提升,但研发和制造能力仍局限于中低端车型,整车设计、核心部件及模块研发、高档车生产等高附加值业务更加向西欧、北美和日韩地区集中。三是新能源汽车成为未来汽车产业重要发展趋势。在环境保护和能源安全的压力下,世界主要汽车厂商针对各种新能源技术的研发投入持续加大,争先抢占未来汽车产业的新优势。随着动力电池技术的不断突破,插电式电动车和纯电动车成为
4、新能源汽车发展的主要方向。2.国内汽车产业发展趋势。当前,金融危机虽然对世界汽车产业冲击巨大,但是对中国汽车产业的影响却远远小于发达国家。2008年,我国汽车行业总体继续增长,累计生产934.51万辆,同比增长5.21%,销售938.05万辆,同比增长6.7%。进入2009年以来,我国汽车工业在全球率先回暖,截至7月底,累计生产710.09万辆,同比增长20.23%,累计销售718.44万辆,同比增长23.38%,产销量连续7个月位居世界首位。综合分析,我国汽车产业发展呈现三大趋势。一是汽车市场仍有巨大的发展潜力。2008年我国千人汽车保有量为37辆,已经进入了千人保有量从20辆到100辆的高
5、速发展阶段。预计这一阶段在我国将历经15年左右,年均增速接近20%。与发达国家汽车市场的更新需求相比,我国的汽车市场需求表现更为刚性。据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汽车工业协会等机构研究表明,2020年之前,汽车产业仍将保持相对高速增长态势,汽车保有量将从目前的6700万辆(含三轮和低速载货汽车)增加到1.5亿辆,需求潜力巨大。二是产品结构将发生较大调整。新能源汽车、小排量乘用车的市场份额不断提升,载货车专用化趋势日益明显。在新能源汽车方面,我国混合动力、动力电池等关键技术与国外整体处于同一水平,在国家扶持政策的推动下,我国有望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形成产业竞争优势。在乘用车方面,随着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产业 经济学 产业布局 案例 考试题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