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语文上27冬爷爷的图画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二年级语文上27冬爷爷的图画教案.docx(5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二年级语文上27冬爷爷的图画教案冬爷爷的图画教案1 冬爷爷的图画是一篇融学问性与趣味性于一体的科普性文章,特殊相宜于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阅读。所以在教学中,一方面要留意唤醒学生的探究意识,让学生在入情入境的读书实践中,自得自悟,主动建构,充分感知冬爷爷这么大画家,用奇妙的笔触在玻璃窗上绘就的漂亮图画;另一方面还要指导好学生的实践活动,把学生的目光由课内引向课外,引向生活,去探究和发觉无处不在的大自然的美,从而使学生成为建构学问,发觉理趣、体验情感的“活”的主体 教学目标: 1.相识本课的14个生字,会写“呼、格、盯、盼、冒、图、床、屋”8个字。 2.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充分感受冬爷爷的图画之
2、漂亮,并进而主动地去发觉和体会大自然的美。 3.正确、流畅地朗读课文。 其中的重点是学生字词和朗读课文,体会大自然的美。 课前打算: 1.主动预习课文,自制本课生字卡片。 2.有条件的地方可支配学生视察冬天的早晨在窗玻璃上出现的冰花。 3.与课文插图配套的多媒体课件漂亮的冰花。 课时支配: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缘题问文 1.写题。同学们,今日我们一起学习一篇好玩的课文,题目是冬爷爷的图画,现在请大家举起手和老师一起写课题,比比谁写的字更美丽。 2.读题。谁情愿把课题读给大家听。让大家听了你的读更喜爱这篇课文。 3.质疑。看到这个题目,我想,聪慧的孩子头脑里肯定会出现很多问题。是哪些呢?请你说
3、说看。 二、初步感受 1.会提问题的孩子都是爱动脑筋的孩子,会读书的孩子,还能主动从书中去找寻问题的答案。现在书就在手边,快快打开书读吧。 2.老师建议你们,读书的时候,可以用笔勾画住自己不相识的字,借助拼音把这些字的读音读准;对于自己特殊喜爱的语言还可以多读几次。 三、可学生字 1.读一读。这篇课文的生字较多,老师已经把它们写在黑板上了(或用多媒体课件展示)。自己先读一读,看能否读准它们的字音。 2.认一认。看着拼音大家读得很好,现在拼音没有了,依次也和刚才不一样了,你还能把它们一一认清晰吗? 3.玩一玩。识字就像交挚友一样,见得次数多了,才能熟识起来。请大家拿出你们的识字卡片,相互说一说,
4、认一认。 4.议一议。谁情愿把自己的识字方法介绍给大家听,让它们也能用上你的方法很快地记住这些字。 四、再读品悟 (一)自由练读。 生字认会后,就可以更好地阅读课文了。大家把课文再读读,待会儿我们请一些同学读课文。 (二)逐层指读 1.(第1小节)谁情愿读第1小节,让人听了你的读,就能感觉到“窗里、窗外”是两个不同的世界。 2.(第2-4小节)爸爸和方方的对话比较难读,谁想先试一试:指名读;结合实际指导读好“画画”的不同停顿;分角色读出人物的不同语气。 3.(第5小节)这个小节看起来简洁,可有几个字的读音有改变,所以要读好并不简单。谁先来试试? 4.(第6小节)读好这个小节,你就知道冬爷爷是怎
5、样画画的。大家先自己练练,特殊是那些长句子,要留意停顿。 5.(第710小节)冬爷爷画的画美不美,就看你们读得怎么样了。谁能读读这几个小节,让人一听,眼前就能出现一幅幅漂亮的画。 6.(第11、12小节)有了前面读对话的阅历,这两段爸爸和方方的对话该怎么读,你能选个合作伙伴展示给大家听吗? (三)重点赏读 读自己喜爱的那些段落,邀请同学比一比。 五、学写生字 1.请大家细致视察这些田字格中的字,对写好这些字你有什么想法,建议。 2.重点指导 “冒”上面的“曰”要写得扁一点、宽一点。 “呼、格、盯、盼”是左窄右宽的字。 “床”要留意先写左上部分的“广”,“木”字的第一笔在横中线上,竖在竖中线上。
6、 “图”字形方正,里面“冬”的两点要写在横中线下面的竖中线上。 3.学生练写,看一描一写两。 其次课时 一、复习巩固 1.听写会写字组成的词语。 2.检查订正。 二、自悟自得 1.好的文章每读一次,都会有不同的感受,大家想把课文再读读吗? 2.上节课,大家提出了很多问题,不知这些问题大家是否已经解决?谁情愿把自己的理解和大家说一说? 三、合作研讨 1.课前老师听到同学们争论,有的同学说冬爷爷只画了三幅画,有的同学说冬爷爷画的画可多呢,这是怎么回事?谁能帮我解决这个问题?(先探讨,再沟通研讨) 2.大家都认为冬爷爷的画不仅这三幅(出示课件),那么你们说说冬爷爷还可能画出哪些画?(可让学生先画一画
7、,说一说,再沟通) 3.冬爷爷的画这么美,请大家夸夸冬爷爷的画。 四、延长拓展 1.现在也是冬天,我们教室的玻璃窗上却看不到冬爷爷的画,莫非冬爷爷不爱在这里画画?(要先组织探讨,回顾,再沟通) 2.冬爷爷的画什么时候消逝,你是怎么想的,先相互说一说,再说给大家听。 五、作业布置 依据自己的实力、爱好,选择其中1-2题完成。 1.把这个故事讲给爸爸、妈妈或四周的小挚友听。 2.把课文中自己喜爱的词语,句子摘记在积累本上。 3.到大自然中去走一走、看一看,冬爷爷还会画什么画?把你的发觉画下来或写下来,讲给老师、同学们听。 板书设计: 冬爷爷的图画 水蒸汽冷冰花一棵大松树 一片大山 一枝兰花 美无处
8、不在 冬爷爷的图画教案2 冬爷爷的画是一篇融学问性与趣味性于一体的科普性文章,特殊相宜于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阅读。所以在教学中,一方面要留意唤醒学生的探究意识,让学生在入情入境的读书实践中,自得自悟,主动建构,充分感知冬爷爷这个大画家,用奇妙的笔在玻璃窗上绘就的漂亮图画;另一方面还要指导好学生的实践活动,把学生的目光由课内引向课外,引向生活,去探究和发觉无处不在的大自然的美,从而使学生成为建构学问,发觉理趣、体验情感的“活”的主体。在本课的教学中,我特意支配这两个环节: 一、延长拓展 1.现在也是冬天,我们教室的玻璃窗上却看不到冬爷爷的画,莫非冬爷爷不爱在这里画画? (课堂上我先组织学生分组探讨
9、、回顾,然后在班上沟通。在仔细倾听学生发言的同时,我适时加以引导、补充。这一环节的活动使学生相识了南北在季节上的差异性,拓宽了学生的视野。) 2.冬爷爷的画什么时候消逝,你是怎么想的,先相互说一说,再说给大家听。 (这一环节的训练充分唤醒学生已有的学问阅历,在沟通的同时又使学生对自然现象有了更深层的相识,从而激发他们探究自然的欲望。) 二、作业布置 依据自己的实力、爱好,选择其中1-2题完成。 1、把这个故事讲给爸爸、妈妈或四周的小挚友听。 2、把课文中自己喜爱的词语,句子摘记在积累本上。 3、到大自然中去走一走、看一看,冬爷爷还会画什么画?把你的发觉画下来或写下来,讲给老师、同学们听。 (为
10、了让学生了解自己的生活环境,针对我们的生活环境与文本内容的差异,我把学生带到大自然中去找眼前的冬天,看看冬爷爷为我们画下怎样的画?这样一来,学生在实践中认知了冬天的特点,体验大自然里到处都有漂亮的画。 二年级语文上册冬爷爷的画教案 培育目标 1、辅导学生精确相识14个生字,正确书写8个生字。 2、指导学生正确、流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3、引导学生感受大自然的美,激发学生酷爱的自然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 认读生字,朗读课文,感受的自然的情感,理解冬爷爷的画是怎样画出来的。 第一课时 一、出示课件,谈话导入新课: 1、(出示课件)漫天飘舞的雪花,蓝天衬托下的雾松,粉妆玉砌的景物,玻璃窗上丰
11、富多彩的冰花,今日,我们一起观赏冬爷爷的画。 1、板书课题,引导质疑,唤醒学生的阅读期盼。 2、归纳问题:冬爷爷的画是什么样子?冬爷爷画了哪些画?冬爷爷是怎样画的? 二、初读课文,自主识字: 1、用自己喜爱的方式朗读课文,一边读一边标出自然段,并在文中圈出本课要求认读和驾驭的生字。 2、老师范读课文,学生边听边识字。 3、出示识字卡片,进行认读练习。 4、同桌相互认读,相互沟通识字方法。 5、分段朗读课文,订正字音。 三、细读课文,在读中体会大自然的美。 1、找出最喜爱的一段话,反复练习朗读,直至读通顺,流畅为止。 2、同桌相互朗读课文,并进行相互评价。 3、出示四个问题,学生一边读,一边思索
12、问题。以组为单位,相互探讨合作解决问题。 4、合作探究: (1)玻璃窗上的画如此美丽,你们知道在什么状况下,冬爷爷才会画画? (2)在读中寻求答案。 (3)探讨沟通。 5、师生共同沟通。冰花形成过程:水蒸汽遇冷凝聚成冰花。 6、指导朗读,在读中体会大自然的奇妙和漂亮。 7、用不同的形式练习朗读。 8、用自己的话赞一赞冬爷爷。 其次课时 一、指名分段朗读课文,并相互评价。 二、冬爷爷的画在什么时候出现,在什么时候消逝? 三、冬爷爷还为我们送来了什么礼物?你是怎样发觉的? 四、开火车认读生字。 五、指导学生书写生字。 (1)视察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说一说,怎样才能写得端正、美观。 (2)重点指导
13、:冒、床、图。 (3)学生书写练习,老师巡回指导。 同桌相互评一评,议一议,哪个字写得美丽? 冬爷爷的图画学问点复习 冬爷爷的图画学问点复习 【原文】 火炉上,水壶滋滋地冒着汽,屋子里暖融融的。窗外,北风呼呼地吼叫着,大柳树被吹得摆来摆去。 “冬爷爷要画画儿了!”爸爸告知方方。 “冬爷爷也会画画儿吗?”方方问。 “那当然了,它要把画儿画在玻璃窗上。等明每天一亮,你就望见了。” 方方多想看看冬爷爷画的画儿啊!睡觉的时候,他躺在床上,盼着天快点亮。他用劲地盯着窗户,不知不觉就睡着了。 呼呼呼,冬爷爷让北风用劲地吹着窗户,把玻璃吹得冰冷冰冷的。屋子里的水蒸气跑到窗前,撞到玻璃上,很快变成六角形的、美
14、丽的小冰花儿,一个挨一个,一层压一层,多得数也数不清。 其次天早晨,阳光透过窗帘,洒在方方的小床上。方方醒了,拉开窗帘。啊!窗玻璃上真的画满了画儿,一格窗框一幅画儿。 第一格上,画着一棵松树; 其次格上,画着一座大山; 第三格上,画着一枝兰花 多美丽的画儿呀,冬爷爷真是个大画家! 【字词学习】 字:滋、融、摆、画、盼、盯、吹、撞、压、透、洒、满 词:火炉、水壶、吼叫、玻璃、睡觉、用劲、蒸气、松树、美丽 【重点句子】 1.火炉上,水壶滋滋地冒着汽,屋子里暖融融的。窗外,北风呼呼地吼叫着,大柳树被吹得摆来摆去。 2.方方多想看看冬爷爷画的画儿啊!睡觉的时候,他躺在床上,盼着天快点亮。他用劲地盯着窗
15、户,不知不觉就睡着了。 3.呼呼呼,冬爷爷让北风用劲地吹着窗户,把玻璃吹得冰冷冰冷的。屋子里的水蒸气跑到窗前,撞到玻璃上,很快变成六角形的、美丽的小冰花儿,一个挨一个,一层压一层,多得数也数不清。 4.其次天早晨,阳光透过窗帘,洒在方方的小床上。方方醒了,拉开窗帘。啊!窗玻璃上真的画满了画儿,一格窗框一幅画儿。 【主要内容】 冬爷爷的图画讲解并描述了冬天到了,冬爷爷在窗户上画了许多画,冬爷爷的图画赞美了大自然的奇妙和漂亮。 【练习题】 一、读拼音,写词语。 moqhhdnzhelnhu ()()()() 二、用红色标出正确的读音。 玻璃(bb)压力(yy) 一幅(ff)吼叫(hukn) 三、加
16、标点。 1、冬爷爷也会画画儿吗_ 3、冬爷爷真是个大画家_ 4、方方多想看看冬爷爷画的画儿呀_ 【参考答案】 一、读拼音,写词语。 moqhhdnzhelnhu (冒气)(呼呼)(盯着)(兰花) 二、用红色标出正确的读音。 玻璃(bb)压力(yy) 一幅(ff)吼叫(hukn) 三、加标点。 1、冬爷爷也会画画儿吗? 3、冬爷爷真是个大画家! 4、方方多想看看冬爷爷画的画儿呀! 小学二年级语文教案秋天的图画 教学目标: 1、会认8个生字,会写8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喜爱秋天,体会对秋天的景象和勤劳的人们的宠爱、赞美之情。情愿用自己喜爱的方式来表现秋天。 教学重
17、点:识字写字 教学难点:朗读感悟 教学打算:字卡、词卡、挂图、小黑板 教学时间: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入: 昨天我们学的识字(一)是讲解并描述了秋天的学问,今日让我们接着相识秋天吧。 二、揭题 1、板书课题,齐读,思:读后想知道什么? (1)秋天是怎样一幅图画?(秋天的图画里有些什么景物?) (2)它的色调是怎样的? 2、翻书,自读课文。 3、思索:课文共有几句话?(4句) 4、指名分句朗读,读后评议。 (留意轻声音节:灯笼高粱) 5、小组合作读,好的帮助差的,读正确,读流利。 三、认读生字 1、找出课文中要求认读的生字,自读。 2、出示生字卡片,认读。 重点字音:梨笼颊浪勤劳 四、朗读感悟
18、 1、老师范读,学生留意体会老师在朗读中表达的宠爱与赞美的情感。 2、学生自由读,一边读一边想象秋天的图画。 3、小组内读,说说自己的感受。 4、小组内选出自己喜爱的句子来读,并说说为甚么喜爱。 5、竞赛读,看谁读得美。 6、找寻自己喜爱的学习小伙伴,读喜爱的句子。 7、看着画面用自己的话说说秋天,再试着背诵。 五、扩展活动 依据本课内容,创编一个秋天的童话。“秋天来啦,秋天来啦”,山姑娘兴致勃勃地呼喊着、欢乐着,她招呼大家来开一个庆丰收的晚会。梨弟弟、苹果妹妹、稻谷阿姨和高粱伯伯一起赶来布置会场 六、作业 1、小黑板出示“我会读”中的句子,读熟至背。 2、练习背诵。 其次课时 一、复习 1、
19、认读课文中要求认的生字 2、背诵课文 二、新授 (一)认记生字字音 出示要求写的生字,认读。 重点字音:浪灯作字苹丽劳 (二)识记字形 采纳自己最喜爱的识字方法: 提示:编字谜 加偏旁 换偏旁 做动作 (三)组词语理解字义 (四)范写指导 重点写好含有三点水和草字头的字。 三、作业 1、我会画:画秋天的果园 2、我会做: (1)用落叶做书签 (2)用自己的画做贺卡 (3)用句子、短诗赞美秋天 (为语文园地一中的展示台做打算) 小学二年级语文教案秋天的图画教学设计之二 【学习目标】 1、会认8个生字。会写8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体会对秋天的景象和勤劳的人们的宠爱、赞
20、美之情。 3、喜爱秋天,情愿用自己喜爱的方式来表现秋天。 【教学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是会写会写“波”、“浪”、“打”、“作”、“字”、“苹”、“丽”、“劳”八个生字;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背诵。 2、教学难点是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时间】二课时 【教学方法】集中识字、表演朗读 【教学打算】课文放大图片、“苹果”卡片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能熟读课文,并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基础好的同学能背诵课文。 2、会认课文“苹果”中的“图”、“梨”、“笼”、“颊”、“浪”、“梁”、“燃”、“勤”、“劳”八个生字。 3、初步感悟秋天的美妙。 【教学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是熟读课
21、文,并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或背诵课文。 2、教学难点是初步感悟秋天的美妙。 【教学方法】合作识字,自主、合作朗读。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初读课文 板书课题,让学生自己读课文。 二、小组合作认读生字 出示“我会认”的词语,自由认读(可以下位置找伙伴合作完成) 三、感知课文内容 1、自由读课文。要示:把生字读正确,把句子读通顺。 2、老师检查读书状况,指导学生读正确。 3、自读、齐读课文。要求:读得正确、流利。 4、细致视察课文插图,用自己的话说说秋天的图画是怎样的。 四、再读感悟 1、老师范读,学生留意体会老师在朗读中表达的宠爱与赞美的情感。 2、学生自由读,一边读一边想象秋天的图画。
22、3、点拨重点词句,体会文章描写的美景。 4、竞赛读,看谁读得美。 5、学生选读。选出自己最喜爱的句子来读,并说说为什么喜爱。 6、看着画面用自己的话说说秋天,再试着背诵。 五、集中识字 1、展示“苹果”卡片,让学生自由读,自我检查。 2、展示自我认读状况。 其次课时 【教学目标】 1、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能娴熟地背诵课文。 2、能正确端正地书写八个生字。 【教学方法】表演式学习(包括朗读、说话、演义课文) 【教学过程】 一、朗读感悟 1、比一比,看谁读得既正确又有感情,读出秋天的漂亮。 2、相互展示读,你读我听,我读你听,相互学习。 3、说说秋天的漂亮。 二、朗读成诵 展示朗读、背诵 三、学
23、习生字、生词 1、请学生自己站起来读读已经相识的生字。 2、“摘苹果”嬉戏,让学生把自己相识的生字读一读,然后摘下来放在箩筐里。看谁摘得又快又多。 3、向全班小挚友汇报自己收获。 四、依据本课内容,创编一个秋天的童话。 “秋天来啦,秋天来啦,”山姑娘兴致勃勃地呼喊着,欢乐着,她招呼大家来开一个庆丰收的晚会。梨弟弟、苹果妹妹、稻谷阿姨和高梁伯伯一起赶来布置晚会会场 五、写字指导 1、分析“波浪”二字(自主分析),偏旁、笔顺、字的间架结构。 2、写写(在田字格中写) 学生边写边告知旁边的小挚友自己的发觉。(轻轻地说) 六、资料袋 大雁 大雁是一种候鸟。随着季节的变更而迁徙。秋天,大雁南飞;春天,大
24、雁北去。它们排成整齐的“一”字或“人”字,拂过长空,激起人们无尽的遐想。 二年级语文上27子罕之宝教案作业题(语文S版)27子罕之宝【教学目标】1.会认“罕、之、耕、献、官、坚、肯、贪、俩、终、罢”等11个生字,会写“之、俩、接、块、宝、官、您、答”等8个生字。理解部分词语。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弄明白故事的经过。4.学习本课描写人物言行、表现人物品质的写法,受到坚守节操的教化。【教学重点】了解故事的经过。【教学难点】理解子罕的宝指的是两袖清风,廉洁奉公的好品质。【教具打算】多媒体课件【教学时数】一课时【教学过程】一、谈话,引入新课1.同学们谁知道什么珍宝的价值最高?(黄金、珍
25、宝、玛瑙、玉石)2.板书课题:27.子罕之宝学生读课题。老师释题:子罕之宝就是子罕的宝。3.引导学生质疑:(出示课件2)(1)子罕是什么人?(2)他有什么珍宝?(3)他的珍宝价值大不大?二、初读,整体感知1.生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想想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2.指名简洁归纳内容。3.学习生字。课件展示会认字,指导学生读准会认字读音。(出示课件3、4)座位互读指名读全班齐读开火车读4.理解部分词语(出示课件5)(1)再读课文,把不理解的词语在旁边打个小问号。(2)小组学习(方法:查字典、联系上下文、结合图片)(3)汇报三、再读,理解课文。师:下面让我们看看这个故事中有哪些人物?他们之间发生了什
26、么故事?1.指名读第一自然段,其他同学在课文里划出相关的词语。2.指名回答:板书:农夫子罕3.农夫为什么要把玉石献给子罕?子罕接受了吗?(1)同桌合作学习(2)指名回答板书:坚决不愿接受4.农夫就把玉石自己拿回家了吗?他又说了什么?(1)学生探讨。(2)指名回答,师生评价。5.子罕是怎样回答的?(1)你假如是子罕,你会怎么办呢?(2)子罕的话是什么意思呢?(出示课件6)“我以不贪为宝,你以美玉为宝。我假如接受了你的美玉,我们俩都失去了珍宝,还不如各人守好自己的珍宝。”学生读子罕的话,和同桌探讨:这两句话是什么意思?农夫的珍宝是什么?子罕的珍宝是什么?他们怎样守自己的珍宝?明确:农夫守自己的珍宝
27、,就是把玉石珍藏起来,不让别人拿走;子罕守自己的珍宝,就是廉洁奉公,做个两袖清风的好官。6.细致读最终一句话,说说自己的理解。四、拓展,说话练习。师:同学们都已经明白了事情的经过,现在可以想一想:农夫为了让子罕接受自己的珍宝,会说些什么呢?子罕又该怎么回答呢?生:分角色表演一下对话时的情景。五、写字,重点指导。1.(出示课件7)同学们看屏幕上的生字,自己读一读,练习组词。2.学生说说自己的发觉:字形特点。3.重点指导:(出示课件8)之:最终一笔要伸展,要写得平一些。接:右边是个“妾”字,上“立”下“女”。官:上面的宝盖儿要大一些,盖住下面的部分。下面不是两个“口”。答:上面是“竹字头”不是“草
28、字头”。六、总结,升华感情。(出示课件9)1.子罕面对美玉,不为所动,并婉言谢绝,这种廉洁奉公的好品质真让人仰慕。2.你想对子罕说些什么呢?课外作业新设计一、辨字组词。管()两()玉()快()官()俩()宝()块()二、用加点的词语写句子。1.例:子罕坚决不愿接受农夫的玉石。坚决:2.例:子罕始终没有接受农夫的美玉。始终:参考答案:一、管理官员两个俩人玉石珍宝欢乐一块二、1.相识了错误就要坚决改正。2.妈妈始终没有同意我去游乐园的恳求。板书设计:27.子罕之宝农夫拒献子罕廉洁奉公两袖清风教学反思子罕之宝讲的是宋国的一位官员子罕廉洁奉公,拒绝接受农夫献上的玉石的故事。故事内容非常精彩,是一篇引人
29、入胜的课文。本课教学的重点、难点是让学生理解子罕的话,体会人物品质,受到教化。而作者在叙述这一重点、难点时,是通过详细语言来突出的,没有赞美或评价之类的话。因此,教学子罕之宝时,我紧紧抓住对话结合子罕的做法,并有机引导学生朗读体会,收到了良好的效果。教学中,应当拓绽开来,让学生想象农夫献玉时的表情,语言以及子罕的反应,支配实地对话练习,学生才能更深刻地体会子罕的话:“我以不贪为宝,你以美玉为宝”。资源包说课案子罕之宝说课稿一、说教材1.教材内容:语文版小学二年级上册子罕之宝2.教材简析:子罕之宝这篇文言文通过讲解并描述子罕拒收珍宝的事,说明白子罕是一个清正廉洁,两袖清风的好官,具有大公无私的好
30、品质。二、说教法阅读教学过程是每个学生细心读书获得特性体验和独特感受的过程,是老师引导学生在阅读实践中不断实现自我建构,学会阅读,促进表达的过程。为此本课我主要采纳朗读探究、抓住重点词句品读感悟的方法:1.围绕课题质疑。从课题入手,抓住“子罕之宝”四个字,理解题意,看看课文中写的是什么样的珍宝,围绕这珍宝发生了怎样的故事?让学生带着问题去读课文。2.抓重点句子品读感悟。让学生充分读课文,找出农夫与子罕的对话。引导学生思索:课文中讲到了什么珍宝?农夫想把珍宝送给谁?子罕为什么不接受呢?让学生围绕上述问题,在自读感悟的基础上与同学沟通,激励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想开去,从课内延长到课外,拓展学生的思维,
31、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发展性和创建性。三、说学法“教是为了不教”。教学目的不仅要让学生学会,而且要引导学生会学。在教学过程中,我放手让学生去充分感知语言材料,自己读课文,品读感悟,渗透了“读(课文)、思(问题)、划(重点词句)、悟(感受)的学法。四、说教学目标依据课标要求和教材特点以及学生的年龄特征,我制定了以下的教学目标:1.会认“罕、之、耕、献、官、坚、肯、贪、俩、终、罢”等11个生字,会写“之、俩、接、块、宝、官、您、答”等8个生字。理解部分词语。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弄明白故事的经过。4.学习本课描写人物言行、表现人物品质的写法,受到坚守节操的教化。五、说教学重难点1.了解故事
32、的经过。2.理解子罕的宝指的是两袖清风,廉洁奉公的好品质。六、说教学过程一、师生谈话,争论什么珍宝的价值最高,导入新课,板书课题。引导学生质疑:(1)子罕是什么人?(2)他有什么珍宝?(3)他的珍宝价值大不大?二、初读,整体感知1.生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想想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理解部分词语。三、再读,理解课文。看看这个故事中有哪些人物?他们之间发生了什么故事?农夫为什么要把玉石献给子罕?子罕接受了吗?农夫就把玉石自己拿回家了吗?他又说了什么?子罕是怎样回答的?老师明确:农夫守自己的珍宝,就是把玉石珍藏起来,不让别人拿走;子罕守自己的珍宝,就是廉洁奉公,做个两袖清风的好官。6.细致读最终一
33、句话,说说自己的理解。四、拓展,说话练习。想一想:农夫为了让子罕接受自己的珍宝,会说些什么呢?子罕又该怎么回答呢?生:分角色表演一下对话时的情景。五、写字,重点指导。六、总结,升华感情。1.子罕面对美玉,不为所动,并婉言谢绝,这种廉洁奉公的好品质真让人仰慕。2.你想对子罕说些什么呢?七、说板书设计本课的板书设计,我力求突出故事间的人物活动,使学生对子罕的品德一目了然。于是,我以箭头表示授受关系,表示出了农夫送给子罕珍宝,子罕拒绝接受这一关系。同时,子罕廉洁奉公、两袖清风的精神就跃然纸上了。板书设计:27.子罕之宝农夫拒献子罕廉洁奉公两袖清风八、说教学效果教学中,拓展的不够,要让学生想象农夫献玉
34、时的表情,语言以及子罕的反应,支配实地对话练习,学生才能更深刻地体会子罕的话:“我以不贪为宝,你以美玉为宝”。我力图遵循简洁、美观、好用的原则,板书重点词语,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和积累美丽的语句。备课资料子罕之宝:子罕之宝是韩非子喻老中的一则故事。原文:宋之鄙人得璞玉而献之子罕,子罕不受。鄙人曰:“此宝也,宜为君子器,不宜为细人用。”子罕曰:“尔以玉为宝,我以不受子玉为宝。”译文:宋国有个小百姓得到一块美玉,将它献给大官子罕先生,子罕先生不接受。小民说:“先生,这可是块稀世珍宝,稀世珍宝应是配你们正人君子的器物,而不应是俺们小民所拥有的。”子罕答道:“你把玉当珍宝,而我却以不接受你的玉为珍
35、宝呀。”练习基础积累大巩固一、在短文中填上汉字或给加点字加上拼音。做官()就不能贪()财。许多时候,官员要面对金钱财bo()的诱惑,就看你能不能坚()守住自己的心灵防线,肯()不愿ji()受人民的监督,为党交上一份合格的d()卷。阅读实力大提升二、阅读课文,在下列正确说法的后面打上“”1.子罕起先不接受农夫献上的玉石是因为他认为这块玉石没有大价值。()2.子罕原来就有许多珍宝,所以他不要农夫的玉石。()3.子罕认为廉洁的品质比美玉更宝贵。()创新思维大拓展三、你认为子罕的做法对不对?假如你是子罕,你会怎么做?参考答案:一、guntn宝jinkn接答二、3.()三、示例:对,我也会像子罕一样,婉
36、言谢绝农夫,廉洁奉公。二年级语文上秋天教案 一、教学目标 (一)学科教学目标: 1.巩固生字、新词,理解重点词语:“那么”、“熟了”、“黄澄澄”等词,了解“金子、运动场、电报”所比方的事物。 2.按从上到下,由远到近依次,细致视察秋天图画及录像,提高视察实力。 3.通过听读训练,想象画面,体会秋天的美景。 (二)美育目标: 1.初步通过语言文字感受秋天及大自然的美。 2.初步能通过听再用语言呈现图画,并进行初步审美想象。 3.初步感受课文描写出的美,培育学生对自然美的酷爱。 二、视点 学问点:秋天的一些特征。 审美点:秋天美 关键词:高、蓝、黄澄澄、金子、黄叶、落 三、教学重、难点 1.要让学
37、生通过听的训练看图、学文,驾驭秋天的特征。 2.金子、伞、运动场、电报指的是什么? 四、教学材料 (一)典型材料:观赏、感知秋天课文录像。 (二)延长练习材料:视察秋天景色的图片和录像,体验秋天的美。 五、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课前做“传话兵嬉戏”)导入新课 小挚友们,你知道一年有几个季节吗?(春夏秋冬)每个季节都有各自的特征。春天草长莺飞,夏天枝繁叶茂,而秋天的特征呢,正是我们这节课所要了解的。秋天到了,让我们一起进入秋季,领会一下秋天的风采。(读课题:秋天) (二)听朗读,初步进行审美感知、观赏 1.请闭上双眼,用你们的乖耳朵听一听,你仿佛看到了什么?你有什么感受?(放录音) (仿佛看
38、到蓝蓝的天、白云、黄澄澄的稻子、落叶、鱼儿、蚂蚁、燕子)(觉得天很美,丰收了) 2.让我们一起去看录像,看看你脑中的图画是否同画面上一样,听听你讲解并描述的是否同老师说的一样 再放录像,抽生回答。(天、树叶、稻子、池塘) (过渡)课文又是用怎样的词语来描写这迷人的秋色呢? (三)进行审美理解 1.这一课共有几个自然段?(4个自然段) 2.学习第一自然段。(学习典型材料) (1)这一自然段有几句话?(2句) (2)听师读,看师的表情,想,写了什么?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天) 你听出了秋天的天怎么样?你对天空有什么感觉?(高、蓝) (看图片帮助体会秋每天高云淡) (3)你能够读一读这奇妙的语言吗?(
39、老师指导) (过渡):多么好看的蓝天和白云啊!蓝天下怎样呢? 3.同法学习其次自然段(进行审美延长) (1)、请一、二组的同学读,其余的小挚友竞赛谁的耳朵最灵敏,最先听出其次自然段写了秋天的什么? (稻田)读后提问,什么地方的稻田?(蓝天下)稻田怎么样?(一眼望不到边)这个词什么意思?(广、多)说明白什么?(丰收了)指导读。 (2)稻田的稻子熟了,什么颜色(黄澄澄)(板书)把稻子比作什么?(金子)(板书)金子什么颜色(黄)让一大片一眼望不到边的金子放在农夫的眼前,农夫会怎样想?(发财了、丰收了、很兴奋) (3)用丰收后的喜悦心情来朗读。(指导读) (过渡):那么,秋天还有什么特点? 4.同法学
40、习三、四自然段 (1)、自读课文三、四自然段,问:梧桐树在什么地方?(池塘边上)池塘在哪儿?(稻田旁边)(勾划) (2)、梧桐树的叶子有什么改变?(黄、落)(板书) 落是什么意思?(掉) 怎么落?(轻轻地)(老师加上动作指导帮助学生理解) 叶子落下时像什么?(小鸟、蝴蝶) 你准备怎样读这个词?(轻、长)(抽生试读,老师指导)“一片一片的黄叶从树上落下来。” (3)、树叶落到水里,小鱼游过去,把它当作什么?(伞) 小鱼的伞指什么?(落叶) 小鱼在伞下说什么?(静静话) 有的树叶落在岸边,蚂蚁爬上去,把它当作什么?(运动场) 蚂蚁的运动场指什么?(落叶) 瞧,蚂蚁多爱运动,真好玩呀!你能用“”勾出
41、描写小鱼和蚂蚁动作的词吗?(游、藏、爬、跑) (过渡):秋天到了,稻子熟了,树叶黄了,燕子捉虫的任务完成了,他们又将干什么? (4)、齐读第四自然段、问:小燕子望见树叶落下来时说什么?电报指什么?(落叶)想像电报上会写什么?(天冷了,快快回去吧!)指导朗读,看板书总结全文,用“秋天到了(什么怎么样)”的句式总结。 (四)进行审美检测 小结:小动物们在秋天欢快地活动着,给安静的秋色增加了很多生气。让我们一起用朗读来赞美生动好玩的秋天吧! 朗读全文。 (五)进行审美延长、检测、体验 你还想了解秋天其它的特征吗?让我们一起来观赏多彩的秋色吧! 看录像。 刚才你见到了哪些景物?有什么感想? 你能用“_(什么怎么样)啊!秋天到了”的句式说一说吗? (六)进行审美观赏、联想、体验 让我们再次闭上双眼,倾听古筝曲秋思篇篇,想象这迷人的秋色吧! (七)总结全文:啊!秋天多迷人啊! (八)课后作业 细致视察家里的花草树木和田野里的庄稼,看它们跟夏天时有哪些不同,把视察到的状况,讲给爸爸、妈妈或爷爷、奶奶听。 六、板书设计: 看图学文 天上高蓝 秋天 稻子黄澄澄金子 蓝天下 树叶黄落 二年级语文上册秋天的图画第一、二课时教案 二年级语文上册秋天的图画第一、二课时教案 教学目标 1、认8个生字。会写8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