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级微观经济学复习题(答案版)(42页).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中级微观经济学复习题(答案版)(42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级微观经济学复习题(答案版)(42页).doc(41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一、名词辨析1.规范分析:规范分析是指根据一定的判断为基础,提出某些分析处理问题的标准,树立的前提,作为制定的依据,并研究如何才能符合这些标准。它要回答的是“应该是什么”的问题。实证分析:是指超越一切,从某个可以证实的前提出发,来分析人的。其特点为:回答 “是什么”的问题;分析问题具有客观性;得出的结论可以通过经验事实进行验证。2. 无差异曲线:无差异曲线是用来表示两种商品或两组商品的不同数量的组合对所提供的是相同的,无差异曲线符合这样一个要求:如果听任对曲线上的点作选择,那么,所有的点对他都是同样可取的,因为任一点所代表的组合给他所带来的满足都是无差异的。等产量线:技术水平不变的条件下生产
2、同一产量的两种投入量的所有不同组合的轨迹。3.希克斯补偿与斯卢茨基补偿;4.边际替代率:在维持效用水平或满足程度不变的前提下,消费者增加1单位的某种商品X的消费时与所需要放弃的另一种商品Y的消费数量的比,被称为商品的边际替代率。 边际技术替代率:指在产量保持不变的前提条件下,增加一单位某种可以代替的另外一种要素的数量。5. 边际产出:边际收益产出:指增加一单位要素使用量所增加的,边际收益产出等于产品边际收益MR和要素边际产品MP的乘积6显性成本:是指厂商在生产要素市场上购买或租用所需要的生产要素的实际支出,即企业支付给企业以外的经济资源所有者的货币额。隐性成本:是厂商本身自己所拥有的且被用于企
3、业生产过程的那些生产要素的总价格。是一种隐藏于企业之中、游离于审计监督之外的成本。7.机会成本:是指为了得到某种东西而所要放弃另一些东西的最大;也可以理解为在面临多方案择一决策时,被舍弃的选项中的最高价值者是本次决策的机会成本;还指厂商把相同的生产要素投入到其他行业当中去可以获得的最高收益。会计成本:是指企业在经营过程中所实际发生的一切成本。包括、利息、土地和房屋的租金、原材料费用、等。8.生产者剩余:等于厂商生产一种产品的总加上给要素所有者超出或低于他们所要求的最小的数量。消费者剩余:指消费一定数量的某种商品愿意支付的最高价格与这些商品的实际之间的。9.规模经济:是指由于生产专业化水平的提高
4、等原因,使企业的单位成本下降,从而形成企业的长期平均成本随着的增加而递减的经济。规模报酬:是指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企业内部各种按相同比例变化时所带来的变化。10.纳什均衡:纳什均衡是一种策略组合,使得每个参与人的策略是对其他参与人策略的最优反应。假设有n个局中人参与,如果某情况下无一参与者可以独自行动而增加收益(即为了自身利益的最大化,没有任何单独的一方愿意改变其策略的1),则此策略组合被称为纳什均衡。所有局中人策略构成一个策略组合(Strategy Profile)。纳什均衡,从实质上说,是一种状态。上策均衡:是指不管你选择什么策略,我所选择的是最好的;不管我选择什么策略,你所选择的是最
5、好的。11.帕累托有效:如果一种可行的配置 不可能在不严格损害某些人利益的前提下使另一些人严格获益,则该配置便是一种帕累托有效的配置。帕累托改进:基于变化,在没有使任何人境况变坏的前提下,使得至少一个人变得更好。12.福利经济学第一定理:第一定理保证了竞争市场可以使达到最大,即一组竞争市场所达到的均衡分配必定是配置。在条件下,能够通过价格有的协调,从而配置有限的稀缺资源。福利经济学第二定理:在纯粹交换经济的情况下,只要消费者显示出凸的偏好,每一种怕累托有效率配置就有可能是一个竞争均衡。二、简述题1.如果我们看到在(,)可以同时得到的情况下,消费者却选择了(,),那么,(,)(,)的结论是否正确
6、?答:不正确,因为也可能是消费者恰好在这两个消费束之间无差异。也就是说,根据题目的已知条件我们只能断定(,)(,),这是弱偏好。对本题加上什么样的假设前提,题目中的断定就是正确的?如果加上消费者的偏好是严格凸的这一限制条件,断定(,)(,)就是正确的。因为严格凸性条件下,最优解若存在则只有一个。2. 若某个消费者的偏好可以由效用函数来描述,那么对消费者而言,商品1和商品2是完全替代的吗?为什么?答:两种商品完全替代即它们的边际替代率为常数。边际替代率是在消费者保证效用相等的条件下,用一种商品替代另一种商品的比率。因此有: 商品1的边际效用为MU1=du /dx1=10(2x1 +2 x2) 商
7、品2的边际 效用为MU2= du /dx2=10(2x1 +2 x2) 商品1对商品2的边际替代率MRS12= MU1 / MU2 =1。满足完全替代品的效用函数特征,因此这个说法是正确的。3.假定消费者购买和两种商品,起初,若下降,保持不变,再假定的需求价格弹性大于1,则的购买量会不会发生变化? 解:原来消费处于均衡状态。设消费者花在x商品上的支出为,则。对该式求的导数有,因的需求价格弹性大于1(绝对值),所以有,即随着价格下降,消费者花在x商品上的支出会增加。那么,消费者花在商品上的支出会减少,从而的购买量会减少。4.生产函数为Q=F (K, L),问生产过程中呈现何种规模报酬? 解:,故
8、规模报酬递减。5 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为。其规模报酬的情况取决于的大小。问与不同规模报酬相应的的值分别是多少? 解:,故柯布-的规模报酬性质取决于值的大小(1) ,,;(2),,;(3),,。6 要素报酬递减和规模报酬递减有什么区别?能否用生产函数 为例加以说明(L表示劳动、K表示资本)。 解:(1)要素报酬递减是指在一定技术水平条件下,若其他生产要素不变,连续地增加某种生产要素的投入量,在达到某一点后,总产量的增加会递减。而规模报酬递减是指当各种要素同时增加一定比例时,产出量的增加会出现递减的现象。(2)二者的区别可以用生产函数 为例加以说明。设在此函数中,K保持不变,只有L发生变化,则,
9、。所以,L的边际产量递减,说明在此生产函数中要素的边际报酬是递减的。当L、K同时以的比例增加时,。可见产量增加的比例要小于生产要素增加的比例,生产函数呈现为规模报酬递减。7 分析企业短期成本函数图形中边际成本曲线通过短期平均成本曲线最低点的原因; 解:设企业的成本函数为,其中为可比成本、为固定成本。平均成本函数为要使平均成本值达到最小,则必要条件为即。表明当短期平均成本达到最小时,短期平均成本等于边际成本。即边际成本曲线从下而上穿过短期平均成本曲线最低点。8 简要说明企业的短期平均成本曲线和长期平均成本曲线均成U型的原因。 答:虽然企业的短期平均成本曲线和长期平均成本曲线均成U形,但二者的原因
10、是不同的。短期平均成本(SAC)曲线呈U形源于要素的边际报酬递减规律。边际报酬递减规律是指,假定其他投入品固定不变,当某种投入品增加时,这种增加过程达到一定程度之后,便会出现边际报酬递减的现象。这一规律意味着企业的短期生产中,随着可变要素投入量的增加,其边际报酬(边际上增加的产量)并非从始至终都递减,而是先有一个递增的过程。从而企业的平均可变成本(AVC)恰好反过来,表现为先递减后递增的过程。另一方面,短期中企业的平均固定成本(AFC)是始终递减的。当企业产量增加使得平均可变成本的上升幅度超过平均固定成本的下降幅度时,短期平均成本就会增加,从而短期平均成本呈现为先递减后递增的过程。长期平均成本
11、(LAC)曲线呈U形源于企业长期生产中随着资本规模的扩大而呈现出的先规模经济后规模不经济的特征。在规模经济阶段,长期平均成本是递减的,而在规模不经济阶段,长期平均成本是递增的。9 分析在企业短期生产中,它即使亏损也将仍然继续生产的原因。 解:对完全竞争厂商而言,最优供给量由决定。即在每一个给定的价格水平P,完全竞争厂商应该选择最优产量Q,使得成立。这意味着在价格P和厂商的最优产量Q之间存在一一对应的关系。而厂商的SMC曲线恰好准确地表明了这种商品的价格和厂商的短期供给量之间的关系。MCPACAVCP0P1Q结合成本曲线图形分析,在企业短期生产中:当市场价格P P0时,平均成本小于市场价格,所以
12、企业是盈利的,定然提供供给;当市场价格P1PAVC,所以企业生产要比不生产时的利润大,即企业仍然亏损但亏损额度小于固定成本。为此,企业将继续生产并根据边际成本等于边际收益(市场价格)的原则来确定生产数量。 当P P1时,企业将停止生产,因为此时产品销售收入尚不足以弥补可变成本的投入。所以,完全竞争厂商的短期供给曲线是SMC曲线上等于和高于AVC曲线最低点的部分。在企业短期生产中,它即使亏损也将仍然继续生产。10.重复博弈是实现博弈合作均衡的充分条件吗?为什么?答:重复博弈不是实现合作均衡的充分条件。在重复博弈中,各方能够展开合作的前提是尽管合作博弈的单次收益低于一次违约所得,但长期合作的总收益
13、要大于违约所得。因此,重复博弈若要实现合作均衡还须满足三个条件:(1)博弈必须是重复无穷次或博弈方不知到博弈何时结束。设想博弈重复次数为有限的N次,那么在第N次博弈中是不会有合作均衡的,因为没有未来合作的可能,博弈双方都将根据当次博弈的支付矩阵来做出决策,从而陷入囚徒困境的格局之中。进一步分析,第N-1次博弈也不会有合作的均衡,因为在进行第N-1次博弈时,博弈双方预期到第N次博弈不会有合作的结果,故他们将仅根据第N-1次博弈的支付矩阵来做出决策,该次博弈同样陷入囚徒困境的格局。依此类推,第N-2次、N-3次,直至第1次博弈都不会有合作的均衡结果出现。(2)博弈双方都采取“冷酷战略”。即博弈双方
14、从选择合作开始,只要对方一直合作,另一方也会一直合作下去,若发现对方偷偷采取了不合作的策略,便由此采取不合作的策略直至永远。采取“冷酷战略”将极大的提高对违约行为的惩罚,迫使博弈方采取合作的态度。(3)贴现因子足够大。这里的代表利率水平。这个条件是说,将来的收益贴现之后还比较值钱。即人们对时间比较有耐心,而不是只图眼前利益。11.某博弈的报酬矩阵如下:(1)如果(上,左)是占优策略均衡,那么a、b、c、d、e、f、g之间必须满足哪些关系?尽量把所有必要的关系式都写出来。(2)如果(上,左)是纳什均衡,(1)中的关系式哪些必须满足?(3)如果(上,左)是占优策略均衡,那么,它是否必定是纳什均衡?
15、为什么?解:(1)如果(上,左)是占优策略均衡,则“上”是甲的上策,有,;而且“左” 也是乙的上策,有,。 (2)如果(上,左)是纳什均衡,则只需、成立。 (3)因为从(上,左)是占优策略均衡的条件可以看出,它必定是纳什均衡。12.厂商的要素使用原则是什么?它与厂商的利润最大化产量原则有何联系? 解:厂商在生产要素的使用上遵循边际成本等于边际收益的原则,做到要素给企业带来的“边际收益产出”等于企业额外使用一单位要所带来的“边际支出”。这一要素使用原则与企业利润最大化的产量原则相一致。以竞争性要素市场为例展开分析,在竞争性要素市场中,企业额外使用一单生产要素的边际支出为要素的市场价格。设企业的厂
16、商函数为,在短期中设资本规模不变。则有其中,为劳动要素市场的工资率,即额外雇用一单位劳动的边际成本。利润最大化原则要求。从而,变形后得到,表明要素使用原则与产量原则是一致的。13.假设两家厂商分别生产X产品和Y产品,且生产Y产品的厂商对生产X产品的厂商产生了负的外在性。请结合经济学理论并运用数理工具分析这一外在性对社会资源配置带来的影响。 解:为简单起见,假定厂商只使用劳动这一种生产要素。根据题意可设X厂商的生产函数为,由于Y厂商对X厂商产生了负的外在性,故有。同时,设Y厂商的生产函数为。从社会的角度看,市场实现资源有效配置的条件是。劳动被用于X商品的生产时,由于不存在外在性,其社会边际收益产
17、出为:劳动被用于Y商品的生产时,由于存在负的外在性,其社会边际收益产出为:在竞争性的要素市场中,企业将根据劳动的边际收益产出等于工资率的原则来决定劳动雇用的最优数量,但劳动的边际收益产出不是从社会角度而是从企业(私人)角度进行计算的。对于X厂商而言,决定劳动最优雇用量的条件式为;对于Y厂商而言,决定劳动最优雇用量的条件式为。由于X厂商的生产不存在外在性,故有,又因为,所以,从而。这意味由于外在性的存在,竞争性市场将导致劳动要素被过度配置到Y商品的生产上14.简述对污染企业征收庇古税的经济机理以及庇古税具体实施中存在的问题?答:“庇古税”方案是庇古在1920年出版的福利经济学一书中阐释的。按照庇
18、古的观点,导致市场配置资源失效的原因是经济当事人的私人成本与社会成本不一致,从而私人的最优导致社会非最优。因此,纠正外在性的方案是政府通过征税来矫正经济当事人的私人成本。假定Y商品的生产对其他商品存在负的外在性,那么私人成本低于社会成本。以PMC和SMC分别表示生产Y的私人和社会边际成本。如下图所示,假定该商品的市场需求决定的边际收益为MR,那么市场自发作用的结果是所决定的,而社会实现资源有效配置所应该有的产量则是所决定的。为了使Y产品的产量达到,可行的方案是政府征收税收,比如从量税,以便使PMC曲线上移至SMC曲线的位置,从而所决定的产量恰好等于。 15.若通过市场机制来提供公共产品,它能够
19、在竞争性市场中以有效率的方式进行生产吗?答:在竞争性市场中,公共品不能以有效率的方式进行生产。假设市场是完全竞争的,消费者消费的商品中有一种是公共品X,另一种是私人物品Y。假定消费者1和2消费X的边际效用分别为和,消费Y的边际效用分别为和。因而,两个消费者关于X对Y的边际替代率分别为 和如果生产是有效率的并且市场是完全竞争的,那么在市场均衡状态下将有 从社会的角度来看,根据公共品的非排他性特征,对增加一单位公共品X而言,社会由此得到的边际效用为 因此,社会关于X对Y的边际替代率为同样地,社会实现帕累托效率的条件是两种商品的社会边际替代率等于这两种商品的边际转换率,即 当生产处于帕累托最优状态时
20、,社会关于这两种商品的边际转换率等于私人的产品转换率,即。故有 从上述分析,不难看出。这意味着由竞争性市场来决定公共品的供给数量将导致供给相对不足三、图解题1.假定面粉的供应是配给的,政府商品以每公斤1元的价格向消费者供应面粉,每人顶多可以买5公斤,不足部分可以在自由市场购买,价格是每公斤5元。请做图画出一个货币购买力是30元的消费者的预算约束线。假定现在面粉的供应放开,免费的市场价格为一公斤2元。请在图中画出这个消费者的新的预算约束线。如果前后两种情况对这个消费者是无差异的,你怎样把这个事实在图中表现出来?答:假设其他商品的价格为P,在消费者购买面粉少于5公斤的情况下,预算约束方程为:式中,
21、X为其他商品的购买量,Y为面粉的购买量;当消费者购买面粉多于5公斤的情况下,预算约束方程为:即其预算约束线如下图所示的预算约束线1。当面粉价统一为每公斤2元时,预算约束方程为:其预算约束线如下图所示的预算约束线2。如果两种情况下对消费者无差异,则消费者的无差异曲线同时相切于两条预算线。如图无差异曲线U0同时与预算线1和预算线2相切。2.用无差异分析方法分析免费发给消费者一定量的实物与发给消费者按市场价格计算的这些实物折算的现金,哪一种给消费者带来的效用更高?答:免费发给消费者一定量的实物与发给消费者按市场价格计算的这些实物折算的现金,根据无差异曲线位置的不同,给消费者带来的效用不同。如下图所示
22、,消费者初始的预算线为AB,当免费发给消费者AC量的实物Y时,消费者的预算线为CD,如果发给消费者按市场价格计算的这些实物折算的现金,则消费者的预算线为CF。当无差异曲线和CD段的预算线相切,如U2,无论发放现金还是发放实物给消费者带来的效用是相同的,当无差异曲线和DF段的预算线相切,如U4,而发放实物的预算线为CD线段,所以消费者的最大效用只能达到U3,此时发放现金比发放实物给消费者带来的效用大。3.某消费者原来每月煤气开支为50元,煤气的某些用途如取暖等可用电替代。现在煤气价格上涨100。其他商品价格不变,政府给予消费者50元作价格补贴,请作图分析该消费者处境是改善了还是恶化了? 答:该消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中级 微观经济学 复习题 答案 42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