偏瘫患者常用康复评定(5页).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偏瘫患者常用康复评定(5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偏瘫患者常用康复评定(5页).doc(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偏瘫患者常用康复评定1. 肌张力1) 定义:简单地说就是肌细胞相互牵引产生的力量。肌肉静止松弛状态下的紧张度称为肌张力。肌张力是维持身体各种姿势以及正常运动的基础,并表现为多种形式。如人在静卧休息时,身体各部肌肉所具有的张力称静止性肌张力。躯体站立时,虽不见肌肉显著收缩,但躯体前后肌肉亦保持一定张力,以维持站立姿势和身体稳定,称为姿势性肌张力。肌肉在运动过程中的张力,称为运动性肌张力,是保证肌肉运动连续、平滑(无颤抖、抽搐、痉挛)的重要因素。2) 评定:改良Ashworth分级法0级 正常肌张力.1级 肌张力略微增加:受累部分被动屈伸时,在关节活动范围之末时呈现最小的阻力, 或出现突然卡住
2、和突然释放.1+级 肌张力轻度增加:在关节活动后50%范围内出现突然卡住,然后在关节活动范围 后50%均呈现最小阻力.2级 肌张力较明显地增加:通过关节活动范围的大部分时,肌张力均较明显地增加, 但受累部分仍能较容易地被移动.3级 肌张力严重增加:被动活动困难.4级 僵直:受累部分被动屈伸时呈现僵直状态,不能活动.2. Brunnstrom技术 1)是由70年代的瑞典物理治疗师Signe Brunnstrom 创立的一套中枢神经系统损伤后针对运动障碍的治疗方法。主要依据患者运动功能恢复的各个不同阶段,提出了“恢复六阶段”理论:即肌张力由低逐渐增高,联合反应、共同运动、痉挛状态逐渐显著,随着共同
3、运动的完成,出现分离运动、精细运动等,直至完全恢复正常。此疗法利用各种运动模式诱发运动反应,再从异常运动模式中引导、分离出正常运动的成分,达到恢复患者运动功能的目的。 2) 技术包括:Brunnstrom技术主要包括:体位摆放及床上训练,坐位训练,引导联合反应和共同运动,引导分离运动,行走训练,日常生活练习。 3)对它的理解:评定作用比它的技术更常用;既可以做评定标准,也可以是治疗方法。 Brunnstrom运动功能恢复六级分期评定表 Brunnstrom 运动恢复阶段的特点阶段上肢手下肢弛缓,无任何运动弛缓,无任何运动弛缓,无任何运动开始出现痉挛及共同运动模式仅有细微的手指屈曲出现极少的随意
4、运动屈肌异常运动模式达到高峰可做勾状抓握,但不能伸指伸肌异常运动模式达到高峰异常运动开始减弱,可做以下活动:1. 肩0,肘屈曲90时,前臂旋前、旋后;2.肘伸直时,肩前屈90;3.手背可触及腰后部;能侧方抓握及松开拇指,手指可随意做小范围伸展1. 坐位时可屈膝90以上,使脚向后滑动2. 坐位时膝关节伸展3. 仰卧位髋伸展上肢手下肢出现分离运动:1. 肘伸直,肩外展90;2. 肘伸直,肩屈曲30-90,前臂旋前、旋后;3. 肘伸直,前臂中立位,臂可上举过头能抓握圆柱状或球状物体,手指可一起伸开,但不能做单个手指伸开1.坐位膝关节伸展,踝关节背屈2.坐位,髋内旋3.立位,踝背屈运动协调正常或接近正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偏瘫 患者 常用 康复 评定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