弱电施工组织设计(共104页).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弱电施工组织设计(共104页).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弱电施工组织设计(共104页).docx(10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第九部分 已完类似工程施工组织设计一.工程概况二编制说明系统设计严格遵守国家相关技术规范、标准和地方法规,并符合本招标文件的要求。实用性:系统设计充分考虑到使用单位的使用要求,使系统的功能在本项目中得以充分的利用。先进性:在系统设计中,应充分考虑技术的发展水平,在设备选用上首选国际市场上的主流设备,设计采用的网络结构和设备在使用期间,应具有一定的先进性,避免因技术落后造成整个弱电系统性能不高或过早淘汰,确保系统在国内处于领先地位。可靠性:系统应严格贯彻质量条例,完全符合甲方和国家、行业的有关标准及政府部门有关的要求。系统无论在硬件上还是在软件上都应具有多种保护措施,保
2、证建成后的弱电系统能24小时不间断正常运行,同时还应充分考虑系统权限安全措施,进一步保证系统的可靠性。开放性:无论是系统设备还是系统结构,都应具有良好的开放性,用户可以根据需要变化,可采用不同厂家设备,对系统进行扩展或升级。可扩充性:应本着长远的观点,使系统可扩展、容量可扩充,根据建筑物的特点,结合工程要求,以及今后的变更,有较大的扩充余地;合法性:系统设计应符合国家、行业的有关规定和国家有关要求;三、编制依据1、建设部(1998)13号文1998年国家建筑标准设计编制工作计划2、计算机机房设计规范GB50174-933、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GB/T50311-20004、建筑
3、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01);5、民用闭路监控电视系统工程技术规范GB50198946、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T169247、通信系统机房设计 GBKJ-908、会议系统电视及音频的性能要求 GB/T15381-949、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J19-8710、有线电视系统工程技术规范 GB50200-9611、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防雷技术规范 GB50343-200412、厅堂扩声系统声学特性指标GYJ25-8613、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9414、智能建筑设计标准GB/T50314-200015、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防范(JGJ46-88)
4、;16、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99);17、建筑智能化系统工程设计管理暂行规定建设部199718、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T50312-200019、建筑工程项目管理规范 GB/T 50326-200120、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21、电子计算机机房施工及验收规范(SJ/T30003-93);22、国家和行业现行的有关设计、施工与验收规范、标准四施工组织方案1.弱电管、线、槽施工标准及要求严格执行施工规范,按施工图,施工手册进行施工。未经总工签名、项目经理同意并向监理公司申报,不得随意改动施工方案。对施工完成部分要做好成品保护。管槽施工必须横平竖直。
5、吊线、格墨、打平水、拉直线(预埋管线除外)。1.1板槽安装及注意事项1).垂直敷设的线槽必须按底架安装,水平部分用支架固定。固定支点之间的距离要根据线槽具体的负载量在1.5至2米之间。在进入接线盒、箱柜、转弯和变形缝两端及丁字接头不大于0.5米。线槽固定支点间距离偏差小于50毫米。底板离终点50MM处均应固定。2).不同电压、不同回路、不同频率的强电线应分槽敷设,或加隔离板放在同一 槽内。3).线槽与各种模块底座连接时,底座应压住槽板头。4).线槽螺杆高出螺母的长度少于5毫米。5).线 槽两个固定点之间的接口只允许有一个,所有接口跨接处均装上接地铜线或片,每层保证可靠的重复接地。6).线槽交叉
6、、转弯、丁字连接要求:平整无扭曲,接缝紧密平直无刺无缝隙,7).接口位置准确,角度适宜。8).槽板应紧贴建筑墙面,排列整齐。9).导线不得在线槽内进行接头,接线在接线盒内进行。10).穿在管、槽、架内的绝缘导线,其绝缘电压不应低于500V。11).管线槽架内穿线宜在建筑物的抹灰及地面工程结束后进行,在配线施工之前,将线槽内的积水和杂物清除干净。1.2电缆桥架的安装1)电缆桥架必须根据图纸走向及现场建筑特性设计弯头、马鞍、长度等。2)电缆桥架安装必须横平竖直。3)电缆桥架安装必须根据桥架大小,精确计算出承托点受力情况。要求均匀、整齐美观及牢固可靠。4)桥架角弯必须有充分的弧度,防止将电缆拆散。5
7、)电缆桥架必须至少将两端加接地保护,本工程要求每隔20M接地一次,由于图纸上无明确如何接地,建议在桥架内加设一条BV16平方毫米的双色地线。1.3线管的敷设1)视不同场合不同用途,选用镀锌管线管作线缆护套,室外裸露及天面部分,均采用自来水管作线管。镀锌管参照如下方法施工。2)金属管的加工要求:金属管应符合设计文件的规定,表面不应有穿孔,裂缝和明显的凹凸不平,内壁应光滑,不允许有锈蚀。3)现场加工应符合下列要求:为了防止在穿电缆时划伤电缆,管口应无刺和锐棱角。为了减少直理管在沉陷时管口处对电缆的剪切力,金属管口宜做成喇叭形。金属管在弯制后,不应有裂缝和明显的凹瘪现象。若弯曲程度过大,将减少线管的
8、有效直径,造成穿线困难。金属管的弯曲半径不应小于所穿入电缆的最小允许弯曲半径。镀锌管锌层剥落处应涂防腐漆,以增加使用寿命。4)金属管的切割套丝:在配管时,应根据实际需要长度对管子进行切割。可使用钢锯、管子切割刀或电动切管机,严禁使用气割。管子和管子连接,管子和接线盒、配线箱连接,都需要在管子端部套丝。套丝可用管子丝板或电动套丝机。套完丝后,应随即清扫管口,将管口端面和内壁的毛刺用锉刀锉光,使管口保持光滑,避免破线缆护套。5) 金属管弯曲在敷设金属线管时应尽量减少弯头,每根金属管的弯头不宜超过3个,直角弯头不应超过2个,并不应有S弯出现,对于截面较大的电缆不允许有弯头,可采用内径较大的管子或增设
9、拉线盒 。弯曲半径应符合下列要求:明配管时,一般不小于管外径的6倍;只有一个弯时,可不小于管外径的4倍;整排钢管在转弯处,宜弯成同心圆形状。明配管时,一般不小于管外径的6倍,敷设于地下或混凝土楼板内时,应不小于管外径的10倍。电线管的弯曲处不应有折皱、陷和裂缝,且弯扁程度不应大于管外径的10%。6)金属管的连接:金属管连接应牢固,密封良好,两管口应对准。套接的短套管或带螺纹的管接头的长度,不应小于金属管外径的2倍。管接头处应以铜线作可靠连接,以保证电气接地的连续。金属管连接不宜采取直接对焊的方式。金属管进入接线盒后,可用缩紧螺母或带丝扣管帽固定,露出缩紧螺母的丝扣为24扣。或者采用铜杯臣与梳结
10、来连接金属管与接线盒。但都应保证接线盒内露出的长度要小于5MM。7)金属管的敷设:金属管暗设时应符合下列要求:预埋在墙体中间的金属管内径不宜超过50,楼板中的管径宜为1520MM,直线布管30米处设暗线盒。敷设在混凝土、水泥里的金属管,其地基应坚实平整。金属管连接时,管孔应对准,接缝应严密,不得有水和泥浆渗入。金属管道应有不小于0.1%的排水坡度。建筑群间的金属管道埋设深度不应小于0.7米;在人行道下面敷设时,不应小于0.5米。8)金属管暗设时按下列要求施工:1.金属管应用卡子固定,支持点间的间距不应超过3米。在距接线盒0.3米处,要用管卡将管子固定。在弯头的地方,两边也要固定。2.光缆与电缆
11、同管敷设时,应在暗管内预置塑料子管。将光缆敷设在子管内,使光缆和电缆分开布放,子管的外径应为光缆外径的2.5倍。3.当弱电管道与强电管道平行布设时,应尽量使两者有一定的间距,以13CM左右为宜。4.当线路明配时,弯曲半径不宜小于管外径的6倍,当两个接线盒间只有一个弯曲时,其弯曲半径不宜小于管外径的4倍。5.水平线垂直敷设的明配电线保护管,其水平垂直安装的允许偏差为1.5%,全长偏差不应大于管内径的确良1/2。6.钢管不应有折扁和裂缝,管内应无铁屑及毛刺,切断口应平整、管口应光滑。7.薄壁电线管的连接必须采用丝扣连接,管道套丝长度不应小于接头长度的1/2,在管接头两端应加跨接地线(不小于4平方毫
12、米铜芯电线)。8.砼楼板、墙及砖结构内暗装的各种信息点接线盒 与管连接应采用迫母固定。9.暗敷与砼内的接线盒要求用湿水泥纸或塑料泡沫填满内部,不允许用水泥纸包外面。预埋在楼板、剪力墙内的钢管、接线盒应固定牢固,预防移位。10.当电线管与设备直接连接时,应将管敷设到设备的接线盒内;当钢管与设备间接连接时,应增设电线保护软管或可挠金属保护管(金属软管)连接;选用软管接头时,不得利用金属软管作为接地体。11.镀锌钢管或可挠金属电线保护管的跨接接地线,宜采用专用接地线卡跨接,不应采用熔焊连接。明配钢管应排列整齐,固定点的间距应均匀,钢管管卡间的最大距离应符合规范的要求:管卡与终端、弯头中点、电气器具或
13、接线盒(箱)。12. 边缘的距离宜为150500毫米,中间的管卡最大间距为:厚壁钢管DN1520为1.5米,薄壁钢管DN1520为1.5米,天花吊顶内敷设的钢管应按明配管要求施工。13. 管内穿线前应将管内积水及杂物清除干净,导线在管内不得有接头,接头应在接线盒内进行,管口处应加塑料护咀,不同回路、不同电压等级、交流和直流的导线不应穿入同根管内。14. 管线穿过建筑物伸缩缝时,应在伸缩缝两端留接线盒和接地螺栓。1.4弱电电缆敷设1) 电缆敷设前须先核准电缆型号、截面是否与设计相同,进行目测和物理粗测。2) 电缆敷设前必须详细勘查放缆现场环境,确定最佳放缆方案。3) 对截面为25平方毫米及以上电
14、缆,放缆时应增设电缆导向缆辘,以避免拉伤电缆。4) 电缆敷设应根据用电设备位置,在桥架内由里到外整齐排列。5) 对于使用电缆规格相同的设备,放缆时应先远后近。6) 电缆固定时,在转弯处弯曲半径不小于电缆直径的6倍。7) 每放一个回路,都必须在电缆头、尾上绑挂电缆铭牌,铭牌上应编上每回路编号、电缆型号、规格及长度。也可号码管作标识。8) 布放电缆的牵引力,少于电缆允许张力的80%。对直径为0.5毫米的双绞线,牵引拉力不能超过去时100N;直径为0.4毫米的双绞线,牵线力不能超过70N。9) 对批量购进的四对双绞电缆,应从任意三盘中抽出100米进行电缆电气性能抽样测试。对电缆长度、衰减、近端串扰等
15、几项指标进行测试。1.5电缆头制作安装1) 电缆头制作前应校对,对其物理性能进行粗测;对不同功能的电缆可用摇表、万用表、电话机待设备进行测量。四对UTP双绞线,必要时打上模块实测。2) 制作电缆头前,根据连接的设备、模块考虑电缆的预留余量。3) 电缆进入配电箱(柜)内应剥去电缆外层保护皮,并用尼龙扎带等加以固定。4) 铠装电缆引入电箱后应在铠钾上焊接好接地引线,或加装专门接地夹。5) 在配电箱内接线空间一般比较宽裕,选用压接铜线耳制作电缆头,在电视上一般使用开口线耳制作电缆头。6) 采用压接线耳,在压接线耳两端朝不同方向和压接一次,采用开口线耳时,将开口处敲紧敲密,并涂上非酸性焊锡膏后灌锡减低
16、接触电阻。7) 压接线耳截面应与导线截面相同,开口线耳载流量不应低于导线载流量。8) 在有腐蚀性或对供电要求较高的场所,所有铜-铜接点都应搪锡或加涂导电膏,以减少接触面发热。9) 线耳压接完毕后均应彻底清理干净,并包扎与相序一致的色带。10) 控制电缆头两端导线压接接线端子后必须包扎良好。1.6设备安装1.5.1机架安装要求机架安装完毕后,水平、垂直度应符合厂家规定。如无厂家规定时,垂直偏差度不应大于3mm。机架上的各种零件不得脱落或碰坏。漆面如有脱落应予以补漆,各种标志完整清晰。机架的安装应牢固,应按施工图的防震要求进行加固。安装机架面板,架前应留有15m空间,机架背面离墙距离应大于08m,
17、以便于安装和施工。壁挂式机框底距地面宜为300800mm。1.5.2配线设备机架安装:采用下走线方式时,架底位置应与电缆上线孔相对应。各直列垂直倾斜误差不应大于3mm,底座水平误差每平方米不应大于2mm。接线端子各种标志应齐全。交接箱或暗线箱宜暗设在墙体内。预留墙洞安装,箱底高出地面宜为5001000mm1.5.3各类接线模块安装:模块设备应完整,安装就位,标志齐全。安装螺丝必须拧紧,面板应保持在一个水平面上。1.5.4信息插座安装1) 安装在活动地板或地面上,应固定在接线盒内,插座面板有直立和水平等形式;接线盒盖可开启,并应严密防水、防尘。接线盒盖应与地面平齐。2) 安装在墙体上,宜高出地面
18、300mm,如地面采用活动地板时,应加上活动地板内净高尺寸。3) 信息插座底座的固定方法以施工线场条件而定,宜采用扩张螺钉、射钉等方式。4) 固定螺丝需拧紧,不应产生松动现象。5) 信息插座应有固定的打印标签,以颜色、图形、文字表示所接终端设备类型。6) 安装位置应符合设计要求。2.网络监控系统2.1可行性分析计算机系统的应用、普及,网络通讯技术及图像压缩处理技术以及传输技术的快速发展,使得安全技术防范行业能够采用最新的计算机、通讯和图像处理技术,通过计算机网络传输数字图像,可为实现远程图像监控及联网报警系统提供高效可行、价格低廉的解决方案。利用学校先进的UC网络环境与技术条件,充分发挥UC网
19、络的优势,建成高效可靠的远程视频监控与联网报警系统,为学校的安全防范、高效管理提供更有力的技术保障。传统的电视监控系统采用模拟监控方式,需要在每一台前端摄像设备和监控中心之间敷设视频电缆、音频信号线和控制信号线,而通常情况下各考场和监控中心距离较远,为此需花费大量人力物力穿墙打洞埋管敷线,而且如果某些场所和监控中心之间距离过长的话,为避免影响传输控制效果,还需要加一些特定的中继设备,同时大量的施工对使用方建筑的破坏。网络视频监控系统能够完全替代传统的模拟CCTV系统,并且在更多、更大的范围内创建并激发全新的应用模式,它拥有强大的用户管理功能、良好的兼容性、方便的可扩展性等众多优点。安防产品的数
20、字化已经实现,产品亦走向成熟,网络化的监控、录像存储系统已经在国内外大量投入使用,因此,本项目在核心基础技术方面是完全可行的,主要是合理运用、科学集成的问题。大华嵌入式安防产品采用了世界领先的技术,采用LIUX系统,性能稳定,视频图像处理技术等多媒体技术处于业内领先采用数字网络视频监控优点本设计采用纯数字化设计,全部网络化设备代替传统的数模结合的模式,主要优点有A先进性网络视频监控利用现有的综合布线网络传输图象,并进行实时监控。系统所需的前端设备少,连线简洁;后端仅需一套软件系统即可。B可靠性网络视频监控的前端设备网络摄像机采用了嵌入式实时操作系统,所需设备简单,而图象的传输是通过综合布线网络
21、实现的,系统的可靠性是相当高的。C性能价格比网络视频监控系统所需设备极其简单,系统的控制全由后端的软件系统实现,省去了传统模拟监控系统中的大量设备,如昂贵的矩阵、画面分割器、切换器、视频转网络的主机等。由于图象的传输通过综合布线网络,省去了大量的视频同轴电缆,降低了费用。D安全性网络视频监控系统设置了不同等级的使用者权限,仅有最高级权限的用户才可对整个系统进行设置或更改。没有权限的用户是接收不到图象的。图象数据的存储是专有的格式。E使用及维护性网络视频监控系统的安装极其简单,软件系统的安装及使用也非常易懂。在维护性方面,系统的接线十分简洁,而主要设备的可靠性很高,维护性能好,而且可实现远程维护
22、。F扩展及延伸性当需要增加监控点,监控主机时,只需要通过现有网络增加一台摄像机或PC机即可,而不需要对现有布线系统做什么改动G应用范围广阔区域性监控:利用网络传送实时图象,如办公室、教学楼等跨校区远端监控H安装施工方便只需求网络网线就可以,敷设管线最少,最大化保护用户的建筑,工程施工成本低,为用户节省费用。2.2系统设计系统设计规范及标准该网络视频监控系统工程建设以国家、行业相关规范和标准为设计标准及依据,依据国家相关法律规章、国家和行业相关标准、相关研究成果等资料进行本设计,具体如下: GB50348-2004安全防范工程技术规范GBJ11587 工业电视系统工程设计规范GB5019894
23、民用闭路监视电视系统工程技术规范GB/T17626.5 浪涌(冲击)抗扰度实验GB5021794 工程电缆设计规范IEC364441 保护接地和防雷接地标准ITUT H.323 网络电视电话系统和终端设备标准CCITT G.703 脉冲编码调制通信系统网路数字接口参数标准ITU H.264 视音频编解码标准DL 47692 系统实时数据通信应用层协议IEC608705101 基本远动任务配套标准IEEE802.3 10BASET 以太网接口标准设计主要内容本次设计内容前端部分为:35台网络半球摄像机、10台网络枪式摄像机、1台网络快球摄像机、12台模拟电梯半球摄像机。监控机房内主要设备有:网络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施工组织设计 104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