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战争概述(7页).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信息化战争概述(7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信息化战争概述(7页).doc(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信息化战争概述基本含义:信息化战争是指发生在信息时代,以信息为基础,并以信息化武器装备为主要战争工具和作战手段,以系统集成和信息控制为主导,在全维空间内通过精确打击、实时控制、信息攻防等方式进行瘫痪和震慑作战,夺取信息优势和制信息权。使用信息化武器系统是信息化战争重要特征。在战争中使用信息化武器装备并主导战争进程,才能称之为信息化战争。信息化战争萌生与发展:第一台电子计算机问世,标志着信息化战争开始萌生;1991年1月17日发生海湾战争是信息化战争萌生期;1999年3月24日发生科索沃战争是信息化战争进入成熟期开端;信息战争发展。信息化战争作为一个发展过程,最终要形成以数字化作战单元和数字
2、通信、网络链接和智能支持为一体战争形态。在科索沃战争中,成功地使用了C4ISR系统。(C4ISR是指自动化指挥系统,是美国开发一个通讯联络系统。C4表示Command指挥、 control控制、 communication通信、 computer计算机, I 表示intelligence情报,S表示surveillance监视,R表示reconnaissance侦察)。2000年7月,西方7国及俄罗斯国家元首在日本冲绳召开信息化首脑会议,颁布了全球信息社冲绳宪章,将人类社会正式称为“信息社会”。信息化战争构成要素信息化武器装备(物质基础)。它对作战影响主要表现在:联合、控制、精确、快速等四个方
3、面。信息化战争作战力量,它分为物质力量与精神力量、正规力量与非正规力量、结构力量与行为力量。通常包括陆上作战力量、海上作战力量、空中作战力量、导弹作战力量、空间作战力量、信息作战力量等。信息化战争作战力量发展趋势:作战力量小型化、合成化。建设便于灵活组合中小型、多功能、模块式部队;作战力量呈现出高科技型特征。高智力型人才要素、高科技型物资要素和高技术含量信息要素是构成信息化战争作战力量基本要素。在未来信息化战争中,人仍然是决定战争胜负重要因素,只是“人”素质内涵发生了变化;数字化部队成为军队战斗力新增长点。数字化部队和网络化战场是信息化战争两大支柱;无人化作战平台大量使用;隐形化武器装备强劲发
4、展;智能化武器装备将在信息化战场大显身手。人工智能技术将形成一个庞大智能化武器家族,为未来智能化作战提供新物质技术基础;新概念武器装备将在信息化战争中发挥重要作用;作战力量一体化将成为信息化战争作战力量发展最高境界。信息化战争基本作战样式:信息化战争则是以信息获取权、控制权和使用权为核心进行争夺,其基本作战样式有:制信息权争夺战。指挥中枢瘫痪战。战争结构破坏战。心理系统瓦解战。战争潜力削弱战。信息化战争中作战主要包括三个层次作战内容:一是物理层面作战,以物质摧毁和消灭有生力量为主要内容;二是信息层面作战,以控制信息基础设施和电磁频谱为主要内容;三是心理层面作战,以瓦解人意志和情感为主要内容。三
5、个层面相互制约、相互联系、相辅相成,共同构成了信息化战争形态各异作战样式。战争潜力是指在一定时期内,国家或政治集团通过动员能够用于扩充武装力量,满足战争需要一切物质力量和精神力量总称。其中,精神力是指民众国防观念和民族凝聚力以及对战争残酷性和长期性心理承受能力,它对物质潜力具有倍加或倍减作用。信息化战争特征与发展趋势信息化战争特征:作战手段信息化。它是信息化战争首要标志,主要指使用信息化武器装备进行战争。作战空间多维化(陆、海、空、天、信息)。作战形式非接触和非线式化(是敌对双方在不接触情况下,利用信息系统和远程作战武器在防区外实施打击作战样式)。作战力量一体化(指通过信息化、网络化把人智能、
6、软杀伤和硬打击融为一体,紧密结合成C4ISRK系统)。信息化战场作战力量有五大系统:战场感知系统、网络通信系统、指挥控制系统、打击系统、支援保障系统信息化战争发展趋势智能化武器装备将大量涌现(智能机器人、智能坦克车辆、智能导弹、智能地雷等)。信息化作战平台将成为战场支撑(如作战飞机、舰艇、坦克、卫星、隐形飞行器、隐形舰船以及无人机等)。作战形式将发生质跃进(如电子战、机动战、计算机病毒、非接触作战、隐形战、太空战、虚拟战场等)。作战思想将发生重大变化。战争目将由“消灭敌人、保存自己”转变为“控制敌人,保护自己”;表现形式将由血与火有声战争搏斗转变为精神、意志、智慧无声战场角逐;信息作战目标将由
7、侧重以信息系统为核心物质目标转变为侧重以认识体系为核心精神目标;信息作战目将由用信息流控制能量流、物质流,取得战场主动权转变为用信息流直接控制战争策划者和决策者,从而达到“不战而屈人之兵”目。信息化战争与国防建设拓展信息化条件下国防安全思路信息化条件下维护国防安全思路。维护国防安全变化有两个方面:A.利用综合因素和综合力量来维护国防安全。现代国防观是一种综合安全观。包括经济安全、军事安全、政治安全、文化安全和信息安全等。B.把维护国家主权和安全放在第一位,争取用和平方法解决争端,是加强国防安全、解决国际间矛盾斗争根本性思路。确立信息化思想新观念:“信息中心”观;军事行动信息优势观;科学创新观。
8、三种创新关系:原始创新是基础,是根本性突破。集成创新是突破,是信息时代必然要求。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是特色,是发展中国家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突破点。加快信息化条件下军队建设信息化条件下军队建设发展趋势。信息化条件下军队建设主要向以下四个方向发展:A.军队建设向信息化方向发展;B.军队规模向小型化方向发展。C.军队指挥体制向灵活高效、扁平网络化方向发展; D.军队建设向“一体化”方向发展。“信息化军队”是通信技术数字化,指挥、控制、通信、情报一体化,武器装备智能化,各种作战系统网络化军队。军队编成不一定要按武器类型、任务功能区分,它可以像“魔方”或“积木”那样,随时混编、改制、重组,突破军兵种界限。指
9、挥体制具有两个特征:即指挥体制扁平化和指挥系统网络化。信息化条件下我军建设应着力关注问题A.精简机构,调整编制体制,加强军队质量建设。军队数量与规模要控制在国家安全和国力所能允许范围之内,把质量搞上去。B.积极研制和发展高技术武器装备,加强军队现代化建设。C.强化信息化条件下军事训练,提高军队战斗力。把教育训练提高到战略地位。要强调精神教育和军人品德教育,强化心理训练和体能训练。D.加强信息化条件下军事指挥人才培养,确保全面合格。夯实信息化条件下战争后备力量。加快后备力量建设势在必行。要搞好常备军与后备力量结合,这是建设强大国防必由之路。完善后备力量动员体制,这是发挥国防潜力关键。战事未起,动
10、员先行,这是战争进行基本程序。快速、高效地实行战争动员,将战争潜力迅速转变为战争实力,是赢得战争主动权关键所在。随着人类进入信息时代,以信息技术为核心高技术群在军事领域广泛应用:战场数字化与网络化,武器装备智能化,指挥手段自动化,作战人员高素质化,战争形态也由机械化向信息化转变。虽然这些变化给人民战争带来了较大冲击,但人民战争仍然有着巨大发挥空间与潜力,仍然是战胜强敌法宝。只是在新条件下,人民战争内涵有了新变化与拓展。参战:将在信息对抗中发挥重要作用在传统战争中,由于科学技术水平较低,战斗力构成相对简单,一个人经过一定训练就可以形成战斗力。因此,人民群众只要经过短期训练就可以上前线杀敌。在未来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信息化 战争 概述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