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语文上册《颐和园》第一课时教案解析.docx
《四年级语文上册《颐和园》第一课时教案解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年级语文上册《颐和园》第一课时教案解析.docx(4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四年级语文上册颐和园第一课时教案解析颐和园第一课时 颐和园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一、引题,板书课题,沟通资料 二、初读课文 1、自由读文,留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把带有生字、新词的句子多读几遍。标出自然段的序号。 2、检测驾驭生字的状况。 3、快速默读课文,把课文其次至第五自然段开头的第一个句子画下来,边读边想:作者是按什么依次介绍颐和园的,颐和园给你留下怎样的印象? 4、汇报,相机板书:长廊万寿山下万寿山昆明湖 5、引导、点拨:作者是按肯定的巡游依次介绍颐和园的。 三、再读课文,把描写你所喜爱的景点的段落多读几遍,想想为什么喜爱它。并用自己习惯用的标记方式画出自己喜爱的句子。 四、根据学生的看法
2、,选择学习内容 引入学习描写长廊的相关段落,重点学习其次自然段,体会长廊的美。 1、引导学生自读、自悟、质疑。 2、集中沟通: 对于学生不理解的地方,组织学生探讨,启发学生联系上下文、联系生活实际以及自己的感受谈体会,激励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独特见解。 3、师生共同朗读、背诵,深化体会、感悟长廊的美。 引入学习作者描写万寿山的相关段落,体会在万寿山脚下和登上万寿山后所感受到的不同的美。 四人小组用学法合作探究学习,全班沟通、展示学习成果。 五、创设情景、拓展思维,进行语言训练。 1、结合课文、参考相关的资料,用自己的语言,实行自己喜爱的各种形式让学生展示自己。 2、学生自由展示 四年级语文上册长
3、城第一课时教案 四年级语文上册长城第一课时教案 教材简析 长城是第五单元中的第一篇课文。本组课文教材以“我国的世界遗产”为专题,引领学生了解中国的“世界遗产”,感受中华文化的魅力。长城作为引领学生起先中国世界遗产之旅的第一扇窗口,无疑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长城是一篇学问性的写景文章。共有四个自然段。第一自然段,概括地介绍长城,突出长城的“长”,这是远看长城;其次自然段,详细地介绍长城,突出长城的“高大坚实”,这是近看长城;第三自然段,由长城绽开联想,歌颂古代劳动人民的才智和创建;第四自然段,总结全文,指出长城在世界历史上的地位,赞美长城是“宏大的奇迹”。全文不仅表现了长城的高大坚实与气概宏伟,
4、还赞美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勤劳与才智,抒发了民族骄傲感和对祖国的酷爱之情。 学情分析 由于学生年龄阅历造成的理解力、学问面的深度与广度,及文本本身与现实在时空上距离,要让学生与作者产生情感上的共鸣比较难。因此,视察、联想、赞美是教学的主线。 教学目标 1.相识8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正确读写“回旋、城砖、城墙、屯兵、堡垒、打仗、呼应、肩膀、才智、凝聚、气魄宏伟”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朗读表达出长城的宏伟气概。 3.了解长城高大坚实、气概宏伟等特点,感受作者对祖国的酷爱之情及对古代劳动人民的赞美之情。 4.激起民族骄傲感,产生了解中国的“世界遗产”的爱好。 5.结合理
5、解课文,学习作者视察和表达的方法。 教学重点 图文结合,理解长城的气概宏伟和高大坚实,感悟课文的思想内容,激发民族骄傲感和酷爱祖国之情。 教学难点 理解长城的特点与古人修筑长城所包含的才智之间的关系。 教法学法 本课主要采纳“朗读体会法”、“情境教学法”、“探讨法”等教法。在学法上采纳的是“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通过学生的读读、想想、议议等活动,激发学生主动地、主动地参加学习,运用“读、品、诵”的方法学习课文。 课前打算 1.收集与长城有关的资料、图片;预习课文,初步感知 2.老师打算教学课件。 教学时间2课时 第一课时 一、开宗明义,激情导入 1.第一个登上月球的宇航员阿姆斯特朗报道
6、:在太空和月球上,只能辨识出地球上两项特大工程,一项是中国的长城,一项是荷兰的围海大堤。今日,我们就一起去看看中华民族的傲慢与象征长城。(板书课题) 2.沟通资料:谈谈自己对长城的相识。 3.补充资料:简介长城 二、检查预习,整体感知 1.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一边读一边细细地体会,长城给你留下了什么样的印象? 2.检查词语预习状况。 屏幕出示词语: 嘉峪关才智凝聚血汗 眺望口屯兵垛子堡垒 崇山峻岭蜿蜒回旋高大坚实气魄宏伟 (指名单个学生读,齐读。) 3.指导写字。 4.概括主要内容,划分段落 (1)主要内容:描写了长城的高大坚实与宏伟壮丽,赞美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勤劳、才智和力气。 (2)理清
7、脉络 第一段(1):远看长城,概括地介绍长城,突出长城的“长”。 其次段(2):近看长城,详细地介绍长城,突出长城的“高大坚实”。 第三段(3):由长城绽开联想,歌颂古代劳动人民的才智和创建。 第四段(4):总结全文,赞美长城是世界历史上的“宏大的奇迹”。 4.说一说,长城,它给你留下怎样的印象? 预设生:美、长、高大坚实、壮丽、宏伟、气概磅礴等等。 总评:同样的长城,我们却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去理解她感受她! 三、反复练读课文 四、作业布置 1.朗读课文。 2.抄写字词。 四年级上册母鸡第一课时教案 四年级上册母鸡第一课时教案 16母鸡 【教学简析】 本文是老舍先生另一篇喜闻乐见的佳作,描写了作
8、者对母鸡的看法的改变,表达了对母爱的赞颂之情。课文以作者的情感改变为线索,前后形成了显明的对比。前半部分写了母鸡的无病呻吟、欺软怕硬和舍命炫耀,再现了一只浅薄、媚俗的母鸡;后半部分则描写了母鸡的负责、慈祥、英勇和辛苦,塑造了一位“宏大的鸡母亲”的形象。作者对母鸡的情感由“厌烦”转变为敬重。 本文的语言风格比较口语化,直白自然,散发着浓郁的生活气息,读起来令人感到亲切舒适。 【教学目标】 1.相识7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重点感受母鸡作为一个母亲的形象,体会母爱的宏大。 3.比较母鸡和猫在写法上的特点。 【教学重难点】 引导学生自读自悟,体会母爱的宏大,并通过比较老舍两篇文章的特点,感悟
9、作者的语言风格,加强语言实践。 【课前打算】 学生搜集相关资料。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沟通资料,导入新课 1.沟通课前收集的关于母鸡的见闻或资料。 2.导入新课: 猫是一种很平常的小动物,可是在酷爱社会的老舍先生看来,却犹如一个既可爱又调皮的孩子。那么,老舍眼里的母鸡又是怎样的呢?这节课我们接着学习老舍先生的另外一篇文章母鸡。 二、检查预习,初步感知 1.指名按自然段朗读课文。 2.默读课文,给自然段标序,勾画诞生字并读一读。 把自己喜爱的自然段多读几遍,再读给全班听一听。 3.概述课文的主要内容?(描写了作者对母鸡的看法的改变,表达了对母爱的赞颂之情。) 4.课文写出作者两
10、种迥然不同的观点,再次读文,找出反映这两种观点的句子。 我一向厌烦母鸡。 我不敢再厌烦母鸡了。 把这两句话读一读,体会“一向”、“不敢”。 三、自主探究,自主感悟 1.弄清课前“连接语”中提出的两个问题: (1)老舍先生笔下的母鸡是一样怎样的母鸡? (2)比较一下,本文和猫两篇课文在写法上个有哪些特点? 2.自主阅读,边读边批注。 3.沟通感悟,合作探究 四、汇报沟通,品评体会 1.体会沟通第一问题: (1)老舍先生笔下的母鸡是一样怎样的母鸡? (前半部分写了母鸡的无病呻吟、欺软怕硬和舍命炫耀,再现了一只浅薄、媚俗的母鸡;后半部分则描写了母鸡的负责、慈祥、英勇和辛苦,塑造了一位“宏大的鸡母亲”
11、的形象。) (1)老舍先生对待母鸡的情感,前后是怎样改变的? (课文以作者的情感改变为线索,前后形成了显明的对比。作者对母鸡的情感由“厌烦”转变为敬重。) (3)探讨:是什么让作者“一向厌烦母鸡”?又是什么让作者“不敢厌烦母鸡”? (4)重点语句解析: 到下蛋的时候,它差不多是发了狂,恨不能让全世界都知道它这点儿成果;就是聋子也会被它吵得受不了。 (这是作者夸张的写法,讽刺了母鸡的炫耀。聋子原来是不怕吵的,作者用“就是聋子也会被它吵得受不了”,淋漓尽致地表达了厌烦母鸡的心情。) 它负责、慈祥、英勇、辛苦,因为它有了一群鸡雏。它宏大,因为它是鸡母亲。一个母亲必定就是一位英雄。 (这三句话都是在写
12、母亲,对母亲的赞颂之情在逐句加深。作者为母鸡身上所表现出的母爱所震撼,相识到天地间全部的母亲都是英雄。这是对普天下全部母亲的赞颂。) 我不敢再厌烦母鸡了。 (作者用“不敢”来表明自己对母鸡情感的改变。他此时已不是简洁的喜爱,而是对母爱的一种纯净、神圣的敬重,是情感的升) 2.体会沟通其次问题: 比较一下,本文和猫两篇课文在写法上个有哪些特点? (1)两篇文章的结构都特别清楚。猫写了猫的性格怪异和调皮可爱,由两部分构成,并以“小猫满月的时候更可爱”为过渡句,将两部分内容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母鸡可以明显分为母鸡孵鸡雏以前和孵出鸡雏以后两部分,以过渡段使文章浑然一体。 (2)在叙述动物的特点时,作者擅
13、长用总分段式。如写猫,先写“猫的性格实在有些怪异”,再详细写它的表现。写母鸡时,先写“我一向厌烦母鸡”,再写它令人生厌的三个方面。 (3)在表现小动物的特点时,作者用事实说话,通过对点滴小事生动详细的描写,使笔下的动物呼之欲出。 (4)在情感的表达上,猫通篇都在写猫的可爱,无论是猫的怪异,还是猫的调皮,从始至终都是一种宠爱之情;而母鸡则写了由“厌烦”到“不敢厌烦”的情感改变,用前后的剧烈对比,加深了对母爱的赞颂。 (5)在语言的运用上,是老舍先生一贯的无雕饰的生活化的语言风格。在母鸡中,运用的几乎都是群众口语,有着浓郁的“京味”,如,“听吧,它由前院嘎嘎到后院,由后院再嘎嘎到前院,没完没了,并
14、且没有什么理由,厌烦!”“使人心中立即结起个小疙瘩来”,“咬下一撮儿毛来”,“就是聋子也会被它吵得受不了”。读这些文字时,使人感觉不是在读,而是在听邻居邻居说,是那样的生动显明而又通俗易懂。 师:同样是写小动物,用的方法不同,给人的感受就不同,所以同学们在自己的写作中,要留意文章的表达方法。 五、总结全文 1.中心: 母鸡这篇课文通过描写作者对母鸡的看法的改变,说明母鸡就是一个无私无畏、日夜操劳的宏大母亲,表达作者了对母爱的赞颂之情。 2.“我不敢再厌烦母鸡了”可改为“我不再厌烦母鸡了”吗?为什么? 3.积累词句: 感爱好的词语勾一勾,句子写一写,读一读。 六、作业布置 1.朗读课文。 2.摘
15、抄自己喜爱的语句。 板书设计 母鸡厌烦:无病呻吟欺软怕硬炫耀成果 敬重:负责慈祥英勇辛苦 四年级上册猫第一课时教案 四年级上册猫第一课时教案 15猫 【教材简析】 这篇精读课文细致、生动地描述了猫的怪异性格和它满月时的调皮可爱,全文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对猫的宠爱之情。 课文先从三个方面详细表现猫的性格怪异:讲它既醇厚又贪玩,既贪玩又尽职;讲它兴奋时和不兴奋时迥然不同的表现;讲它“什么都怕”,但又那么“威猛”。这三个方面的表现,看起来相互冲突,但都是事实,所以说猫的性格实在有些怪异。再讲它小时候非常调皮。表现在:一是刚满月,腿脚还站不稳时就爱玩;二是稍大一点胆子越来越大,也就更加调皮。 这篇课文有
16、两个特别突出的特点。首先是表达了真挚的感情。老舍先生对家里的猫爱同儿女,因此无论是怪异还是调皮,在他眼里都是十足的可爱。而且人与猫之间相互信任,和谐相处,创建出一个特别美妙的境界。其次是老舍先生平实无雕琢的语言风格。在介绍猫的性格特点时,只是将事实详细地写出,使猫的形象越来越丰满,性格越来越显明,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教学目标】 1.相识7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正确读写“性格、任凭、贪玩、尽职、屏息注视、稿纸、梅花、改变多端、跌倒、开拓、枝折花落”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爱的部分。 3.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是如何把猫的特点写详细,并表达出自己对猫的宠爱之情的。 4.激
17、起酷爱生活的情趣,激发课外视察动物的爱好。 【教学重点】 了解作者是怎样写出猫的性格特点的。 【教学难点】 在阅读中体会“猫的性格实在有些怪异”。 【教学打算】 1.了解老舍先生及其作品;课件。 2.学生视察猫。 【教学时间】3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激发爱好 1.出示图片:相识猫。(家猫、波斯猫等) 学生介绍猫。 3.师归纳。(猫:哺乳动物,面部略圆,躯干长,耳壳短小,眼大,瞳孔随光线强弱而缩小放大,四肢较短,掌部有肉质的垫,行动灵敏,善跳动,能捕鼠,毛松软,有黑、白、黄、灰褐色。据说猫还是老虎的师傅呢?) 4.今日我们就来学一学老舍先生写的猫。 二、检查预习,整体感知
18、1.指名读课文,正音,思索每个自然段的意思? 第一自然段:写猫醇厚、贪玩,但尽职。 其次自然段:写猫兴奋与不兴奋时迥然不同的表现。 第三自然段:写猫“什么都怕”,但又很“威猛”。 第四自然段:写猫小时候非常调皮可爱。 2.检查字词 性格任凭贪玩尽职屏息注视稿纸 梅花改变多端跌倒开拓枝折花落 三、再读课文,理清脉络 1.再读全文,看看老舍先生着重写了对猫的哪些方面的感受?(猫的怪异性格和它满月时的调皮可爱。板书:怪异、可爱) 2.阅读全文,联系上下文画出猫的怪异详细表现在哪些方面 (板书:醇厚贪玩尽职 它兴奋时:温顺可亲;不兴奋时:一声不出 胆小威猛) 3.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这篇精读课文细致
19、、生动地描述了猫的怪异性格写和它满月时的调皮可爱,全文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对猫的宠爱之情。 4.划分段落 第一段(1-3):写猫的怪异性格。 其次段(4):写猫满月时非常调皮可爱。 四、布置作业 1.朗读课文。 2.抄写词语 四年级语文上册语文园地一第一课时教案 四年级语文上册语文园地一第一课时教案 【教材简析】 “我的发觉”抓住了这组课文的共同特点,引导学生沟通:读书,就要进入文字所描绘的意境,边读边想象,在头脑中形成画面。 “日积月累”支配的是有关自然景观的四副对联。阅读对联能使学生感受到汉语的节奏美,体验句子的对称美。 “趣味语文”支配了两项好玩的语文活动。第一项活动是结合对联的内容,辨析
20、“好”字的读法,将对联的意思表达正确。其次项趣味活动是读回文句。 【教学目标】 1.能一边读课文一边想画面,感受大自然的魅力,体会作者生动的描写,体会怎样才能把句子写形象。 2.积累对联。通过诵读诗句懂得也许的意思,想象画面,积累诗句。 3.能独立进行搜集祖国锦绣河山图片资料的语文实践活动。进一步激发学生酷爱祖国河山的思想感情,同时培育孩子们搜集信息的实力和爱好。 【教学重点】 积累对联。 【教学难点】 1.学会边读课文边想画面的学习方法。 2.学会搜集资料的实力。 【教学打算】 学生用各种不同方式表现自己综合性学习的成果。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我的发觉 1.我们一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颐和园 四年级 语文 上册 第一 课时 教案 解析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