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气温和降水的分布规律(5页).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世界气温和降水的分布规律(5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世界气温和降水的分布规律(5页).doc(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世界气温和降水的分布规律等温线特征 全球:等温线大致与纬线平行 北半球:等温线较曲折。1月大陆上的等温线向南(低纬)凸出;海洋上则向北(高纬)凸出,7月份正好相反 南半球:等温线较平直气温分布规律 全球:无论7月或1月,气温都是从低纬向两极递减 北半球:在同一纬度上,冬季大陆比海洋冷,夏季大陆比海洋热 南半球:同一纬度气温差异较小主要影响因素 全球:太阳辐射(纬度因素) 北半球:海陆分布、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南半球:海陆分布(海洋面积广阔)影响气温分布的因素:1.纬度位置的影响;2.海陆热力性质差异的影响;3.地势高低的影响;4.洋流的影响;5.人为原因(本来每一条都还有解释,可是我犯懒了,原
2、谅我吧)降水的空间分布赤道附近 年降水量:降水多(2000mm以上) 成因: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气流上升两极附近 年降水量:降水少(200mm以下) 成因:受极地高气压带控制,气流下沉回归线附近 大陆东岸 年降水量:(500-1000mm) 成因:受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影响,夏季风从海洋吹向陆地大陆西岸 年降水量:降水量少(200mm以下) 成因: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气流下沉;或受信风带控制,风从陆地吹向海洋中纬内陆 年降水量:降水少(500mm以下) 成因:距海远,海风难以到达中纬度大陆东岸 年降水量:降水多(500-1000mm) 成因:冬季:风由陆地吹向海洋;夏季:风由海洋吹向陆地中纬度大
3、陆 年降水量:降水多(500-1000mm) 成因:终年受西风带控制,风由海洋吹向陆地降水的季节分配全年多雨区 :赤道附近全年少雨区 :干旱地区、两极地区夏季多雨区 :南北纬30-55之间的大陆东岸冬季多雨区 :南北纬30-40之间的大陆西岸常年湿润区 :南北纬40-60之间的大陆西岸世界大洲的主要界限亚与欧:乌拉尔山-乌拉尔河-大高加索山-土耳其海峡;亚与非:苏伊士海峡、红海;南北美洲:巴拿马运河;亚与北美:白令海峡;欧与非:地中海、直布罗陀海峡。四大洋的主要特征太平洋:最大,几乎占全球海洋面积的一半。跨南北半球,最深,岛屿也最多。大西洋:跨南北半球,形状略呈“S”形,世界第二大洋。印度洋:
4、大部分在南半球,第三大洋。北冰洋:以北极为中心,介于亚、欧、北美大陆北岸之间,被海冰广泛覆盖,最小、最浅的大洋。七大洲地形特征 (1)亚洲:地形复杂多样,以高原山地为主(3/4);地面起伏大、高低悬殊;中部高、四周低。 (2)非洲:高原为主,起伏不大,有东非裂谷带。最高乞力马扎罗山(5895米)。 (3)欧洲:平原广,地势最低,冰川地形广布。 (4)北美洲:分三大地形区,不少湖泊是冰川作用的产物。 (5)南美洲:西部高山、东部平原、高原相间排列。 (6)大洋洲:地势低平、东中西部地形不同。 (7)南极洲:海拔最高,冰雪高原。 世界主要地形 (1)世界主要山脉:两大年轻山系:阿尔卑斯-喜马拉雅山
5、系;科迪勒拉山系(落基山、安第斯山)。古老山脉:斯堪的纳维亚山脉,大分水岭,阿巴拉契亚山,印度的东、西高止山等。 (2)世界主要平原:亚马孙平原、西欧平原、中欧平原、东欧平原、西西伯利亚平原、恒河平原、印度河平原、拉普拉塔平原、图兰平原、两河流域、中国三大平原等。 (3)世界主要高原:巴西高原、蒙古高原、德干高原、巴塔哥尼亚高原、东非高原、拉布拉多高原以及中国的黄土高原、青藏高原、云贵高原等。 (4)世界主要盆地:刚果盆地、澳大利亚大盆地。 (5)世界主要三角洲:恒河三角洲、长江三角洲、湄公河三角洲、尼日尔河三角洲、密西西比河三角洲、尼罗河三角洲。 六大板块:南极洲板块、印度洋板块、美洲板块、
6、非洲板块、太平洋板块、亚欧板块。 板块内部地壳比较稳定,板块交界处地壳活跃,世界上的火山、地震集中分布在板块交界的地带。 两大火山、地震带:地中海-喜马拉雅火山地震带和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 地形形成的原因 (1)东非大裂谷和大西洋:板块张裂处 (2)喜马拉雅山: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相撞 (3)阿尔卑斯山:非洲板块与亚欧板块碰撞 (4)落基山:美洲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碰撞形成 (5)安第斯山:太平洋板块与南极洲板块碰撞形成 (6)马里亚纳海沟、日本、千岛群岛等的形成:太平洋板块俯冲到亚欧大陆板块之下形成海沟,大陆板块受挤压上升,隆起形成岛弧和海岸山脉。各大洲的经纬度位置亚洲:经度范围:26度E169
7、度E 纬度范围:10度S80度N 位置特征:北回归线、北极圈通过,跨南北半球和低中、高三个纬度带。欧洲 经度范围:20W-66E 纬度范围:36N-71N 位置特征:地处中、高纬度。非洲 经度范围:17W-51E 纬度范围:35S-37N 位置特征:南北纬线通过,跨南北半球,以热带为主。北美洲 经度范围:170W-20W 纬度范围:7N-72N 位置特征:北回归线、北极圈通过,跨低、中、高三个纬度带。南美洲 经度范围:82W-35W 纬度范围:54S-12N 位置特征:赤道、南回归线通过,热带面积广。大洋洲 经度范围:110E-130W 纬度范围:47E-30W 位置特征:赤道、国际日期变更线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世界 气温 降水 分布 规律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