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锻炼对心理健康的影响(9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体育锻炼对心理健康的影响(9页).doc(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体育锻炼对心理健康的影响东莞市常平中学 罗凯雍摘 要 体育锻炼不仅能从生理角度增强人的身体素质,同时也要纠正人的心理缺陷,促进人的心理健康,培养健全人格和健康的体魄。本文就体育锻炼对人的心理健康的影响进行了初略的分析并提出了锻炼方法。关键词 体育锻炼 心理健康 影响1、前言21世纪是一个充满机遇,充满挑战,充满竞争的时代。在社会发展和经济繁荣的同时,人们的生活节奏也日益加快。现代人承受着人类有史以来从未有过的压力,特别是承受着巨大的心理压力。城市的繁荣带来的不仅仅是物质生活的富裕,它也带来了拥护和喧嚣,带来了身心的疲惫和精神的重负,人的心理健康问题已成为社会各界人士普遍关注的社会问题。大多数
2、专家有了这样的共识:心理素质是人的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人的其他素质的发展具有基础性的作用,现代人必须具备现代社会所需要的心理承受能力,才能承担起这种快节奏、高强与此同时,社会竞争的下移使广大中学生饱受学习、生活、人际关系等方面的压力,患有心理障碍的人数呈逐年上升的趋势,不容乐观。随着素质教育不断学入发展,心理健康教育已越来越受到教育界和心理学界研究者们的高度重视。第三次全教会把心理健康教育确定为德育的主要内容,予以重点关注,要求“针对新形势下青少年成长的特点,加强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学生坚韧不拔的意志、艰苦奋斗的精神,增强青少年的社会适应能力。”当前,心理健康教育不是抓不抓的问题,而是如
3、何抓的问题。 体育肩负着十分突出的心理健康教育责任。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应该“使课程有利于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养成坚持体育锻炼的习惯,形成勇敢顽强和坚韧不拔的意志品质,促进学生在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等方面健康、和谐的发展,从而为提高国民的整体健康水平发挥重要作用。”因此笔者认为,组织学生参加健康向上的体育活动是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途径,通过体育锻炼来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途径,通过体育锻炼来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能力是培养一代新人的需要。2、体育锻炼对人体心理的积极作用体育锻炼能促进人体各器官系统功能的增强,但是锻炼身体必须遵循人体生理活动过程的规律,才能收到增
4、进健康,增强体质的效果。人们很早就认识到体育锻炼对维持和增进人的心理健康具有重要的作用。古希腊人不仅把体育锻炼作为增强人的的体质的必要手段,还通过体育锻炼培养人的意志品质和心理承受能力。我国古代也十分重视体育和心理的关系礼大学中说:“心宽体胖”,意即心理健康的人,身体就好;反过来,身体好的人,也有利于心理健康。大量研究表明:体育锻炼除了可以增强体魄、锻炼意志外,对促进心理健康的作用也是十分明显的。具体表现如下:21、促进智力水平的发展经常参加体育活动能改善人体中枢神经系统,提高大脑皮层的兴奋和抑制的协调作用,使神经系统的兴奋抑制的交替转换过程得到加强。从而改善了大脑皮层神经的平衡性和准确性,促
5、进了人体感知能力的发展,使大脑思维想象的灵活性、协调性、反应速度等得以改善和提高;感知敏锐、思维灵活、想象丰富。经常参加体育锻炼,还能使在空间、时间和运动感知能力方面得到发展,使人体感觉、重力感觉、触觉和速度、高度知觉等更加准确,从而提高大脑神经细胞工作的耐受能力。这在很大程度上可以缓解和改善部分人的意识和记忆模糊、朦胧,出现错觉和幻觉等智力上的障碍。22有利于个性心理的完善运动心理学研究证明,各项体育活动都需要较高的自我控制能力、坚定的信心,勇敢果断和坚韧刚毅的意志等心理品质为基础。因此,有针对性地进行体育锻炼,对培养健全性格有特殊的功效。假如你觉得自己不大合群,不习惯与同伴交往,那你就选择
6、足球、篮球、排球以及接力跑、拔河等集体项目进行锻炼。坚持参加这些项目的锻炼,可帮助你逐步改变孤僻的习性,适应与同伴的交往。体育崇高“更高、更强”的奥林匹克精神,崇尚“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因此通过体育运动来培养和塑造人良好的个性心理,这点许多人都能达成共识。因为参加体育锻炼本身就必须与克服困难、遵守竞赛规则、制约和调控自己某些某些行为,以有利于在竞赛中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珍惜自己获得胜利的权利。同时每一个参与体育活动的同学都承担着让对手尽其所能的义务,通过活动的方式表达团结、友谊、和平、进步等人类先进的思想和愿望,在合理规范的竞争中锻炼自己的品行,并在成功与失败、荣誉与耻辱、竞争与退让、个
7、人与祖国之间做出选择,在选择中表达出自己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这些对培养和塑造良好个性心理以及修正个性的不足,都是十分有利的。同时参加体育活动,还可以提高一个人的自信心和自尊心,增强人的自豪感,树立自强的意识,并能在体育活动中,寻求到安慰的满足,进而改变人的整个精神面貌。23 增进快乐,调节情绪通过参加体育锻炼特别是参加那些自己喜欢和擅长的运动项目,可以使人从中得到快感。一些研究表明,经常进行体育活动的人,大脑会分泌一种可以支配人心理和行为的肽类。这种具有魔力的肽类,具有振奋人心的作用。有的研究还认为,体育锻炼是使中枢神经系统得到适度的应急并达到愉快水平的工具。因此,参加体育活动,可以使人从中得
8、到乐趣,振奋精神,陶冶情操,并使烦恼、不安、寂寞、自卑等不良情绪得以解除,促使学生始终处于积极的情绪状态之中。体育锻炼对那些患有神经衰弱症等疾病的学生来说,具有一定的改善和治疗作用。它对于减轻由于紧张和压抑而引起的神经系统病变无疑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24 改善人际关系由于现代科技日新月异,尤其是当今知识经济和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世界已经变得越来越“小”。经济的“全球化”使人们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交往变得越来越重要。与此同时,现代高技术带来的生产方式的变化也使得劳动的个体化日益凸显,从而造成人与人之间感情交流匮乏,人际关系疏远。而体育运动的竞技性和群体性恰恰为人际交往提供了机会,使人与人之
9、间在激烈竞争的同时,形成提供了一种亲和力。在体育运动中不必用言语即可相互交往,亦可找到志趣相投的知音。他们可以通过一个手势,一个活动等直接或间接地沟通信息,自觉不自觉地产生一种情感,并能获得较高的安全感和自信心。另外,一些体育集体活动项目本身就对参与者提出了相互交流、相互信任、相互鼓励的要求,人们只有密切配合,互为默契,发扬团队精神,才能使比赛获取得好的成绩。对那些性格怪癖、郁郁寡欢的学生,体育活动不仅能使他们改善人际关系,而且还能帮助他们认识到自己的价值,树立自信心,从而形成健全的人格。25 树立成就感顽强、果敢,具有强烈的成就意识,是现代人应该具备的基本品质。现代人特别注重自己的人生价值,
10、注重提升自己的人格魅力,而体育运动在体现人的价值方面所具有的得天独厚的条件,这也使得体育成为了影响极为广泛,备受人们关注的事业。体育活动的成效应无疑对中学生的健康成长十分有益。人们在参加体育活动并坚持锻炼中,不断战胜自我,超越自我,生理机能和身体素质得到增强,运动技能技巧得以提高。当取得这些成绩后,人就会产生自我成就的认识和情感体验,产生愉快、振奋和幸福感。因此,适宜的体育活动可以使人们重新认识自我,把握自我,提升自我,尤其能使有忧郁情绪的锻炼者获得心理满足,产生积极的情绪体验,从而增强自信心,消除忧郁。 3、各类体育项目对心理健康的影响体育项目的多样性为调节人们的多种心理障碍,形成健康的心理
11、素质提供了便利的条件。不同的项目,具有不同的锻炼价值,对人的心理也有不同的影响。把握各种体育项目的特征,适时的,有针对性的选择和开展体育锻炼,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下面我们按心理健康教育的目的性,把一些体育项目作大致的分类。需要指出的是,体育锻炼的效益常常是一种综合效益,这些项目的划分具有一定的相对性,其中不少项目有一定的交叉。我们划分的目的主要是帮助学生增强体育锻炼的自觉性和实效性。31 群体性项目 假如你自己不太合理,不习惯与同伴交往,那你就选择足球、篮球、排球以及接力跑、拔河等集体项目进行锻炼。坚持这些项目活动,可以帮助你逐渐改变孤僻的习惯。 32 激励性项目 假如你胆心,那就应多参加
12、游泳、溜冰、滑雪、拳击、摔跤、跳马等项目,这些运动要求人不断克服各种胆怯心理,以勇敢无畏的精神去战胜困难。 33 灵敏性项目 如果你处事犹豫不决,不够果断,那就多参加乒乓球、网球、羽毛球、跨栏、跳高、击剑等体育活动。进行这些项目的活动,任何犹豫、徘徊都会延误时机,遭到失败,从而帮助你养成果断的性格。34 调控性项目 假如你遇事不够冷静,那就应该多参加下棋、打太极拳、慢跑、骑自行车等活动。这些活动能帮助你调节中枢神经的兴奋性,增强自我控制能力,使急躁、冲动的弱点得到改进。35 耐力性项目 如果你做事总是担心完不成任务,那就选择一些跳绳、做操等项目进行锻炼。坚持一个星期后,信心就会得到逐步增强。3
13、6 挑战性项目 假如你发觉自己有好逞强、易自负的短处,你可选择一些难度较大,动作较复杂的技巧、跳水、体操等项目进行锻炼,也可以找一些比自己强的对手对垒,你就会发现“山外有山”而收敛不良个性。4、体育锻炼应注意的问题 按照新的体育与健康的教育理念,体育教师必须更新观念,加强学习,努力的提升自己,完善自我。体育锻炼与心理健康的关系促使体育教师必须站在一个更高的平台来重新审视传统的体育教学和体育锻炼。为此,应该注意以下几点:41 切实树立“健康第一”的观点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指出:“健康体魄是青少年为祖国和人民服务的基本前提,是中华民族旺盛生命力的体现。学校教育要树立
14、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切实加强体育工作。”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中设置了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五个领域的基本内容,而其中第一章便是你的身体健康。离开了健康也就失去了体育锻炼的意义。42 加强学情研究 在体育锻炼中,不仅学生要针对自己的实际选择好自己的项目,也要求体育教师加强对学情的研究和教学内容的研究。要从生理、心理、兴趣、爱好、技能等方面了解学生的实际,制定切实可行的锻炼计划。从心理健康教育出发,研究学情具有了更加重要的现实意义;根据学情实施有针对性的分类锻炼和分类指导,是素质教育的需要,是发展个性,提高教学效益,培养健全人格的需要。43 处理好“体”和“德”的关系 从根
15、本上讲,心理健康问题是德育问题。体育教师不只是教授给学生以体育技能,还要关心学生的思想、情感、性格、心理等诸方面的问题。要有意识的培养学生勇敢顽强和坚韧不拔的意志品质,增强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帮助学生树立为祖国健身强身的自觉意识,使其得到健康和谐的发展。44 处理好“质”和“量”的关系 要想使体育锻炼达到心理转化的目的,活动时必须有一定强度、质量和时间要求,每次锻炼的运动量应从小到大,循序渐进,一般三个月为一周期。同时应注意运动的适应症和禁忌症,如果体育锻炼与运动保健、医务监督相吻合,则会收到更为理想的效果。体育锻炼与心理健康具有密切的关系。新的体育锻炼理念给广大体育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是时代的要求,是素质教育的要求,是培育一代新人的要求。作为体育教师,我们必须责无旁贷地承担起时代赋予我们的历史重任,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做出积极的贡献。参考文献:1、马启伟著体育心理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殷恒婵著体育心理学人民教育出版社3、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4、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第 8 页-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