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部编八下语文课内古诗文阅读理解复习题.docx
《2018部编八下语文课内古诗文阅读理解复习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部编八下语文课内古诗文阅读理解复习题.docx(1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21部编八年级语文下课内古诗文阅读理解复习题一、关雎1,关雎抒发了什么情感、答:抒发了男主人公求偶不得的痛苦,求而得之的喜悦。2;试分析一下,本诗前四句运用了什么手法诗的前四句运用了比兴手法,诗句以眼前雎鸠和鸣之景,引发出对淑女难以忘怀的思念和热烈追求。这是兴的艺术手法。同时雎鸠相和而鸣也可以比喻男女求偶,这是比的艺术手法。3赏析;“悠哉悠哉,辗转反侧既有对男子求偶不得的心理描写,又有其动作描写,优哉游哉写其绵绵情意思念不绝,辗转反侧突出其内心状态的不平静,难以入眠。4、体会“悠哉悠哉,辗转反侧一句中连用两个“悠字的表达效果。答:作者连用两个“悠字,把君子长夜难眠,思绪万千,相思之苦表达得
2、淋漓尽致。5、这首诗主要运用了何种艺术手法?请举例作简要分析。答:主要运用“兴的艺术手法。如本诗开头用“关关雎鸠,在河之洲来起兴,引出“窈窕淑女,君子好逑,使人由成双成对的雎鸠鸟联想到淑女是君子的佳偶,由雎鸠鸟的和鸣联想到君子对淑女的思念。6、孔子说:“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结合本诗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答:关雎是一首男女言情之作。写的是一个男子对一个女子的思念、追求过程,这个过程显得美好、喜悦而又不低俗,所谓“乐而不淫。写求之不得的焦虑、苦闷而又想象求而得之热闹情景,所谓“哀而不伤。7、读了这首诗,你觉得统领全诗的句子或表现小伙子一般都喜欢美丽而贤惠的姑娘的句子是?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8、
3、这句话告诉我们故事的主人公是 和 ?他们之间发生了怎样的故事?君子和淑女。君子去追求淑女的过程。9、这是一首 的诗,表达了劳动人民 。开篇写河洲滩头雎鸠和鸣,既是自然环境的诗意描写,也是 手法的巧妙运用。10、“悠哉悠哉,辗转反侧这一句历来受到大家的推崇,请你做简要分析。答: 答案:“悠哉悠哉运用了反复的修辞手法,表达韵律美,读来朗朗上口,写出了男主人公的思念之情。“辗转是双声叠韵,突出了男主人公内心状态的不平静,难以入眠。二、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唐王勃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及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海内存知己,天涯假设比邻。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1、“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中的“辅字和“望字用
4、得极妙,请加以赏析。(2分)“辅字形象地写出了三秦大地护卫着长安城的景象,气势雄伟,使诗歌开篇意境开阔。“望字将相隔千里的京城和蜀地联系起来,拓宽了诗的意境,在心理上拉近了两地的距离,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的惜别之情。2、“海内存知己,天涯假设比邻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怀?请简要分析。远离分不开知己,只要同在四海之内,就是天涯海角也如同近邻一样。表达了诗人对朋友的劝勉,以及乐观宽广的胸襟、对友人真挚的情谊。3、这首诗中作者及友人的送别地点是: ,杜少府“之任的处所是: 抒发了 之情。 长安城阙;五津 ; 旷达宽慰4、这首诗的作者是: ,他和: 、 、 并称为“唐初四杰。 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5、赏
5、析首联中“辅字和“望字。答: 一个“辅字,是辅佐、护卫的意思,形象地写出了三秦大地护卫着长安的景象,气势宏伟,使诗歌开篇意境开阔;一个“望字,将相隔万里的长安及蜀地联系起来,表达了对友人的惜别之情。6、赏析尾联“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答: “歧路照应送别,慰勉友人不要为离别泪湿衣巾,而要心胸豁达,坦然面对,流露了作者真挚的友情和旷达的胸怀。7、“海内存知己,天涯假设比邻。是千古传诵的名句,说说它们好在哪里: 答: 这两句一扫离别诗情感悲伤、基调消沉的特点,显得昂扬乐观,给朋友以抚慰和鼓励。哲理:诚挚的友谊可以超越时空,缩短距离。三、兼葭1、请解释“所谓伊人,在水一方这两句诗。答:主人公追寻
6、的那个人,在河的那一边。2、诗中“窈窕淑女,君子好逑的意思是:美丽善良的姑娘,是男子的好配偶。3、这首诗歌中通过景物描写向我们展示了一幅怎样的画面?答:这首诗的景物描写向我们展示了一幅萧瑟、凄清的晚秋画面4、这首诗歌抒发了怎样的情感?答:抒发了对美好爱情(恋人、意中人、幸福生活的追求、向往和相思之苦。5、重章叠唱是诗经典型的艺术特色,请简要分析这首诗重章叠唱的表达效果。全诗三章用重章叠唱的形式,一唱三叹,节奏鲜明,旋律优美,而且还显示了主人公情感的逐层加深,具有强烈的感染力。6、“蒹葭苍苍,白露为霜采用的是诗经中常用的“ 的手法,点明故事发生的季节在 ,为诗歌创设了一种 的意境。答案:兴 深秋
7、 萧瑟、凄清四、望油庭湖赠张丞相1、“太清的意思是: 。天空2、这首诗的颔联为世人传诵,成为千古名句,请简要说说它的妙处。 答: 颔联运用对偶的修辞手法,描写了云梦泽水气蒸腾,洞庭湖波涛汹涌,摇撼岳阳城的景况,表现了洞湖的壮观景象和宏伟气势。3、以下理解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 2分DA、“八月湖水平写出了洞庭湖的水面平静。B、“波撼岳阳城描写了岳阳城摇摇欲坠的景象。C、后两联表达了作者寄情山水、归隐田园的愿望。D、全诗委婉表达了作者希望一展才华的政治抱负。4、诗的尾联“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意思是说,看着人家垂钓,自己只能白白地产生羡鱼之情了。这里隐喻自己 ,言外之意是 。2分想做官而没有途径
8、;希望张丞相能助一臂之力5、“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二句,笔力千钧,备受 后人赞赏。请作简要赏析。3分答: 云梦大泽水气蒸腾,洞庭湖的波涛摇撼着岳阳城,运用对偶,表现了洞庭湖的壮观景象和雄伟气势。6、本诗尾联中的“徒字有哪几层意思?答: 白白地(徒劳地) 羡慕别人当官,自己不能,盼人引荐。7、本诗标题及全诗内容是什么关系?请简要说明。2分答: 标题统领全诗,二者是总分关系。“望洞庭湖对应诗歌前四句;“赠张丞相对应诗歌后四句。8、全诗最后借用的典故在现代汉语中成了一成语,它是,现在的意思是:临渊羡鱼 比喻只有愿望不做实际的工作,就达不到目的。9、这首诗的写景运用了哪种修辞手法?联系全诗看,作者在
9、“欲济无舟楫一句中想要表达的意思是什么? 夸大。想渡过洞庭湖却没有舟楫,想出仕却无人引荐,暗示作者想得到对方的援引。10、说说“涵虚混太清中“混字的表达效果。答: “混字形象贴切的描摹了湖水水势浩淼及天相接的恢弘气氛。11、用自己的语言描绘一下“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所展示的图景。 答: 水汽蒸腾,笼罩着广阔的云梦泽地带,水波澎湃动乱,岳阳楼好似也瑟缩不安的摇晃起来。12、从诗的最后两联中,我们可以窥定诗人怎样的心曲?答: 太平盛世,自己不甘心闲居无事,因此渴望出仕求官,渴望被援引。13、诗的最后两句采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有什么作用? 答: 用典故。这是隐喻做官没有途径,言外之意就是希望张丞相能
10、助一臂之力。五、茅屋为秋风所破歌1、以下对古诗词鉴赏有误的一项为哪一项( )(3分) A本诗的前两句中,一个“怒字运用比喻,写出了秋风气势之猛,一个“卷字写出了人们受害之重。B“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一句是激愤之词,诗人因贫困面对大风刮走的茅草心急如焚,“群童因贫困而冒风抱走不值钱的茅草。C“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一句从眼前的处境想到“安史之乱的种种痛苦,让人想到“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这句诗。D全诗表达了诗人忧国忧民、体察人间冷暖的济世情怀和博大宽广的胸襟。【解析】“怒字运用了拟人。2、杜甫一向关心人民疾苦,他的诗素有“诗史之称,但为什么这首诗中他却一反常态,只写自己的个
11、人遭遇?请谈谈你的理解。(3分)答: 作者通过个人遭遇的描写,推己及人,仍然表现出了关心人民、关心社会的济世情怀。3、题目中的“歌字代表了诗的体裁,诗流露了 的思想,“自经丧乱少睡眠一句中“丧乱是指“ 答案:忧国忧民 安史之乱4、“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两句在诗里有什么作用?答: 答案:一是实写自然环境,交代了事件开展的具体时间,并渲染了特定的气氛;二是衬托出诗人暗淡、凄凉的心境,为下文写诗人忧国忧民的伟大胸襟蓄势。4、全诗先 表达方式,后 表达方式,既写了诗人贫穷甚至恼羞成怒的窘状,也表达了诗人 的胸怀,情真意切,感人至深。答案:记叙 议论抒情 忧国忧民博大宽广 5、结合诗歌内容,谈
12、谈你对“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一句的理解。答: 答案:诗人希望眼前能突现这样的房屋,来温暖天下寒士,他宁可独受茅屋破败,受寒受冻而死,也心甘情愿。表达了诗人饱览民生疾苦、体察人间冷暖的济世情怀。6、各用一个词语概括四个自然段的意思。每一个词语不超过5个字答: 答案:秋风破屋图群童抱茅图屋漏无干图遥想广厦图7、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记叙了一件什么事?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答: 经过“安史之乱颠沛流离生活的杜甫来到成都,在友人的帮助下,在成都西郊浣花溪搭了几间茅屋,困难度日。茅屋难以抵挡狂风大雨的袭击,茅草被风吹走,终日屋漏,难以入睡;表达了作者忧国忧民的情怀,坦露了诗人以天下苍生为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8 部编八下 语文课 古诗文 阅读 理解 复习题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