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热学名词解释(6页).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传热学名词解释(6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传热学名词解释(6页).doc(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1、 傅里叶定律P35:在导热的过程中,单位时间内通过给定截面的导热量,正比于垂直该 截面方向上的变化率和截面面积,而热量传递的方向则与温度升高的方向相反。 2、 热导率(导热系数)P6、P37:表征材料导热性能优劣的参数,即是一种热物性参数, 单位W/(mk)。数值上,其定义为单位温度梯度(在1m长度内温度降低1K)在单位时间内经单位导热面所传递的热量。 3、 绝对黑体P9:简称黑体,是指能吸收投入到其表面上的所有热辐射能量的物体。 4、 传热系数P13:数值上,它等于冷、热流体间温差t=1C、传热面积A=1m时热流量 的值,是表征传热过程强烈程度的标尺。 5、 热扩散率P45:定义式为a
2、=/c,它表示物体在加热或冷却中,温度趋于均匀一 致的能力。这个综合物性参数对稳态导热没有影响,但是在非稳态导热过程中,它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参数。 6、 接触热阻P67:在未接触的界面之间的间隙常常充满了空气,与两个固体便面完 全接触相比,增加了附加的传递阻力,称为接触热阻。 7、 肋效率P62:表征肋片散热的有效程度。肋片的实际散热量与其整个肋片都处于肋基温 度下得散热量之比.8、 第一类边界条件P44:规定了边界上的温度值,称为第一类边界条件。 9、 第二类边界条件P44:规定了边界上的热流密度值,称为第二类边界条件。 10、第三类边界条件P44:规定了边界上的物体与周围流体间的表面传热系数
3、h及周围流体 的温度tf,称为第三类边界条件。 11、集中参数法P117:当固体内部的导热热阻小于其表面的换热热阻时,固体内部的温度 趋于一致,近似认为固体内部的温度t仅是时间的一元函数而与空间坐标无关,这种忽略物体内部导热热阻的简化方法称为集中参数法。 12、当量直径:定义:把水利半径相等的圆管直径定义为非圆管的当量直径。 13、混合对流P273:当0.1Gr/Re210时称混合对流。 14、定性温度:定性温度为流体的平均温度。 15、膜状凝结P301:如果凝结液体很好地润湿壁面,它就在壁面上铺展成膜,这种凝结形式就称为膜状凝结。 16、珠状凝结P301:当凝结液体不能很好地润湿壁面时,凝结
4、液体在壁面上形成以个个的小液珠,称为珠状凝结17、烧毁点:燃料元件发生烧毁的位置。 18、热边界层及其厚度: 19、维恩位移定律P357:在一定温度下,绝对黑体的与辐射本领最大值相对应的波长和绝对温度T的乘积为一常数,波长 m与温度 T成反比的规律称为维恩位移定律。 20、玻耳兹曼定律P356:Eb=T4,表示黑体辐射力也热力学温度(K)的关系。 21、基尔霍夫定律P375:在给定温度下,对于给定波长,所有物体的比辐射率与吸收率的比值相同,且等于该温度和波长下理想黑体的比辐射率。 22、角系数P396: 辐射换热时,一个表面发出的辐射能落到另一表面上的百分数。 23、有效辐射P405: 有效辐
5、射是指单位时间内离开表面单位面积的总辐射能,记为J。 24、投入辐射P405: 单位时间内从外界投入到物体的单位表面积上的总辐射能称为投入辐射。 25、复合换热表面传热系数: 26、重辐射面P440:净辐射传热量为零的表面。 27、光谱发射率:热辐射体的光谱辐射出射度与处于相同温度的黑体的光谱辐射出射度之比。 28、光谱吸收比:物体吸收某一特定波长辐射能的百分数成为光谱吸收比。 29、灰体:对于各种波长的电磁波的吸收系数为常数且与波长无关的物体,其吸收系数介于0与1之间的物体。 30、漫灰表面:除了与方向无关外,还与波长无关,则称为“漫灰”表面。 31、传热过程P459:是指热量从壁面一侧的流
6、体通过壁面传到另一侧流体的过程。32、临界热绝缘直径P462:在圆柱形物体外表包覆热绝缘材料时,相应于散热量为最大值的热绝缘层外直径。其数学表达式为:d02h0。 36、定向辐射强度:指垂直于辐射方向的物体单位表面积在单位时间、单位立体角内向外发射出的辐射能量。是一表征物体表面沿不同方向发射能量的强弱的物理量。 1. 导热基本定律 : 当导热体中进行纯导热时 , 通过导热面的热流密度 , 其值与该处温度梯度的绝对值成正比 , 而方向与温度梯度相反。 2. 非稳态导热: 发生在非稳态温度场内的导热过程称为非稳态导热。 或:物体中的温度分布随时间而变化的导热称为非稳态导热。 3. 凝结换热 : 蒸
7、汽同低于其饱和温度的冷壁面接触时 , 蒸汽就会在壁面上发生凝结过程成为流液体。 4. 黑度 : 物体的辐射力与同温度下黑体辐射力之比。 5. 有效辐射: 单位时间内离开单位表面积的总辐射能。 6 稳态导热 : 发生在稳态温度场内的导热过程称为稳态导热。 7稳态温度场 : 温度场内各点的温度不随时间变化。(或温度场不随时间变化。) 8 热对流:依靠流体各部分之间的宏观运行,把热量由一处带到另一处的热传递现象。 对流换热:流体与固体壁直接接触时所发生的热传递过程. 对流换热与热对流不同, 既有热对流,也有导热;不是基本传热方式 9 传热过程 : 热量由固体壁面一侧的热流体通过固体壁面传递给另一侧冷
8、流体的过程。 10肋壁总效率 : 肋侧表面总的实际散热量与肋壁 测温度均为肋基温度的理想散热量之 比。 11. 换热器的效能(有效度) : 换热器的实际传热量与最大可能传热量之比。或 12. 大容器沸腾 : 高于液体饱和温度的热壁面沉浸在具有自由表面的液体中所发生的沸腾。 13. 准稳态导热 : 物体内各点温升速度不变的导热过程。 14. 黑体 : 吸收率等于 1 的物体。 15. 复合换热: 对流换热与辐射换热同时存在的综合热传递过程。 16. 温度场 : 温度场是指某一瞬间物体中各点温度分布的总称。 17. 吸收率: 外界投射到某物体表面上的辐射能,被该物体吸收的百分数。 18.温度边界层
9、:对流换热时,在传热壁面附近形成的一层温度有很大变化(或温度变化率很大)的薄层。 简答1. 简述非稳态导热的基本特点。 ( 1 )随着导热过程的进行 , 导热体内温度不断变化 , 好象温度会从物体的一部分逐渐向另一部分转播一样 , 习惯上称为导温现象。这在稳态导热中是不存在的。 ( 2 )非稳态导热过程中导热体自身参与吸热(或放热),即导热体有储热现象,所以即使对通过平壁的非稳态导热来说,在与热流方向相垂直的不同截面上的热流量也是处处不等的,而在一维稳态导热中通过各层的热流量是相等的。 ( 3 )非稳态导热过程中的温度梯度及两侧壁温差远大于稳态导热。 2. 什么是临界热绝缘直径?平壁外和圆管外
10、敷设保温材料是否一定能起到保温的作用,为什么? ( 1 )对应于总热阻为极小值时的隔热层外径称为临界热绝缘直径。 ( 2 )平壁外敷设保温材料一定能起到保温的作用,因为增加了一项导热热阻,从而增大了总热阻,达到削弱传热的目的。 ( 3 )圆筒壁外敷设保温材料不一定能起到保温的作用,虽然增加了一项热阻,但外壁的换热热阻随之减小,所以总热阻有可能减小,也有可能增大。 4 不凝结气体含量如何影响了蒸汽凝结时的对流换热系数值?其影响程度如何?凝汽器如何解决这个问题? ( 1 )因在工业凝汽器设备的凝结温度下,蒸汽中所含有的空气等气体是不会凝结的,故称这些气体成分为不凝结气体。当蒸汽凝结时,不凝结气体聚
11、积在液膜附近,形成不凝结气体层,远处的蒸汽在抵达液膜表面进行凝结前,必须以扩散方式穿过这个气体层,这就使凝结换热过程增加了一个热阻,即气相热阻,所以 c 降低。( 3 分) ( 2 )在一般冷凝温差下,当不凝结气体含量为 1% 时,换热系数将只达纯净蒸汽的 40% 左右,后果是很严重的。( 3 分,答 50% 左右也可) ( 3 )这是凝汽器必须装设抽气器的主要原因之一。 5 写出直角坐标系中导热微分方程的一般表达式,它是根据什么原理建立起来的?它在导热问题的分析计算中有何作用? ( 1 )直角坐标系中导热微分方程的一般表达式为: ( 2 )它是根据导热基本定律(或傅里叶定律)和能量守恒定律建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传热学 名词解释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