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古诗两首》教学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 古诗两首》教学设计.docx(4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古诗两首教学设计古诗两首: 教学设计 古诗两首:教学设计 教学要求: 1、在学生自读的基础上,结合阅读译文弄清诗句的意思,感受诗歌的意境。 2、引导学生多诵读,体会诗的意蕴,在熟读的基础上背诵。 3、收集一些自己能读懂的古诗,增加语文积累。 教学时间: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简介凉州词。 凉州词是凉州歌的唱词,不是诗题,是盛唐时流行的一种曲调名。开元年间,陇右节度使郭知运搜集了一批西域的曲谱,进献给唐玄宗。玄宗交给教坊翻成中国曲谱,并配上新的歌词演唱,以这些曲谱产生的地名为曲调名。后来很多诗人都喜爱这个曲调,为它填写新词,因此唐代很多诗人都写有凉州词。 王之涣这首诗写戍边士兵的怀乡情。写得苍凉
2、慷慨,悲而不失其壮,虽极力渲染戍卒不得还乡的怨情,但丝毫没有半点颓丧消沉的情调,充分表现出盛唐诗人的广袤胸怀。 首句黄河远上白云间抓住远眺的特点,描绘出一幅动人的图画:宽阔的高原上,黄河奔腾而来,远远向西望去,似乎是从白云中流出来的一般。次句一片孤城万仞山,写塞上的孤城。在高山大河的环绕下,一座地处边塞的孤城巍然矗立。这两句,描写了祖国山川的宏伟气概,勾画出这个国防重镇的地理形势,突出了戍边士卒的荒芜境遇,为后两句刻画戍守者的心理供应了一个典型环境。 在这种环境中突然听到了羌笛声,所吹的曲调恰好是折杨柳,这就不能不勾起戍卒的离愁。古人有临别折柳相赠的风俗。柳与留谐音,赠柳表示留念。北朝乐府鼓角
3、横吹曲有折杨柳枝,歌词曰:上马不捉鞭,反拗杨柳枝。下马吹横笛,愁杀行客儿。歌中提到了行人临去时折柳。这种折柳赠别之风在唐代极为流行。于是,杨柳和离别就有了亲密的联系。现在当戍边士卒听到羌笛吹奏着悲凉的折杨柳曲调时,就难免会触动离愁别恨。于是,诗人用豁达的语调排解道:羌笛何须老是吹奏那哀怨的折杨柳曲调呢?要知道,玉门关外原来就是春风吹不到的地方,哪有杨柳可折!说何须怨,并不是没有怨,也不是劝戍卒不要怨,而是说怨也没用。用了何须怨三字,使诗意更加储蓄,更有深意。 三、四两句,明代的杨慎认为含有讽剌之意:此诗言恩泽不及于边塞,所谓君门远于万里也。(升庵诗话)中国古代诗歌一直有兴寄的传统,更何况诗无达
4、诂,我们认为读者未尝不行这样理解,但不能就此而确定作者确有此意。 四、师生互动活动设计: (一)老师活动设计 1从故事入手,激发学生爱好,同时交代时代背景,便于学生理解。 2启发学生沟通自学成果,激励他们提出自己不懂的问题。 3有重点地探讨学生提出的问题,相机点拨学生体会诗的意境。 (二)学生活动设计 1自己查找资料,自学古诗,并提出自己不能解决的问题。 2通过小组探讨解决自己提出的问题,不能解决的全班探讨解决。 其次课时 学习出塞 1读课文,解题。 塞:关塞,边塞。你怎么理解题目? 简介作者王昌龄,唐代闻名的诗人。字少伯,很有才华,曾中进士,擅长七绝,有诗家夫子王江宁之称。今日学的是他最闻名
5、的一首诗。 2老师范读课文。 3沟通自学体会。 4提出问题,老师归纳,集体解决。 (l)秦时明月汉时关:(学生理解不了。老师提示讲解)这一句应用了一种古修辞方法(互文),应当理解为秦汉时的明月,秦汉时的关。也就是说,明月照在关塞上的景象,自秦汉一来,始终如此。 (2)万里长征人未还;表面意思是,万里远征的人还没有回来。事实上是说,战乱终年不止,远征的战士还没有返回家园。 (3)老师简介龙城飞将胡马阴山等词语。以利于学生理解这两句诗。 5体会诗的意境。 (l)读了这首诗你有什么感受?(古代战乱不断发生,百姓苦不堪言;盼望能有飞将军重出,救百姓于水火;这首诗意境深远,言少意多。) (2)你觉得这首
6、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6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诗,体会作者渴望出现英勇善战,体恤士卒的将帅,巩固边防的心情。 7、布置作业 背诵两首古诗,默写出塞。 板书设计: 出塞 秦时明月汉时关(以景抒情) 但使不叫(联想言志) 古诗两首:教学设计 古诗两首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认读7个生字,会写9个生字 2、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课时: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读2个生字,会写2个生字 2、正确、流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谈话 1、请大家把你课前打算好的小草拿出来 2、请同学们谈谈对小草的相识 3、在什么地方发觉的小草? 4、小草长得如何? 5、你是如何拔出小草
7、? 老师小结:小草很坚韧,春天一到,它又欢乐地来到我们生活中,人们看到小草就会被它所震撼,唐代诗人白居易也看到了小草,还写了一首特别出名的小诗,题目是草。(老师板书课题) 二、老师范读小诗,学生仔细听,听后汇报记住哪一句 三、学生自由读诗,画诞生字,同桌或小组相互沟通 四、生字教学: 1、出示字卡认读:枯荣 2、出示带有生字的句子 五、学习古诗 1、自由读诗,老师画出节奏范读。 草 离离| 原上草, 一岁| 一枯荣。 野火| 烧不尽, 春风| 吹又生。 2、学生自由仿照读诗 3、老师指名读诗 4、小组合作,了解诗歌大意 5、以组汇报: 老师出示春草图,冬草图引导学生视察图,讲图意,理解前两句离
8、离| 原上草,一岁| 一枯荣。 问:小草冬天都经验了冰冻、火烧,但到了春天,它们却又长出来了,这又说明白什么?(学生大胆发言说明小草坚韧、英勇、生命力强等) 请大家齐读后两句 六、朗读全诗 七、试背全诗 八、指导书写 1、老师范写2、学生范写 九、拓展延长 1、读书后古诗 2、积累白居易的古诗 其次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读5个生字,会写7个生字 2、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过程: 一、以图引文 1、幻灯出示图片,同学们:请大家细致视察图片,然后,把你看到的告知大家。(小男孩、黄蝶、花、小路) 2、大家来到这里,你认为这里的景色怎样?(漂亮)人呢?(可爱) 想知道这是哪里呢?这里是新市一个姓徐
9、的人开店的地方,唐代诗人杨万里就住在这里。(老师顺手板书课题和作者) 3、让生齐读课题,理解题意。 二、自由读诗,扫除生字障碍 师语:杨万里看到漂亮的景色,他写了一首诗 1、圈诞生字,小组沟通识字方法 2、请小老师上讲台进行生字教学,班内沟通识字方法,筛出难字进行教学 3、出示带有生字的句子认读。 三、学习古诗 1、出示全诗画出节奏 宿新市徐公店 唐杨万里 篱落|疏疏| 一径| 深, 树头| 花落| 未| 成阴。 儿童| 急走| 追|黄蝶, 飞入| 菜花| 无处| 寻。 2、老师范读古诗 3、学生自由以组学习古诗,找出不理解的诗句 4、班内沟通学习状况,(重点理解前两句古诗) 四、指导朗读 1
10、、师语:这么美的春天,我们读诗时应当怎样读? 2、录音范读,学生仿照朗读 五、背诵古诗 六、指导书写 七、布置作业: 1、背会古诗,2、积累古诗 八、板书设计: 枯 野火烧不尽 景 漂亮 草 宿新市徐公店 荣 春风吹又生 人 可爱 古诗两首教学设计三 一、谈话引入,激发爱好 1同学们,课前老师让大家依据你对春天的视察画一幅画,能把你们的作品展示给大家,并谈谈在你的眼中春天是什么样的吗? 同学们,你们说得都很好,假如能把你们所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都写下来,就是一篇很好的文章。古时候的人经常以诗歌的形式写出他们对美妙景色的宠爱。今日,我们就来学习第4课古诗两首。 板书课题(认读古、诗、首) 2商
11、讨学法:你认为学古诗应当学什么?怎样学呢?(学生各抒已见,老师总结归纳:学生字读古诗背古诗。) 二、随文识字,体会诗意 1(课件展示主题图)请按由近及远的依次说一说你看了哪些景物?这漂亮的景色被唐代大诗人孟浩然尽收眼底,写了一首春晓,而且这首诗千百年来始终受到人们的宠爱。 2(课件展示古诗春晓,生字眠、处、闻用红字显示) (1)读题目,你们知道题目的意思吗?(春晓:春天的早晨。晓:天刚亮的时候。) (2)借助拼音初读古诗,画诞生字。 (3)指名朗读,正音。 3(课件展示朗读) (1)听课件朗读,整体感受诗的节奏与韵律。 (2)认读眠、闻、处(同桌自学,汇报识字方法) 比一比:闻问处外 形声字:
12、眠(冬眠)(睡眠) (3)指名朗读:边听边思索:诗人听到了什么?哪个字与听的意义一样?(闻在这里表示,听一听,而不是闻一闻。) (4)诗人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诗人看到了地上飘落的花瓣,仿佛看到昨夜的春风和春雨来到窗前)。 (5)小结:春晓描写的是一幅雨后早晨的漂亮景色。就请我们接着在反复朗读中感受春景的漂亮吧! 三、指导朗读,背诵古诗 1老师范读,学生体会读诗的语气和停顿。如:春眠/不觉晓 2学生练习朗读古诗。 3指名朗读,读后评议。 4边想象边背诵,感受春景的漂亮。 5小组竞赛,看谁背得好。 四、指导书写,巩固练习 1出示生字古、声、多,学生视察字的结构,说出字的部件在田字格的位置,老
13、师范写笔顺,提示不简单写好的笔画及简单写错的地方,如:多字的撇、横撇;声字的上半部是士,不是土等。学生先描红,后临写。 2练习 (1)连线诗眠处古首闻 shwngminchshu (2)填一填 ()眠()觉晓, 到处闻啼鸟。 夜()()()(), ()落()()()。 其次课时 一、复习巩固,引入新课 1读词语,巩固生字 两首古诗一首儿歌冬眠到处见闻乡村春色满园 2口头扩词(激励学生在生活中自主识字)。 诗诗人()闻见闻()() 古古人()() 3背诵春晓,回顾学法。 (1)借助拼音读古诗,学生字。 (2)朗读体会诗意。 (3)熟读成诵。 二、随文识字,体会诗意 1(课件展示主题图)说一说人看
14、到了什么?图中画的是城镇还是乡村,从哪看出来的?(主题图中显示题目与作者,认读村、居,口头扩词,理解题目。) 2(课件展示古诗,生字醉、烟、童、散、忙用红色字显示)借助拼音初读古诗,画诞生字。 3(课件展示朗读) 学习一、二句 (1)指读第一句,说一说,这句诗写了什么?(齐读,指导停顿:草长/莺飞/二月天) (2)春天的乡村还有什么迷人的景色呢?(读其次句,认读醉,烟。) (3)这么漂亮的景色我们该怎么读?(齐读一、二句。) 学习三、四句 (1)自由读,同桌之间说一说自己读懂了什么? (2)指名读(认读童、散、忙,理解纸鸢)。 (3)请你谈谈自己放风筝时的心情,把自己想象成图中那几个刚散学归来
15、的小孩,请你欢快地读三、四句,读出心中的喜悦。 4质疑:诗中哪一句最不好理解? 三、感情朗读,背诵古诗 1去掉拼音娴熟读,竞赛读。 2配乐背诵,边读边想象在漂亮的春天里欢乐的生活。 四、指导书写 出示生字处、知、忙,视察字的结构,课件展示笔顺,老师范写处字,学生描红、临写。 五、扩展活动 1你还知道哪些写春天的古诗? 2请你也来编一首描写春天的小儿歌吧! 古诗两首教学设计2 第一课时 一、看图激趣 1出示课文插图:图中画了谁?他在干什么?他想干什么?(指名说)清代有一位诗人为这写了一首诗,你想读读吗? 板书课题,指导读准平舌音所。 二、初读感知,了解古诗大意 1自由读古诗,借助拼音读准字音。
16、2同桌对读,检查字音。 3再自由读,说说古诗写了画中的哪些景物。 4指名说。 三、图文结合,再读感悟 1出示挂图,师指牛与牧童图,问:这是什么?(牧童骑黄牛) 牧童兴奋地唱起了歌,他的歌声怎么样?(歌声振林越) 2多美的一首诗!我们一起来读一读吧。 齐读、指名读、男女生赛读。 四、读诗想画面 1师配乐读古诗,学生想象古诗描绘的画面。 2老师引导依据画面练习背诵。(引背、同桌对背、齐背) 五、读一读,想一想 从林直、鸣蝉可以知道这首古诗是写哪个季节的? 六、指导书写 1出示田字格中的生字,学生认读。 2指导学生视察生字的占格位置。 3老师范写,同时讲解。 4学生练写,老师巡察指导。 5评价。 其
17、次课时 (一)看图导入 1出示挂图:这是什么? 2小池美吗?美在哪里?(指导看图,用自己的话说。) (二)初读感知 1自由读古诗,留意读准字音,读顺诗句。 2同桌相互检查生字的读音,相互订正读错的字音。 (三)图文比照,再读感悟 1看图:池塘是怎样的?诗中是怎样写的? (引出:泉眼无声惜细流,树荫照水爱晴柔。) 引导学生理解泉眼和晴柔。 2图上还有什么?诗人是怎样写的?(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3全班齐读。 (四)指导朗读 1个别读。 2评读。 (五)读诗想画面,指导背诵 1分小组练习(一人读诗,其他人想画面):你看到了什么? 2全班沟通。 3指导背诵。 (六)巩固生字 1出示带音
18、节的生字认读。 2去掉音节认读。 3小组合作,认记字形。 (七)拓展练习 学生背诵其他自己学会的诗,比如杨万里的诗,或描写夏天的诗等。 (八)作业设计 1练习书写生字。 2背诵一两首描写夏天的古诗。 板书设计 所见 骑振捕闭 小池 泉眼树阴 小荷蜻蜓 古诗两首 教案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1.自主学会本课生字,能正确、工整地书写,并能运用。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诗句,想象诗句所描绘的画面,感受春天的美妙。3.搜集描写春天的诗句,激发学生酷爱大自然、酷爱春天的情感。一、学习绝句(一)复习导入,解题1.回忆并背诵已学的和春天有关的古诗。(板书:春天)2.导入课题,并简要释题。(齐读课题)(
19、二)初读,指导读通诗句1.配乐范读。留意生字的读音和老师朗读的语气和节奏。2.自由轻声练读。读准每个字音,遇到生字画出来,并多读几遍。3.指名读。(1)读生字,简介鸳鸯。(2)读诗句,正音,评价。4.齐读。过渡:这一回,诗人是从哪些方面来呈现春天的美妙的呢?让我们读读诗句再细细品尝吧!(三)明诗意,悟诗情,指导朗读1.指导读第一句。(1)迟日是指春日,诗人在感叹什么呢?(2)借所学的成语赞美春天,激发热忱。(3)指导朗读第一句(指读、齐读)。过渡:春天是多么美妙呀,下面我们随着诗人一起走向大自然,用眼睛、用鼻子、用耳朵、专心去感受一番。2.指导读其次句。(1)当你走向野外时,第一个告知你春天来
20、临的肯定是风,因为春天的风(引导学生说说春风的特点)其次句告知我们:(暖暖)的春风带着(花草的香气)迎面吹来。(2)指导朗读。3.轻轻读第三句。(1)体会泥的改变,理解融。(2)给飞加点。从燕子来回地飞,可以看出它们的心情。朗读体会(试读、指导、齐读)。(3)看图,说说燕子们在忙什么事情,完整地说说诗句的意思。过渡:小燕子忙得不亦乐乎,而漂亮的鸳鸯又在干什么呢?4.指读第四句。给暖加点,这个暖字会给你什么样的感觉呢?猜想一下鸳鸯们睡在沙地上在干什么。5.用比较的方法指导朗读三、四两句。(四)诵读,唱诗1.指句朗读(评价、指导)。2.配乐齐声朗读。3.配上学过的曲子唱诗以助记忆。二、学习春日(一
21、)复习导入指名背诵绝句,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意思。(二)学习春日,自读完成以下要求1.把诗歌读正确、流利,认记生字。2.指名读诗,提示读准胜泗滨。3.依据注释了解诗歌的大意。4.小组沟通:相互释疑,探讨难点。(三)朗读古诗,理解诗意,体会感情1.指名读诗句,说说自己对诗意的理解。2.全班沟通,相机点拨。(1)作者到泗水边找寻春天,他看到了什么?能想象都有什么面貌一新吗?(引导学生利用自己的生活积累详细感知无边光景一时新)(2)万紫千红是说春天的什么?能详细说说吗?(借助图画形象感知花儿的缤纷色调,春天的漂亮景象)3.结合理解,练习有感情地朗读。(1)自己练习读,边读边想象。(2)指名读,师生评
22、议。(3)以读代讲,师生合作:老师朗读散文,学生用恰当的诗句来对答。师:在一个春光明媚的日子,我信步到泗水河边找寻春色,啊,放眼望去,一切都面貌一新了,全没了冬日的苍白和萧瑟。生: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师:人们平常都知道有春风,但要是真正相识它,只有在见到万紫千红的景象以后。你看,春风徐来,各种景象面貌一新,到处万紫千红,百花争艳,有了春风,才有这无边的美景。生: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四)总结评价,课后拓展1.诵诗、唱诗。2.读课后第3题的诗句。 古诗两首教学设计二 学习目标 1会认古、诗等13个字,会写古、声等6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初步感
23、受古诗的韵律美、意境美,培育酷爱祖国传统文化的初步情感。 课前打算: 1每个学生自做一份本课生字小卡片。 2.学生预习:读读课文,同学间相互帮助,看能读懂多少。 第一课时 (学习春晓) 一、导入新课,学习古、诗、首三个字。 1.指名背诵儿歌。 2.指名背诵古诗(随意)。 3.小挚友们已经会背这么多古诗了,真了不得。那么,老师写两个字看看大家相识吗? (板书:古诗) 4.学生自学、互学、扩词嬉戏。 5.你会背诵5首,他会背诵8首,哪位小挚友相识这个几首的首字呢? (可以板书出来让学生认读,也可以依据班级状况让学生板书首字) 二、学习古诗春晓 (一)初读古诗,正确流利。 1.出示古诗(课件或小黑板
24、)。 2.询问班级内有没有会背诵的。如有,就请会背诵的小挚友领着大家读。 3.指导学生读准字音。 眠:读min不读mn。闻:前鼻音wn。 4.自由练读。力求会背。 (二)再读古诗,了解大意。 1.请小挚友们再读读这首古诗,看看你哪儿读懂了,还有哪儿不懂。 2.质疑。 学生可能提出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1)晓:可以先告知学生春晓是春天的一个早晨,再让学生联系晓的日字旁理解。 (2)眠:可让学生相互解答,或者干脆告知学生是睡觉的意思。 (3)闻:先让学生看门字里面是什么字(耳),再问耳朵是用来干什么的(听)。顺便进行扩词练习。(新闻、著名、耳闻、见闻) (4)啼鸟:可以倒过来让学生理解(鸟啼)。
25、3.句子比较,初步感受古典诗歌的韵律美:到处闻啼鸟和到处闻鸟啼两个句子,在这首中用哪个好?为什么? 4.粗略讲讲诗意。先让学生自己说,老师再予以点拨指导。 (三)反复吟诵,感悟意境。 1.感悟韵律。 (1)齐读古诗。 (2)引导学生发觉晓、鸟、少三个字的韵母都是ao,适当渗透一点押韵的学问。 (3)自由练习朗读,边读边体会晓、鸟、少三个字在诗歌中很顺口(押韵)。 2.感悟节奏。 (1)老师范读,学 生体会老师哪儿的停顿长一些或者拖声较长。 (2)适当断句,引导朗读。 春眠/不觉晓,到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3)学生自读,体会感悟。 3.想象意境。 (1)课件或挂图:雨后春天
26、的早晨漂亮的景象。 (2)老师描述引读。 在春天里睡觉真好,不知不绝就天亮了春眠不觉晓;刚一醒来,就听到四处传来鸟儿的啼叫,那声音真好听到处闻啼鸟;昨天夜里刮风又下雨,不知道那些漂亮的花儿被风吹雨打落下了多少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4.背诵古诗。 三、指导写字。 (一)范写、讲解。 古:横肯定要长,写在横中线上方;竖写在竖中线上,可稍向左斜。 多:此字是上下结构,不能写成左右结构。关键是留意第四笔撇的起笔处,应当在田字格中心交叉点略微偏右一点。 处:1.引导相识折文。2.捺要写出小脚丫。(写捺画,起笔轻,要出脚,先停停。) (二)学生练习。 古诗两首教学设计一 教学目标 1相识古、诗等13个
27、生字。会写古、声等6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3知道春天美妙,要珍惜春光。 教学重点 识字、写字,能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课文。 课时支配 2课时 教学打算 幻灯片、课件或古筝曲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你会背哪些古诗?(指名随意背诵古诗)你们已经会背这么多古诗了,真了不得。那么,老师写两个字看看谁相识。(板书:古诗(加拼音)。(会的学生当小老师教教不会的。然后集体沟通并书空古。)你会背几首古诗?(板书:首(加拼音)哪位同学相识这个首字?(指名读字、正音、扩词)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第4课古诗两首(板书:课题) 雨后的早晨,当我们从香甜的睡梦中醒来,推开窗户时,你有什么感觉
28、?(生可以依据切身经验来回答,也可以想象着来回答。)一千多年前的孟浩然跟你们有同感,他以诗的形式为我们呈现了一幅雨后早晨的春景图春晓(板书:春晓) 二、范读课文、整体感知 师范读课文,生仔细听不相识的字或不熟识的字的读音。 三、自读课文、自学生字 1边利用拼音自读古诗,边圈画生字,要求读准字音、读得连贯。 2小组合作,沟通识字方法。 四、理解诗句、熟读成诵 1指读古诗,要求读得正确、流利。 2你是怎样记住眠、处的?(生汇报识字方法。) 点拨: (1)眠是形声字;它是什么意思。 (2)处是翘舌音,也是多音字,还念ch;与外区分;书空。 3说一说:诗中写了春天什么时间的景色?又写了哪些景物?你是从
29、哪句话读懂的? 点拨:(1)鸟的叫声是什么样的?(幻灯出示:()的鸟叫声) (2)播放风雨声,想象说话:你眼前出现了什么?你又想到了什么? (3)看到飘落的花瓣,你有什么感受? (4)结合每一句进行朗读指导、训练。 4配乐诵读全诗。(个人读、评价读、小组竞赛读) 5背诵诗句。(男女生竞赛读、背) 五、再现生字、指导书写 1出示:古、诗、首、眠、处、闻、声、多、知 2认读、组词,用到处说话。 3视察处、声、多、知的结构,并说一说它们在书写时应留意什么? 4重点指导处、声、多。 5学生描红、临摹。 六、课后作业、扩展活动 积累咏春的诗句。 其次课时 一、激发情趣、导入课题 春天到了,你们喜爱干些什
30、么?清朝诗人高鼎居住在乡下时就亲眼目睹了儿童放学归来,三五成群,迎着春风,放飞风筝的情景,于是他便为后人留下了一首较为明快的诗篇村居。(板题,生齐读课题并识记村、居) 二、范读课文、整体感知 仔细听不相识的字或不熟识的字的读音。 三、自读课文、自学生字 1利用拼音自读古诗,边圈画生字,要求把字音读准,把诗句读连贯。 2小组合作,沟通识字方法。 四、理解诗句、感悟观赏 1指读古诗,要求读得正确、流利。 2你是怎么记住醉、烟、童、散、忙的? 点拨:(1)醉是平舌音。 (2)烟韵母是前鼻韵母。 (3)童可以用熟字相加的方法认记(立+里)。 (4)散是平舌音;偏旁是反文旁,不是折文旁。 (5)忙书空;
31、扩词;用连忙说话。 3自读古诗,然后谈一谈你最喜爱这首诗的哪一句,为什么? 点拨:(1)纸鸢:风筝。 (2)拂堤杨柳醉春烟:杨柳在微微春风中摇摇摆摆,沉醉在这漂亮的春光中。(演示课件或出示图片,帮助学生理解) 4让我们闭上眼睛,伴着奇妙的音乐听xx同学朗诵这首诗,然后谈谈你的感受。(指名配乐朗诵) 5沟通听读后的感受。 6请你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你的感受。(配乐练读、指名读、评价读) 7练习背诵课文。 五、再现生字、指导书写 1出示醉、烟、童、散、忙。 2连词认读生字。 3视察忙的结构特点,说说这个字书写时应留意什么? 4指导、示范书写忙字。 5学生描红、临摹。 六、沟通资料、扩展朗读 自
32、古以来,人们都喜爱春天,珍惜春光。古代诗人除了春晓村居以外,还写了许多咏春的诗句,把你积累的诗句与小组内的同学沟通沟通。(也可以出示老师摘抄的诗句,让学生读一读。如: 双飞燕子几时回?夹岸桃花蘸水开。徐俯春游湖 春宵一刻值千金,花有芳香月有阴。苏轼春宵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朱熹春日 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韩愈晚春 古诗两首教学设计四 设计理念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特性化行为。本课设计侧重从搜集整理资料、潜心品析吟诵、对比想象拓展等方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让学生在读诗的过程中,自由地、充分地与文本进行对话,在师生互动的阅读实践中披文入境,读占鳌头;让学生读出自己的
33、理解,读出自己的体验,读中悟美,读中悟情。 教学目标 1相识5个生字,会写7个生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两首古诗,背诵并会默写。 3感悟诗歌内容,想象诗歌所描绘的情景,体会挚友间的情深意重。 4培育学生的审美情趣,提高学生的鉴赏实力。 5激起学生对祖国诗歌的酷爱之情,培育学生课外主动诵读诗歌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难点 引导学生理解诗句的意思,想象诗歌所描绘的情景,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打算 老师:多媒体课件。 学生:预习课文,搜集相关资料。 第一课时 一、情境导入,揭示题意 1播放送别名曲,引导学生回忆读过或学过的几首送别诗。(力求在上课伊始就创设一种情境,使学生较快进入到
34、送别的氛围中,达到未成曲调先有情的效果。) 2通过赠汪伦别董大等耳熟能详的送别诗,初步感知古人的送别深情。 3介绍时代背景:古代交通不便,离别简单相见难,所以送行就成了人们表达情深意重的一种形式,也成了诗人们争相歌咏的题材。 4初读两首古诗,大致了解其异同。 5引导学生先学第一首诗,板书诗题。(留意鹤的笔顺,孟的起笔,陵的读音。) 6读题了解有关送的内容。 (1)师生沟通有关黄鹤楼的资料。 (2)课件展示黄鹤楼风采,加深对这座江南名楼的相识。 (3)师生沟通了解广陵与扬州的关系。 (4)老师相机板画长江简图,帮助学生明确诗中涉及到的地名的地理位置。老师边画边与学生交谈:黄鹤楼也好,广陵也罢,都
35、位于我们祖国第一大河长江流域。长江西起唐古拉山脉,婉蜒6300多公里后汇入东海。黄鹤楼所在的武汉就在长江与汉江的交汇处,(板书:武汉),广陵在武汉的东边。版书:广陵) (5)师生沟通了解李白与孟浩然的基本状况。(让学生明确,李白虽被后世称为诗仙,名气颇大,但孟浩然比他大十几岁,当时已诗名天下,而李白还只是二十四五岁的诗坛新秀。) (6)请学生完整表达诗题的意思。 (7)提示学法:搜集资料是理解诗题,学习古诗的一个好方法。 二、初知诗意,质疑解疑 1自由练读全诗,留意读准字音,认清字形。 2指读正音。 3自读自悟,引导学生运用工具书或注释等多种方式了解诗的大意,并激励学生质疑。 4集体沟通。 (
36、1)指名概述诗意。 (2)质疑。 (3)结合板画弄懂西辞等较简洁的问题。 (4)师生沟通,确定有探讨价值的问题。 三、故事导引,入境悟惰 1师讲解并描述李、孟真挚友情的故事。据说李白常在黄鹤楼上与人饮酒赋诗。有一天,他听说仰慕已久的孟浩然就隐居在旁边的襄阳,便立即前往拜见。孟浩然听说李白来了,顾不得整理衣冠,连忙来到堂前。李白一见孟浩然,抢上一步说:孟兄,李白早知道您诗名天下,特来求教啊!哪里哪里,贤弟过奖了,过奖了!你才华横溢,我也久仰了呀!两人一见如故,从今一起游山赏月,饮酒赋诗,谈人生,谈理想就这样,好几个月形影不离。不久,孟浩然要到江浙一带远游,李白有事不能同往,特地选在黄鹤楼为孟浩然
37、送行。望着帆船远去,李白心中百感交集,于是一首千古名诗诞生了(此处讲解并描述李、孟之间交往的生动故事,意在为学生理解后两句埋下伏笔,奠定基础。) 2赏析烟花三月。 (1)唤起学生生活体验,引导学生想象、感受身边鲜花盛开的春天是怎样一幅美景。 (2)师生共议烟的丰富内涵,确定学生富有创意的特性化理解。如江边水气缭绕在繁花似锦花丛中,具有一种诗意的美感;雾气时聚时散,缭绕花间,也使人产生无限还想。 (3)师生共同在音乐中想象烟花三月月令人神往的美景。(抓住烟花三月的烟,引发学生对春天美景的想象,联想长江两岸的一片春意,形真而意远。老师先让学生感受、理解,然后再表达,这样,理解和运用就融为一体了。)
38、 (4)拓展理解烟花三月。烟花三月不仅仅指黄鹤楼所在的武汉,还有扬州,乃至整个长江两岸都是春意浓浓、一派千里鸟啼绿映红的美妙春景。当时乃盛唐时期,整个时代也如烟花三月般美妙,更体现了诗人愉悦的心境。 (5)指导朗读前两句。自由读、指读、评读、想象画面读等。 (6)小结:名楼美景遥相送,诗情画意在其中。 3品析碧空尽唯等词语。 (1)品析第三句,各抒己见谈谈对碧空尽的理解。 (2)抓住远影,体会李白目送帆船远去时间之长,对友人的情感之深。 (3)带着自己的体会试读第三、四句。 (4)指名读,师生评读,学生再读。 (5)师激情引读。 (6)从最终一句中,换词理解品析唯。引导学生体会诗人对挚友的一片
39、深情,寄情于浩荡的一江春水。体会作者伫立江边时间之长,帆影尽而情不尽,过尽千帆皆不是,一心只送孟浩然的深情。 (7)指导朗读后两句。刚好板书:情深意长。 四、赏读全诗,背诵全诗 1.自由组合练习读。 2展示特性指名读。 3师生互动背诵读。(自由组合读,让学生自读自悟,读中悟情;老师引读,点拨学生如何读,使学生深化体会诗意;展示特性读,可引发学生展示自身独特体会。) 五、学习其次首诗 1探讨沟通学习第一首诗的胜利阅历:解诗题,明背景;品词句,悟诗境;作对比,感诗情等。 2小组合作学习其次首诗。 3各组汇报沟通。 4生生互动、师生互动。了解安西、阳关等诗中所涉及地名的方位及相关学问;了解由于交通不便,从偏远的安西到阳关的送别这其中的艰难;各抒己见体会更进一杯酒的深刻内涵。 5比较两首诗的异同,诵读悟情。 6沟通这两首送别诗共同的地方,试着思索其规律性。 六、总体回顾,归纳升华 1学生沟通本节课感受。 2老师归纳总结:人分千里外,情在送别中!一样的深情,别样的故事。下节课让我们接着领会古代诗人的送别深情。 3布置作业。 其次课时 一、复习巩固,导入新课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