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语文下册文言文知识点复习整理.docx
《九年级语文下册文言文知识点复习整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九年级语文下册文言文知识点复习整理.docx(3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九年级语文下册文言文知识点复习整理九年级下册文言文学问梳理 九年级下文言文学问梳理 孙鹏 一、文学常识填空。 1墨子,名,是时期家学派的创始人。墨子一书现在一般认为是的辑录。 2孟子,名,时期邹人。孟子是所作,家经典之一。得道多助,失道寡助选自,生于忧患,死于安乐选自,鱼我所欲也选自。 “四书”指:、。 3庄周,时宋国人,哲学家,家代表人物。庄子是 的著作集。 4.曹刿论战选自,这部书相传为时期所作,是一部史学名著和文学名著。 5邹忌讽齐王纳谏选自,这部书是时期编纂的。 6.愚公移山选自,本文的体裁是。 7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分为、三部分,收录了从西周到春秋时期的诗歌篇,也称。 二、依据课文
2、内容默写。 1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2,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3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 4,再而衰,三而竭。 5.吾妻之美我者,;妾之美我者,;客之美我者,。私我也畏我也欲有求于我也 6.求之不得,。优哉游哉,。 7.蒹葭萋萋,。所谓伊人,。 8.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中论述确定斗争输赢的因素有三个,其中“人和” 最重要的句子,。 9.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中用双重否定的排比句,重点说明防卫一方地利条 件优越的句子是,。 10.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说明人要有所作为,成就大业,必需先在思想、生活、行为方面经受一番艰难甚至苦痛的磨练的句子, ,。 11.鱼我所欲也中点
3、明本文论点的句子 是,;,。,。 12.曹刿论战中最能体现庄公取信于民的是, 。 13.邹忌讽齐王纳谏中齐王接受邹忌的进谏“令初下”后情形是 ,。 14.关雎中用起兴开篇,表明文雅漂亮的姑娘才是小伙子的志向配偶的句 子是,。,。 15.在今日常被我们引用来形容所爱恋的人在远方的诗句是蒹葭中的“,。,”,且被谱上了曲演唱,成为了歌曲的一部分。 三、找出下列句子中的通假字,并说明。 1公输盘不说()通() 2子墨子九距之()通() 3子墨子之守圉()通() 4公输盘诎()通() 5亲戚畔之()通() 6曾益其所不能()通() 7衡于虑()通() 8入则无法家法家拂士()通() 9故患有所不辟也()
4、通() 10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通() 11所识贫乏者得我与()通() 12所识贫乏者得我与()通() 13乡为身死而不受()通() 14小惠未徧,民弗从也()通() 15始一反焉()通() 16汝之不惠()通() 17亡以应()通() 18一厝朔东()通() 四、古今异义词。 1请献十金金:古义今义 2荆之地方千里地方:古义今义 3虽然,公输盘为我造云梯虽然:古义今义 4吾之所以距子矣所以:古义今义 5池非不深也池:古义今义 6亲戚畔之亲戚:古义今义 7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兵:古义今义 8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是:古义今义 9.人恒过,然后能改恒:古义今义 10一箪食,一豆羹豆:古义今义 1
5、1牺牲玉帛,弗敢加也牺牲:古义今义 12可以一战可以:古义今义 13小大之狱狱:古义今义 14.再而衰再:古义今义 15又何间焉间:古义今义 16必以情情:古义今义 17.忠之属也忠:古义今义 18肉食者鄙鄙:古义今义 19.邹忌讽齐王纳谏讽:古义今义 20能谤讥于市朝谤讥:古义今义 五、一词多义。 为:公输盘为楚造云梯之械() 必为有窃疾矣。() 以牒为械() 今为妻妾之奉为之() 利:天时不如地利() 兵革非不坚利也() 得:二者不行得兼() 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加:弗敢加也() 万钟于我何加焉() 既加冠() 故:公问其故() 彼竭我盈,故克之() 朝:朝服衣冠() 于是入朝见威王()
6、 朝于齐() 孰:吾与徐公孰美() 孰视之() 美:吾妻之美我者() 臣诚知不如徐公美() 固:汝心之固,固不行彻() 吾义固不杀人() 伐:齐师伐我() 伐竹取道() 安:衣食所安() 安能辨我是雄雌() 六、说明下面加点的词。 1然胡不已乎 2在宋城上而待楚寇矣 3环而攻之而不胜 4域民不以封疆之界 5必先苦其心志 6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7贤者能勿丧耳 8.蹴尔而与之 9何间焉 10神弗福也 11惧有伏焉 12朝服衣冠 13闻寡人之耳者 14能面刺寡从之过者 15寒暑易节 七、翻译句子。 1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2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3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
7、4.忠之属也,可以一战。 5我孰与城北徐公美? 一、1翟春秋战国之际墨墨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对墨子言行2.轲战国孟子及其门人儒孟子公孙丑下孟子告子下孟子告子上 孟子论语高校中庸)3战国道庄周及其后学4.左传左丘明5战国策西汉刘向6.列子汤问寓言7.诗经风雅颂305诗三百 二、1固国不以山溪之险2入则无法家拂士3二者不行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4一鼓作气5.私我也畏我也欲有求于我也6.寤寐思服辗转反侧7.白露未晞在水之湄8.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9.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10.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
8、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11.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行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12.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13.群臣进谏,门庭若市14.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15.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三、1“说”通“悦”兴奋2.“距”通“拒”反抗3.“圉”通“御”抵挡4.“诎”通“屈”理屈5.畔:通”叛”背叛6.“曾”通“增”增加7.“衡”通“横”梗塞,不顺8.“拂”通“弼”辅佐9.“辟”通“避”躲避10.“辩”通“辨”辨别11.“得”通“德”,恩惠、感谢12.“与”通“欤”,语气助词13.“乡”通“向”从前14.“徧”通“遍”普及,普遍15.“反”
9、通“返”返回16.“惠”通“慧”聪慧17.“亡”通“无”没有18.“厝”通“措”放置 四、1.量词,先秦以二十两为一金;今专指金子2.土地方圆;今指地区、区域3.虽然如此;今常用作表转折关系的连词4.用来的方法;今表因果关系的连词5.护城河;今多指池塘6.内外亲属,包括付息亲属和母系亲属;今义:跟自己家庭有婚姻关系的或他的成员7.兵器;今多指士兵8.这样;今多用作推断动词9.经常;今多指恒心10.古代一种木质的盛食物的器具;今常为豆子的种类11.祭祀用的猪牛羊等牲畜;今指为正义事业而舍弃自己的生命12.可以凭借;表可以或能够的能愿动词13.案件;关押罪犯的地方14.其次次;又一次15.参加;中
10、间、空间16.实情;感情17.尽力做好分内的事;忠诚18.目光短浅;卑鄙19.讽谏,用示意、比方之类的方法,委婉劝告;讥讽、嘲讽20.争论;诽谤、讥讽 五、1为:给、替;是;当作;接受2.利:有利;锐利3.得:得到、获得;通“德”,感谢4.加:虚报;好处、好处;戴5.故:缘由;所以6.朝:早晨;朝庭;朝见7.孰:谁;细致8.美:认为美;美丽9.固:顽固;原来10.伐:进攻;砍伐11.安:养;怎么 六、1.为什么2.入侵3.围4.限制5.使苦痛6.了解7.丢掉8.用脚踢9.参加10.赐福11.埋伏12.穿戴13.使听到14.当面指责15.交换 七、1所以君子不战则已,战就肯定能成功。2.因为有忧
11、患而得以生存,因为沉迷安乐而衰亡。3.从前为了礼义,宁愿死也不接受施舍,现在为了所相识的贫困的人感谢我却接受了。4.这是尽了职分的事情,可凭借这个条件打仗。5我与城北徐公相比,哪一个美? 2022九年级语文下册文言文综合复习资料三 2022九年级语文下册文言文综合复习资料三 二十一马说 【甲】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出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行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
12、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杂说) 【乙】信数与萧何语,何奇之。至南郑,诸将行道亡者数十人,信度何等已数言上,上不我用,即亡。何闻信亡,不及以闻,自追之。人有言上曰:“丞相何亡。”上大怒,如失左右手。居一二日,何来谒上,上且怒且喜,骂何曰:“若亡,何也?”何曰:“臣不敢亡也,臣追亡者。”上曰:“若所追者谁?”曰:“韩信也。”上复骂曰:“诸将亡者以十数,公无所追;追信,诈也。”何曰:“诸将易得耳。至如信者,国士无双。王必欲长王汉中,无所事信;必欲争天下,非信无所与计事者。(史记淮阴侯列传) 【注释】信:指辅佐刘邦建立汉朝的大将韩信,汉初三杰之一。萧何:汉朝d的开
13、国丞相,汉初三杰之一。奇:以为奇(认为奇妙)。上:皇上,此处指刘邦。长王:长期称王。汉中:地名,在陕西省南部。无所事:用不着托付以工作。事,作动词。 1、说明下面加点词语的含义。 (1)祗辱于奴隶人之手_(2)策之不以其道_ (3)信度何等已数言上_(4)追信,诈也_ 2、用现在的话说说下面句子的意思。 (1)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2)何闻信亡,不及以闻,自追之 3、【甲】文作者借千里马和伯乐的传闻,奇妙地运用比方的手法,表达了作者愤懑的情感。说说伯乐、千里马和“食马者”、“策马者”分别比方什么? 4、辅佐刘邦之前,韩信投奔项羽不见用。假如没有萧何的一“追”,韩信是否能施展理想是一个未知
14、数。他的这段经验印证了马说中的哪个观点? 5、假如想成为“千里马”,你认为最须要的主观和客观条件各是什么?请结合上面两个语段和现实生活谈谈看法。 二十二送东阳马生序 【甲】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行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砚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节选自宋濂送
15、东阳马生序) 【乙】余幼好书,家贫难致。有张氏藏书甚富,往借,不与,归而形诸梦,其切如是。故有所览辄省记。通籍后,俸去书来,落落大满,素蟫灰丝时蒙卷轴。然后叹借者之专心专,而少时之岁月为惋惜也! 【注释】诸:“之于”的和音。辄省记:就能了解、记忆。辄、就。省,明白。通籍后:刚进入仕途。汉代制度,把姓名记在称作“籍”的竹片上,以备出入宫时查对,后世人称初做官时为同籍,意为朝中已出名籍。俸去书来,落落大满:薪俸花掉了,书籍买来了,(屋里)到处都堆放满了。落落,堆集的样子。俸,指官俸,做官的俸禄。素蟫灰丝,时蒙卷轴:白色的蠹鱼和虫丝经常沾满了书籍。素蟫,指书里的蠹虫。灰丝,指虫丝。 1说明下面句子中
16、加点词的含义。 (1)每假借于藏书之家_(2)未尝稍降辞色_ (3)家贫难致_(4)其切如是_ 2、翻译句子。 (1)又患无砚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 (2)然后叹借者之专心专,而少时之岁月为惋惜也! 3、【甲】文中最能表现作者抄书之苦的句子是哪句,请从文中摘录出来。 4、【乙】文的写作目的是什么?请你联系选段稍作分析。 5、从所选的两段文字来看,两文的作者有何相同之处?两文能够帮助我们正确相识“好学”与“勤学”之间的关系,请你将这方面的体会写出来,与同学们共享。 二十三小石潭记 柳宗元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hung)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l)之。伐竹取道,下
17、见小潭,水尤清洌(通假字,通“冽”,凛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qun)石底以出,为坻(ch)为屿(y),为嵁(kn),为岩。青树翠蔓(mn),蒙络摇缀(zhu),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通假字,通“彻”),影布(于(在)石上,佁(y)然不动,俶(ch)尔远逝,往来翕(x)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du)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c)互,不行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lio)无人,凄神寒骨,悄(qio)怆(chung)幽邃(su)。以其境过清,不行久居,乃记之而去。同游者:吴武陵,龚(gng)古,余弟宗玄。隶(l)而从者,崔氏二小生:
18、曰恕己,曰奉壹(y)。 (柳河东集) 1、翻译句子。 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 2、第一段描写了哪些景物?作者写发觉小石潭的经过,用了哪些精确的动词?本段写景用了什么写法? 3、用“/”线在第一段中划分层次,并概括层意。 4、理解填空。 选文多角度描写景物,其艺术手法主要有:点面结合。如写石:“”是面,“为坻,为屿,为嵁,为岩”是点。远近交织。如写潭:“闻水声”是远,“下见小潭”是近。动静结合。如写鱼:“影布石上”是静,“_”是动。虚实相生。如“潭中鱼可百许头”表面写_,实为写_,以实写虚,虚实相映成趣。 5一切景语皆情语。透过观鱼时和巡游到最终所描写的景物可看出作
19、者心情发生了改变,联系下面材料,探究作者的心情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改变?(可结合作者当时的境况理解分析) 唐宪宗永贞元年,柳宗元因参与翰林学士王叔文领导的政治革新运动失败,被贬为永州司马,司马是个闲职,在编制之外,没有什么公务,甚至没有办公场所。柳宗元到任后,寓居寺庙为家,无所事事,与僧侣朝夕相处,谈经论道。但他的抑郁情怀并未能因此好转,只好“闷即出游”,“时到幽树好石,暂得一笑。”(与李翰林书建书)永州八记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写就的。 二十四岳阳楼记 范仲淹 若夫霪(yn)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yo),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qing)倾楫(j)摧;薄(b)暮冥冥,虎啸猿
20、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zh)汀(tng)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嗟(ji)夫!予(y)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ch)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范文正公集) 1、说明下面句子中加点的字。 (1)连月不开_(2)忧谗畏讥_(3
21、)一碧万顷_ 2、翻译句子。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 3、作者在结尾为什么要说“微斯人,吾谁与归”?是在慨叹知音稀有吗?联系链接材料,探究作者真正的用意所在。 【链接材料】滕子京与范仲淹为同榜(宋真宗大中祥符八年,即公元1015年)进士,两人友情颇厚,北宋仁宗庆历四年(1044年),滕子京被诬陷擅自动用官钱而被贬到岳州(今岳阳)任军州。他到岳州后,“愤郁颇见辞色”,别人庆贺岳阳楼将落成,他却回答说:“落甚成?只待凭栏大恸数场。”可见他的心情极为低落。 4、“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三句话因其文质兼美而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九年级 语文 下册 文言文 知识点 复习 整理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