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生物下册《珍爱生命》复习提纲.docx





《八年级生物下册《珍爱生命》复习提纲.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年级生物下册《珍爱生命》复习提纲.docx(1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八年级生物下册珍爱生命复习提纲八年级生物下册地球上生命的起源复习提纲 八年级生物下册地球上生命的起源复习提纲 一、地球上生命的起源1、多数学者认为:从原始大气中的无机物到有机物,再到原始生命,这一过程是在原始地球上进行。也有些学者依据对宇宙空间中物质的探讨认为:原始生命可能来自其他星球。2、原始地球条件:高温、高压、紫外线以及雷电、原始海洋、无氧气3、蛋白质、核酸是生命中重要的物质4、原始大气层:水蒸气、氢气、氨、甲烷、二氧化碳、硫化氢等(没有氧气)。5、1953年,美国青年学者米勒模拟原始地球的条件和大气成分,合成了多种氨基酸。该试验说明,原始地球上尽管不能形成生命,但能形成构成生物体的有机
2、物。6、原始生命体产生于原始海洋,有机物产生于原始大气。二、生物进化的历程1、探讨生物进化的方法-比较法:依据肯定的标准,把彼此有某种联系的事物加以比照,确定它们的相同和不同之处。(1)资料1比较不同类型生物的化石在地层中出现依次,可推断动物的进化依次鱼类两栖类爬行类哺乳类(2)资料2比较现代鸟与始祖鸟和爬行动物的形态和解剖特征,说明鸟类是由始祖鸟进化而来的,始祖鸟是爬行动物向鸟类进化的中间过渡类型。(3)资料3比较构成细胞成分的一种重要的蛋白质细胞色素C的差异,表明人和黑猩猩的亲缘关系最近,马次之,果蝇向日葵则较远2、化石:是生物的遗体、遗物或生活痕迹,由于种种缘由被埋藏在地层中,经过若干万
3、年的困难改变系形成的。3、生物进化的总体趋势:简洁到困难,低等到高等,水生到陆生。4、课本56页技能训练5、动物进化的依次: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哺乳类6、植物进化的依次:藻类苔藓蕨类裸子植物被子植物三、生物进化的缘由-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1模拟爱护色的形成过程:动物在适应环境过程中所表现的一个方面,是自然选择的结果。还有其他方面,如警戒色、拟态等也是自然选择的结果。爱护色的形成恒久是与环境条件相适应的。2、生物进化的基础遗传与变异,生物进化的外在动力环境的变异,生物只有适应不断改变的环境才能生存和繁衍。3、达尔文认为,在自然界,各种生物普遍具有很强的繁殖实力(过度繁殖),能够产生大量的后代,而
4、生物赖以生存的食物和空间都是特别有限的。任何生物都要生此下去,就的为获得足够的食物和空间而进行生存斗争。(生存竞争)生物个体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只有那些具有有利变异的个体在生存斗争中才简单生存下来,并将这些变异遗传给下一代,而具有不利变异的个体则简单被淘汰。通过激烈的生存斗争,适应者生存下来(适者生存),不适应者被淘汰(不适者被淘汰),这就是自然选择。4、生物进化的意义:生物通过遗传、变异、自然选择而不断进化。5、自然选择:生物通过生存斗争,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6、自然选择的主要内容:过度繁殖生存竞争遗传和变异适者生存7、家养动物往往发生较大的变异这是人工选择的结果。8、由于人们运用青霉
5、素过多,使得有些细菌不再受青霉素影响了,这是细菌长期受青霉素选择的结果。 八年级生物复习提纲:生命的发生和发展 八年级生物复习提纲:生命的发生和发展 生命的发生和发展 一.生命起源过程: 原始大气有机小分子有机大分子原始生命原始单细胞生物 原始大气的成分:甲烷(CH4)、氨气(NH3)、氢气(H2)、水蒸气(H2O)。原始大气与现代大气的主要区分是原始大气没有氧气。 原始生命形成-原始海洋(还要受到紫外线、闪电、宇宙射线) 二.米勒试验示意图:参考试卷 比较法:依据肯定的标准,把彼此有某种联系的事物加以比照,确定它们的相同和不同之处。 三.生物进化是指生物与生存环境的相互作用中,总是一代又一代
6、地发生着变更。生物进化的最干脆证据是化石,它是根据时间的肯定依次保存在地层中的生物的遗体、遗物和遗迹。例如:始祖鸟化石(古代爬行动物古代鸟类) 越简洁、越低等的生物的化石总是出现在越古老的地层里; 越困难、越高等的生物的化石总是出现在越新近形成的地层里。 四.马的进化过程 年头:5000万年前4000万年前2000万年前-现今(现代马) 体型:似狐狸-似羊-.现代马 四肢:短小-稍长-较长-.现状 足趾:4趾-3趾-中趾较其余趾发达中趾着地,侧趾退化 生活环境:树丛-灌木林-.干旱草原 五.鸟类化石 始祖鸟似鸟类的特征:体表覆盖羽毛,前肢变为翼,后肢有四趾; 始祖鸟似爬行类的特征:两翼前端生有
7、三个趾爪,口腔长有牙齿,尾长并长有尾椎骨。 六.地质年头与生物进化历史表。见课本P11 地质年头-分为太古代、远古代,古生代、中生代、新生代。 寒武纪:三叶虫时代,寒武纪出现的海口虫-脊椎动物的祖先;中生代:恐龙时代。 在地质年头早期只有最简洁的生物,越是地质年头晚期,生物种类越多和现存生物也较接近;这说明现在的各种各样的生物是漫长历史的产物,生物经验了由漫长的演化过程。 七.生物进化历程: 原始单细胞藻类原始多细胞藻类原始苔藓原始蕨类原始种子植物 单细胞原始无脊椎动物.无脊椎动物 生物原始单细胞动物原始脊椎动物.脊椎动物(动物植物进化系统树) 八.生物进化趋势:从低等到高等,从简洁到困难,从
8、水生到陆生。 九.达尔文-生物进化的自然选择学说 主要内容:过度繁殖:生物的生殖实力很强,后代数量浩大; 遗传变异:后代中有各种可以遗传的变异类型; 生存斗争:后代之间必需争夺有限的生存条件; 适者生存:后代中不同的变异类型,争夺生存条件的实力是不一样的。在生存斗争中,具有有利变异的个体简单获胜;具有不利变异的个体简单被淘汰。 概念:在生存斗争中,通过激烈的竞争,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的过程。 过程:自然选择是通过生存竞争实现的,生物的多样性和适应性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意义:生物通过遗传、变异、自然选择而不断进化。 (人工选择:根据人们的宠爱细心选择和培育形成的,如宠物狗、金鱼、毛质好的绵羊等
9、。) 说明自然选择例子:1、在未污染区,树干是灰色的,与灰色桦尺蛾的颜色相近,与黑色桦尺蛾的颜色反差较大。灰色桦尺蛾不简单被食虫鸟发觉,被捕食较少,生存机会较多;黑色桦尺蛾简单被食虫鸟发觉,被捕食较多,生存机会较少。 2、在污染区,树干是黑色的,与黑色桦尺蛾的颜色相近,与灰色桦尺蛾的颜色反差较大。黑色桦尺蛾不简单被食虫鸟发觉,被捕食较少,生存机会较多;灰色桦尺蛾简单被食虫鸟发觉,被捕食较多,生存机会较少。 干脆缘由:被捕食的数量 间接缘由:是否具有爱护色。(记忆:在*区,树干是甲色的,与甲虫的颜色相近, 十.四个现代类人猿:猩猩,大猩猩,黑猩猩,长臂猿。为什么类人猿与人类有相像的特征:它们来自
10、共同的祖先(森林古猿),由于环境的变更,也有不同之处,人类祖先与猿分界的重要标记是两足直立行走 十一.人类的进化历程 森林古猿-南方古猿-能人-直立人-智人-现代人 注:直立人有:元谋人、和县直立人、蓝田直立人、北京猿人 智人有:金牛山人、丁村人(早期)、柳江人、资阳人、山顶洞人(晚期) 十二.依据肤色和鼻形等不同的特征,将现代人分为四个人种:蒙古利亚人(黄)、高加索人(白)、尼格罗人(黑)、澳大利亚人(棕)。 八年级上册生物复习提纲 八年级上册生物复习提纲第15章动物的运动1、动物的运动:对动物的自身生存和种族繁衍都有重要意义。动物的栖息环境大体上可分为:水中、陆地和空中三大类,生活在不同环
11、境中的动物,其运动方式与生活环境相适应的现象。水中动物的介绍有:草履虫,水母,乌贼,青蛙等。鱼类的前进主要依靠尾部与躯干部的作用。水中:动物的主要运动方式:游泳(游动)陆地:爬行、行走、奔跑和跳动爬行:如蜗牛、马陆、蛇(特点:四肢不能将身体支撑起来)行走:如猫、够、大象、马。记住:行走不是人类所特有的运动方式(能行走就能奔跑)。跳动(特点:后肢较发达)如青蛙,袋鼠,跳蚤等空中:飞行动物的类别:鸟类,昆虫与蝙蝠(借助翼膜飞行)等注:飞行不是鸟类特有的运动方式。鸟类飞行的基本方式:鼓翼飞行与滑翔(省力的方式)(一对翅)昆虫一般是两对翅(飞行)(三对足-爬行,有的后肢发达如蝗虫、蟋蟀还可以跳动;有的
12、幼虫在水中时还可以游泳)2、动物运动的形成:运动系统由骨、骨连结和骨骼肌三部分组成。(神经系统的调整与其他系统的协作)运动系统起着支持、爱护和运动的作用。骨的结构:包括骨膜、骨质和骨髓三部分骨膜中含有血管、神经以及成骨细胞等,其中血管为骨供应养分,成骨细胞与骨的长粗和骨折的修复有关(骨的长粗与再生有关)骨质包括骨密质与骨松质骨密质:位于骨干外周部分的骨组织,致密坚硬,白色,有较强的抗压实力;骨松质:位于骨干内侧和骺端的骨组织,呈蜂窝状(一生容纳红骨髓),红色。骨髓:幼年时骨髓腔与骨松质内的骨髓都为红骨髓,有造血功能;骨髓腔内的红骨髓被脂肪取代,称为黄骨髓,短暂性失去造血功能,在肯定条件下可复原
13、造血功能;终生具有造血功能的红骨髓位于骨松质内。骨的生长包括两个方面:长长和长粗。骨膜内层的成骨细胞,与骨的长粗和骨折的修复有关;骺端软骨层的细胞与骨的长长有关。人体内的钙约有99%以骨盐形式沉积在骨组织内,骨是人体最大的“钙库”。骨的成分和特性时期有机物无机物骨的特性儿童少年期多于1/3少于2/3弹性大,硬度小,不易骨折,易变形成年期约占1/3约占2/3既坚硬又有弹性老年期少于1/3多于2/3弹性小,易骨折骨质中的有机物主要是骨胶蛋白,它使骨具有韧性。关节的结构:(结合图形记忆)关节头关节面覆盖着一层关节软骨。关节窝关节囊:由结缔组织构成。关节腔:内有滑液,能削减关节面之间的摩擦使关节运动敏
14、捷的结构特点:关节面上覆盖着一层表面光滑的关节软骨,缓冲运动时的振动与削减运动时的摩擦。关节腔内的滑液可削减关节面之间的摩擦。使关节坚固的结构特点:关节头、关节窝外有由结缔组织组成的关节囊,还有韧带加固。每块骨骼肌是一个器官,包括肌腱和肌腹两部分。肌腱:由结缔组织构成,分别附着于相邻的骨上。肌腹:属于肌肉组织,是骨骼肌收缩的部分,内有血管和神经骨骼:人体有206块骨,全身的骨由骨连结构成骨骼躯体运动:是以骨为杠杆、关节为支点、骨骼肌收缩为动力形成的。骨骼肌收缩时,牵引骨围着关节活动,从而产生运动,这一过程是神经系统的支配下完成。骨骼肌大多附着于关节四周,一个运动通常是由多块骨骼肌协调完成的。其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珍爱生命 年级 生物 下册 珍爱 生命 复习 提纲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