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生物月考试卷、答题卡、答案.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高一生物月考试卷、答题卡、答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一生物月考试卷、答题卡、答案.doc(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仅供学习与交流高一生物月考试卷、答题卡、答案【精品文档】第 9 页巢湖市四中2018/2019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一年级第四次月考生物试题范围: 必修2遗传与进化第1-5章 满分: 100分 组卷:谢小庆一单项选择题(共25小题,满分50分,每小题2分)1下列有关“假说一演绎法”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F1能产生数量相等的两种配子”属于假说内容B孟德尔“一对相对性状的实验”和“两对相对性状的实验”的假说内容基本相同C为了验证假说是否正确,孟德尔设计并完成了正反交实验D摩尔根证明基因在染色体上的过程中,没有演绎推理的过程2下列与性状分离比的模拟实验有关的说法错误的是A袋子中的小
2、球每次被抓取并记录后要放回原袋子摇匀再进行下一次抓取B若将乙中小球换成A和a,甲不变,则甲乙袋模拟的是非同源染色体C若将乙中小球换成A和a,甲不变,则该实验可模拟配子形成过程中非同源染色体上非等位基因的自由组合D将甲袋内的小球数量(Dd=ll)增加到乙袋内的小球数量(Dd=ll)的10倍,则甲、乙袋子分别模拟的是雌性和雄性的生殖器官3若用大豆为实验材料验证基因分离定律,下列因素对得出正确实验结论影响最小的是A是否严格遵守实验操作流程和统计分析方法B所选相对性状的显隐性是否易于区分C所选相对性状是否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D所选实验材料是否为纯合子4已知果蝇的长翅和残翅是一对相对性状,控制这对性状的基
3、因位于常染色体上。现让纯种的长翅果蝇和残翅果蝇杂交,F1全是长翅。F1自交(指基因型相同的个体)产生F2,将F2的全部长翅果蝇取出,让其雌雄个体彼此间自由交配,则后代中长翅果蝇占A8/9 B2/3 C5/6 D15/165果蝇的红眼对白眼为显性,控制这对性状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果蝇缺失1条号染色体仍能正常生存和繁殖,缺失2条则致死,一对都缺失1条号染色体的红眼果蝇杂交(亲本雌果蝇为杂合子),则F1中A白眼雄果蝇占1/2 B红眼雌果蝇占1/4C染色体数正常的红眼果蝇占1/4 D缺失1条号染色体的白眼果蝇占1/46下列关于减数分裂过程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细胞质正在发生不均等分裂的时期,细胞中不
4、一定有同源染色体B染色单体和DNA数目相等的时期,可能发生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C染色体和DNA数目相等的时期,每条染色体上没有姐妹染色单体D染色体组数加倍的时期,可发生着丝点分裂,同源染色体分离7如图为某种高等动物的细胞分裂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甲细胞一定为次级精母细胞 B乙细胞含有2对同源染色体C丙细胞是乙细胞分裂的结果 D丙中的M、m为一对同源染色体8某同学对野生果蝇(2n=8)的精、卵细胞形成过程中,不同时期细胞的核DNA相对含量、染色体和染色单体数目建立如下模型。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甲乙过程中可发生可遗传的变异B丙时期的所有细胞含有中心体、纺锤丝和同源染色体C甲时期细胞的染色体核型
5、与丁时期细胞的染色体核型相同D丙乙过程中可发生等位基因分离9从某种性状全为野生型的自然果蝇中,选用一对野生型雌雄果蝇交配,后代中出现了一只突变型雄果蝇。研究发现,突变型雄果蝇的出现是由于其中一个亲本的一个基因发生了基因突变。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由于基因表达的异常导致突变型雄果蝇产生B若该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不能判断显隐性C若该基因仅位于X染色体上,能判断显隐性D突变型雄果蝇的突变基因不一定来源于母本10有关资料表明,我国某地区人群中红绿色盲男性的发病率为7%,高度近视在人群中的发病率为1%。一对健康的夫妇,生了一个患高度近视的女儿,两人离异后,女方又与当地一个健康的男性再婚。下列有关这两种遗传病
6、在此地区的判断中,错误的是A这对再婚夫妇生的孩子一定不患红绿色盲B该地区女性红绿色盲的发病率为0.49%C该地区高度近视在男性中的发病率是1%D这对再婚夫妇生一个患高度近视的孩子的概率约为1/2211下列关于探索DNA是遗传物质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A艾弗里的实验证明了DNA是肺炎双球菌的主要遗传物质B格里菲思实验中肺炎双球菌R型转化为S型是基因重组的结果C赫尔希和蔡斯实验中,向大肠杆菌的培养液中加入放射性标记的T2噬菌体后即充分搅拌D赫尔希和蔡斯实验中新形成的T2噬菌体均检测不到放射性12下图为用32P标记的T2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的实验,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锥形瓶中培养液的营养成分不含32PB可
7、用含15N标记的脱氧核苷酸培养液培养噬菌体C图示A过程中进入大肠杆菌的是噬菌体DNAD在搅拌、离心后的上清液中,可能含有少量放射性13某生物兴趣小组为了验证艾弗里关于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的结论,设计了如下实验,其中不能获得活的S型细菌的是加热杀死S型肺炎双球菌,制备细胞提取液并均分到四支试管中备用甲组取号试管中的提取液与R型细菌混合培养乙组取号试管中的提取液加入蛋白酶处理一段时间后与R型细菌混合培养丙组取号试管中的提取液加入可水解DNA的酶处理一段时间后与R型细菌混合培养丁组取号试管中加入可水解RNA的酶处理一段时间后与R型细菌混合培养A甲组 B乙组 C丙组 D丁组14已知病毒的核酸有双链DNA
8、、单链DNA、双链RNA、单链RNA四种类型。现发现一种新病毒,要确定其核酸属于哪一种类型,应该A分析碱基类型,确定碱基比例B分析蛋白质的氨基酸组成,确定五碳糖类型C分析碱基类型,确定五碳糖类型D分析蛋白质的氨基酸组成,确定碱基类型15DNA熔解温度(Tm)是使DNA双螺旋结构解开一半时所需要的温度,不同种类DNA的Tm值不同。如图表示DNA分子中GC含量(占全部碱基的比例)与Tm的关系。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一般地说,DNA分子的Tm值与GC含量呈正相关BTm值相同的DNA分子中GC的数量有可能不同C维持DNA双螺旋结构的主要化学键有磷酸二酯键和氢键DDNA分子中G与C之间的氢键总数比A
9、与T之间多16如图表示中心法则中部分遗传信息的流动方向示意图,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图1过程、一般发生于烟草花叶病毒的体内B图1过程不可能同时发生于同一个细胞内C图2过程只发生在可增殖的细胞,复制起点A先于B复制D图2、图3过程均可能发生在真核细胞内,均具有双向复制的特点17将细菌在含15N的培养基中繁殖很多代后,换到含14N的培养基中培养,经过两次的分裂后进行分析。下列有关子代DNA的叙述,错误的是A全部子代DNA分子内均含有14NB半数的子代DNA分子两条链都含14NC全部子代DNA分子的两条链中,一条链含14N,另一条链含15ND并非所有子代的DNA分子内都含有15N18下列有关基因表达的叙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生物 月考 试卷 答题 答案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