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心理学考试大纲.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育心理学考试大纲.docx(3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21教育心理学考试大纲单项选择、判断局部1. 教育心理学是一门研究学校情境中学与教的根本心理规律的科学2. 学习过程是教育心理学研究的核心内容3. 1903年,美国心理学家桑代克出版了?教育心理学?,这是西方第一本以教育心理学命名的专著4. 所谓心理开展,是指个体从出生、成熟、衰老直至死亡的整个生命进程中所发生的一系列心理变化5. 学习准备是指学生原有的知识水平或心理开展水平对新的学习的适应性,即学生在学习新只是时,那些促进或阻碍学习的个人生理、心理开展的水平和特点6. 中学生心理开展的关键期是个体早期生命中一个比拟短暂的时期,在此期间,个体对某种刺激特别敏感,过了这一时期,同样的刺激对之
2、影响很小或没有影响7. 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将从婴儿到青春期的认知开展分为感知运动、前运算、具体运算和形式运算等四个阶段8. 最近开展区是指儿童在有指导的情况下,借助成人帮助所能到达的解决问题的水平与 单独解决问题所到达的水平之间的差异,实际上是两个邻近开展阶段的过度状态9. 埃里克森认为,人格的开展必须经历八个顺序不变的阶段10. 性格是指个体在生活过程中形成的对现实的稳固的态度以和与之相适应的习惯化的行为方式11. 广义的学习是指人和动物在生活过程中,凭借经历而产生的行为或行为潜能的相对持久的变化。学生的学习是人类学习中的一种特殊形式12. 人的学习是通过语言的中介作用而进展的13. 我国心
3、理学家把学生的学习分为知识的学习、技能的学习和行为标准的学习三类14. 会区分巴普洛夫的经典性条件作用论被动和斯金纳的操作性条件作用论主动P363815. 所谓动机,是指引起和维持个体的活动,并使活动朝向某一目标的内在心理过程或内部动力。它一般具有以下三种功能:激活功能,指向功能,强化功能16. 学习动机是指激发个体进展学习活动、维持已引起的学习活动,并致使行为朝向一定的学习目标的一种内在过程或内部心理状态。学习动机的两个根本成分是学习需要和学习期待,两者相互作用形成学习的动机系统17. 学习动机与学习效果的关系并不是直接的18. 成就动机理论的主要代表人物是阿特金森,他认为,个体的成就动机可
4、以分成两类,一类是力求成功的动机,另一类是防止失败的动机19. 美国心理学家维纳B Weiner把归因分为三个维度:内部归因和外部归因,稳定性归因和非稳定性归因,可控制归因和不可控制归因;又把人们活动成败的原因即行为责任主要归结为六个因素,即能力上下、努力程度、任务难易、运气机遇好坏、身心状态、外界坏境等 成就动因的归因模式表P6220. 自我效能感指人们对自己是否能够成功地从事某一成就行为的主观判断21. 学习迁移也称训练迁移,指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或习得的经历对完成其他活动的影响22. 正迁移指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负迁移指两种学习之间的相互干扰、阻碍23. 一方
5、面,使学生产生最大程度的迁移,这是有效教学的主要目标之一;另一方面,真正有效的教学又必须依据迁移规律24. 感知是人脑对当前所从事的活动的对象的反映。理性知识,反映的是活动的本质特征也内在联系,包括概念和命题两种形式。陈述性知识也叫描述性知识,是个人能用语言进展直接陈述的知识。25. 知识学习主要包括知识获得、知识保持和知识的提取三个阶段26. 记忆系统分为:瞬时记忆 时间大约为0.252秒,有一个相当大的容量;短时记忆 时间大约为5秒到2分钟,它的容量相当有限,大约为72个组块;长时记忆 时间大约为1分钟以上到许多年甚至终身,容量没有限度27. 遗忘的开展是不均衡的,其规律是先快后慢,呈负加
6、速型28. 学习策略是指学习者为了提高学习的效果和效率、有目的有意识地制定的有关学习过程的复杂的方案29.复述策略是在工作记忆中为了保持信息,运用内部语言在大脑中重现学习材料或刺激,以便将注意力维持在学习材料上的方法30.一般认为态度是通过学习而形成的、影响个人的行为选择的内部准备状态或反响的倾向性31.品德是道德品质的简称,是社会道德在个人身上的表达,是个体依据一定的社会道德行为标准行动时表现出来的比拟稳定的心理特征和倾向32. 初中阶段品德开展具有动乱性,高中阶段品德开展趋向成熟33 安康应包括生理、心理和社会适应等几方面。我们将安康归结为生理安康和心理安康两方面的内容。心理安康,就是一种
7、良好的、持续的心理状态与过程34. 学校心理辅导的一般目标与学校教育目标是一致的。心理辅导的一般目标归纳为两个方面:1学会调适,包括调节与适应2寻求开展35. 做好心理辅导工作,必须遵循以下根本原那么:面向全体学生原那么、预防与开展相结合原那么、尊重与理解学生原那么、学生主体性原那么、个别化对待原那么、整体性开展原那么教育心理学考试大纲多项选择、简答局部1、教育心理学的作用:1帮助教师准确地了解问题2为实际教学提供科学的理论指导3帮助教师预测并干预学生4帮助教师结合实际教学进展研究2、学生心理开展的根本特征:1连续性与阶段性2定向性与顺序性3不平衡性4差异性3、青少年心理开展的阶段特征:一少年
8、期:是指11、12岁到14、15岁的阶段,大致相当于初中阶段 其特点为:1半成熟、半幼稚2抽象逻辑思维占主导地位3成人感,独立意识强烈4同龄人间的交往和认同大大增强,社会高级情感迅速开展二青年初期:是指14、15岁至17、18岁时期,相当于高中时期 其特点为:1青年初期是个体在生理上、心理上和社会性上向成人接近的时期2开场出现辩证思维3占主要地位的情感是与人生观先联系的情感,道德感、理智感与美感都有了深刻的开展4、影响人格开展的社会因素记:1家庭教养模式2学校教育3同辈群体5、自我意识包括三种成分记:1自我认识2自我体验3自我监控6、认知方式,又称认知风格 学生间认知方式的差异主要表现在:1场
9、独立与场依存2沉思型与冲动型3辐合型与发散型7、智力量表最初由法国人比纳和西蒙于1905年编制 智力测验中的一个重要概念是智商,简称IQ IQ=智力年龄MA/实际年龄CA*1008、智力的差异包括:1智力的个体差异2智力的群体差异9、性格的个别差异表现在:一性格的特征差异:从以下四个方面分析:1对现实态度的性格特征2性格的理智特征3性格的情绪特征4性格的意志特征二性格的类型差异10、奥苏伯尔认为,学校情境中的成就动机主要由以下三个方面的内驱力组成记:1认知内驱力是一种要求理解事物、掌握知识,系统地阐述并解决问题的需要2自我提高的内驱力是指个体由自己的学业成就而获得相应的地位和威望的需要3附属内
10、驱力是指个体为了获得长着的赞许和同伴的接纳而表想出来的把工作。学习搞好的一种需要11、学习动机的激发大题:1创设问题情境,实施启发式教学2根据作业难度,恰当控制动机水平 任务较容易,最正确激起水平较高;任务难度中等,最正确动机激起水平也适中;任务越困难,最正确激起水平越低。这便是耶克斯-多德森定律简称倒“U曲线3充分利用反响信息,妥善进展奖惩4正确指导结果归因,促使学生继续努力12、迁移的作用:1迁移对于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直接的促进作用2迁移是习得的经历得以概括化、系统化的有效途径,是能力与品德形成的关键环节3迁移规律对于学习者、教育工作者以和有关的培训人员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13、影响迁移
11、的主要因素简答/论述:1相似性2原有认知构造3学习的心向与定势14、促进迁移的教学论述:1精选教材2合理编辑教学内容3合理安排教学程序4教授学习策略,提高迁移意识性15、知识学习的作用简答:1知识的学习和掌握是学校教学的主要人物之一2知识的学习和掌握是学生各种技能形成和能力开展的重要根底3知识学习是创造性产生的必要前提16、知识直观的类型:1实物直观2模象直观3语言直观17、如何提高只是直观的效果大题:1灵活选用实物直观和模象直观2加强词与形象的配合3运用感知规律,突出直观对象的特点4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5让学生充分参与直观过程18、如何有效地进展知识概括大题:1配合运用正例和反例2正确运用变式
12、3科学地进展比拟4启发学生进展自觉概括19、遗忘的理论解释:1痕迹衰退说2干扰说3同化说4动机说20、运用记忆规律,促进知识保持大题:1深度加工材料2有效运用记忆术3进展组块化编码4适当过度学习5合理进展复习21、所谓技能,一般认为是通过练习而形成的符合法那么的活动方式。它具有如下几个根本特点:1技能是通过学习或练习而形成的,不同于本能行为2技能是一种活动方式,是由一系列动作和其执行方式构成的,属于动作经历,不同属于认知经历的知识3技能中的各动作要素和其执行顺序要表达活动本身的客观法那么的要求,不是一般的习惯动作22、技能的种类:一操作技能二心智技能1对象具有观念性2执行具有内潜性3构造具有简
13、缩性23、操作技能形成的阶段1操作的定向2操作的模仿3操作的整合4操作的熟练24、操作技能的培训要求:1准确地示范与讲解2必要而适当的练习3充分而有效的反响4建立稳定清晰的动觉心智技能的培养要求:1激发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2注意原型的完备性、独立性与概括性3适应培养的阶段特征,正确使用言语 25、常用的复述策略有以下一些方法:1利用随意识记和有意识记2排除相互干扰3整体识记和分段识记4多种感官参与5复习形式多样化6画线26、学习策略训练的原那么:1主体性原那么2内化性原那么3特定性原那么4生成性原那么5有效的监控6个人自我效能感27、问题解决的根本特点:1目的性2认知性3序列性28、问题解决的
14、过程:1发现问题2理解问题3提出假设4检验假设29、影响问题解决的主要因素:1问题的特征2已有的知识经历3定势与功能固着30、问题解决能力的教学,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1提高学生知识储藏的数量与质2教授与训练解决问题的方法与策略3提供多种练习的时机4培养思考问题的习惯31、创造性的根本特征:1流畅性2变通性3独创性32、高创造性具有的特征:1具有幽默感2有抱负和强烈的动机3能够容忍模糊与错误4喜欢梦想5具有强烈的好奇心6具有独立性33、创造性的培养:1创设有利于创造性产生的适宜环境2注重创造性个性的塑3开设培养创造性的课程,教授创造性思维策略34、态度的构造:1态度的认知成分2态度的情感成分
15、3态度的行为成分35、品德的心理构造:1道德认识2道德情感3道德行为36、态度与品德学习的一般过程:1依从2认同3内化37、影响态度与品德学习的一般条件:一外部条件:1家庭教育方式2社会风气3同伴群体二内部条件:1认知失调2态度定势3道德认知38、心理安康的标准:1对现实的有效知觉2自知自尊与自我接纳3自我调控能力4与人建立亲密关系的能力5人格构造的稳定与协调6生活热情与工作高效率39、心理安康教育的意义:1预防精神疾病、保障学生心理安康的需要2提高学生心理素质,促进其人格健全开展的需要3对学校日常教育教学工作的配合与补充40、在学校开展心理安康教育有以下几条途径:1开设心理安康教育有关课程2
16、开设心理辅导活动课3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心理安康教育的内容4结合班级、团队活动开展心理安康教育5个别心理辅导或咨询6小组辅导41、行为演练的根本方法:1全身松弛训练2系统脱敏法3肯定性训练42、影响课堂管理的因素:1教师的领导风格2班级规模3班级的性质4对教师的期望43、教师的特征与职业成就的关系:1教师的认知特征与职业成就之间的关系2教师的人格特征与其职业成就之间的关系教育学选择判断局部教育是培养人的一种社会活动,是传承社会文化、传递生产经历和社会生活经历的根本途径。#教育是指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有目的、有方案、有组织的通过学校教育的工作,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促使他们朝着期望方向变化
17、的活动。¥学校教育制度:前制度化教育 制度化教育 非制度化教育思潮中国近代系统完备的学制体系产生于1902年的?钦定学堂章程?以和1903年的?奏定学堂章程?中国早在4000年前的夏代,就有了学校教育的形态。六艺:礼 乐 射 御 书 数 宋代以后,?四书? ?五书?被当做教学的根本教材和科举考试的依据。古代雅典教育目的是培养有文化修养和多种才能的政治家和商人。古代斯巴达教育目的是培养忠于统治阶级的强悍的军人。¥古代学校教育的特征:阶级性 道统性 专制性 刻板性 教育的象征性功能占主导地位 教育与生产劳动相别离 ¥20世纪以后的教育改革和开展呈现的新特点:教育的终身化 教育的全民化 教育的民主化
18、 教育的民主化 教育的多元化 教育技术的现代化 国际化教育学是一门以教育现象、教育问题为研究对象,探索教育规律的科学。孔子是我国古代最伟大的教育学家和教育思想家。?学记?是人类历史上最早的一部专门论述教育的文献。最早把“教“育二字放在一起成为“教育的是孟子。古希腊的哲学家苏格拉底 巴拉图 亚里斯多德 苏格拉底以问答法著名。柏拉图把可见“现实世界与抽象的“理念世界区分开。他的教育思想都集中在他的代表作?理想国?中。亚里斯多德秉承了巴拉图的理性说。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萌芽于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中。法国的卢梭宣扬自然主义教育理念的作品?爱弥尔?英国哲学家洛克 提出著名的“白板说,主张绅士教育。
19、?教育漫话?从一门标准学科的建立,从独立的教育学诞生的角度说,德国的赫尔巴特?普通教育学?标志教育学作为一门课程在大学里讲授,最早始于康德。但对后世影响最大、最明确地构建教育学体系的就是赫尔巴特。他的理论强调教师的中心地位,形成了传统教育教师中心、教材中心、课堂中心的特点。杜威与他的?民主主义与教育?中,主张“在做中学。1939年,苏联教育理论家凯洛夫明确提出了以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编写?教育学?的目标。教师和教育行政人员的任命聘用等,实现对教育领导权的控制。不同的人享有不同的受教育权。教育与文化是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关系:教育是一种特殊的文化现象#学校文化是指学校全体成员或局部成员习得且共同具有
20、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个体身心开展是指作为复杂整体的个体在生命开场生命完毕的全部人生过程中,不断发生的变化过程,特别是指个体的身心特点向积极的方面开展的过程。¥个体身心开展的动因:内发论 外铄论 多因素相互作用论 #遗传是指从上代继承下来的生理解剖上的解剖特点。也叫遗传素质。#环境泛指个体生活其中,影响个体身心开展的一切外部因素。少年期是指13、1416、17岁#教育目的是国家对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为什么样人才的总的要求。教育目的是教育的根本性问题,对一切教育工作具有指导意义。1995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规定教育要“培养德、智、体等全面开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立者和接班人1999年?决定?
21、提出教育要“以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开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立者和接班人¥教育目的的这一表述表达了时代的特点,反响了现阶段我国教育目的的根本精神:1我们要培养的人是社会主义事业的建立者和接班人,因此要坚持政治思想道德素质与科学文化知识能力的统一。2我们要求学生在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开展,要求坚持脑力和体力两方面的和谐开展。3适应时代要求,强调学生个性的开展,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素质教育的五育内容包括:德育、智育、体育 美育 劳动技术教育¥普通中学在美育方面的要求是:1 提高学生感受美的能力2 培养学生鉴赏美的能力 3 形
22、成学生创造美的能力我国是?儿童权利公约?的缔约国之一。#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承当教书育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立者和接班人、提高民族素质的使命。¥教师职业专业化条件如何让成为一个合格的教师:1 教师的学科专业素质 2 教师的教育专业素养#课程是各级各类学校为实现培养目标而规定的学习科目和其进程的综合。课程不仅包括各门学科,课内教学,也包括课外活动、家庭作业和社会实践活动。在我国,课程具体表现为教学方案、教学大纲和教科书。¥课程的分类;A 根据课程任务,可分为 :根底型课程 拓展型课程 研究型课程 B 根据课程制定者和管理层次,可分为:国家课程 地方课程 学校课程 #课程设计是一个有
23、目的的、有方案、有构造地产生教学方案、教学大纲以和教科书等系统化活动。课程文件的三个层次: 教学方案 教学大纲 教科书 #教学方案是指导和规定课程与教学活动的依据,是学校课程与教学活动的依据,也是制定分科标准、编写教科书和设计其他教材的依据。¥我国义务教育的教学方案具备的三个根本特征:强制性 普遍性 根底性 #课程实施是指把课程方案付诸实践的过程,她是到达预期的课程目标的根本途径。¥课程表安排的原那么:1整体性原那么 2 迁移性原那么 3 生理适宜原那么¥学生学习的四方面的特性:独特性 稳定性 开展性 灵活性 #课程评价是指检查课程的目标、编订和实施是否实现了教育目的,实现的程度如何,以判定课
24、程设计的效果,并据此作出改良课程的决策。#教学,是教育目的标准下的、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共同组成的一种活动。为什么学校教育要以教学为主?教学是学校进展全面开展教育的根本途径。教学,是学校进展素质教育的根本途径。#教学过程是教师根据教学目的、任务和学生身心开展的特点,通过指导学生有目的、有方案地掌握系统的文化科学根底知识和根本技能,开展学生的智力和体力,形成科学世界观和培养道德品质、开展个性的过程。在我国通常把教学过程看做是一种特殊的认识活动。它的特殊性在于 它是学生个体的认识,是由教师领导未成熟的主体通过学习知识去间接认识世界教学过程中根本特点,间接经历 与直接经历相结合中:学生以学习间接经历为
25、主,学生学习间接经历要以直接经历为根底关于掌握知识与开展智力型统一方面:1掌握知识是开展智力的根底 2 智力开展是掌握知识的重要条件 3 掌握知识与开展智力相互转化的内在机制 #教学原那么是根据一定的教学目的和对教学过程规律的认识而制定的指导教学工作的根本准那么我国 孔子是因材施教的来源。#教学方法是为完成教学任务而采用的方法,包括教师教的方法和学生学的方法,是教师引导学生掌握知识技能,获得身心开展而共同活动的方法。我国中学常用的教学方法有:讲授法 谈话法 讨论法 演示法 练习法 实验法 教学工作以上课为中心环节,教师进展教学工作的根本程序是备课 上课 作业的检查与批改 课外辅导 学业成绩的检
26、查与评定 #教师课前的准备,是教师对教学的筹划工作。备课的内容包括:钻研教材 、了解学生 制定教学进度方案 上课是教学工作诸环节中的中心环节 #教学组织形式是指完成特定的教学任务,教师和学生按一定要求组合起来进展活动的构造。¥在教学史先后出现的影响较大的教学组织形式有:1个别教学制 2 班级上课制 3 分组教学 4 道尔顿制#班级授课制是一种集体教学形式,它把一定数量的学生按年龄与知识程度编成固定的班级,根据周课表和作息时间表,安排教师有方案的向全班学生集体上课。#教学策略专以表示为到达某种预测效果所采取的多种教学行动的综合方案。¥教学策略的根本特征:1综合性 2 可操作性 3 灵活性、¥教学
27、策略的主要类型:1 内容型策略 2形式型策略 3 方法型策略 4 综合型策略 德育是教育者依据特定社会要求和德育规律,对受教育者实施有目的、有方案的影响,培养他们特定的政治思想意思和道德品质的活动。德育是思想教育、政治教育和道德教育的总称,而不是道德教育的简称或政治教育的代名词。德育包括家庭德育、学校德育、社会德育等形式。¥我国学校德育内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 政治教育 2 思想教育 3 道德教育 4 心理安康教育 #教育过程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双方借助于德育内容和方法,进展施教传道和受教修养的统一活动过程,是促进受教育者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开展的过程,是个体社会化与社会标准
28、个体化的统一过程。¥德育过程的规律1学生的知 、情、意、行诸因素统一开展的规律:2学生在活动和交往中形成思想品德规律 3 学生思想内部矛盾转化规律 ¥学生的思想品德是在社会交往过程中形成的,没有社会交往,就没有社会道德。#德育原那么是根据教育目的、德育目标和德育过程规律提出的指导德育工作的根本要求。#导向性原那么 是指进展德育时要有一定的理想性和方向性,以指导学生向正确的方向开展贯彻导向性原那么的根本要求:1 坚决正确的政治方向 2 德育目标必须符合新时期的方针政策和总任务的要求。3 要把德育的理想性和现实性结合起来#疏导原那么是指进展德育要循循善诱,以理服人,从提高学生认识入手,调动学生的主
29、动性,使他们积极向上。贯彻疏导原那么的根本要求:1讲明道理 疏导思想 2 因势利导,循循善诱。3 以表扬鼓励为主,坚持正面教育。#尊重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的原那么,是指进展德育要把对学生个人的尊重和信赖与对他们的思想和行为的严格要求结合起来,使教育者对学生的影响与要求易于转化为学生的品德。 贯彻这一原那么的要求是:1保护尊重和信赖学生2要求教育者对学生提出的要求要做到合理正确,明确具体和严宽适度。3 要求教育者对学生提出的要求要认真执行。#教育的一致性和连贯性原那么是指进展德育应当有目的、有方案地把来自各方面对学生的教育影响加以组合、协调,使其相互配合,协调一致,前后连贯地进展,以保障学生
30、的品德能按德育目的的要求开展。这一原那么的要求:1要统一学校内部各方面的教育力量2要统一社会各方面的教育影响。3对学生进展德育要有方案有系统的进展。#因材施教的原那么是指进展德育要从学生的思想认识和品德开展的实际出发,根据他们的年龄特征和个性差异进展不同的教育,使每个学生的品德都能得到最好的开展。 教育学简答局部¥我国德育的根本方法:1说服法 2 典范法 3 锻炼法 4陶冶法 5 表扬奖励与批评处分¥现代教育体制开展的趋势:1 加强学前教育并重视与小学教育的衔接。2强化义务教育、延长义务教育年限。3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朝着相互渗透的方向开展。4高等教育的类型日益多样化5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的界限
31、逐渐淡化6教育制度有利于国际交流¥政治经济制度决定对教育的制约1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的领导权2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受教育的权利3 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教育目的4 教育相对独立于政治经济制度¥教育对政治经济制度的影响:1教育为政治经济制度培养需要的人才 2 教育是一种影响政治经济的舆论力量3教育可以促进民主¥生产力对教育的决定力量:1 生产力水平决定教育的规模和速度。2生产力水平制约着教育构造的变化3生产力开展水平制约着教育的内容和手段。4教育相对独立于生产力的开展水平¥教育对生产力的促进作用:1教育再生产劳动力2教育再生产科学知识¥学校文化的特性:1 学校文化是一种组织文化2 学校文化是一种整合性
32、较强的文化3学校文化以传递文化传统为己任4校园文化学校文化的缩影¥学生文化的成因:1学生个人的身心特征2 同伴群体的影响3师生的交互作用4 家庭社会经济地位5社区的影响¥学生文化的特征1学生文化具有过渡性2学生文化具有非正式性3学生文化具有多样性4学生文化具有互补性¥个体身心开展的一般规律:1个体身心开展的顺序性2个体身心开展的阶段性3个体身心开展的不平衡性4个体身心开展的互补性5个体身心开展的个别差异性¥影响个体身心开展的因素:1遗传对个体开展的影响2成熟对个体开展的影响3环境对个体开展的影响4学校教育对个体开展的特殊功能5个体主观能动性的巨大作用¥学校在影响人的开展上具有独特的功能:1 学
33、校教育按社会对个体的根本要求对个体开展的方向与方面做出社会性标准。2学校教育具有加速个体开展的特殊功能。3 学校教育,尤其是根底教育对个体开展的影响不仅具有即时的价值,而且具有延时的价值。4 学校教育具有开发个体特征才能和开展个性的功能。¥教育对人类地位的提升表现在:1教育对人的价值的发现2教育对人的潜力的挖掘3教育对人的力量的发挥4教育对个性的开展¥高中教育的个体开展的任务教育目的对整个教育工作的指导意义是通过发挥以下作用实现的:1 教育目的的导向作用2 教育目的的鼓励作用3教育目的的评价作用¥制定教育目的的根本依据:1教育目的的制定受制于特定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背景。2教育目的表达了人
34、们的教育理想3我国教育目的是建立在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开展学说根底上¥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与素质教育的理解?(论述 注意展开)、1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2素质教育是全面开展的教育3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个性开展的教育4素质教育是以培养创新精神为重点的教育¥学生的本质属性:1学生是处于人生阶段身心开展最迅速时期的人。2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具有能动性的教育对象¥未成年学生的主要权利:1 人身权 2 受教育权¥学生的义务:1遵守法律、法规2遵守学生行为标准,尊敬师长,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3努力学习,完成规定的学习任务4遵守所在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的管理制度¥教师职业的特点:1传道者角色 2
35、授业、解惑者角色 3 示范者角色 4 管理者角色 5 朋友角色 6 研究者角色¥制约课程的主要因素:1 一定历史时期社会开展的要求和提供的可能。2一定时代人类文化和科学技术开展的水平3 学生的年龄特征 、知识、能力根底和其可承受性4 课程理论¥ 课程目标的依据:1 对学生的研究 2 对社会的研究 3 对学科的研究 ¥教科书编写应遵循的原那么:1 按照不同学科的特点,表达科学性与思想性2 强调内容的根底性。在加强根底知识和根本技能的同时,注意贴近社会生活,并适当参透先进的科学思想,为学生今后学习新知识奠定根底。3 在保证科学性的前提下,教材还要考虑到我国社会开展现实水平和教育现状,必须注意到根本
36、教材对大多数学生今儿大多数学校的适用性。4 合理表达各科知识的逻辑顺序和受教育者学习的心理顺序5 兼顾同一年级各门学科内容之间的关系和同一学科各年级教材之间的衔接。¥课程实施的构造:1 安排课程表 2 分析教学任务 3 研究学生的学习特点 4 选择并确定教学模式 5 规划教学单元和课6 组织教学活动7 评价教学活动的过程与结果 ¥课程评价的主要模式:1目标评价模式 2目的游离评级模式 3 背景、输入、过程成果评级模式¥课程评价的根本阶段:1 把焦点集中在所要研究的课程现象上2 搜集信息3 组织材料4分析资料5报告结果¥教学的意义:1 教学是社会经历得以再生产的一种主要手段。2 教学为个人全面开
37、展提供科学的根底和实践3 教学是教育工作构成的主体局部,又是教育的根本途径。¥教学的一般任务:1 传授系统的科学根底知识和根本技能。2开展学生智力、体力和创造才能3培养社会主义品德和审美情趣,奠定学生的科学世界观根底4 关注学生的个性开展¥学生认识的特殊性表现在:1 认识的间接性2认识的交往性3 认识的教育性4 有指导的认识¥教学过程的根本特点:教学过程中的规律1 间接经历与直接经历相结合2掌握知识与开展智力相统一3 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相统一4传授知识技能与提高思想品德相统一5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能动性结合¥按照教师组织教学活动中所要求实现的不同认识任务,可以划分出教学过程中学生认识的不同阶段
38、:1 引起学习动机2 领会知识3 稳固知识4运用知识5检查知识¥我国教学原那么和运用A直观性原那么是指在教学中要通过学生观察所学的事物,或教师语言的形象描述,引导学生形成所学事物、过程的清晰表象,丰富他们的感性知识,从而使他们能够正确理解书本知识和开展认识能力。贯彻直观性原那么的根本要求:1正确选择直观教具和现代化教学手段2 直观要与讲解相结合3 重视运用语言直观B启发性原那么是指在教学中教师要成认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注意调动他们的学习主动性,引导他们独立思考,积极探索,生动活泼的学习,自觉地掌握科学知识和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贯彻启发性原那么的根本要求:1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2启发学
39、生独立思考3让学生动手,培养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C稳固性原那么是指教学要引导学生在理解的根底上结实地掌握知识和技能,长久地保持在记忆中,能根据需要迅速再现出来,以利用知识技能的运用。贯彻稳固性原那么的根本要求:1在理解的根底上稳固。2重视组织各种复习。3在扩大改组和运用知识中积极稳固。D循序渐进原那么是指教学要按照学科的逻辑系统和学生认识开展的顺序进展,使学生系统地掌握根底知识、根本技能、形成严密的逻辑思维能力贯彻循序渐进原那么的根本要求:1按教材的系统性进展教学2注意主要矛盾,解决好重点与难点的教学。3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简到繁。E因材施教原那么是指教师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个别差异出发,有
40、的放矢地进展有差异的教学,使每个学生都能扬长避短,获得最正确的开展。贯彻因材施教原那么的根本要求:1针对学生的特点进展有区别的教学2采取有效措施使有才能的学生得到充分的开展。F理论联系实际原那么是指教学要以学习根底知识为主导,从理论与实际的联系上去理解知识,注意运用知识去 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到达学懂会用、学以致用。贯彻理论联系实际原那么的根本要求:1书本知识的教学要注重联系实际。2 重视培养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 3正确处理知识教学与与技能训练的关系 4补充必要的乡土教材。¥选择与运动教学方法的根本依据:1教学目的和任务的要求2课程性质和教材特点3学生特点4 教学时间、设备、条件5 教师业务水平
41、、实际经历以和个性特点¥上好课的具体要求:1目标明确 2 内容正确 3 方法得当 4 表达清晰 5 气氛热烈 ¥班级授课制的主要优缺点:1有利于经济有效地、大面积地培养人才2有利于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3有利于发挥班集体的教学作用4班级授课制也有他的缺点就是不利于因材施教。¥德育的意义:1 德育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立的重要条件和保证2德育是青少年安康成长的条件和保证3 德育是实现教育目的的条件和保证¥心理安康教育的根本任务是:1针对大多数心理安康的学生而言,心理安康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预防心理障碍的发生,促进学生心理机能、人格的开展和完善。2就有心理障碍的学生而言,心理安康教育的目标
42、是排除学生的心理障碍,预防心理疾病的学生,提高学生心理安康水平。3 针对少数有心理疾病的学生,进展心理咨询与治疗。4 学生思想品德形成的长期性和反复性规律¥德育过程中的活动和交往的主要特点:1具有引导性、目的性和组织性。2 不脱离学生学习这一主导活动和主要交往对象的教师和同学3 具有科学性和有效性,是按照学生品德形成开展规律和教育学、心理学原理组织的,因而能更加有效地影响学生品德的形成。¥我国中学德育的根本原那么:1 导向性原那么 2疏导原那么3 尊重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的原那么4教育的一致性与连贯性原那么5因材施教原那么¥德育的途径:1政治课与其他学科教学2 课外活动与校外活动3 劳动4
43、 共青团活动5班主任工作#说服法就是通过摆事实、讲道理,使学生提高认识,行政正确观点的方法。#典范法就是以他人的高尚品德、模范行为和卓越成就来影响学生品德的方法#锻炼法就是有目的地组织学生进展一定的实际活动,以培养他们的良好品德的方法#陶冶法就是通过创设良好的情境,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品德的方法。#表扬奖励是对学生的良好思想、行为作出的肯定评价,以引导和促进其品德积极开展的方法。¥德育模式:1 认知模式 2 体谅模式 3 社会模仿模式 教师职业道德选择判断局部 1道德是人们在社会生活中形成的的关于善于恶、公正与偏私、老实与虚伪等观念、情感和行为习惯以和与此相关的依靠社会舆论与内心信念来实现的调节
44、个人之间、个人与集体、个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行为标准的总和。2关于道德的理解:1道德由一定社会的经济关系所决定,在阶级社会中,道德具有鲜明的阶级性。2以善恶为评价标准,在阶级社会里,一个人的行为终究是善还是恶,主要就是以自己所属阶级的阶级利益为判断标准的。3 依靠人们的行为习惯、社会舆论以和内心信念来发挥调节作用。4调节个人与个人、个人与集体、个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3道德的功能:认识功能 教育功能 调节功能 4职业道德是指在职业范围内形成的比拟稳定的道德观念、行为习惯和习俗的总和,是从事一定职业的人们在其自身的岗位上应遵循的特定的行为标准。5职业道德的特征:稳定性 具体性 适用性 6教师的职业道
45、德一定与他的教师职业规定有直接、深刻的关联。7教师的职业道德是教师在从事教育劳动时所应遵循的行为标准和必备的品德的总和,是调节教师与他人、与社会、与集体、与学生等职业工作关系时所必须遵守的根本道德标准和行为准那么,以和在此根底上所表现的道德观念、情操和品质。8教师职业道德是一般社会道德在教师职业中的特殊表达。9教师职业道德是由 教师职业理想 、教师职业责任、 教师职业态度、教师职业纪律、教师职业技能、教师职业良心、教师职业作风和教师职业荣誉等因素构成。10良好的教师职业道德是一个教师做好教育教学工作的先决条件,是教师本人不断进取。11教师职业道德的特征:1鲜明的继承性 2强烈的责任性 3 独特的示范性 4严格的标准型 12我国在1997年修订?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标准?中,明确规定教师应热爱学生、严谨治学、爱岗敬业、教书育人和为人师表。13教师的根本任务是教书育人,为学生的全面开展打下良好的根底,为社会的繁荣进步培养合格的人才。14教师职业道德具有教育人、感化人的作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