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相和教学设计(共4页).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将相和教学设计(共4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将相和教学设计(共4页).doc(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 将相和教学设计内容: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第一课拟写:江丽娜教材分析:将相和这篇课文以秦、赵两国的矛盾为背景,以蔺相如的活动为主线,通过三个相对独立而又紧密联系的故事,写出了将相之间由失和到和好的过程,文中人物形象栩栩如生,因果关系错综复杂。学情分析:将相和这篇课文由“完璧归赵”、“渑池之会”、“负荆请罪”三个故事组成。因年代久远,内在联系复杂,教学前可布置学生查阅有关资料,初步了解当时的时代背景和人物的情况,为学习课文作好铺垫。教学中抓住“骗”、“逼”、“避”三个字引导学生体会人物性格,理解三个故事的因果和了解三个故事之间的联系。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认
2、读“璧、蔺”等生字,会写“赵、拒”等生字。(2)理解“完壁归赵”“渑池之会”“负荆请罪”的主要内容。(3)能抓住人物特点,理清各段之间的联系及各段与整篇的关系,培养逻辑思维能力和务求理解的读书习惯。2、过程与方法(1)通过把握各段之间的联系及各段与整篇的关系,培养逻辑思维能力。(2)通过表演加深对人物形象的认识与理解。3、情感、态度、价值观(1)感受蔺相如的机智勇敢、识大局和大将军廉颇知错认错等优秀品质。(2)懂得遇事要从国家利益出发,顾大局,识大体,讲团结。教学重难点:1、了解“完壁归赵”“渑池之会”“负荆请罪”的主要内容,理清各段之间的联系及各段与整篇的关系。2、感受人物形象,概括人物特点
3、。教学方法:自渎感悟,讨论交流。课时安排:3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目的:1、学习本课生字新词2、读通、读熟课文,理清文脉。3、学习第一个故事“完璧归赵”。教学重、难点: 1、本文的重点是理清“完璧归赵”这一故事的层次,知道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 2、本文的难点是通过文中对人物语言和行动的描写,感受人物形象,概括人物特点。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审清题目。同学们,两千多年前,我们的国家还没有统一,处在战国七雄时期(出示战国形势图),七国有秦、楚、齐、燕、赵、魏、韩,其中秦国的势力最强大,经常欺负其他国家,与他相邻的赵国是一个弱国,经常遭到秦国的威胁,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个发生在这两个国家之间的故事将相
4、和。(板书课题)1、读课题学习3个多音字2、质疑 (1)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预设:文中的将是指谁?相是指谁?和是什么意思?通过预设,使学生知道文中的主要人物是谁以及人物之间发生了什么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2)从题目来看这篇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预设:生这篇课文讲的是廉颇和蔺相如从不和到和好的故事。)(3)师追问:他们因什么事不和?后来又为什么和好了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这篇课文。二、学习本课生字新词1、听录音朗读,扫除障碍。2、自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3、检查学生学习字词情况。三、设疑激趣、理清文脉。1、再读课文,理清脉络,概括段意。 2、通过阅读,我们知道了文中的“将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教学 设计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