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数学教案 有趣的等分.docx





《大班数学教案 有趣的等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班数学教案 有趣的等分.docx(3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大班数学教案 有趣的等分大班数学教案:好玩的排序 设计意图: 大班幼儿对排序(即序列)处于探究的状态,他们在嬉戏的时候,经常会很有爱好地或按颜色或按形态有规律地用间隔排列的方法穿木珠,玩积木,拼搭玩具等。为了引导幼儿将这些阅历加以统合整理,使幼儿对物体按规律排列的相识提升到一个新的层次,形成初步 的逻辑思维,我们依据大班幼儿的发展水平,供应多元的排序材料,引导孩子自己动手给材料排队,学习从多角度地思索问题,并探究和发觉各种不同的排序规律,促进幼儿视察、比较、思索及创建实力的发展,提高幼儿的思维水平。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学习自由排序,让幼儿在自由的探究活动中,尝试和发觉不同的排序方法,并体
2、验排序活动的乐趣。 2、发展幼儿的发散性思维,培育幼儿的探究精神。 3、了解排序与我们的生活亲密相关,并学习将排序的学问运用到日常生活中。 活动打算: 排序材料:积木、几何图形、吸管、数字卡、玩具等等。 日常用品:有关排序图案的衣服、杯子、帽子、项链、毛巾、建筑物等等。 活动过程: 一、玩“给物品娃娃排队”的嬉戏,让幼儿按自己的爱好和想象来自由探究,尝试不同的排序方法。 1、 老师向 幼儿介绍各种物品娃娃,并请幼儿给物品娃娃玩排队的嬉戏。 2、 幼儿自己选择物品娃娃进行排队,自由探究排序的方法。 二、沟通排序结果,老师引导幼儿发觉各种不同的排序方法。 1、 提出问题:你是怎样跟物品娃娃排队的?
3、 2、 依据幼儿的操作结果,引导幼儿发觉不同的排序方法。 老师小结:排序的方法有许多,我们可以按物品的大小、形态、颜色、数量、长短等特征来排队,排序的规律也有许多,如:abab、a a 、abcabc 三、引导幼儿再次尝试,探究用同一材料创建出不同的排序方法。 1、 老师依据幼儿实际状况,提出如下问题:除了上面这些排法,还有其它不同的排法吗?谁想到了?除了横着排,还可以怎样排? 2、 幼儿自己选择物品,探究同一材料创建出不同的排序方法。 3、 老师巡回视察,激励幼儿排出和别人不一样的方法。 4、 沟通探究结果 老师小结:原来同一种的物品可以按不同的规律排出许多不同的排法。 四、谈谈排序跟我们生
4、活的亲密关系 在我们的生活中,什么地方会运用到排序的方法?(如:舞蹈的动作编排、昼夜的更替、服装的装饰) 五、延长活动:装饰服装。 大班数学教案:数字真好玩 活动目标: 1、初步理解年月日的概念,感知年月日之间的关系,了解一年,有12个月,一个月有30(31)天,一年共有365天。 2、引导幼儿知道日历等是查看时间(日期)的工具,学习查看他们的方法。 3、培育幼儿的视察和想象实力,发展幼儿的交往实力。 活动打算: 1、大字卡(年、月、日)各一张,自制外形似房子状的2022年1月-12月的月历(大月、小月、2月房子大小有区分),小字卡(同前)和数字卡(12、30、31、28、365)人手1份。
5、2、各类挂历、台历、月历等布置的展览区。 活动过程: 一、导入部分,激发爱好。 导入语:今日老师带来了一些好玩的数字和小挚友一起做嬉戏,兴奋吗?那我们先一起来认一认、读一读。看到这些数字,你想到了什么?(学号、年龄、时间等) 二、出示房子,讲解并描述故事。帮助幼儿理解年、月、日的概念,了解数字之间的关系。 1)出示房子图,小挚友瞧,这里还有很多好玩的数字呢!细致看看,你发觉了什么? 你们发觉了这么多隐私,真了不得!咦,这些数字里还藏着一个好听的故事呢!想不想听? 老师利用大字卡讲解并描述故事。 2)幼儿操作小字卡、数卡回答问题。 年妈妈的孩子叫什么名字?它有多少个日娃娃呀?它为日娃娃盖了多少座
6、房子? 大月房有哪几个月?小月房有哪几个月? 大月有几日?小月有几日? 顶小的月是几月?有多少日? 三、学习查看挂历的方法,练习找日期。 1)现在老师指日期,请小挚友说出是几月几日? 老师说日期,请小挚友把它找出来。 师:那今日是几月几日?你们怎么知道的? 老师总结:对了,象日历、挂历、台历等可以查看日期。 2)前几天小挚友都带来了一些挂历、台历,今日我们就来开个展览会,看看找找说说日期(如:生日、节日等),并介绍给旁边的小挚友和后面的老师听。 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四等分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学习将一个物体分成相等的四份。 2、探究物体等分的多种方法,激发幼儿对等分的爱好。 3、发展幼儿的
7、视察实力、比较实力。 活动打算: 1、材料纸:圆形、正方形、长方形。 2、实物:饼干 3、数学练习册 活动过程 : 一、集体活动 1、用变魔术的形式引入课题。 师:今日,我们班来了一位魔术师,现在请魔术师为我们表演化魔术,好吗? 2、老师出示一根绳子。 师:小挚友看,这是什么?(绳子)多少根绳子?(一根)小挚友想学魔术师变魔术吗? 师:魔术师可以将一根绳子变成四根,你们信吗? (1)请个别幼儿表演化魔术,先将一根绳子变为两根一样长的绳子。 (2)再请个别幼儿表演化魔术,由两根绳子变为四根一样长的绳子。并说说你是怎样变来的?你是怎么知道它们是一样长? 3、老师示范圆形的四等分。 老师接着以变魔术
8、的形式出示圆形、正方形、长方形的材料纸,请幼儿示范。 师:请小挚友比一比:等分后的部分是否一样大,以及原来的图形和分后的每一部分哪个大?哪个小? 4、幼儿操作,请幼儿探究各种图形的四等分的多种不同方法。 5、老师在黑板上示范用笔将图形四等分。 二、个别活动 师:请小挚友把练习册打开到43、44页。 师讲解并描述操作要求:1、下列每组图中的物品是四等分吗?把正确的圈起来。 2、将下列图形四等分,有几种方法?用笔画线。 三、活动评价 师:请做好的小挚友和好挚友说说你是怎么做的?(幼儿沟通) 师:真会动脑筋,讲得真不错。 四、延长活动 师:请小挚友课后区域活动的时候可以玩一玩卖饼干的嬉戏。 大班数学
9、教案:好玩的填空题 【活动目的】 1、通过幼儿动手操作,了解总数与部分数的概念以及它你之间的关系。 2、在学习了10以内加减法的基础上,幼儿能书面练习10以内数的加减法式子中的填空题。 【活动打算】 教具:装好皮球的篓子(大皮球4个、小皮球2个);装好水果的篓子(苹果7个、梨子3个) 学具:每人一个“小动物卡片”袋(两个品种,多少不一,总数不越过10);每人一盒橡皮泥;每人一支铅笔和一个数学练习本。 【活动过程】 一、老师出示装好皮球的小篓子,让幼儿说说篓子里有什么、有多少、有什么异同。引导幼儿说出总数,然后让幼儿把水果分类,并说出:“一部分是大皮球,有4个;一部分是小皮球,有2个。”让幼儿初
10、步理解总体与部分的概念,并列出加减法算式:如 4+2=6 2+4=6 6-4=2 6-2=4 二、老师出示装好水果的小篓子,让幼儿说说篓子里有什么、有多少、有什么异同。幼儿说出总数,然后让幼儿把水果分类,并说出:“一部分是苹果,有7个;一部分是梨子,有3个。”进一步让幼儿理解总体与部分的概念,并列出加减法式子。如: 7+3=10 3+7=10 10-7=3 10-3=7 三、引导幼儿做“对应口头练习”如: 7 + 3 = 10 苹果是7个 梨了是3个 总体是10个 这是部分数 也是部分数 这是总数 同理:3+7=10 4+2= 2+4=6引导幼儿说出哪是部分数?哪是总数?部分数有几个?总数有几
11、个? 10 -3 = 7 水果有10个 苹果有3个 梨子有7个 这是总数 这是部分数 也是部分数 同理:10-7=3 64=2 6-2=4 引导幼儿说出哪是总数?哪是部分数?部分数有几个?总数有几个? 四、引导幼儿说出关键句。如: 在加法式子里,总数在最终,其它是部分数;在减法式子里,总数在最前,其它的是部分数。 得出结论:加法总数在最终,减法总数在最前。 部分数与部分数合起来是总数,总数去掉(减去)部分数,剩下的还是部分数。 得出结论:要求总数,用部分数相加;要求部分数,用总数减去另一个部分数。 五、幼儿玩卡片。幼儿取出卡片,倒出小动物卡片,说说有些什么,总数有多少,进行分类,并做好记录。把
12、自己分类记录的结果说给同伴听。 六、幼儿玩橡皮泥。规则是每人做2种物品,多少不限。10分钟后,让幼儿说出捏了多少物品,一部分是什么,有多少,另一部分又是什么,又是多少。做记录,并说说记录下来的哪是总数,哪是部分数。 七、幼儿相识括号“( )”;书面练习;老师巡回指导。 3+( )=4 5+( )=7 ( )+2=5 ( )+6=10 7-( )=3 ( )-2=8 5-( )=1 ( ) -3=6 八、老师总结,检查幼儿练习结果。 【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课,我试了三次,不断反思自己在与幼儿活动时,出现哪些纰漏,并逐步加以改善。 第一次试教,活动效果不是很好,我发觉幼儿对“总数”好理解,对“部分
13、数”就有点难度,幼儿始终不能把“部分物体”与“部分数”联系起来。 其次次试教,我变更了指导方法,让幼儿集体操作活动时,个别指导启发幼儿说出自己记录中的总数在哪里,是几?部分数在哪里,又是几和几?在这次活动中又发觉有一部分幼儿离开实物,又找不到“总数”和“部分数”。因此我在上一次的基础上做了一些微调,让幼儿把直观的学具和抽象的理论结合起来,这样以后,活动效果很不错。 第三次试教,效果显著。 总结三次的数学教化活动,得到的启示是: 在教学活动中不断找到新的切入点。 找寻数学中规律,以点代面,一通百通。 与其他活动一样,以嬉戏为主,化抽象为详细。 大班数学教案:好玩的扑克牌 活动目标 1、相识扑克牌
14、,能依据扑克牌的特征进行分类。 2、通过猜数嬉戏,发展幼儿的逆向思维及思维的流畅性、灵敏性。 3、在嬉戏中,培育幼儿的合作意识,提高幼儿协作完成任务的实力。 4、感受操作活动带来的欢乐体验嬉戏的乐趣。 活动打算 扑克牌没人一套。 活动过程 一、相识扑克牌 1、导入活动 (1)小挚友,看,这是什么?(扑克牌) (2)老师给你们每组发了一副扑克牌(除J、Q、K) 请你们视察一下,看看扑克牌上都有什么?它们有什么规律? (引导幼儿自主探究,发觉规律) (3)老师可适时引导:扑克牌上有什么?(数字) 都是些几啊?那除了数字,还有什么颜色呢?(红色、黑色) 相同的颜色,图案一样吗?(梅花、方块、红桃、黑
15、桃) (4)小结:每副扑克牌都是有依次的,按数字1-10排列, 同样的数字上有四种图案:扑克牌上的图案数量和数字是相对应的。 2、分类嬉戏 (1)老师:原来扑克牌上有不同的数字,不同的颜色,不同的图案。 那我们今日就来玩分一分的嬉戏,好吗? (2)请每位幼儿拿10张扑克牌,找到特征,进行分类 (3)幼儿操作 (4)请幼儿说一说:你是怎么分的?为什么这样分? (激励幼儿想出不同的分法) 二、扑克牌接龙(小组合作嬉戏) 1、每位幼儿10张扑克牌,小组共同商议,进行扑克接龙 2、建议: (1)按两种颜色 (2)按四种图案 (3)按从小到大的依次排列 (4)按单双数 (5)以小组合作的形式 3、幼儿操
16、作,老师巡回指导 4、小组代表介绍接龙规律 三、扑克猜数(两人合作嬉戏) 1、老师:接下来我们来玩扑克猜数的嬉戏,须要两个好挚友共同合作,你们想玩吗? 2、介绍嬉戏规则: 一名幼儿手拿1-10同一花色的扑克牌,把扑克牌洗好,另一名幼儿随意抽去一张,藏起来, 第一名幼儿猜猜藏起来的是哪一张牌 3、老师示范,幼儿共同找寻方法 4、幼儿操作,轮番嬉戏 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等分操作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学习将一个物体分成相等的两份或四份。 2、探究物体等分的多种方法,激发幼儿对等分的爱好。 3、发展幼儿的视察实力、比较实力。 活动打算: 小丑头、绳子、剪刀、圆形、长方形、正方形、回形针若干。 活动
17、过程: 1、用变魔术的形式引入课题。 今日,我们班来了一位小丑,现在请小丑为我们表演化魔术,好吗? 2、老师出示一根绳子。 小挚友看,这是什么?(绳子)多少根绳子?(一根、)小挚友想学小丑变魔术吗? (1)请个别幼儿表演化魔术,由一根绳子变为两根一样长的绳子。 (2)、再请个别幼儿表演化魔术,由一根绳子变为四根一样长的绳子。并说说你是怎样变来的?你是怎么知道它们是一样长? 3、老师接着以变魔术的形式出示圆形、正方形、长方形的饼干并老师示范圆形的二等分,请个别幼儿示范四等分。 4、比一比,等分后的部分是否一样大,以及原来的图形和分后的每一部分哪个大?哪个小? 5、幼儿操作,请幼儿探究长方形二等分
18、、四等分的多种不同方法。 6、老师小结。 7、操作活动。 幼儿人手一张正方形、圆形的纸,先折二等分、再折四等分。细致视察等分线是在哪里的。 老师黑板上画图形,让个别幼儿上来画等分线。 活动反思: 本次数学活动的目标是引导幼儿学习用折剪的方法将平面图形二等分、四等分,并重叠验证部分和部分、部分和整体的关系。在活动的一起先,学习二等分的时候,我刚说完让幼儿帮助小熊来分蛋糕(圆形的),大家的爱好一下子就被调动了起来,都努力的想方法来帮助小熊,充分的融入到了活动氛围当中。孩子们争先恐后的举起了手回答说,“可以用笔在中间画一条线”,“用手指在中间把它撕开”(另外一个小挚友立即就问:你怎么知道哪里是中间呢
19、?)这个问题已经被小挚友们发觉了。 带着他们自己的问题,孩子们又一次的绽开了探讨和尝试。“只要把这个圆形对折一下就知道了。”又是孩子们自己的总结。在完全的活动中,我都大胆的让孩子们自己去操作、尝试、提问。他们的兴致比较的高,同伴间的合作和争辩也此起彼伏。 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二等分和四等分 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二等分和四等分 一、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学习将一个物体分成相等的两份或四份。 2、探究物体等分的多种方法,激发幼儿对等分的爱好。 3、发展幼儿的视察实力、比较实力。 二、 活动重点: 通过操作引导幼儿探究物体等分的多种方法。 三、活动打算: 小丑头、绳子、剪刀、圆形、长方形、正方形、
20、回形针若干。 四、活动过程: 1、用变魔术的形式引入课题。 今日,我们班来了一位小丑,现在请小丑为我们表演化魔术,好吗? 2、老师出示一根绳子。 小挚友看,这是什么?(绳子)多少根绳子?(一根、)小挚友想 学小丑变魔术吗? (1)请个别幼儿表演化魔术,由一根绳子变为两根一样长的绳子。 (2)、再请个别幼儿表演化魔术,由一根绳子变为四根一样长的绳子。并说说你是怎样变来的?你是怎么知道它们是一样长? 3、老师接着以变魔术的形式出示圆形、正方形、长方形的饼干并老师示范圆形的二等分,请个别幼儿示范四等分。 4、比一比,等分后的部分是否一样大,以及原来的图形和分后的每一部分哪个大?哪个小? 5、幼儿操作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大班数学教案 有趣的等分 大班 数学教案 有趣 等分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