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单元备课.doc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单元备课.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单元备课.doc(1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一单元:准备课单元教材分析:本单元的教学内容是第25页的内容,第2、3页是一幅美丽的画面,图中有教师、学生、鲜花、树木、楼房,人和物的数目注意用到10以内的各数。新教材丰富的教学资源,不仅将数扩展到20,而且画面中,每个数量出现了多种角度数的话,还会数出很多,这就给予学生创设了充分观察、探究的空间。在教学中,注意采用多种形式,让学生数画中的事物,初步了解学生的数数的能力,并不要求都数到,只要教师心中有数,在学生数出以后能给与时正确的评价即可。单元教学目标:1、 在和谐愉悦的探讨气氛中,了解学生的数数和认数情况。2、初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体验与人合作交流的快乐。2、 帮助学生了解学校生活,使
2、学生感到数学来源于生活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4、充分利用材料资源,渗透思品教育。单元教学重、难点:1、 学生数数的过程中,初步培养学生的的数感。2、用多种形式,激发学生爱数学的情感。3、引导组织好学生小组学习,使学生初步感知合作学习的快乐与要求。单元课时安排:约2课时第二单元:位置单元教材分析:“位置的教学内容具有丰富性、开放性和鲜明的时代特点,它是人们更好地认识和描述生活空间,并进展交流的重要工具。儿童在生活中对上、下、前、后、左、右已有初步认识,在此根底上再学习从两个维度来确定物体的位置,如某个同学在第几组第几个的情况,使学生能采用适当的方式描述物体间的位置关系。本单元的教学内容设计是根据学
3、生的已有的经历和兴趣特点,依照儿童空间方位的认知顺序进展编排。也就是从学生最熟悉的生活场景,如汽车站牌、左右手的作用教室的座位等引入教学,在各种操作、探索的活动中,观察、感知、猜想、感觉“上、下、前、后、左、右的含义与其相对性。在亲身经历物体的位置关系和变换的过程之后,引导学生把空间方位的知识应用于生活,激发学生探索数学的兴趣,开展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学生初步的空间方位观念。单元教学要求:1、通过直观演示和动手操作,使学生认识“上、“下、“前、“后、“左、“右的根本含义,初步感受它们的相对性。2、使学生会用“上、“下、“前、“后、“左、“右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3、使学生能够在具体情景中,根据行
4、、列确定物体的位置。单元教学重、难点:初步感受它们的相对性并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单元课时安排:约3课时第三单元:15的认识单元教材分析:本单元内容主要由两局部组成,一局部是5以内各数的认识,另一局部是5以内数的加法和减法。本单元的安排是:先教学15的认识和加减法,再教学0的认识和加减法,这局部教材,是数概念中最根底的知识之一,是小学生学习数学的开场。在这一阶段通过让学生初步经历选择恰当的方法5以内数的口算,为学生了解数学的用处和体验数学学习的乐趣打下扎实的根底。本单元的重点是教学生写数字和初步建立数感、符号感。单元教学目标:1、使学生能认、读、写5以内各,并注意书写工整。会用5以内各数表示物体的
5、个数和事物的顺序,会区分几个和第几个。2、使学生掌握5以内数的顺序和各数的组成。3、使学生认识符号“的含义,知道用词語大于、小于、等于来描述5以内数的大小。4、使学生初步知道加减法的含义,会用自己理解的方法口算5以内的加减法。5、能运用5以内各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事物,初步建立数感,运用数学来表示生活中的事物并进展交流。单元重难点:1、 教学生写数字和初步建立数感、符号感。2、解决好多种算法与数的组成计算的关系3、注重集合、对应、统计思想的渗透,不给学生讲这些名称。4、数的认识,比拟大小,加减法的认识过程中,要发分类为根底。也就是在分类的根底上提炼出数而进展大小的比拟和加减法。单元课时安排:
6、1、15的认识3课时2、加减法的初步认识5课时3、0的认识和有关的加减法 2课时第四单元:认识物体和图形单元教材分析:本单元的教学内容包括两个局部:立体图形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和平面图形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的初步认识。由于在现实中学生直接接触的大多是立体图形,所以把立体图形的认识放在平面图形之前,这是符合儿童的认知规律的。立体图形的初步认识这一局部知识可以按三个层次进展:知识的引入知识的教学知识的应用,符合学生掌握知识的规律,在知识的引入和运用上,要注意表达数学知识的现实性和生活化。在这局部知识中,应考虑到学生认识事物都有一个从形象表象抽象的过程,所以对于每一种图形,都要按三个层次进展
7、:从实物引入抽象为一般模型给出图形名称。最后,让学生说出身边哪些物体的形状分别是这四种立体图形,使学生尝试用所学的数学知识描述所处的生活空间,表达了数学的应用性。平面图形的初步认识这一局部知识要求充分利用立体图形和平面图形的关系来引入平面图形,让学生利用已掌握的知识,积极主动地探索新知识。同时,本单元的活动设计具有开放性,可以满足不同特点学生的需要。单元教学目标:1、使学生直观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等立体图形与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等平面图形,能够识别和区别这些图形。2、通过、摆、画各种图形,使学生直观感受各种图形和特征。3、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用数学交流和能力。4
8、、使学生感受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5、在愉悦的气氛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合作、探究和创新意识,初步建立空间观念。单元教学重、难点:初步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初步建立空间观念。教法:直观教学、快乐教学、合作交流、联想迁移。学法:操作法、小组合作学习、想像单元课时安排:2课时1、 认识立体图形1课时2、 认识平面图形1课时第五单元610的认识和加减法单元教材分析:本单元教材主要由“6、7的认识和加减法、“8、9的认识和加减法、“10的认识和有关10的加减法、“连加和连减、“加减混合等内容构成。这些内容不仅在日常生活中有着非常广泛的应用,而且也是学生进一步学习20以内数的认识和加减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人教版 一年级 数学 上册 单元 备课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