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上册《认识地球》第二课时导学案湘教版.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七年级上册《认识地球》第二课时导学案湘教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七年级上册《认识地球》第二课时导学案湘教版.docx(1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七年级上册认识地球第二课时导学案湘教版湘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相识地球其次课时教案分析 湘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相识地球其次课时教案分析 教学目标: 1、相识地球仪。了解赤道、纬线、经线的定义,能够在地图、地球仪上精确地找出。 2、明确南北半球、东西半球、中学低纬度的划分。 3、驾驭经线、纬线的特点、分布、改变规律,能够进行对比分析。 4、加强对比分析思维的训练。 教学重难点: 1、了解赤道、纬线、经线的定义,能够在地图、地球仪上精确地找出. 2、驾驭经线纬线的特点、分布、改变规律,能够进行对比分析 3、驾驭经线纬线的特点、分布、改变规律,能够进行对比分析 教学方法: 直观教学法 教学过程: 一、创设
2、情境,导入新课: 师:今日呀我们先来猜一则谜语:不是桔子不是蛋,用手一推它就转。不要看它个子小,能载大河和山川。 生:地球仪。 师:对。今日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地球仪。 二、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学习任务(一)相识地球仪 1、自主学习:展示并转动地球仪,组织学生阅读课文、探讨。 1.地球仪的定义及作用。 2.在地球仪上找出地轴、两极、赤道、极圈、回来线、经线、纬线、经度、纬度。 3.南极和北极各用什么字母表示? 2、小组沟通: 3、合作探究: 用右手指示自西向东转动地球仪,视察:从北极上空看(逆)时针,从南极上空看(顺)时针。(也可以让学生用水杯来做演示) 地轴只是一个假想的轴,和地球仪上的线和点
3、一样在地球上是不存在的。视察地球仪,小组沟通,初步驾驭、理解基本概念。让学生通过实际视察相识、了解地球仪,直观,印象深。 用右手指示自西向东转动地球仪,视察:从北极上空看逆时针,从南极上空看顺时针。 学习任务(二)经线和纬线 1、自主学习:学生视察地球仪和地图,思索、探讨以下问题,并填写表格: 什么是纬线?纬线是什么形态的? 各纬线长度的改变有什么规律? 找出最长的一条纬线,这条纬线把地球分为哪两半球? 经线在形态、指示方向、长度的分布三个方面与纬线有什么不同? 经度是以哪条经线为起点的? 经度的标度范围是多少度? 对比纬度的改变规律,说明地球仪上经度的改变规律有什么特点? 东西半球是如何划分
4、的?这样划分的意义是什么? 在地球仪上找出主要位于东半球和西半球的大洲,并说出它们的名称。 中学低纬度是怎么划分的? 2、小组沟通: 3、合作探究: (1)学生动手画一条经线和纬线,完成下表。 小组视察探讨。 定义 形态 长度 指示方向 纬线 经线 (1)经度和纬度的确定 规律:1、向哪去越来越大就用什么字母表示。(由此可以总结出经度纬度的改变规律) 2、0度和180度只有一条,所以后面不带字母。 (2)半球的划分 1、南北半球的划分想象从中部平分,学生很简单找到赤道。 2、东西半球的划分,学生黑简单认为是0度和180度组成的经线圈,然后老师进行引导 两方面的问题东经30度和多少度组成的经线圈
5、可以平分 地球?为什么不用0度和180度组成的经线圈作为东西半球的分界线? 实践探究记录表 活动一:在下面的底图中绘出你在地球仪上找到的地轴、赤道,用文字标出南、北两极点。 活动二:在下面的底图中绘出你在地球仪上看到的纬线、经线。 活动三:在地球仪上,利用老师供应的绳子、刻度尺,通过视察、测量、对比等方法,小组同学合作共同总结出经线和纬线的特点,并将活动结果记录在下表中。 活动内容 纬线 经线 它们的形态是圆圈还是半圆? 纬线的长短是否是一样的? 纬线的长短是否是一样的? 经线的长短是否是一样的? 若不一样哪条最长? 纬线之间是相互平行还是相交? 经线之间是相互平行还是相交? 纬线之间是相互平
6、行还是相交? 经线之间是相互平行还是相交? 以四人为一小组进行活动,老师来回巡察指导。4.活动四:在地球仪上,通过视察、找寻、归纳出纬度、经度划分的规律,并把活动结果记录在下表中。 探究内容 纬度 经度 你视察到的纬度、经度的最小度数是多少? 纬度值从起点向南、北两侧是增大还是减小? 经度值从起点向东、西两侧是增大还是减小? 你视察到的纬度、经度的最大度数是多少? 你知道从起点向北的纬度叫什么?从起点向南的纬度叫什么? 你知道从起点向东的经度叫什么?从起点向西的经度叫什么? 以两人为一小组进行活动,老师来回巡察并对有怀疑的学生进行讲解。三、学以致用,拓展延长: 自制地球仪 1材料:乒乓球、铁丝
7、、胶布、橡皮泥、彩笔等。 2在乒乓球上绘制两极与赤道:沿乒乓球两半接口处用红彩笔绘一个大圆圈,上书“赤道”;到赤道等距的点凿两个小孔,一小孔注明“”,即北极, 另一小孔注明“”,即南极。 纬线:作赤道的平行线,即得到长度小于赤道的圆圈。 经线:作连接南、北两极最近的线,得到长度相等的半 圆。 3把铁丝弯成底座的形态,代表地轴 的铁丝直线与地面成66.5的夹角,所弯半圆比乒乓球稍大 一点。代表地轴的铁丝穿过乒乓球两极,并固定底座。 四、总结梳理归纳方法: 对经线和纬线的学习,一方面要注意学生动手实力,不论是用手触摸地球仪;在上面找特别经线和纬线;还是划一条经 线和纬线;都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
8、性。另一方面注意对比法的学习。 五、巩固练习,达标检测: 1、基础训练15页34569题 2、赤道是(南北半球)的分界线,本初子午线呢? 3、假如一架飞机从济南起飞,沿同一经线圈飞行,又回到济南。方向变更了吗?假如始终向西飞呢? 4、南北半球的分界线是(赤道),东西半球的分界线(西经20度和东经160度)。 六、附板书设计 : 定义 形态 长度 指示方向 特别经纬线 度数的改变规律 半球的划分 纬线 经线 本节学问比较多而抽象,师通过板图和地球仪,启发引导学生对本节内容的分析方法,培育学生举一反三的学习方法,并收到较好效果。 七年级上册世界的地形其次课时导学案湘教版 七年级上册世界的地形其次课
9、时导学案湘教版 教学目标:1、理解等高线概念,初步学会绘制等高线图的方法。2、了解等高线地形图表示地面凹凸起伏的方法。3、学会在等高线地形图上推断某地的地形部位,初步学会识别地势凹凸起伏和坡度陡缓。4、培育学生学以致用的实力;培育学生的动手实践实力,让学生体验学习的欢乐,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教学重难点:1、了解山地地形中的各个部位,知道在等高线地形图中分别是如何表示的。2、学会从地形图上估算不同地点的海拔以及地势的凹凸起伏和坡度陡缓的关系是本节教学的重点。3、在等高线图上识别地形种类,驾驭阅读地形图的方法并通过方法的运用,训练读图实力是本节教学的难点。教学方法:演示法视察法对比法探讨法教学过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认识地球 年级 上册 认识 地球 第二 课时 导学案湘教版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