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应用成果教学设计方案(6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信息技术应用成果教学设计方案(6页).doc(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信息技术应用成果教学设计方案为全面提升我校教师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推动全体教师在课堂教学和日常工作中有效应用信息技术,根据教育部关于实施全国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的意见结合我校实际,拟定我校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实施方案如下:一、指导思想以教育部关于实施全国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的意见、“国培计划(2016)”湖北省中小学幼儿园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培训项目实施方案的文件精神为指导;以湖北省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管理与监测平台和中国教师研修网为学习阵地;以远程培训、网上研修、区域研修、校本研修为手段;以更新教师教育教学理念、转变教学方式、提升教
2、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为目标来实施我校的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能力提升工程。二、工作目标根据“国培计划(2016)”湖北省中小学幼儿园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培训项目实施方案的要求,要通过此次培训,使全体教师的技术应用有改变,专业发展有环境。引导教师从自身工作环境与需求出发,围绕日常教学重难点,有效运用信息技术优化自身课堂教学,转变学生学习方式,通过课堂教学案例体现信息技术与学科的融合。帮助教师学会利用个人空间、教师工作坊、区域研修社区,参与混合研修活动,能够利用手机移动端、数字备课工具提供个人工作效能,从而熟悉和运用技术手段形成的信息化专业发展环境促进自身成长。
3、通过培训,培养出一支骨干队伍,形成一批精品资源,能够在信息技术与教学的深度融合上有所突破,形成模式。力争成为信息技术应用及混合研修示范学校,确保参训率100%,合格率100%,优秀率在30%以上。三、参训对象所有教师(具备教师资格证)均必须参加。四、培训方式和计划培训主要采用全员培训采取混合式培训模式,以网络研修、线下活动相结合的方式进行。(一)网络研修本次培训以信息技术教学实践应用能力提升为主题,依据教育部相关标准分类、分科、分层设计五个模块的递进式培训课程;教师依据训前诊断测评报告、本校教学环境和自身需求,从相应的主题和丰富课程资源中,选择相关任务及课程,至少完成50学时。阶段学什么怎么学
4、怎么评研修课程混合研修任务及活动研修成果任务主题线上网络研修线下活动安排训前诊断测评,并以此为依据,选学网络课程第一阶段感受技术魅力提升综合素养(任务1,时间2周)课程导学师德技术素养平台操作指南任务1:制定信息技术助力解决学习难点研修计划请根据诊断测评结果,结合本校(园)信息技术环境条件、教学进度和项目安排,选择将执教的一节课的重难点,制定研修计划工作坊研修(推选作品):请各校(园)坊组织线下交流活动,对本坊教师在本阶段完成的线上作业进行研讨点评,推选拟重点研磨的“种子作品”作业1:我的计划单第二阶段运用技术工具开展教学设计(任务2选1,时间2周)信息技术助力教学准备课程(资源检索、课件制作
5、等)任务2-1:撰写信息技术应用教学设计任务2-2:撰写微课设计方案请参考上阶段制定的研修计划,围绕即将执教的一节课,撰写教学设计,重点说明将如何应用PPT投影、交互电子白板或网络移动等信息技术手段开展课堂教学或围绕教学重难点,提交一份微课设计方案作业2-1:教学设计作业2-2:微课设计方案第三阶段应用技术工具创新教学活动(任务2选1,时间2周)简易环境下信息技术助力教学实施类课程任务3-1:分享应用信息技术助力课堂教与学的案例任务3-2:分享应用信息技术助力课堂教与学的助学微课在上阶段教学设计及学友观摩点评的基础上,提交一份运用信息技术手段进行课堂教与学的课例(鼓励提交视频形式的课例,可为一
6、节完整课,也可为其中某一精彩课例片段),条件不具备的地区可提交课例的PPT课件;或提交一份解决重难点的助学微课校(园)级坊研修(研磨优品):请各校(园)组织线下课例观摩活动,对各坊推选的“种子作品”课堂实施情况进行观摩点评(鼓励有条件有精力的学校对本校(园)所有参训教师的课堂实践情况进行观摩点评),推选本校(园)“优品”作业3-1:课堂教学课例(完成课例、精彩片段或PPT)作业3-2:助学微课交互环境下信息技术助力教学实施类课程网络移动环境下信息技术助力教学实施类课程第四阶段应用技术工具优化教学评价(任务1,时间2周)信息技术助力教学评价类课程任务4:学习网络课程学习信息技术助力教学评价类课程
7、,参与线上活动,打磨并评选优秀成果区域坊研修(展评精品):研修网项目组联合各项目区域工作坊,组织精品展示活动,对各校(园)推选的“优品”案例进行展示点评,推选本区域信息技术应用“精品”成果资源包(含教学设计、视频课例、课后作业等)生成性作业资源包第五阶段借力混合研修优化个人教学(任务1,时间2周)信息技术支持教师专业发展类课程任务5:学习网络课程学习信息技术支持教师专业发展类课程,参与线上活动,打磨并评选优秀成果(二)线下活动1.以各教研组为学习小组,教研组长为学习组长,利用每周教研活动时间进行信息技术助力学习难点的研修计划制定、教学(微课)设计研讨以及课例(微课)研磨活动。2.全校教师分为语
8、文、数学、综合三个班,按照教育技术室的时间安排,到微机室参加信息技术培训。该培训以具体操作方法为主,注重提升教师操作信息技术设备的能力。五、实施步骤本项目从2016年8月开始至2016年11月结束,分三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为项目准备阶段(8.229.5)此阶段组织全体教师报名注册,组建微信群,开设订阅号。第二阶段:网络研修与线下活动、线上测评阶段。(9.511.7)此阶段组织教师参加网络研修与线下活动。教师在研修网平台成绩达60分以上可参加省平台在线测评,测评达90分以上(原定85分)可获得省平台结业证书。(省平台测评务必于11.7日前完成,可多次测评,取最高成绩)第三阶段:线下测评、总结阶
9、段(11.811.31)此阶段针对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开展线下测评,对培训进行总结。六、组织管理与保障措施(一)组织结构为加强对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能力提升工程的管理,根据上级要求,成立公安县实验小学教师信息技术能力提升工程领导小组和管理团队。1、公安县实验小学提升工程领导小组:组 长:危 勇副组长:陈红文组 员:皮春梅王小柱向礼卫2、公安县实验小学提升工程管理团队:管 理 员:谢小毛技术指导:李昌安活动指导:陈 倩小组管理:各教研组长(二)环境保障1.以教研组长为学习组长,督促组员及时参与培训,并对作业进行打磨;2.根据微机室空闲情况,每周一全天、周三和周五上午第一、二节课,向全体教师全放,方便学校教师参与网络研修;3.教育技术室要每周对班班通设备进行巡查,为全体教师提供实践环境。4.确保全校网络畅通。(三)实时监控为了保障学习的正常运行,将通过校务公开栏、微信订阅号、培训简报等多种方式,及时将学情进行通报。在线下培训中,将专门设置答疑时间,确保全体教师顺利参训。(四)奖励机制在绩效工资中,设立专门项目,对培训合格的教师进行奖励;对在培训过程中,积极参加、提升明显、成绩优异的学习小组和学员颁发证书。-第 5 页-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