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下26《小石潭记》复习教案(4页).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八下26《小石潭记》复习教案(4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下26《小石潭记》复习教案(4页).doc(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小石潭记复习教案【课标与教材分析】根据新课标提出的“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诵读古代诗词,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味和审美情趣”等要求。教材分析:第六单元选的课文都是历来传诵的名家名篇。小石潭记是柳宗元的著名山水游记“永州八记”中的第四篇。作者从不同角度描绘了小石潭的各种景物,着意渲染它的寂寞、凄寒、幽怆的气氛,借景抒发自己在贬官失意时的悲凉、凄怆的情感。全文不足200字,却清晰地记叙了作者出行、游览、返回的全过程,描写生动、细致,充满诗情画意。【学情分析】学生学习这篇文言文,有了一定的语言积累,但缺少复习的主动性、创新能力。【教学目标】知识
2、与能力目标:1、文体复习:了解所学过的相关古文文体2、写作技巧:景物描写及其作用 3、文言基础:重点实词、虚词、一词多义、疑难句子及句式的翻译。过程与方法目标:利用合作、讨论、探究的方法,提问、练习。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热爱自然、赞美自然的豪情。【教学重点】写作技巧:景物描写及其作用【教学难点】疑难句子及句式的翻译【教学方法】讲授法、练习法、比较阅读法教学过程一、揭示复习目标()二、导入:复习“记”这一文体、作者及代表作()1、“记”是古代一种不定文体,一般来说,作者对现实生活中某件事有所感受,而后不拘一格的记下来,都可以称“记”。记可以全是叙事,如桃花源记,也可以叙事、描写、议论
3、相结合,如岳阳楼记。 2、提到文体,在我们学国的文言文中还有哪些以一个字代表一种文体的?(齐答,不全面的老师补充)“说”马说爱莲说“序”送东阳马生序“传”五柳先生传 “书”与朱元思书答谢中书书“铭”陋室铭“歌”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三、(自由复习1分钟)再次出示复习目标(可以自己进行,掌握不到位的地方小组合作解决)1、一词多义 ()清:下见小潭,水尤清洌 (清 澈) 以其境过清(冷 清) 差:参差披拂 (长短不一)其岸势犬牙差互 (交 错) 可:潭中鱼可百许头 (大 约) 不可知其源 (能 够)为:全石以为底 (作为)为坻,为屿 (成 为) 以:全石以为底 ( 用 )卷石底以出 (
4、表承接,“而”)以其境过清 (因 为) 、活用(找出活用的字并解释)()名词作状语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向西) 下见小潭(向下,往下)皆若空游无所依(在空中)日光下彻(向下)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像北斗星那样;像长蛇爬行那样)其岸势犬牙差互(像狗的牙齿那样)形容词的意动用法心乐之(以 为乐)形容词的使动用法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使神凄使骨寒)4、难句翻译(先打开书自己复习,然后合书提问) ()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日光下彻,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斗折蛇行,明灭可见。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四、课文内容分析你掌握了吗?(先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小石潭记 26 复习 教案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