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教学设计.doc
《一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教学设计.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教学设计.doc(4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九年义务教育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集体备课第三单元15的认识和加减法教学设计课型:新授课备课组长:执教教师: 第三单元 单元教材分析 一 、单元教学教材内容及说明本单元内容主要由两局部组成,一局部是5以内各数的认识,另一局部是5以内数的加法和减法。本单元的安排是:先教学15的认识和加减法,再教学0的认识和加减法。这局部教材,是数概念中最根底的知识之一,是小学生学习数学的开场。在这一阶段旨在通过让学生初步经历从日常生活中抽象出数的过程,学习基数、序数含义,数的认、读、写,数的顺序,数的大小比拟和数的组成,初步尝试选择选择恰当的方法进展5以内数的口算,为学生了解数学的用处和体验数学学习的乐趣打下扎实
2、的根底。本单元的重点是教学生写数字和初步建立数感、符号意识。教学生写数字和初步建立数感、符号意识。解决好多种算法及数的组成计算的关系注重集合、对应、统计思想的渗透。二、学情分析三、设计理念 引导学生了解现实生活中的数学,初步感受数学及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用数学的乐趣,建立数感,在学习过程中的运用从而获得积极的数学情感。四、单元教学目标 1、使学生能认、读、写5以内各,会用5以内各数表示物体的个数和事物的顺序,会区分几个和第几个。 2、使学生掌握5以内数的顺序和各数的组成。 3、使学生认识符号“的含义,知道用词語大于、小于、等于来描述5以内数的大小。 4、使学生初步知道加减法的含义,会用自己
3、理解的方法口算5以内的加减法。提倡算法多样化。 5、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使学生初步建立数感,运用数学知识来表示生活中的事物并进展交流。五、教法、学法 通过讲练结合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自主探究的能力,从而感受数学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六、单元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1、教学生写数字和初步建立数感、符号意识。 2、解决好多种算法及数的组成计算的关系 3、注重集合、对应、统计思想的渗透,不给学生讲这些名称。 难点:数的认识,比拟大小,加减法的认识过程中,要发分类为根底。也就是在分类的根底上提炼出数而进展大小的比拟和加减法。七、单元课时安排:7课时八、课时内容安排及执笔人:第一课时.15的认识第二课时.
4、比大小第三课时.第几第四课时.分及合第五课时.加法第六课时.减法第七课时.0的认识和有关0的加减法第一课时一、授课课题:15的认识二、授课课型:新授课三、教学内容及说明: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义务教育教科书一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14页第16页及第18页“练习三的第1、2、5题。这局部教材设计了一幅主题图,给初入学的学生再现了日常生活的情境,帮助学生联系生活,从生活中来认识5以内的各数,5以内各数的认识是数概念中最根底的知识之一,旨在让学生通过观察比拟,会读、会认、会写15以内的各数,并注意书写的工整。让学生体验数学学习的乐趣打下扎实的根底。重点是教学生写数字和初步建立数感、符号意识。四、教学目标及说
5、明:1、认识15以内的各数,会用5以内各数表示物体的个数。 2、知道15的先后顺序,会正确地读、写15这5个数字。3、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能力以及语言表达能力。在这课时中通过让学生初步经历从日常生活中抽象出书的过程,初步建立数感,并能进展交流。会用5以内各数表示物体的个数。让学生体验数学学习的乐趣打下扎实的根底。五、教学问题及说明会读、会认、会写15以内的各数,学生对数字的构造和笔顺不易掌握,有学生往往把上、下、左、右位置搞错,有些学生写5、2、0等数字是拐弯不圆滑,要写整齐匀称就更难一些。教师要求学生从一开场就按照一定规格写数字,养成书写认真,一丝不苟的良好习惯。六、教学准备:1、学生:常规
6、学习用品2、教师:收集相关资料及教具七、教学过程 一根本流程情境导入主动探索教学写数稳固练习课堂小结二问题及例题 情境导入:出示主题画 问题1:同学们想到农村看看吗?今天,教师就带你们一起到农村去看看,农村的美景。你认为这幅图画的是什么?从这幅图中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 设计意图: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师生活动:教师出示情境图,学生观察。 问题2:快来数数看,小动物的数量分别是多少设计意图:通过观察主动学习让学生说出物体用哪个数字表示。认识15各数。师生活动:学生观察交流汇报,教师给予鼓励点评。 问题3:除了小动物,你还发现什么?设计意图:通过引导学生观察,让说出物体用哪个数字表示。稳固认
7、识15各数。师生活动:学生观察交流汇报,教师给予鼓励点评。 问题4:你能用你的学具或其他物品摆出这些数码?设计意图:通过观察及动手操作让学生在建立数感的同时能进展交流。师生活动:学生观察交流汇报,教师给予鼓励点评。 问题5:出示计数器,先拔一颗珠,你认为可以用数字几表示?设计意图:通过观察及动手操作让学生说出所拨的数珠用哪个数字表示。引导学生用1来表示一些物体的个数和顺序,会用不同的方法来表示数师生活动:1、学生观察 2、学生说顺序问题6:如果再增加一颗珠,又可以用数字几表示?设计意图:通过动手操作加深学生对数字的理解。引导学生用2来表示一些物体的个数和顺序,会用不同的方法来表示数。师生活动:
8、1、教师拨、学生观察 2、学生说数问题7:如果再增加一颗珠,又可以用数字几表示? 设计意图:通过观察活动让学生喜爱数学。引导学生用3来表示一些物体的个数和顺序,会用不同的方法来表示数。师生活动:1、教师拨、学生观察 2、学生说数问题8:如果再增加一颗珠,又可以用数字几表示?设计意图:通过观察及动手操作使学生能在玩中学到数学。引导学生用4来表示一些物体的个数和顺序,会用不同的方法来表示数。师生活动:1、教师拨、学生观察 2、学生说数问题9:如果再增加一颗珠,又可以用数字几表示?设计意图:通过观察及动手操作加深学生对数字5的掌握。师生活动:1、教师拨、学生观察 2、学生说数问题10:3的前面是几?
9、后面呢?及2相邻的两个数是几?及4相邻的两个数是几?设计意图: 通过观察引导学生知道15各数的顺序。师生活动:1、学生观察 2、学生说顺序教学写数字151、教师教拿笔姿势2、教写每个数字的起笔,运笔、落笔。先教师示范,紧接着,学生书空,然后学生在书中描红。设计意图: 学生从一开场就按照一定规格写数字,养成书写认真,一丝不苟的良好习惯。师生活动:1、学生写。 2、教师巡视指导。稳固练习(目标检测)三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八、板书设计15的认识 1 2 3 4 5 九、教学反思:学案设计一、课前预习数一数教室的窗子,黑板等有几个?二、目标检测:第12页的第14题配餐作业数一数身边的物体个数
10、5以内的数。第二课时一、授课课题:比大小二、授课课型:新授课三、教学内容及说明: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义务教育教科书一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17页及第18页“练习三的第3、4、6、7题。这局部内容通过学生观察、比拟、动手操作,让学生在具体的情景中逐步建立数感和符号意识。四、教学目标及说明:依据课标,结合学生实际制定以下目标:1、使学生认识符号“的含义,及其含义。2、会用词語大于、小于、等于来描述5以内数的大小。3、培养学生及人合作、交流,动手操作的能力。在这个课时中教师要通过引导学生观察、比拟、动手操作建立数感,能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进展比拟。五、教学问题及说明学生可能对符号“难以分辨,教师要尽可能让学
11、生在视觉、听觉、交流、游戏中完成对知识的记忆,逐步建立符号意识。六、教学准备:1、学生:常规学习用品2、教师:收集相关资料及教具七、教学过程一根本流程复习旧知新知讲授稳固练习课堂小结二问题及例题1、复习旧知:1昨天我们学习了哪几个数字,你还记得吗?请你说一说。2及4相邻的两个数是几?3的后面是几?3有谁能够写出15每个数字。请你试一试。设计意图: 回忆旧知,引入新知。师生活动:学生汇报。2、新知讲授问题1:请你说一说这幅图是什么意思?从这幅图中你知道了什么?你还知道了什么?还有需要补充的吗?从这些数据你发现了什么?设计意图: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师生活动:学生观察,教师引导。1学
12、生自由答复 2教师板书: 33 32 34 3等于3 3大于2 3小于43教师介绍等号、大于号、小于号开口朝大数,尖尖朝小数4谁会读,请会读的学生带着大家读问题2、你还有其它的比法吗?设计意图: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想象思维开展。师生活动:学生答复,教师引导。出示第17页下面做一做:问题3:学生自由看图:你从图中看到了什么?设计意图:培养学生及人合作、交流,动手操作的能力。师生活动:学生答复,教师引导。问题4:比一比,你发现了什么?52谁会读?设计意图:培养学生积极思考,寻求答案,感受成功的乐趣。师生活动:学生答复,教师引导。3、稳固练习 第19页的第6、7题三课堂小结这节课你有哪
13、些收获?八、板书设计比大小 33 32 343等于3 3大于2 3小于4九、教学反思: 学案设计一、课前预习 看实物数数。二、目标检测:一一对应比一比。第19页的第6、7题 配餐作业数一数身边的物体个数5以内的数。第三课时一、 授课课题:第几二、授课类型:新授课三、教学内容及说明: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义务教育教科书一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17页及第20页“练习四的第1、2题。第几,这课时通过情境体验及学生的参及,将数学及生活情境严密联系,使初人学的小学生真切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对数学学习产生亲切感。四、教学目标及说明:依据课标,结合学生实际制定以下目标:1、让学生感知序数的含义,能够正确用几个和第几
14、个来表达意思,体会基数和序数的区别。2、让学生感受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培养学生遵守公共秩序、文明守纪的良好品德。这个课时让学生学会区分基数和序数,理解几个和第几的不同,由于语言理解能力有限、在教学中教师要培养学生用数学的意识,对数学学习产生亲切感。五、教学问题及说明让学生学会区分基数和序数,理解几个和第几的不同,由于语言理解能力有限、学生有一定的困难,教师要注意强化和稳固学生对它们的理解。六、教学准备:1、学生:常规学习用品。 2、教师:收集相关资料、学习用品。七、教学过程一) 根本流程:创设情景探求新知反应练习课堂小结二问题及例题1、师:今天,教师要带大家去一个你们非常熟悉的地方,出示书中第2
15、0页的图画。售票窗口,井然有序的排队买票。师:问:小朋友,你知道这是什么地方吗?有哪些人?他在什么地方吗?2、探求新知问题1、请大家数一数一共有多少人在排队买标?有谁能指一指排在第5的是谁?设计意图:让学生积极思考,在具体的情境中区分几个和第几个。师生活动:学生答复,教师引导。挂图展示:穿紫衣服的阿姨已经走了,后面的人次上前。问题2、有几个人在排队?这时谁排4?小朋友排第几?解放军阿姨呢?设计意图: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在具体的情境中进一步区分几个和第几个。感受成功的乐趣。师生活动:同桌合作交流,教师引导。3、反应练习:请几位同学上领奖台 先请大家数一数共几人?再问一问谁第一?谁第二?谁第三?出示
16、:全家福举一些日常生活中关于“第几的例子三课堂小结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八、板书设计第几 第1、第2、第3、第4、第5九、教学反思:学案设计一、课前预习请大家数一数一共有多少人在排队买票?:二、目标检测 1、请几位同学上领奖台 先请大家数一数共几人?再问一问谁第一?谁第二?谁第三? 2、出示:全家福 3、举一些日常生活中关于“第几的例子,先4人小组互相说,然后向全班汇报。配餐作业回家告诉爸爸妈妈你坐在第几排?第四课时一、 授课课题: 分及合二、授课类型: 新授课三、教学内容及说明:分及合第21页和22页的教学内容:5以内数的组成。几和几是教学生数的组成知识,它是学生学习加减法的根底,在这课时教学
17、在,教材以4、5的组成为例,通过实践活动让学生直观的了解5以内数的组成。四、教学目标及说明:1、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能够掌握4和5的有关组成,并有效地渗透有序的思想。2、培养初步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口头表达能力。3、培养学生的合作和及他人交流的能力。 说明:本节课通过实践活动让学生直观的了解5以内数的组成。并注意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口头表达能力。五、教学问题及说明学生在学习数的组成时,因为刚接触,在把4、5分几种的方法上,有一定的难度,需要教师不断引导,让学生在头脑中形成4、5的组成的鲜明表象,使之理解的记忆。六、教学准备:1、学生:常规学习用品。 2、教师:收集相关资料
18、、学习用品。七、教学过程一根本流程:情境导入探究新知稳固练习全课小结1、情境导入:问题1:农民伯伯家种了向日葵,向日葵成熟了,农民伯伯拿着两个筐去收四棵向日葵。这下,他遇到了一个难题,该怎么把这四个向日葵装进箩筐背回家呢?小朋友们,你们能帮他解决吗?设计意图:通过情境导入,激发学生兴趣,引入新知。师生活动:教师提问,学生答复。2、探究新知: 问题2:小朋友们一起来帮农民伯伯解决问题吧。请你拿出4个小棒,摆一摆,可以摆成一个什么图形?你能把这4根小棒分成两堆吗?请你试一试。设计意图:让学生积极思考,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口头表达能力。师生活动:学生自由活动,教师巡视。根据学生答复情况,教师板书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一年级 上册 第三 单元 教学 设计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