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课明朝君权的加强学案.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第16课明朝君权的加强学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16课明朝君权的加强学案.docx(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16课明朝君权的加强学案第15课明朝君权的加强学案 第15课明朝君权的加强学案学习目标1、识记明朝的建立;归纳明太祖加强君权的措施;了解靖难之役和迁都北京2、分析明朝加强君权的目的,并认清明朝是君主专制达到顶峰的一个时期,表明封建制度渐趋衰落。3、从概念上理解何为“八股文”并正确分析理解“八股取士”的影响。学习难点、重点难点:君主专制制度加强的目的,分析归纳明朝加强君权的措施。重点:“八股文”概念的理解,对社会的影响(具体阅读教材,独立完成下列学问填空,并努力记住下列学问,然后在小组内沟通自学成果。)一、明太祖加强君权的措施1、年,建立明朝,都城。就是明太祖。2、明太祖的统治措施:政治上:改
2、革行政机构,加强君主权力(1)在中心,废除,撤销,由六部分理朝政。(2)在地方,废除,设立直属中心的。(3)设立特务机构,由皇帝干脆指挥。思想文化:实行二、靖难之役和迁都北京1、靖难之役是怎么一回事? 2、明成祖加强君权的措施:(1)接着实行;(2)迁都;(3)设立特务机构合作探究1、丞相(宰相)制度是什么时间、谁设立的?又是什么时间、谁废除的?丞相的设立与废除都是为了一个什么共同的目的? 2、明朝实行八股取士其目的是什么?有什么影响? 1、下列强化君主权力的措施中,不是明太祖实行的是()A、设殿阁高校士B、废行中书省,设三司,直属中心C、撤销中书省,由六部分理朝政D、设立特务机构东厂2、一个
3、在明代被选为锦衣卫的人,他必需()A、是锦衣卫学校毕业的B、由东厂干脆指挥C、受到法律的约束D、对臣民进行监视、侦查3、小学生明明在一本课外读物上看到“八股取士”这个生疏的词语,姐姐给他作了如下说明,请你找出其中不正确的一项()A、答卷的行文格式由八个部分组成B、题目选自四书五经C、考生答题可以发表自己的见解D、考中的考生大都成为皇帝的忠实奴仆4、下列有关明朝官制的说明中,正确的是()A、明成祖废中书省机构,在中心设内阁B、辅佐明太祖的中心政务机构是内阁C、明朝的提刑按擦使司掌管民政和司法D、明朝的六部最高长官尚书干脆对皇帝负责5、明成祖迁都北京的主要缘由是()A、躲避南方水灾B、躲避南方战乱
4、C、加强对北方的限制D、喜爱北京6、明成祖登上帝位的过程,类似于()A、唐太宗李世民B、宋太祖赵匡胤C、隋文帝杨坚D、明太祖朱元璋7、阅读下列材料“八股之害等于焚书,而败坏人才有甚于咸阳之郊”请回答:(1)上述材料出自哪位历史人物之口? (2)此人的上述言论抨击了明朝的什么制度?制定这一制度的目的是什么?这一制度的后果如何?(3)作者在抨击之一制度时与什么历史事务进行了对比?这一事务有何危害? 明朝君权的加强第十五课明朝君权的加强一、教学目标1基础学问目标:通过本课教学,使学生比较全面地驾驭明太祖废除行中书省、设三司,废除丞相和中书省,以六部处理朝政,设置锦衣卫,以八股取士以及明成祖迁都北京、
5、实行学范、增设东昌等加强君主专制的基本史实,包括政治、文化方面的措施以及特点。2思想教化目标:通过联系以往封建王朝加强中心集权、维护统治的措施与明朝的相关措施对比,概括明朝加强君权的特点,培育学生用联系的观点,综合分析、对比史实的实力;通过对科举制度的评价,提高学生运用辩证的两点论的方法评价历史现象的实力。3实力培育目标:要求学生从思想上相识:明朝君权的加强,在肯定时间和程度上,加强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但同时它又是中国封建社会逐步走向衰落再政治上的表现。二、教学方法:启发与探究相结合的互动式教学。三、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明太祖加强君权的措施。难点:八股取士。四、教学过程讲授新课回顾我国封建社会
6、的分期,从而弄清本课在我国封建社会中所处的发展阶段。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老师归纳:(1)封建社会的形成和初步发展时期战国、秦汉;(2)封建国家的分裂和民族融合时期三国、两晋、南北朝;(3)各民族的进一步融合和封建经济的接着发展五代、辽、宋、夏、金、元;(4)封建社会的逐步衰落明清(13681840)。提出问题(1)元朝为什么会灭亡?朱元璋怎样从一个和尚做了明朝的开国皇帝?(2)明太祖是怎样加强君主专制的?他为什么实行这些措施?产生了什么后果?(3)明朝为何迁都北京?一、明朝的勃兴(板书)1元末红巾军起义(板书)红巾军起义沉重打击了元朝的统治,为后来朱元璋推翻元朝、建立明朝供应了有利条件。那么,
7、朱元璋的势力又是怎样发展起来的呢?2朱元璋势力的发展(板书)学生通过阅读教材7小字了解。思索:朱元璋势力发展的重要因素有哪些?学生回答,然后老师归纳:一是朱元璋留意汲取地主阶级学问分子李善长、刘基、朱升等人充当谋士;二是接受朱升“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的建议,(即:扩充兵力,巩固后方;发展生产,增加经济实力;讲究策略,不急于称王。)经过几年的努力,朱元璋的势力快速壮大。朱元璋势力的发展为明朝的建立奠定了基础。3明朝的建立时间:1368年;都城:南京(回忆南京城名字的改变:吴建业,东晋、南朝建康,元应天,明改名为南京);开国皇帝:明太祖(朱元璋);年号:洪武。这样,朱元璋从农夫领袖变为封建皇帝
8、。同年秋,明军攻入大都,元朝在全国的统治至此结束。元顺帝逃到塞外,仍称元朝,史称北元。明朝建立后,明太祖为巩固统治,是怎样加强君权?二、明太祖加强君权(板书)1改革机构(板书)(1)地方:废除行中书省,设三司(板书)行省制度始于何时?为什么要废除?答:行省制度始于元朝,它统一管辖一个省的行政、财政和军事,职权极重,不利于中心集权。所以,明太祖下令废除行中书省,设三司,都直属中心。三司指什么?有什么职能和特点?三司指承宣布政使司、提刑按察使司、都指挥使司,分掌财政、司法、军事,三司长官地位同等,共商一省事务,都干脆对皇帝负责。(2)中心:废丞相,设六部(板书)丞相制度始创于何时?为什么要废除?答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16 明朝 君权 加强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