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常见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4页).doc
《初中常见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4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常见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4页).doc(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专项复习一 初中常见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一、 【 之 】(一)代词: 1、可以代人、代物、代事。代人多是第三人称。译为“他”(他们)、“它”(它们)、“这件事”。 例: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曹刿论战) 陈胜佐之,并杀两尉。(陈涉世家)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马说) 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狼) 始知郊田之外未始无春,而城居者未之知也。(满井游记) 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愚公移山)2、复指代词,表示前后是同一事物,可译为“这”“这样的”。 例: 其言兹若人之俦乎?(五柳先生传) 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桃花源记) 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送东阳马生序)
2、公输般为楚造云梯之械,将以攻宋。(公输) 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愚公移山)(二)助词:1、结构助词,可译为“的”,有的可不译。例: 缘溪行,忘路之远近。(桃花源记) 花之君子者也。(爱莲说) 嗟乎!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陈涉世家) 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曹刿论战)2、结构助词。用在主语和谓语之间,起取消句子独立性的作用,可不译。翻译句子时省略不译。 例: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爱莲说)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陋室铭) 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翁亭记) 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隆中对) 吾妻之美我者,
3、私我也。(邹忌讽齐王纳谏)3、结构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例: 宋何罪之有?(公输) 孔子云:“何陋之有?(陋室铭)4、结构助词,定语后置的标志。 例: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马说) 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岳阳楼记)5、音节助词。用在形容词、副词或某些动词的末尾,或用在三个字之间,使之凑成四个字,只起调整音节的作用,无义,译时应省去。 例: 久之 ,目似瞑,意暇甚。(狼) 公将鼓之。(曹刿论战) 怅恨久之。(陈涉世家) 鸣之而不能通其意。(马说) 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醉翁亭记) 由此观之,王之弊甚矣。(邹忌讽齐王纳谏)(三)用作动词:可译为“去、往、到”。 例
4、: 辍耕之垄上(陈涉世家) 多助之至,天下顺之。(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夜篝火(陈涉世家) 送杜少甫之任蜀州。(四)表示时间、空间的界限,不译。例: 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邹忌讽齐王纳谏) 局促一室之内。(满井游记) 毛羽鳞鬣之间皆有喜气。(满井游记) 始知郊田之外未始无春,而城居者未之知也。(满井游记)【实战演练】1.下列句中的“于”与例句中的“于”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2分)例句:公与之乘。战于长勺。A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B行者休于树C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 D能谤讥于市朝2.下面选项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2分) A此诚危急存亡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初中 常见 文言 虚词 意义 用法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