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仲裁和解协议书.doc





《劳动仲裁和解协议书.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劳动仲裁和解协议书.doc(1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劳动仲裁和解协议书 劳动仲裁和解协议书怎么写 劳动仲裁和解协议书怎么写呢?看看下面劳动仲裁和解协议书 仲裁协议效力中常见问题 一、效力及于问题 在实际交易过程中,当事人之间常签订不止一份合同,这些合同相互之间是什么关系,一份合同仲裁条款效力能否及于其他合同,是许多当事人在确仲案件审理阶段就希望法院查明问题。 对此请求,法院一贯态度是:该请求系仲裁庭在仲裁程序中需要表明案件事实问题,关系到仲裁庭裁决范围,应由仲裁庭决定。 法院一般不审理,对申请人申请确认仲裁协议无效申请一概予以驳回。 然而,通过查阅大量裁定,可以发现在少数裁定中,涉及效力及于问题,法院也鲜明地表达出自己观点和态度。 对于法院为何
2、表态,我们不予置评。 不过对于这些已经生效裁定,由于已经或多或少涉及实体审查部分,无论该意见是否能作为法院系统通论,都值得说明。 1、主合同仲裁条款有效,补充协议没有约定仲裁条款,仲裁条款是否及于补充协议? 在一起案件中,原合同仲裁约定“双方发生争议时,可以通过协商或申请有关部门调解,协商或调协不成,可以向北京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 后双方签订补充协议约定:本协议仍按原合同条款执行。 法院认为,原合同仲裁条款意思表示明确,有仲裁事项,并选定了北京仲裁委员会,符合仲裁法第十六条第2款规定,故仲裁协议合法有效。 又因双方签订补充协议应受双方签订原合同仲裁条款约定,该仲裁协议对补充协议继续有效。 在
3、另一起案件中,施工合同中约定“本合同在履行过程中发生争议,由双方当事人协商解决,协商不成,按下列第一种方式解决:(一)提交北京仲裁委员会仲裁;(二)依法向人民法院起诉。”后双方当事人经过协商,对工程竣工结算及拨付工程款等问题达成结算协议。 法院亦直接认定,结算协议是双方当事人对涉案工程结算付款问题达成补充协议,因此建设工程施工合同中仲裁条款效力及于结算协议。 通过前述两起案件可以看出,在主合同有仲裁条款,概括约定仲裁事项,如果能确定补充协议与主合同关系,在补充协议没有对争议解决做出相反性约定情况下,法院认可补充协议受仲裁条款管辖。 2、主合同有仲裁条款,补充协议约定诉讼,仲裁条款是否及于补充协
4、议? 前文已述,在补充协议没有约定争议解决方式情况下,法院认为补充协议应受原合同仲裁条款约束。 同理,如果补充协议约定了诉讼解决,由于补充协议通常签订在后,应视为双方对原争议达成仲裁合意做出变更。 即使补充协议中明确约定,与“原合同具有同等效力”,根据仲裁法司法解释第七条,“当事人对同一争议既约定仲裁又约定诉讼解决,约定无效规定,也应视为仲裁条款无效”。 因此,当补充协议约定诉讼情况,通常会导致原合同仲裁条款也无效。 但有一起案件,虽然补充协议约定了诉讼,法院仍认可了原合同中仲裁条款效力。 具体案情是施工合同中约定“本合同在履行过程中发生争议时,双方应本着公平、合理原则,及时协商处理。 协商不
5、成,可以提请北京仲裁委员会仲裁。”针对施工过程中经费不足,垫资解决对外欠款问题,双方通过补充协议,约定“履行过程中双方发生争议应协商解决,协商不成任何一方可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就补充协议约定能否改变施工合同仲裁条款效力问题,法院认为,施工合同是就工程而签订,约定是工程施工过程中双方权利义务,包括价款、质量、进度、验收等问题。 补充协议是为解决在施工过程中发生对外欠款而签订,补充协议与施工合同指向对象、约定内容、双方权利义务关系完全不同补充协议内容并未改变施工合同中约定工程价款数额和支付对象,对施工合同中权利义务没有进行变更。 故因施工合同发生纠纷依然适用施工合同约定,不适用补充协议约定。
6、由此可见,法院在审理效力及于问题前,通常会先判断两份合同关系,主要是补充协议与原合同关系,最后再看仲裁条款是否被变更。 3、原合同仲裁条款为或裁或审条款,补充协议约定有效仲裁条款,该仲裁协议是否能及于原合同? 在一起案件中,租赁合同第十二条约定,“双方在本合同履行中发生争议,应当及时协商解决;协商不成时,双方可向当地仲裁机构申请仲裁或者向人民法院起诉”。 补充协议第六条约定:“对租赁合同第十二条补充:如双方发生争议,应友好协商;协商不成,双方均有权提请北京仲裁委员会依照该会仲裁规则进行仲裁”。 当双方当事人对补充协议约定仲裁条款效力产生争执时,法院认为: 第一,补充协议签署于租赁合同之后,补充
7、协议第六条是对租赁合同第十二条内容整体补充,而非部分补充。 租赁合同第十二条是对争议解决方式选择,而补充协议第六条是对租赁合同第十二条争议解决方式补充和进一步明确,是双方当事人对争议解决方式协商调整后达成新最终合意,即选择仲裁为解决争议方式。 第二,双方在租赁合同第十二条约定争议解决方式中既选择了仲裁,又选择了诉讼,约定不明确,为无效仲裁条款;而双方在补充协议第六条中排除了诉讼,非常明确地选择了争议解决方式为仲裁。 第三,双方在补充协议第六条中约定“如双方发生争议,应友好协商;协商不成,双方均有权提请北京仲裁委员会依照该会仲裁规则进行仲裁”。 上述约定,有请求仲裁真实意思表示和明确仲裁事项以及
8、选定仲裁委员会,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仲裁法第十六条规定“仲裁协议应当具有内容,”,故上述约定合法有效,是双方当事人对租赁合同及其补充协议项下可能发生纠纷约定解决方式。 法院在对认定过程进行考察时,首先仍是判断原合同与补充协议关系,从补充协议名称、鉴于条款/前言、签署时间先后、约定内容与原合同关系方面切入。 在确定两者之间关系后,再判断补充协议构成对原合同争议解决方式补充和进一步明确,是否是双方达成新最终合意。 进而得出补充协议中有效仲裁条款治愈了原合同无效仲裁条款结论,最终判定补充协议仲裁条款合法有效,是双方当事人对原合同及其补充协议项下可能发生纠纷约定解决方式。 4、除了不同合同之间冲突约定外
9、,同一合同内部,甚至同一条款内效力及于问题,如何解决呢? 仲裁法司法解释第二条规定,“当事人概括约定仲裁事项为合同争议,基于合同成立、效力、变更、转让、履行、违约责任、解释、解除等产生纠纷都可以认定为仲裁事项”。 当事人如约定“履行合同中争端”、“因合同产生纠纷”,“本合同未尽事宜提交仲裁”,都应属于对仲裁事项概括约定。 如果在同一个合同中,前文约定“履行合同中争端提交诉讼”,后文又约定“本合同未尽事宜提交北京仲裁委员会仲裁”,那仲裁条款是否有效呢? 在同一合同文本内,对相同争议事项,既约定诉讼,又约定仲裁,则仲裁条款无效。 在一起案件中,有仲裁条款合同第十三条“争议解决”中约定:“本合同双方
10、在履行合同中发生所有争议须及时友好协商解决,如通过协商仍不能解决时,任何一方可以向人民法院提出诉讼请求。 该司法程序管辖权由合同签订地法院管辖。”该合同第十九条“其它事项”第4款约定:“本协议项下事宜产生争议,甲乙双方应本着实事求是原则,及时协商解决。 协商未果时,任何一方均可向北京仲裁委员会提起仲裁。” 法院认为,仲裁法司法解释第七条规定:“当事人约定争议可以向仲裁机构申请仲裁也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诉,仲裁协议无效。”本案中双方当事人在协议中即约定争议可以仲裁,又约定争议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诉,根据上述法律规定,双方订立仲裁条款应当认定无效。 对同一合同文本同一条款内冲突约定,仲裁条款无效。 举例如
11、下,“若合同双方发生争端或纠纷,应本着实事求是原则,协商解决。 若协商不成时,提交由北京仲裁委员会仲裁。 对于仲裁过程中货物供应是否照常进行,供货单位必须按分包单位和建设单位要求执行。 若协调后双方仍无法达成一致,则双方均可依法向人民法院起诉。” 就“仲裁过程中货物供应是否照常进行”自然属于合同中争端或纠纷,本条款前半部分前文刚论述争端交由北京仲裁委员仲裁,后半部分又将“仲裁过程中货物供应是否照常进行”问题约定诉讼解决,法院认为,该条款存在或裁或审情形,属于请求仲裁意思表示不明确。 现协议双方并未就该争议解决条款达成新补充协议,认定该仲裁条款无效。 但是,如果同一条款内,虽然同时约定诉讼和仲裁
12、,但是没有相互冲突部分,仲裁条款对于仲裁约定部分仍是有效。 比如“有关合同责任承担,由北京仲裁委员会管辖;但关于责任情形认定,由人民法院管辖。”这样约定是有效。 二、仲裁缔约主体问题 一部分确仲案件中,申请人主张并非仲裁协议签订者或不应受仲裁协议管辖,这类申请虽不是请求法院确定仲裁协议效力,也不符合仲裁法第十七、十八条规定法定确认仲裁协议效力范畴,但是由于涉及仲裁协议管辖范围,法院在审理过程中,也常会涉及。 1、未在合同中签字盖章主体是否受仲裁条款管辖? 在一起案件中,物业公司以有仲裁条款物业合同是由物业公司与业主委员会签订,业主并非缔约主体为由,不认可业主对其提起仲裁案件。 法院认为,据物业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劳动 仲裁 和解 协议书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