聪明的小包拯_语文教案.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聪明的小包拯_语文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聪明的小包拯_语文教案.docx(4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聪明的小包拯_语文教案聪慧的华佗 聪慧的华佗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10个生字,驾驭“院子、分开、路边、青草”等词语。相识“聪、巧、硬、止、争”5个字。 2正确、流畅地朗读课文。 3懂得解决问题不能使蛮劲,要抓住其特点想出切实可行的方法。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揭示课题,导入新课。 1今日,我们学习新课聪慧的华佗。 2华佗长大后成了我国闻名的医学家。 二、指导看图,了解图意。 1出示课件,图上画的是什么地方?你是从哪些地方看出来的? 2图上画了些什么人?从服饰上看,他们是什么时候的人? 3图上画的小男孩就是小时候的华佗。旁边的中年妇女就是华佗的妈妈。摸着胡须的老人就是华佗的师父蔡先生。 你
2、看,图上的小华佗在干什么? 4华佗为什么拿青草喂小羊呢?让我们一起来读读这篇课文吧! 三、初读课文,了解大意。 1轻声自由读课文。 (1)借助拼音读课文,读准字音。 (2)比照课后生字表,画诞生字及生字所带出的词语,多读几遍。 (3)标出自然段序号,想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2检查自学。 (1)认读生字。 (2)指名分段读课文。 (3)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说出大意就可以了。) 四、分段细读,理解课文内容。 1通过自学,我们已经初步知道文章讲了华佗小时候的事。接下来,我们深化学习,看看华佗聪慧在哪儿? 2学习第一段。 (1)指名读第一段,这段讲什么? (2)齐读第一句,谁能给“出名”换一个
3、词语,但这句话意思不变?(出名)把“出名”放进句子,再读一读。 (3)理解“学徒”。 3,蔡医生是怎么收下华佗的呢?自由读读其次、三、四自然段。 小组学习: (1)蔡医生出了一个什么题目考华佗? (2)用“?”画出写两只羊打架的句子。 (3)华佗是怎么想的?又是怎么做的?用“?”画出有关的句子。 4小组反馈学习结果。 (1)蔡医生是怎样考华佗的?指名说,全班开读其次自然段, (2)找一找写两只羊打架的句子。 出示句子“两只羊头对着头,角对着角,你顶过来,找顶过去,斗得很凶”。读一读。 (3)华佗是怎么想的?(齐读想法。)“硬拉”会有什么后果?你有什么好方法?说给大家听听。 (4)华佗想到了好方
4、法吗?哪个自然段写了华佗的做法? 看图,指名读第四自然段。 找找描写毕佗动作的词语。(“拨”“拿”“摇动”。) 华佗为什么要这样做呢?你觉得华佗是一个怎样的孩子? 这段主要讲了什么? 指导读这一段,要表现出华佗的聪慧。齐读。 5学习第五段。 (l)蔡医生收下了华佗为徒吗?齐读最终一段。 (2)你从哪几个词中看出蔡医生对华佗很满足? (3)用兴奋的语气再读一读。 五、总结全文,加深理解。 你觉得华佗是一个怎样的孩子,你有什么收获? 六、朗读全文。 其次课时 一、复习。 1朗读课文。 2认读生字新词。 二、小组内互学本课生字。 如:我记住了“分”,上面是“八”,下面是“刀”合起来就是“分”,分开的
5、分。 三、班内沟通,重点指导。 “角、对、分、着、斗”可用熟字变一部分或分解、组合来识记。 例如:拿:合?手 四、指导书写。 这:先写“文”,最终一笔是点,再写“之”,捺要长些,托住“文”。 那:右半部“阝”起笔要比左边低。 着:横画较多,上面三横长短不一,全部的横画之间间隔匀整。“目”字体形窄长,与“?”上下对齐。 五、作业。 正确书写本课生字。 聪慧的华佗 教案示例 12聪慧的华佗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10个生字,驾驭“院子、分开、路边、青草”等词语。相识“聪、巧、硬、止、争”5个字。 2正确、流畅地朗读课文。 3懂得解决问题不能使蛮劲,要抓住其特点想出切实可行的方法。 教学过程 第一课
6、时 一、揭示课题,导入新课。 1今日,我们学习新课聪慧的华佗。 2华佗长大后成了我国闻名的医学家。 二、指导看图,了解图意。 1出示课件,图上画的是什么地方?你是从哪些地方看出来的? 2图上画了些什么人?从服饰上看,他们是什么时候的人? 3图上画的小男孩就是小时候的华佗。旁边的中年妇女就是华佗的妈妈。摸着胡须的老人就是华佗的师父蔡先生。 你看,图上的小华佗在干什么? 4华佗为什么拿青草喂小羊呢?让我们一起来读读这篇课文吧! 三、初读课文,了解大意。 1轻声自由读课文。 (1)借助拼音读课文,读准字音。 (2)比照课后生字表,画诞生字及生字所带出的词语,多读几遍。 (3)标出自然段序号,想想课文
7、讲了一件什么事? 2检查自学。 (1)认读生字。 (2)指名分段读课文。 (3)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说出大意就可以了。) 四、分段细读,理解课文内容。 1通过自学,我们已经初步知道文章讲了华佗小时候的事。接下来,我们深化学习,看看华佗聪慧在哪儿? 2学习第一段。 (1)指名读第一段,这段讲什么? (2)齐读第一句,谁能给“出名”换一个词语,但这句话意思不变?(知名)把“知名”放进句子,再读一读。 (3)理解“学徒”。 3,蔡医生是怎么收下华佗的呢?自由读读其次、三、四自然段。 小组学习: (1)蔡医生出了一个什么题目考华佗? (2)用“”画出写两只羊打架的句子。 (3)华佗是怎么想的?又
8、是怎么做的?用“”画出有关的句子。 4小组反馈学习结果。 (1)蔡医生是怎样考华佗的?指名说,全班开读其次自然段, (2)找一找写两只羊打架的句子。 出示句子“两只羊头对着头,角对着角,你顶过来,找顶过去,斗得很凶”。读一读。 (3)华佗是怎么想的?(齐读想法。)“硬拉”会有什么后果?你有什么好方法?说给大家听听。 (4)华佗想到了好方法吗?哪个自然段写了华佗的做法? 看图,指名读第四自然段。 找找描写毕佗动作的词语。(“拨”“拿”“摇动”。) 华佗为什么要这样做呢?你觉得华佗是一个怎样的孩子? 这段主要讲了什么? 指导读这一段,要表现出华佗的聪慧。齐读。 5学习第五段。 (l)蔡医生收下了华
9、佗为徒吗?齐读最终一段。 (2)你从哪几个词中看出蔡医生对华佗很满足? (3)用兴奋的语气再读一读。 五、总结全文,加深理解。 你觉得华佗是一个怎样的孩子,你有什么收获? 六、朗读全文。 其次课时 一、复习。 1朗读课文。 2认读生字新词。 二、小组内互学本课生字。 如:我记住了“分”,下面是“八”,下面是“刀”合起来就是“分”,分开的分。 三、班内沟通,重点指导。 “角、对、分、着、斗”可用熟字变一部分或分解、组合来识记。 例如:拿:合手 四、指导书写。 这:先写“文”,最终一笔是点,再写“之”,捺要长些,托住“文”。 那:右半部“阝”起笔要比左边低。 着:横画较多,下面三横长短不一,全部的
10、横画之间间隔匀整。“目”字体形窄长,与“丷”上下对齐。 五、作业。 正确书写本课生字。 板书设计 探究活动 收集名人童年时期遇到问题开动脑筋奇妙解决的故事,开个故事会。 聪慧的使者教案之一 学习目标 1.相识7个生字。读读记记唐朝、西藏、大臣、求婚、断定、豌豆、耕种、沼泽地、技艺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文成公主进藏故事的奇妙与奇妙。 3.抓住文章主要内容,练习简洁地讲解并描述故事。 课前打算 布置搜集关于文成公主的资料。多媒体或文成公主进藏图。 一、导入课题,沟通资料 关于文成公主,你都知道些什么? (播放文成公主进藏图布达拉宫壁画中的图)文成公主知书达礼,不畏艰险,远嫁吐蕃,为促
11、进唐、蕃之间经济文化沟通,增进汉藏两族人民密切友好合作的关系做出了历史性贡献。藏族人民酷爱漂亮的文成公主,把她当成神一样崇拜,因此,民间流传着很多关于文成公主进藏的故事。今日,我们要读的,是其中的一个故事。 二、依据阅读提示自读课文,了解故事的经过,提出自己的疑问 沟通汇报阅读收获 1.汇报朗读。请学生分部分朗读课文,通过师生评价,把课文读好。 因为是民间故事,应用讲故事的口气读,要读出吐蕃使者的才智和文成公主的奇妙。 比如读公主找了一段树干横在上面,搭了一座桥文成公主听了,剪了一把羊毛撒在地上,就走过去了文成公主就把乃巴山背到旁边去等句,要读出公主做这些事的轻而易举。 2.沟通疑问。 学生可
12、能提出这样的疑问: a.为什么他断定这个戴鲜花的姑娘肯定是文成公主? 可以从几方面引导思索: 鲜花和绢花,一真一假,警示了真假公主。 公主和其他人什么都一样,只有头上花不一样,这也是惟一能看出区分的地方。 鲜花配公主,更显其高雅、漂亮。 b.公主怎能背动乃巴山呢? 可在学生沟通的基础上这样引导: 为什么人们要这样说呢?在他们心目中,文成公主是怎样的人?文中还有很多这样奇妙的小故事,你能找到吗?引导学生找到建桥、撒羊毛、跟鸟说话、树木改变等地方,感受民间故事的丰富想象力。 三、练习简要讲解并描述这个故事 1.导语激趣:这个故事充溢了奇妙色调,很受人们的欢迎。请你把故事简洁讲给父母听,你想怎么讲?
13、 2.自己练习讲解并描述。 3.指名讲解并描述,进行评价。评价中指导学生理清文章思路:答应求婚进藏途中贡献。要重点讲进藏途中发生的几件小事。 四、拓展读另一传闻文成公主进藏 藏王松赞干布派了一位叫禄东赞的使者前去长安求婚。当时前往长安求婚的使者共有7人。起初,唐朝皇帝认为西藏太远,不愿将公主远嫁。于是同大臣们商议,出了几个难题来考这7位使者,企图将藏王的使者难住,以便谢绝这门婚事。 第一个难题是将500匹小马放在中间,500匹母马拴在四周。让这7位使者辨别出每匹小马的亲生之母。其他6位使者无法分辨,他们把小马牵近母马,不是踢就是跑,小马怎么也不敢近母马的身。藏王使者懂得马性,他让人给母马喂上等
14、草料,让它们吃饱。饱食的母马叫将起来,招呼自己的小马去吃奶。于是500匹小马纷纷来到自己的母亲身边,藏王使者毫不费劲地解答了这个难题。 其次个难题是要用一根线穿过一块中间有弯曲孔道的玉石。那6位使者花了半天的时间,想尽方法都未能穿成。最终轮到藏王的使者,他的方法倒也简洁,他捉来一只小蚂蚁,先把细线粘在蚂蚁的脚上,然后在玉石的另一个孔眼处抹一些蜂蜜,蚂蚁闻到蜜香,就抓紧沿着弯曲的孔道往里钻,结果又是藏王使者得胜。 第三个难题是将两头刨得粗细一般的一根大木头,让7位使者分清哪头是树梢,哪头是树根,同时说出其中的道理。那6位使者看过来,看过去,量了又量,怎么也分不出来。藏王使者叫人把木头放在河里,木
15、头一浮起,前头轻,后头重,轻者为梢,重者为根,一清二楚。 藏王使者的聪慧才智使皇帝很惊异,也很喜爱他。最终又出了一道难题:谁能在300个穿着装扮一模一样的姑娘中认出谁是公主来?这7位使者都从未见过公主,要认出来谈何简单!那6位使者挑最美丽的认,结果都认错了。藏王使者从一位老妇那里得知公主从小爱擦一种香水,常常引着飞蝶在头上飞。藏王使者依据老妇这一指引,从300个姑娘中认出了公主。 皇帝只得同意将公主许配给藏王。藏王使者见了公主说:你去西藏的时候,别的东西都不必带,只要带些五谷种子、锄犁和工匠就行,这样就可以帮助我们西藏种植更多更好的庄稼。 文成公主进藏时,皇帝送给她的是500驮五谷种子、100
16、0驮锄犁,还有数百名最好的工匠。 相传当年文成公主辞别父母,离开长安以后,跋山涉水,历尽艰辛来到荒漠的高原上,由于离亲人和家乡越来越远了,不由得思念起远在长安的父母来。她想起临别时母亲送给她一面宝镜时说的话:若怀念亲人时,可从宝镜里看到母亲。于是连忙取出日月宝镜,双手捧着照起来,不照则已,一看反倒吃了一惊。原来文成公主从镜子里看到的并不是母亲,而是自己满脸憔悴的愁容。她一生气,把宝镜摔在地上。没想到,宝镜一落地,立即化成一座高山后人称之为日月山。它恰好挡去了一条东去河流的去路,河水不得不掉头回流。于是人们称这条河叫倒淌河。有人甚至说这河水就是文成公主的眼泪哩!这日月山和倒淌河就在青海省西宁旁边
17、的青藏马路旁。 五、作业 把文成公主进藏的故事讲给别人听。 聪慧的使者教案之二 教学目标 1相识并正确书写本课生字,联系上下文理解梢、使命、许配等词语的意思。 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聪慧的使者是怎样找准事情的关键,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的。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用自己的话把这个故事讲给别人听。 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使者是怎样动脑筋,用才智找准事情的关键,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的。 教学打算 老师:生字、新词卡片。 学生:搜集、阅读有关五难求婚使、文成公主和亲的资料或书籍。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一、故事引入,激发爱好 1谈话:同学们,你们喜爱听故事吗?今日,老师和大家一
18、起学习一个才智故事:聪慧的使者。老师板书,学生齐读课题。 2让我们走进课文,去体会使者遇事是怎样主动动脑,了解他的绝顶聪慧和非凡的才智吧! 二、读文识字,整体感知 1默读课文,用自己喜爱的符号勾出本课的生字和新词。遇到不相识的字和不理解的词语做上记号。(自己试着用工具书解决) 2学生自主识字,理解词语。 3小组内沟通识字、解词状况。 提个醒:哪些生字易写错?如:配左边不能写成西。哪些生字易读错?如:蕃读,不读;拴读翘舌音。 使命:派人办事的吩咐,多比方重大责任。课文里指赞普松赞干布派大臣禄东赞到长安求婚。 许配:由家长做主,跟某人订婚。课文里指唐朝皇帝把女儿文成公主嫁给松赞干布。 4老师出示生
19、字、词语卡片检查认读状况,大家相互帮助正音。 5同桌读课文,看谁读得正确、通顺,不加字、不减字。 6自由读课文,想一想: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什么事?皇帝向使臣们出了哪三个问题?分别在课文哪些段? 三、精读课文,理解感悟 过渡:这是一个传闻故事,让我们一起去了解整个故事的来龙去脉,知晓它的前因后果。 1.学习第一段。 自由读文,思索:这一段主要讲了什么内容?(交代了事情起因:唐朝皇帝嫁女赛才智,松赞干布派禄东赞到长安求婚。) 2.学习二、三、四段。 (1)齐读课文二、三、四段。 (2)分组探讨学习。 故事中一共有三个小故事,你最喜爱哪个小故事?按学生的回答把喜爱相同小故事的编排在一组,四人一小组。
20、小组合作,探讨学习。 师引导学习方法:先读文,然后勾出描写皇帝出题的句子及禄东赞想方法解决问题的句子。最终探讨发言:禄东赞的方法好在哪里?你还有没有别的更好的方法?把自己的体会和想法说给伙伴听听,小组长要留意综合大家的看法。 分组汇报,全班沟通。 小组长代表小组汇报学习状况,其他同学留意倾听别人发言,刚好补充自己小组的不同看法。(按依次,一个故事接一个故事地汇报) 师要留意引导、点拨学生,抓住重点句子,体会禄东赞在解决问题时是怎样抓住关键环节想方法解决问题的,从而体会他的聪慧才智。 如:其次段辨别哪匹马驹是哪匹母马生的。其他的使臣从表皮入手,而禄东赞抓住动物的本能属性,孩子饿了就要去找妈妈吃奶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聪明 小包 语文教案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