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地理教案:《非可再生资源的保护和利用》教学设计.docx
《高二地理教案:《非可再生资源的保护和利用》教学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二地理教案:《非可再生资源的保护和利用》教学设计.docx(3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高二地理教案:非可再生资源的保护和利用教学设计高二地理教案:非可再生资源合理开发利用对策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1. 了解世界和我国煤炭、石油、自然气的分布状况。 2. 依据有关资料,说出化石燃料开发利用中的问题及实行的环保措施。 3说动身展多元化结构的能源系统的必要性。 4. 以某种新能源为例,阐述怎样建设多元化结构的新能源系统。 【重点难点】 1. 理解化石燃料在开发与利用中的环境问题。 2. 合理开发与利用化石燃料的主要措施。 3. 主要可再生能源的优势和不足。 【学问链接】 一、化石燃料的合理开发与利用 (一)化石燃料的分布 1煤炭的分布 (1)世界:北半球多于南半球。北半球分布在_、
2、北美洲的美国和加拿大,南半球断续分布在_和南非,煤质较好。 (2)中国煤炭分布:主要分布在_,南方除_外,均严峻缺煤。 2石油和自然气的分布 (1)世界:在东半球,从_地区经_到印度尼西亚;在西半球,从阿拉斯加,经加拿大、_、墨西哥和委内瑞拉,到哥伦比亚。中东是世界上最大的石油出口地区。 (2)中国:东部集中分布在_、辽河、大港、_、_等油田和沿海大陆架;西部主要分布在?_、柴达木、准噶尔等盆地。 (二)化石燃料的消耗与前景 1消耗:发达国家能源消耗普遍?_于发展中国家。我国人均消耗能源水平?_。 2前景:全球能源的年消耗量仍在?_。非可再生的资源能供人类开采的时间?_。 (三)化石燃料开发与
3、利用中的环境问题 (1)开采:_,堆放占地,废渣自燃;矿山排水造成_环境污染; (2)运输与存放:可能会污染_、水与土壤;占地,破坏_。 (3)利用:产生的环境问题有空气污染、_、酸雨等。 (四)化石燃料合理开发与利用的主要措施 1采纳 煤的主要分布地区 总体分布规律 世 界 北半球 最主要的煤带分布在欧亚大陆上,从我国华北向西经新疆,横贯哈萨克斯坦、俄罗斯、乌克兰、波兰、德国、法国直到英国 北半球多于南半球,北半球两个煤带的储量占全球的96% 北美洲的美国和加拿大也有一个煤带 南半球 煤炭断续分布在澳大利亚和南非 中 国 北方 主要分布在华北,其中山西、陕西、内蒙古三省区的储量占全国的64%
4、 我国煤炭集中分布在北方,南方除贵州省外,均严峻缺煤 南方 贵州省煤炭丰富 2.石油的分布 3.化石燃料的消耗与前景 地区 能源的消耗 能源(化石燃料)的前景 世 界 发达国家 能源消耗普遍较高 世界能源的年消耗量仍在增长。按目前全世界对化石燃料的消耗速度计算,化石燃料可供人类运用的时间大约还有:煤炭,200220年;石油,4550年;自然气,5060年 发展中国家 能源消耗普遍较低 中国 中国的能源消耗总量仅低于美国,居世界其次位,但人均消耗能源水平很低,还不到世界人均能耗的1/3 【方法突破】世界煤、石油、自然气的分布 煤炭分布看南北(半球);油气分布看东西(半球)。 【典例1】下列关于我
5、国石油和自然气的叙述,正确的是() A我国石油和自然气的分布都集中在西部,东部很少 B西部的石油集中分布在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柴达木盆地、四川盆地 C我国四大自然气区是塔里木盆地、柴达木盆地、四川盆地和陕甘宁地区 D西气东输主干道西起新疆塔里木盆地,东到珠江三角洲 【解析】我国的石油资源集中分布在东部和西部,东部集中分布在大庆、成功、辽河、大港、中原等油田和沿海大陆架;西部主要分布在塔里木盆地、四川盆地和吐鲁番哈密盆地。西气东输主干道西起塔里木盆地的轮南,东到长江三角洲的上海。 【答案】C 二、化石燃料开发与利用中出现的环境问题和主要措施 1煤炭在开采、运输和利用过程中对环境的影响 过程
6、影响 开采 破坏地表,如露天开采会引发滑坡、倒塌,井下采煤会导致采空区地面塌陷;煤炭堆放要占地,废渣可能会自燃;矿山排水造成水土环境污染等 运输与存放 运输过程可能会污染空气、水与土壤;煤炭的堆放要占大量土地,可能破坏景观,造成污染 利用 会产生大量的CO、粉尘以及多种芳烃化合物,污染空气;释放大量的CO2,造成全球增温;释放SO2和氮氧化物,导致酸雨的形成,进而破坏水生生态系统,并可能变更土壤性状,危害农作物与森林生态系统 2.化石燃料合理开发与利用的主要措施 【典例2】内蒙古东部是我国重要的煤炭基地,为了提高能源工业的经济效益,内蒙古加强了能源的加工转换,变输出煤炭为输出电力和输出焦炭。读
7、图完成下列问题。 (1)分析内蒙古在开采煤炭过程中,可能导致的环境问题有哪些? (2)简述电力输出对当地环境产生的影响。 (3)在开发利用煤炭的过程中应实行怎样的环保措施? 【解析】第(1)题,煤炭资源的开采、运输、存放及利用的过程中都会产生环境问题,本题主要考查在开采的过程中产生的环境问题,主要表现在:剥离表层土壤及植被,易导致水土流失;地下采空区,易导致地面塌陷;堆放矿石,会占用大量土地;废渣自燃、矿山排水造成环境污染等。第(2)题,将煤炭资源转化为电力资源输出,煤炭资源在燃烧的过程中会造成严峻的大气污染。第(3)题,环境爱护措施要结合煤炭资源在开采、利用的过程中出现的环境问题进行作答。
8、【答案】(1)剥离表层土壤及植被,易导致水土流失;地下采空区,易导致地面塌陷;堆放矿石,会占用大量土地;易污染环境等。 (2)造成当地大气污染。 (3)实行矿区土地复垦;提高能源综合利用率;建立循环经济模式。 【基础达标】 1下列属于两大产油带上的国家是() A印尼伊拉克 B加拿大巴西 C南非巴西 D俄罗斯尼日利亚 2下列关于我国石油和自然气的叙述,正确的是() A我国石油和自然气的分布都集中在西部,东部很少 B西部的石油集中分布在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柴达木盆地、青藏高原 C我国四大自然气区是塔里木盆地、柴达木盆地、四川盆地和陕甘宁地区 D西气东输主干道西起新疆塔里木盆地,东到珠江三角洲
9、3下列措施中,从“开源”方面能有效保证我国“石油平安”的措施有() 大力在海外投资石油的开发和经营加速探讨开发石油替代产品建立国家石油战略储备库建立多元化的石油进口渠道加速国内石油资源的勘探与开采 A B C D 4下列关于我国的能源消费结构的叙述正确的是() A我国的能源消费以煤为主,污染物排放总量大,限制难 B现在我国已变更以煤炭为主的能源消费结构 C由我国能源消费结构可知,在全球变暖问题中我国应负主要责任 D在一次能源消费构成中,水电的比重最大 5我国太阳能最丰富的地区是() A四川 B海南 C吉林 D青藏地区 6下图为“我国农村生活能源构成(图甲)和秸秆生产沼气(图乙)示意图”,读图回
10、答问题。 (1)简述我国农村生活能源构成的突出特点_。 (2)在图乙中标出箭头,表示沼气生产过程中的物质循环。 (3)沼气的主要成分是_,按形成和来源,沼气应是_能。 (4)假如将图乙中右边环节去掉,可能对农业生态系统产生什么影响? (5)结合图甲指出这种能源构成引发的环境问题,结合图乙谈谈变更这种状况的主要途径。 【拓展提升】 一、单项选择题 煤作为一种常规能源,随时代及科技进步,其利用方式多种多样。读下图,回答12题。 1对消费地而言,最清洁且已大规模运用的方式是() A B C D 2用煤来发电(火电站)与水力发电(水电站)的主要不同是() A火电站建设周期短,运转时投资少 B水电站污染
11、空气,火电站不会破坏生态环境 C水电站综合效益高,运转成本低 D水电站建设周期短,投资少 3中国最大的“煤变油”项目神华集团煤液化项目落户在内蒙古伊金霍洛旗的乌兰木伦镇,该地区发展该项目的有利区位条件是() A煤炭资源丰富 B科学技术发达 C劳动力资源丰富 D市场前景广袤 下图表示我国可开发水能资源的地区(按东北、华北、华东、中南、西南、西北划分)分布。读图,回答46题。 4与地区相比,地区水能资源丰富的主要缘由是() A降水丰富 B河流众多 C河流流量大 D河流落差大 5三峡水电站、龙羊峡水电站、二滩水电站分布的地区代号依次是() A B C D 6小浪底水利枢纽位于() A我国地势的第一、
12、二级阶梯交界旁边 B我国地势的其次、三级阶梯交界旁边 C青藏高原与黄土高原交界旁边 D内蒙古高原边缘 7有关地热能的叙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现在被开发利用的地热能多为地下热岩储存的能量 B地热能属于可再生能源,成本低,可以大规模运用 C地热能多分布在板块与板块的交界处 D对地热能的开发利用不会危害环境 8近些年探明,海底“可燃冰”(自然气水合物)储量极为丰富,其开发技术亦日趋成熟,开发利用“可燃冰”将产生的环境效益有() 可取代一些核电站,削减核废料的污染无二氧化碳排放,减轻“温室效应”可取代水电站,改善大气环境部分替代煤和石油,减轻对大气的污染 A B C D 二、综合题 9国家能源局
13、统计数据显示,我国原油对外依存度目前已经达到了50%以上。我国正在谋求多元化进口通道并主动开发利用新能源。依据下列资料,结合所学学问,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1:“我国石油进口通道示意图”。 材料2:“我国核电增长图”。 材料3:“风电与火电发电成本预料改变趋势”。 (1)线路油气主要来自_地区,线路油气主要来自_(国家)。 (2)分别说明西南、东北油气进口通道施工建设中在自然因素上可能遇到的困难。 (3)西南油气通道施工和运行过程中,应留意哪些生态环境问题? (4)说明我国大规模发展核电的条件。 (5)分析风电与火电发电成本改变的缘由。 10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内蒙古东部是我国重要的煤炭
14、基地,为了提高能源工业的经济效益,内蒙古加强了能源的加工转换,变输煤为输出电力和输出焦炭。 (1)分析内蒙古在开采煤炭的过程中,可能导致的环境问题。 (2)简述电力输出对当地经济和环境的影响。 (3)在开发利用煤炭的过程中应实行什么环保措施? 【学习反思】 【参考答案】 学问链接 一、欧亚大陆澳大利亚北方贵州地中海 中东美国西部大庆中原成功 塔里木 高 很低 增长 有限 破坏地表 水土 空气 景观 全球增温 非可再生资源的利用与爱护学案 2.2非可再生资源的利用与爱护以能源矿产(石油、煤炭)为例学案(湘教版选修6)1.理解非可再生资源耗竭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及人类实行的应对措施。2.依据有关资料,
15、分析非可再生资源开发过程中应实行的环境爱护措施。 一、石油资源耗竭与应对措施1石油资源潜在危机分析(1)能源矿产:石油、_、自然气和_等。(2)石油资源的潜在危机a表现:石油供应出现_,石油价格_。b缘由石油是资源,储量世界经济对石油资源的依靠性强经济的高速发展,对石油的需求量越来越高2石油危机应对措施(1)方针:在_中爱护,在_中开发。(2)措施措施目的_开发、扩大加工深度提高资源利用率推广节油新技术、新_提高资源利用率运用_杠杆促进节油加强资源勘探增加探明可采储量_替代石油进口建立_体系预防石油供应中断利用国内外_和_保证我国石油正常供应二、采矿过程中的环境爱护1采矿活动类型:分为_和_两
16、种。2地下开采中的环境爱护(1)产生的环境问题:地下采空区以上岩层变形、移动乃至被破坏,继而引起断裂、_,甚至地表整体下沉。(2)措施:用碎石、沙、_等回填采空区。3露天开采中的环境爱护(1)产生的环境问题:占用大量土地,并造成_。(2)措施:开掘时爱护好_,或用城市淤泥回填矿区,进行_和再种植等。三、煤炭资源利用的环境爱护措施1环境问题:煤炭燃烧释放CO2和SO2,以及_等。2爱护措施(1)优化用煤结构,增加其用于_、_等二次能源生产的数量。(2)加快_技术的探讨和推广,提高煤炭的利用效率。基础达标练 考查点1石油资源耗竭与应对措施阅读下列材料,完成12题。美国地理杂志2022年报道,全世界
17、每天消耗石油8000万桶(每7桶合一吨),目前一半左右的世界石油供应依靠于110多座大油田,而这些大油田均经验了五六十年的开采过程,基本走过了其“生命周期”的“壮年”阶段,步入了稳产和衰减阶段。1材料显示出产生石油危机的缘由是()世界经济对石油的依靠性强石油资源的储量消耗高石油的储量是有限的石油的供需严峻失衡ABCD2为应对石油危机,我们应()适度开发、均衡生产推广节油新技术和新工艺找寻石油的替代品禁止高耗能产业的生产ABCD考查点2采矿过程中的环境爱护阅读煤炭生产和利用过程中的四幅图片,完成34题。3图片中的行为会导致水土流失的是()ABCD4图片中行为产生的环境问题可以通过复垦来解决的是(
18、)ABCD考查点3煤炭资源利用的环境爱护措施经过多年努力,我国科学家近年来在煤基液体合成技术即煤变油技术上取得重大突破,成为世界上少数几个驾驭“煤变油”技术的国家之一。今后510年,我国将以内蒙古、陕西、山西等省区为基地,加快推动“煤变油”战略。据此完成56题。5我国将“煤变油”基地设在内蒙古、陕西、山西的缘由是()A交通便利B科技发达C劳动力丰富D接近原料产地6我国启动“煤变油”战略的重要意义表现为()我国的煤炭资源大量过剩,“煤变油”战略可以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改善我国的环境质量削减我国对国际市场中石油产品的依靠程度缓解我国铁路运输惊慌的状况ABCD方法技巧练图示法理解石油开发和利用对
19、环境的影响读“我国化石燃料生产相等能量状况下排放的污染物统计图”,回答(1)(3)题。(1)运用化石燃料对环境的不良影响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2)当前,世界能源消费结构中,自然气所占比例有增长趋势,其主要缘由是什么? (3)要解决化石燃料带来的环境问题,必需实行哪些措施? 方法技巧参考答案学问清单煤炭核燃料紧缺态势上扬非可再生有限开发爱护适度工艺经济到国外投资开发石油石油战略储备石油资源石油市场地下开采露天开采塌陷矸石土地退化地表土层复垦热污染发电制气干净煤基础达标练1C2.A第1题,“全世界每天消耗石油8000万桶”说明世界经济对石油的依靠性强;“一半左右的世界石油供应依靠于110多座大油
20、田”说明石油的供需失衡;“步入了稳产和衰减阶段”说明石油的储量是有限的;石油的储量消耗是指石油的已开采数量,材料中没有相关数据。第2题,在当前技术水平下,为满意人们的生产、生活需求,禁止高耗能产业的生产是不现实的。3B4.C第3题,四幅图片依次是地下开采、煤矸石积累、露天开采、煤炭燃烧的尾气排放。地下采煤会形成采空区,导致地面塌陷;煤矸石积累是水土流失的沙源;露天采矿会使地表植被遭到破坏,土壤抗侵蚀实力下降;煤炭燃烧后的尾气含有大量的CO2和SO2以及余热。第4题,复垦是处理地下开采形成的地面沉陷和露天开采形成的矿区的治理措施。5D6.B内蒙古、陕西、山西等省区是我国的产煤大省,煤炭资源丰富。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非可再生资源的保护和利用 地理 教案 可再生资源 保护 利用 教学 设计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