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和下西洋与戚继光抗倭学案.docx
《郑和下西洋与戚继光抗倭学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郑和下西洋与戚继光抗倭学案.docx(11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郑和下西洋与戚继光抗倭学案第17课郑和下西洋和戚继光抗倭 第17课郑和下西洋和戚继光抗倭课标内容概述郑和下西洋的史实。讲解并描述戚继光抗倭的史实,感受中国人民抗拒侵略的英勇斗争精神。教学目标一、学问与实力郑和下西洋的时间、条件、目的、概况、影响;开发南洋;倭寇;戚继光抗倭。引导学生识读郑和下西洋路途图,培育学生识读历史地图的实力。通过比较郑和下西洋与张骞出访西域,培育学生比较、理解问题的实力。引导学生分析郑和下西洋的影响,使学生分析郑和下西洋的影响,使学生初步学会多角度、多方位、客观、全面地分析问题。采纳课堂探讨、想象等方式,探究郑和下西洋胜利的缘由及戚继光抗倭成功的缘由,培育学生综合分析历史
2、事务的实力。二、过程与方法通过在地图上指、描或演示郑和下西洋的路途,培育学生的视察实力、识图实力和历史想象实力。引导学生收集关于郑和、戚继光的资料,作为小故事的素材,提高学生收集历史资料的实力的语言表达实力。激励学生向地理老师请教,了解郑和下西洋的时间及到达国家的自然条件、风土人情等,以增加各学科学问的联系,拓宽学问面。要求学生讲解并描述戚继光抗倭的故事,使之正确相识戚继光抗倭在中华民族反侵略斗争史上的重要地位。三、情感看法与价值观通过学习,使学生相识到郑和下西洋是世界航海史上的空前壮举,促进了我国与亚非各国的经济文化沟通和友好往来,增加学生的民族骄傲感,教化学生继承和发扬我国古代人民不畏艰难
3、、敢为人先的精神。学习戚继光抗倭事迹,感受中国人民抗拒侵略的英勇斗争精神,初步树立对国家、民族的历史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培育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明朝时期,我国对外交往既有友好合作的一面,也有反侵略的一面,从而全面相识明朝对外关系的基本特征。重点和难点重点:郑和下西洋难点:如何全面地辩证地评价郑和下西洋教学方法采纳故事法、探讨法、列表举例法教学过程要求学生预习,并收集郑和、戚继光的有关资料。课前引导:明朝建立后,为了巩固统治,对内不断强国化皇权,主要实行了哪些措施呢?学生回答后,老师指出:随着明朝政权的巩固以及经济的复原和发展,在外交上,也绽开了一系列重大活动,这些活动既有
4、友好交往的一面,也有抗拒侵略的斗争。郑和下西洋和戚继光抗倭是其中典型的代表事务。导入新课一、郑和下西洋1、条件和目的2、概况3、意义和影响二、戚继光抗倭1、倭寇及其危害2、戚继光抗倭课堂练习学生独立完成课内习题,老师辅导。 七年级历史下38课郑和下西洋与明中叶的“倭患”导学案(岳麓版) 第38课郑和下西洋与明中期的“倭患”学问提要一、郑和下西洋1.郑和下西洋的起止时间:从1405年到1433年2.郑和船队7次下西洋,先后到过亚非30多个国家和地区,最远到达非洲东海岸和红海沿岸。3.郑和下西洋的作用:(1)郑和航海的时间比欧洲航海家远航印度和美洲开拓新航路早半个多世纪,是世界航海史上的创举。(2
5、)郑和下西洋期间,亚非各国也多次派遣使者来到中国。郑和下西洋,扩大了中国同亚非各国的和平交往,发展了中国与亚非各国的经济文化沟通。二、抗倭斗争1.明朝初年实行海禁的缘由:明太祖为了抵挡海上各种敌对势力对明朝统治的威逼,实行海禁,限制海外贸易,但私人海上贸易禁而不绝,日本等周边国家是主要贸易对象。2.倭寇的组成:由武士、商人和海盗组成的武装集团,常常到我国东南沿海一带进行走私贸易,也时常抢劫财物,沿海人民把他们叫做“倭寇”。3.抗倭斗争的目的:为了保证东南沿海地区的平安4.抗倭名将:戚继光;俞大猷5.主要战役:戚继光率领戚家军在台州(今浙江临海)等地九战九捷,速荡平了浙江的倭寇。6.抗倭斗争最终
6、取得成功,其作用是:使东南沿海人民得以安家立业,为了抵挡倭寇,加强海上平安,明代还绘制了沿海地形图,确定了明朝政府的海防范围,其中,东南沿海的钓鱼岛、赤尾屿等岛屿都已包括在内。基础演练1郑和第一次出访西洋的时间是()A1402年B1405年C1417年D1421年2郑和下西洋的动身地是()A北京B松江C刘家港D泉州3郑和下西洋最远到达()A印度洋沿岸和红海沿岸B印度洋沿岸和非洲东海岸C红海沿岸和非洲东海岸D满刺加和红海沿岸4“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诗句出自()A戚继光B俞大猷C郑和D于谦5戚家军抗倭取得台州九战九捷是在今日的()A山东B浙江C福建D广东6.假如你跟随郑和的船队下西洋,下面哪些
7、地方是船队没到过的地方()A.印度洋沿岸B.红海沿岸C.非洲东海岸D.地中海沿岸7.明朝抗倭名将是()A.林则徐B.戚继光C.岳飞D.文天祥8.抒发民族英雄戚继光爱国情怀的诗句是()A“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B“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C“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D“文臣不爱钱,武臣不惜死,天下太平矣”9.郑和下西洋是世界航海史上的壮举,是因为()A.郑和是宏大的航海家B.规模大.航程远.次数多C.比欧洲航海家远航早半个多世纪D.明朝前期,我国是世界上最富强的国家10.阅读图片材料:图片一:郑和下西洋路途图片二:欧洲航海家开拓新航路请回答:(1)请列出郑和下西洋及欧洲航海家开拓新
8、航路的时间(2)试比较郑和下西洋与哥伦布等人航海的不同之处。 (3)有人说,在郑和下西洋和欧洲航海家开拓新航路的背后,体现出中国海上力气的没落和欧洲海上力气的兴起。你是否同意这种看法?为什么?这给对我们有何启示? 参考答案:1B2C3C4A5B6.D7.B8.C9.B10.(1)郑和:14051433年;迪亚士:1487年;哥伦布:1492年;达伽马:1497-1498年;麦哲伦:1519年。(2)规模:郑和船队浩大,船多人多;哥伦布等人船队很小,船少人少。目的:郑和下西洋是为了宣扬国威,扩大明朝的影响,加强海外联系;哥伦布等人远航是为了开拓市场,掠夺财宝。性质:郑和下西洋是与各国友好交往的义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西洋 戚继光抗倭学案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