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化学第二学期《化学反应与能量》知识点.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高二化学第二学期《化学反应与能量》知识点.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二化学第二学期《化学反应与能量》知识点.docx(2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高二化学第二学期化学反应与能量知识点高二化学化学反应与能量015 化学:第一章化学反应与能量重要学问点总结(人教版选修4)一、放热与吸热反应的几种类型:下列反应中生成物总能量高于反应物总能量的是()A碳酸钙受热分解B乙醇燃烧C铝粉与氧化铁粉末反应D氧化钙溶于水二、H的计算方法=反应物的总键能-生成物的总键能=生成物的总能量-反应物的总能量(15分)化学键的键能是指气态原子间形成1mol化学键时释放的能量。如:H(g)I(g)HI(g)297KJ即HI键的键能为297kJ/mol,也可以理解为破坏1molHI键须要汲取297KJ的热量。化学反应的发生可以看成旧化学键的破坏和新化学键的形成。下表是
2、一些键能数据。(单位:kJ/mol)键能键能键能HH436ClCl243HCl432SS255HS339CF427C-Cl330CI218HF565C-O347HO464SiSi176SiO460O=O497(1)依据表中数据推断CCl4的稳定性(填“大于”或“小于”)CF4的稳定性。(2)结合表中数据和热化学方程式H2(g)Cl2(g)=2HCl(g)H=-QKJ/mol;通过计算确定热化学方程式中Q的值为请写出晶体硅与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硅的热化学方程式:三、物质稳定性的比较:能量越低越稳定键能越高越稳定已知25、101KPa下,4Al(s)+3O2(g)=2Al2O3(s)H-2834.9
3、KJ/mol4Al(s)+2O3(g)=2Al2O3(s)H-3119.1KJ/mol,由此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AO2比O3能量低,由O2转变为O3为放热反BO2比O3能量高,由O2转变为O3为吸热反应CO3比O2稳定,由O2转变为O3为放热反DO2比O3稳定,由O2转变为O3为吸热反应四、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推断:下列热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A、C(s)+O2(g)=CO2(g);H=+393.5kJ/molB、2SO2+O2=2SO3;H=196.6kJ/molC、H2(g)+1/2O2(g)=H2O(l);H=285.8kJ/molD、2H2(g)+O2(g)=2H2O(l);H=571
4、.6KJ五、反应热H大小的比较:依据以下3个热化学方程式:2H2S(g)+3O2(g)2SO2(g)+2H2O(l)HQ1kJ/mol2H2S(g)+O2(g)2S(s)+2H2O(l)HQ2kJ/mol2H2S(g)+O2(g)2S(s)+2H2O(g)HQ3kJ/mol推断Q1、Q2、Q3三者关系正确的是()AQ1Q2Q3BQ1Q3Q2CQ3Q2Q1DQ2Q1Q3同温同压下,已知下列各反应为放热反应,下列各热化学方程式中热量数值最小的是()A.2A(l)+B(l)=2C(g)H1B.2A(g)+B(g)=2C(g)H2C.2A(g)+B(g)=2C(l)H3D.2A(l)+B(l)=2C(
5、l)H4六、中和热与燃烧热的定义:由:2C(s)+O2(g)2CO(g)H221kJ/molH(aq)+OH(aq)H2O(l)H57.3kJ/mol可知:()A的反应热为221kJ/molB稀硫酸与Ba(OH)2稀溶液反应的中和热为57.3kJ/molC碳的燃烧热大于110.5kJ/molD稀醋酸与稀NaOH溶液反应生成1mol水,放出57.3kJ热量七、nmol可燃物放出的热量=n乘以它的燃烧热已知H2(g)、C2H4(g)和C2H5OH(1)的燃烧热分别是-285.8kJmol-1、-1411.0kJmol-1和-1366.8kJmol-1,则由等质量的各物质放出的热量比()A4.8:1
6、.5:1B1:3.2:1.5C3.2:5:1D1.5:1:2八、能源探究问题:将来新能源的特点是资源丰富,在运用时对环境无污染或污染很小,且可以再生。下列属于将来新能源标准的是()自然气煤核能石油太阳能生物质能风能氢能ABCD据人民网报道,有一集团拟将在太空建立巨大的集光装置,把太阳光变成激光用于分解海水制氢,其反应可表示为:。有下列几种说法:水分解反应是放热反应;氢气是一级能源;运用氢气作燃料有助于限制温室效应;若用生成的氢气与空气中多余的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甲醇储存起来,可改善生存条件。其中叙述正确的是()A.B.C.D.九、盖斯定律的计算:已知:2Al(s)+O2(g)=Al2O3(s)H=
7、-1644.3kJmol-12Fe(s)+O2(g)=Fe2O3(s)H=-815.88kJmol-1试写出铝粉与氧化铁粉末发生铝热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_。 十、中和反应反应热的测定:(14分)用50mL0.50mol/L盐酸与50mL0.55mol/LNaOH溶液在如图所示的装置中进行中和反应。通过测定反应过程中所放出的热量可计算中和热。回答下列问题:(1)从试验装置上看,图中尚缺少的一种玻璃用品是。(2)烧杯间填满碎纸条的作用是。(3)大烧杯上如不盖硬纸板,求得的中和热数值(填“偏大、偏小、无影响”)(4)假如用60mL0.50mol/L盐酸与50mL0.55mol/LNaOH溶液进行反应,
8、与上述试验相比,所放出的热量(填“相等、不相等”),所求中和热(填“相等、不相等”),简述理由(5)用相同浓度和体积的氨水(NH3H2O)代替NaOH溶液进行上述试验,测得的中和热的数值会;(填“偏大”、“偏小”、“无影响”)。 化学反应与能量 南京外国语学校朱征 教学设想 1、教材分析 案例章节:一般中学标准试验教科书(人教版)必修其次章化学反应与能量第三节化学反应的速率和限度(第一课时) 内容分析 化学反应速率是对教材前两节内容的拓展和完善,化学反应速率的学习也为后面反应限度学问奠定了基础。本节教材从日常生活中学生熟识的化学现象入手,引出反应速率的概念。在此基础上通过试验探究,总结影响化学
9、反应速率的因素。 教学方法 问题教学、分组协作学习、试验探究 2、教学思路与设计 学生通过一年多的化学学习,了解到不同的化学反应速率有快有慢,同一个化学反应在不同的外界条件影响下也可能速率不同,而且基本上能够用微粒的观点加以说明。本课时选择浓度这一影响因素为载体,教会学生从定性、定量的角度设计试验比较反应快慢的方法,在试验中培育学生的试验设计实力和小组合作意识,驾驭从试验数据动身,建立数学图像、数学模型,进而从物质微观结构做出说明的化学问题的探讨方法。 在传统的教学中,学生在整章学完之后,仅记住书本上几个详细的试验,而今后遇到新问题,很难独立设计试验进行探究。“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如何在
10、这节课上,调动学生的思维,从已有学问中搜寻相关信息,总结、归纳出一些可行的比较反应速率的方法是这节课的关键。因此用“影响反应速率的外部因素有哪些?”“借助哪些试验现象可以帮助我们比较反应的快慢?”“设计试验获得数据,定量的比较反应的快慢?”三个层层深化的探讨题贯穿这节课,促进学生科学探究的方法的习得,而不仅仅是学问本身。 一、教学目标分析 学问与技能:了解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主要因素;了解常用的比较反应快慢的简便方法;通过试验相识到浓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并能以粒子的观点初步说明。 过程与方法:能够设计简洁试验方法测定浓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驾驭从试验数据动身,建立数学图像、数学模型,进而形
11、成一个由简洁到困难、宏观到微观、定性到定量的科学探究过程。 情感看法与价值观:能体会到试验是化学学习的重要手段,培育科学探究意识和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 二、教学内容分析 设问质疑、呈示目标笔者通过展示真实的图片(牛奶和咸水鸭的外包装),引出教学任务(化学反应速率),将学生的留意力都吸引到学习任务中来。通过温度条件的不同保存时间不同,使学生对此产生困惑(新奇)并对学习活动产生主动的爱好和动机。当学生提出可能是温度影响了食品变质这样一个过程的速率时,笔者刚好赐予确定,并立刻提出“影响反应速率的因素还有哪些?”,激发学生的思索,导入下一个环节。 互动沟通老师是学生学习动机的激发者,是擅长归纳问题的指
12、导者,更是教学活动的调整者和组织者。策划好个别探讨与集体探讨的步骤、节奏和深广度,在学习过程中培育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创新精神,学生在问题情境中去“发觉”问题,提出解决方案,从探究和探讨中驾驭学问,获得发展。老师适时的激发学生的思索,让问题的探讨环环相扣,步步深化。 试验探究这是引导学生深化学习的关键环节。实践出真知。本节课采纳引导-发觉教学模式,引导学生通过试验(镁条与不同浓度盐酸的反应),去视察、分析、探讨,从而“发觉”学问,探究规律;从生活实际中发觉问题(牛奶、咸水鸭的外包装),通过设计,用试验去探究,用数据去分析,再用理论去论证,从而使问题获得解决。 得出结论学生通过亲身经验的科学探究活动
13、,在老师的引导下,得到正确的结论。以此为基础,构建数学图像分析问题(学生依据测得数据,绘制表格)。老师帮助学生将在探究阶段所构建的陈述性学问重新组织成有利于运用的程序性学问形式(师生共同归纳总结,把一般性学问概括成),建立并加强其与其他学问之间的联系,以便于将来的提取和运用。 总结与反思在这节探究课的最终,老师和学生一起进行总结与反思。总结从两方面进行:一方面是学生在完成一阶段的探究活动后,反思这节课所做试验的严密性,还有哪些方面有待解决,比如,学生在探究试验结束之后,反思试验过程中,手握反应试管,会导致反应温度改变,影响试验结果。另一方面,老师依据整节课的环节,结合教材对全课及探究过程进行总
14、结。 本节课采纳模块化的结构,以六个模块构成整体,逐层深化绽开问题。 三、-流程(见下表) 模块一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外部因素 老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引入:为什么不同温度,牛奶、盐水鸭等食品的保值期不同? 聚焦问题情景 激发学生爱好 提问:举例说明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外部因素有哪些? 小组探讨、举例 引入正题 师生共同归纳影响因素 1、催化剂(双氧水的分解) 2、浓度(蜡烛在空气和氧气燃烧) 3、表面积(碳酸钙与盐酸反应) 4、温度(金属的氧化) 激活学生的认知结构,引导学生 模块二如何定性地比较反应快慢 老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选择浓度进行探究 提问:在探究浓度对反应速率影响时,借
15、助哪些现象可以比较反应速度的快慢? 小组探讨、举例并总结在日常生活和化学试验过程中视察化学反应进行得快慢的方法 化学反应速率的定性视察 引导学生、拓宽思路 归纳总结:气泡多少,沉淀快慢,固体消逝快慢,温度改变,颜色改变 为后面引出定量试验做铺垫 总结:比较反应的快慢,一般比较反应物消耗的快慢或者生成物增加的快慢。 内化、概括、建立概念体系 模块三如何定量地比较反应快慢 老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赐予刚好的评价和启发 小组探讨、沟通: 针对镁条与不同浓度盐酸的反应,如何设计试验,通过数据,定量地比较反应的快慢? 思索、探讨、汇报 1、测定单位时间内生成氢气的体积 2、测定镁条消耗所需时间长短
16、 3、测定密闭容器内气压增加的快慢 4、测定放开体系质量削减的快慢 培育学生的思维发散实力与学问迁移运用实力 学生探讨、沟通,提出疑问 密闭容器内气压增加的快慢试验演示(利用数据采集技术) 刚好巩固 小结学生方案 归纳常用试验方法 体系质量改变 生成气体体积 生成沉淀的量 提高学问的可利用性,将陈述性学问组织成程序性学问。 模块四试验探究 老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给出试验步骤方法 学生分组分工完成试验探究,记录数据,分析数据。 利用所得数据,绘制曲线。 培育学生的试验动手实力、合作意识与数据分析处理实力 适时点评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数据汇报 模块五从微观角度说明 老师活动 学生活动
17、设计意图 提问:如何从微粒的角度说明这一结果? 学生主动思索 由宏观到微观,培育学生相识物质本质的科学探究方法 提问:还有什么因素会影响反应物微粒的碰撞几率? 思索、回答 演示Flash动画 观看、思索 多媒体协助教学,促进学生对微观粒子的理解 模块六评价与反思 老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本试验中忽视了什么因素的影响? 学生回答 培育学生思索问题的严密性与试验评价实力 对学生在探究过程中的表现进行评价 集中留意,倾听 适时的评价强化学生参加的主动性 教后反思: 1、小组协作学习,主动参加问题解决过程引导-发觉探究教学模式强调学生的主动参加,学习任务主要是通过学生自主探究和协作学习完成的。本
18、节课采纳小组协作的形式,一般由4人组成,各小组根据探究活动进行分工(记录、掐表、搭建仪器、操作),由小组成员共同完成一个探讨课题。在探究过程中,小组成员既有分工,又有合作。学生要主动主动地利用各种信息工具获得、分析、处理信息,并在活动中学会与人沟通、合作共同完成学习任务。 2、发展学生的思维品质 传统课上,老师的演示试验或是学生试验其实变成了验证性的试验。而笔者在英国进修期间,留意到英国中学在处理这一部分内容时,首先通过计算机协助手段让学生了解有关化学反应中的微粒碰撞理论,然后在详细探讨每一种因素时,都是采纳学生试验得出结论,再尝试用碰撞理论说明,最终迁移运用。这样一种方式是一种真正的探究模式
19、,学生从试验中形象的感知,再从理论中抽象的概括,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老师从学科领域和现实生活中选择主题,创设一种类似科学探讨的情境,运用类似科学探讨的方法,使学生主动探究问题,获得学问、技能、情感、看法的发展,促进学生创新意识、创新实力的提高。通过试验之后的反思,培育了学生思维的严密性,并对物质探究由定性到定量,由宏观到微观的科学相识方法。 3、充分利用数据采集技术 数据采集技术具有便利、精确、微小化等优势,解决传统试验技术方法无法进行的或无法显示的试验或无法处理数据的试验,充分挖掘化学试验的资源价值,提高试验的探究性,使信息技术从学习对象转变为学习工具。例如,密闭容器内气压增加快慢的试验。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化学反应与能量 化学 第二 学期 化学反应 能量 知识点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