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sb的发展史(7页).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usb的发展史(7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usb的发展史(7页).doc(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usb的发展史-第 7 页从1994年11月11日发表了USB V0.7版本以后,USB版本经历了多年的发展,已经发展为3.1版本,成为当前电脑中的标准扩展接口。当前主板中主要是采用USB1.1和USB2.0,各USB版本间能很好的兼容。USB用一个4针(USB3.0标准为9针)插头作为标准插头,采用菊花链形式可以把所有的外设连接起来,最多可以连接 127个外部设备,并且不会损失带宽。USB需要主机硬件、操作系统和外设三个方面的支持才能工作。当前的主板一般都采用支持USB功能的控制芯片组,主板上也安装有USB接口插座,而且除了背板的插座之外,主板上还预留有USB插针,可以通过连线接到机箱前面
2、作为前置USB接口以方便使用(注意,在接线时要仔细阅读主板说明书并按图连接,千万不可接错而使设备损坏)。而且USB接口还可以通过专门的USB连机线实现双机互连,并可以通过Hub扩展出更多的接口。USB具有传输速度快(USB1.1是12Mbps,USB2.0是480Mbps,是5 Gbps),使用方便,支持热插拔,连接灵活,独立供电等优点,可以连接鼠标、键盘、打印机、扫描仪、摄像头、闪存盘、MP3机、手机、数码相机、移动硬盘、外置光软驱、USB网卡、ADSL Modem、Cable Modem等,几乎所有的外部设备。USB接口可用于连接多达127个外设,如鼠标、调制解调器和键盘等。USB自从19
3、96年推出后,已成功替代串口和并口,并成为当今个人电脑和大量智能设备的必配的接口之一。USB各版本区最大传输速率速率称号最大输出电流协议推出时间:USB1.0:1.5Mbps(192KB/s)低速(Low-Speed)500mA1996年1月;USB1.1:12Mbps(1.5MB/s)全速(Full-Speed)500mA1998年9月;USB2.0:480Mbps(60MB/s)高速(High-Speed)500mA2000年4月;USB3.0:5G-10Gbps(640MB/s)超速(Super-Speed)900mA2008年11月。USB 最初是由英特尔与微软公司倡导发起,其最大的特
4、点是支持热插拔和即插即用。当设备插入时,主机侦测 此设备并加载所需的驱动程式,因此使用远比 PCI 和 ISA总线方便。 USB规格第一次是于1995年,由Intel、IBM、Compaq、Microsoft、NEC、Digital、North Telecom等七家公司组成的USBIF(USB Implement Forum)共同提出,USBIF于1996年1月正式提出USB1.0规格,频宽为12Mbps.不过因为当时支持USB的周边装置少的可怜,所以主机传输速率为12Mbps,即USB2.0标准中的Full-Speed USB,一些厂商将其产品标为USB2.0 Full-Speed 。注意不
5、要将全速(Full-Speed )误解为高速(High-Speed),真正的USB2.0 High-Speed最高传输速率是480Mbps。USB是一种应用在计算机领域的新型接口技术。早在1995年,就已经有个人电脑带有USB接口了,但由于缺乏软件及硬件设备的支持,这些个人电脑的USB接口都闲置未用。1998年后,随着微软在Windows 98中内置了对USB接口的支持模块,加上USB设备的日渐增多,USB接口才逐步走进了实用阶段。这几年,随着大量支持USB的个人电脑的普及,USB逐步成为个人电脑的标准接口已经是大势所趋。在主机端,最新推出的个人电脑几乎100%支持USB;而在外设端,使用US
6、B接口的设备也与日俱增,例如数码相机、扫描仪、游戏杆、磁带和软驱、图像设备、打印机、键盘、鼠标等等。USB设备之所以会被大量应用,主要具有以下优点:1、可以热插拔。这就让用户在使用外接设备时,不需要重复“关机将并口或串口电缆接上再开机”这样的动作,而是直接在电脑工作时,就可以将USB电缆插上使用。2、携带方便。USB设备大多以“小、轻、薄”见长,对用户来说,同样20G的硬盘,USB硬盘比IDE硬盘要轻一半的重量,在想要随身携带大量数据时,当然USB硬盘会是首要之选了。3、标准统一。大家常见的是IDE接口的硬盘,串口的鼠标键盘,并口的打印机扫描仪,可是有了USB之后,这些应用外设统统可以用同样的
7、标准与个人电脑连接,这时就有了USB硬盘、USB鼠标、USB打印机等等。4、可以连接多个设备。USB在个人电脑上往往具有多个接口,可以同时连接几个设备,如果接上一个有四个端口的USB HUB时,就可以再连上;四个USB设备,以此类推,尽可以连下去,将你家的设备都同时连在一台个人电脑上而不会有任何问题(注:最高可连接至127个设备)。但是,为什么又出现了USB2.0呢?它与USB1.1又有何区别?请别急,下面就会谈到了。注意:本文所说的Mbps乃是“兆位每秒”,并不是我们日常用的“兆字节每秒”。一字节等于八位。这里有必要先说清楚一下USB2.0规范的由来。USB2.0技术规范是有由Compaq、
8、Hewlett Packard、Intel、Lucent、Microsoft、NEC、Philips共同制定发布的,把外设数据传输速度提高到了480Mbps,是USB 1.1设备的40倍!但按照原定计划新的USB 2.0标准只是准备把这个标准定在240Mbps,后来,经过努力将它提高到了480Mbps。由于当时制订的标准有了变化,USB规范就产生了三种速度选择:480Mbps、12Mbps、1.5Mbps。而2003年6月份,当USB2.0标准开始逐渐深入人心之后,USB协会重新命名了USB的规格和标准,也许当时USB协会的举措只是为了更好的统一标准而不至于混乱,但也许USB协会没想到这个标准
9、给闪存盘和MP3市场造成一个混乱的局面。重新命名了USB标准将原先的USB 1.1改成了USB 2.0 Full Speed(全速版),同时将原有的USB 2.0改成了USB 2.0 High-Speed(高速版),并同时公布了新的标识。不言而喻,高速版的USB 2.0速度当然超过全速版的USB 2.0。扫描仪扫一张大小为40M的图片,需要半分钟之久。这样的速度,让用户觉得非常不方便,如果有好几张图片要扫的话,就得要有很好的耐心来等待了。用户的需求,是促进科技发展的动力,厂商也同样认识到了这个瓶颈。这时, COMPAQ、Hewlett Packard、Intel、Lucent、Microsof
10、t、NEC和PHILIPS这7家厂商联合制定了USB 2.0接口标准。USB 2.0将设备之间的数据传输速度增加到了480Mbps,比USB 1.1标准快四十倍左右,速度的提高对于用户的最大好处就是意味着用户可以使用到更高效的外部设备,而且具有多种速度的周边设备都可以被连接到USB 2.0的线路上,而且无需担心数据传输时发生瓶颈效应。扫描仪,就完全不同了,扫一张40M的图片只需半秒钟左右的时间,一眨眼就过去了,效率大大提高。不言而喻,市面上不少闪存盘和MP3采用的USB 2.0,其实就是原来USB1.1的,被USB协会命名为Full Speed的USB2.0版本。速度上只有12Mbps,与高速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usb 发展史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