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传学期末考试重点.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遗传学期末考试重点.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遗传学期末考试重点.docx(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一填空题1. 遗传学四个分支(Four branches):经典遗传学、细胞遗传学、分子遗传学、生统遗传学。2. 表现度:某一特定基因或基因型,在不同的生物个体中所表现的不同程度。 3. 外显率:某一特定基因或基因型在群体中得以外显的百分率 4. 表型模写:因环境条件的改变所引起的表型改变,类似于某基因型引起的表型改变的现象。5. 复等位基因:在群体中,同源染色体同一基因座上存在两个以上的决定同一性状的基因。6. 镶嵌显性:双亲性状在后代个体的某一部位上都得到了表现,形成镶嵌图式,这种显性遗传现象为镶嵌显性7. 上位效应(epistasis):两对独立遗传基因共同对某性状发生作用, 一对基因对
2、另一对基因表达具遮盖作用。起抑制作用的基因称上位基因,被抑制的基因称下位基因。8. 遗传漂变:在小群体中,由于样本的机误chance errors)导致群体基因频率的随机改变,称为遗传漂变。9. 适合度w:群体中一个个体相对于其他个体存活并传递其基因到下一代的能力。适合度具有两个根本成分:存活力viability和生殖成功reproductive success。群体遗传学通常指定:适合度=1时,此种基因型产生的后代最多。10. 选择系数s:不同个体在同一种环境条件下被淘汰掉的百分率。在选择的作用下降低的适合度。 s = 1- w11. 条件致死突变:在某些条件下能成活,而在另一些条件下致死。
3、例: 噬菌体T4的温度敏感突变型在25宿主中生存,而在42 时那么不能。12. 平衡致死系:利用倒位的交损抑制效应,可以保存带有致死基因的品系。13. 同源多倍体:来源一样并超过2个染色体组以上的个体,如一个二倍体的生物由于自己染色体的加倍,就可能形成同源四倍体。14. 异源多倍体:来源不一样并超过2个染色体组以上的个体。如:不同物种的二倍体生物杂交,杂种经过染色体加倍,可能形成异源四倍体。15. 数量性状:是指由多基因控制的,表现为连续变异状态、界限不清楚、不易分类的性状。例如,猪的日增重、乳牛的产乳量、鸡的产蛋量、绵羊的产毛量等等,都属于数量性状。16. F因子致育因子、性因子:是染色体以
4、外的遗传物质,是一种附加体,具有赋予中性细菌以性别的性质 。F因子的三种状态以大肠杆菌为例:1一个有自主的F因子,用F+表示;2没有F因子,用F-表示;3一个整合到自己染色体内的F因子,用Hfr表示。17. 高频重组菌株,简称Hfr菌株:在菌株杂交时,出现很高频率的重组子,这个菌株叫18. 性导sexduction:指接合时由F因子所携带的外源DNA整合到细菌染色体过程。19. 转导:以噬菌体为媒介,将细菌的小片段染色体或基因从一个细菌转移到另一个细菌的过程。包括:普遍性转导和限制性转导。20. 性别决定:基因性别决定性染色体异形(ZW性染色体、XY性染色体)、性染色体异数环境性别决定(温度依
5、赖型性别决定)21. 与性别有关的遗传现象: 伴性遗传、限性遗传、从性遗传22. 染色体构造变异种类:缺失、重复、倒位、易位23. Hardy-Weinberg定律:当一个群体符合下述条件:群体无限大;每个个体随机交配;没有突变;没有任何形式的选择压力;没有迁移;没有遗传漂变,那么:此群体中的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可维持世代不变。简言之,在没有进化影响下,基因一代一代传递时,群体的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将保持不变。影响Hardy-Weinberg平衡的主要原因:1、基因突变2、遗传漂变3、迁移4、自然选择基因突变及其特点?基因突变(Gene mutation):一个基因内DNA序列构造的改变,包括
6、一对或少数几对碱基的缺失、插入或置换等。这种突变是一种遗传物质的可遗传的改变,通常从一个等位基因变为另一个新的等位基因。基因突变的特点1. 突变率相对稳定:高等动物10-510-8;细菌10-4 10-102. 突变的多向性:突变可以向多个方向发生3. 突变的重演性:同种生物中,同一基因突变可以重复地发生,也即同种生物中一样基因的突变可以重复地出现。4. 突变的可逆性:基因突变是可逆的。基因突变的可逆性,是区别基因重组和染色体畸变的特点之一,因为畸变的类型一般是不能恢复的。5. 突变的有害性与有利性:突变对生物体来说,绝大多数是不利的,但又是必需的,它提供了适应新环境的潜在因素。新物种形成的方
7、式、条件及其定义?物种是具有一定形态和生理特征、分布在一定区域内的生物类群,是生物分类的根本单元,也是生物繁殖和进化的根本单元。判断不同的变种或居群间差异是否成为不同物种,也即界定物种的主要标准是:是否存在生殖隔离、能否进展相互杂交。物种形成的原因:隔离在生物进化尤其是新物种的形成过程中占有重要的地位。1、地理隔离:是由于某些地理的阻碍而形成的隔离。两个群体占据着不连续的分布区,但是空间上的隔离组织着两个群体间个体的交配。2、生态隔离:指由于所要求的食物、环境或其他生态条件差异而形成的隔离。3、生育隔离:指不能杂交或杂交后代不育而形成隔离。在某些情况下,生育隔离可能由遗传因素直接形成。物种形成
8、的方式:l 渐变式:在一个长时间内旧的物种逐渐演变形成新的物种,是物种形成的主要形式。也是自然选择学说所描述的新物种形成方式。l 爆发式:短期内以飞跃形式形成新的物种,往往没有复杂的中间亚种阶段。主要在高等植物普遍存在。l二判断题1. 在真核生物中,细胞质遗传又称核外遗传。因此,正交和反交的遗传表现是一样的。2. 普通小麦染色体是2n = 42,二粒小麦2n = 28,一粒小麦2n = 14,所以一粒小麦就是单倍体。3. 突变效应表现微小,难于发觉的称微突变,多受控制数量性状的微效多基因控制的。4. 在为纯系的豌豆选种时,应该选择较大的颗粒,这样后代产量更高。5. 从细胞水平上说,基因突变就是
9、基因分子构造或化学组成的改变。6. 细胞质遗传和核遗传均由遗传物质控制,因而遗传动态符合孟德尔遗传规律。7. 细胞遗传学认为,生物的遗传物质可能是蛋白质。8. 在一个初级精母细胞中有24条染色体,有18条中来自父方的。9. 高等植物单倍体高度不育,植株弱小,所以在生产上,遗传学和育种学的研究中均无利用价值。10. 已发现控制烟草自交不亲和共有15个复等位基因,它们可同时存在于一株烟草上。11. 吖定类化合物所诱发的突变型,能用吖定类使之回复。12. 在玉米埃型条斑的遗传中,当以绿IjIj条斑ijij时, F1F2表现核遗传。因此,当以ijij条斑绿IjIj时,F1也应表现为绿色,F2应表现为绿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遗传学 期末考试 重点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